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 study on Bohai ecosystem 2. Annual cycle of nutrient-phytoplankton dynamics 被引量:3
1
作者 LIU Hao YIN Baosh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4-91,共18页
Using the coupled bio-physical model described in the first paper of this series of studies, the annual variations of algae biomass and nutri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Bohai Sea are simulated. Modeled results show that ... Using the coupled bio-physical model described in the first paper of this series of studies, the annual variations of algae biomass and nutri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Bohai Sea are simulated. Model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onset of spring bloom is induced by high nutrient stocks stored in winter, though the initial time is earlier in shallow waters than in deep waters, for which the evolution of the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in deep wate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other hand, newly added river-berne nutrients and resuspending sediment-berne nutri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outburst of autumn blooms. On the basis of modeled results,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BS ecosystem, as a whole, is limited by nitrogen all the year round, though the phosphorus limitation is apparent in the Laizhou Bay where the ratio of nitrogen concentration to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is higher than 16 due to the contribution of newly added nutrient species from Huanghe River dischar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hai sea CHLOROPHYLL-A algae bloom nutrient limitation
下载PDF
Response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ize- Fractionated Chlorophyll a in an Upwell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2
作者 CUI Dongyang WANG Jiangtao TAN Liju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6年第5期835-840,共6页
The South China Sea(SCS), which is the largest marginal sea in the western tropical Pacif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PCS) resp... The South China Sea(SCS), which is the largest marginal sea in the western tropical Pacif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PCS) response to the upwelling remains inadequate. In January 2014, the upwell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in the western SC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utrient-rich bottom water not only increased the total Chlorophyll a(Chl a) concentrations, but would potentially altered the PCS. Due to new nutrients added, microphytoplankton had more sensitivity response to nutrient uptake than other phytoplankton groups. The variation of nutrients induced by formation, weakening and disappearance of upwelling resulted in phytoplankton species succession from cyanophyta to bacillariophyta. It may be the leading factor of the changes in PCS and size-fractionated Chl a.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DIP less than 0.1 μmol L-1 could not sustain the phytoplankton growth. This indicates that phosphorus may be the limiting factor in the western 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trients phytoplankton phosphorus fractionated succession disappearance weakening limiting incubation potentially
下载PDF
渤黄海营养盐结构及其潜在限制作用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29
3
作者 谢琳萍 孙霞 +1 位作者 王保栋 辛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5-53,共9页
根据2006-2007年4个季节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渤海和黄海营养盐结构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的限制状况。结果表明,渤黄海水体Si/N/P比值均偏离Redfield比值,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冬季N/P和Si/P比值由近岸向远岸海域递减... 根据2006-2007年4个季节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渤海和黄海营养盐结构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的限制状况。结果表明,渤黄海水体Si/N/P比值均偏离Redfield比值,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冬季N/P和Si/P比值由近岸向远岸海域递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黄河口、鸭绿江口及苏北近岸,秋季上层水体N/P和Si/P比值的分布趋势有所不同,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黄海的中部海域。受陆源输入的影响,近岸特别是河口区N/P和Si/P比值均较高,温跃层的生消变化和生物活动调控着黄海中部海域营养盐结构的变化。渤黄海浮游植物生长主要受P的潜在限制,部分季节受N、Si的潜在限制;营养盐限制状况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变化及不同营养盐的同时或交替限制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结构 营养盐限制 渤海 黄海
下载PDF
东、黄海典型海区浮游植物对营养盐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媛 曹振锐 +1 位作者 黄邦钦 林以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147-152,共6页
2002年9月,通过现场营养盐添加实验研究了长江口外海(E4测站)、东海陆架中部海区(E6测站)以及黄海冷水团(E2测站)分粒级叶绿素a对营养盐添加的响应.结果显示:E6测站加磷与加氮磷组均在120h出现了叶绿素峰值响应,表明9月该站同时受氮磷限... 2002年9月,通过现场营养盐添加实验研究了长江口外海(E4测站)、东海陆架中部海区(E6测站)以及黄海冷水团(E2测站)分粒级叶绿素a对营养盐添加的响应.结果显示:E6测站加磷与加氮磷组均在120h出现了叶绿素峰值响应,表明9月该站同时受氮磷限制.E4测站加磷组在第1天培养结束时就出现了叶绿素响应,证实了磷限制的存在.E2测站由于培养时间所限,加氮与加磷组均未观测到叶绿素明显的峰值响应.不同海区浮游植物对响应时间不尽相同.营养盐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营养盐 东海 黄海 叶绿素响应
下载PDF
渤海水域生物理化环境现状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崔毅 陈碧鹃 +2 位作者 任胜民 陈聚法 宋云利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12,共12页
本文主要根据渤海增殖调查有关结果,着重讨论了渤海水化学环境现状及与饵料生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水域温度呈典型温带水域海水特征,盐度、溶解氧及pH值适中,是温带各种海洋生物生长的良好环境;(2)营养盐与饵料... 本文主要根据渤海增殖调查有关结果,着重讨论了渤海水化学环境现状及与饵料生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水域温度呈典型温带水域海水特征,盐度、溶解氧及pH值适中,是温带各种海洋生物生长的良好环境;(2)营养盐与饵料生物及沿岸径流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3)与历史同期调查结果相比,无机氮有所上升,但无机磷和无机硅却下降较大,营养状况基本处于中下营养水平;(4)从N/P比值看,较历史资料上升较大,但仍低于Redfield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理化环境 营养盐 浮游植物 渤海
下载PDF
渤海春季营养盐限制的现场实验 被引量:35
6
作者 邹立 张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2-678,共7页
1999年 4— 5月 ,在现场条件下对天然水体中浮游植物以外加营养盐受控培养的方式 ,研究和探讨春季渤海中部、莱州湾和渤海海峡 3个海区的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问题。结果表明 ,在莱州湾附近浮游植物生长受到显著的磷限制 ;尽管水体... 1999年 4— 5月 ,在现场条件下对天然水体中浮游植物以外加营养盐受控培养的方式 ,研究和探讨春季渤海中部、莱州湾和渤海海峡 3个海区的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问题。结果表明 ,在莱州湾附近浮游植物生长受到显著的磷限制 ;尽管水体中硅酸盐浓度较历史水平大大降低 ,并且实验进行时硅藻为优势种 ,但是硅酸盐尚不成为限制因子 ;渤海中部不存在营养盐的限制问题 ,营养盐浓度和结构相对适宜 ;渤海海峡也不存在营养盐的限制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浮游植物 营养盐 春季 浮游植物 莱州湾
下载PDF
渤海中部营养盐季节变化及限制统计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海波 王丽莎 +3 位作者 石晓勇 裴绍峰 刘钰博 唐新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79-1588,共10页
根据2013年7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4年5月(春季)渤海中部海域营养盐数据以及温盐等数据,以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阈值和化学计量关系为判断标准,对研究海域营养盐分布、限制状况以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内各营... 根据2013年7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4年5月(春季)渤海中部海域营养盐数据以及温盐等数据,以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阈值和化学计量关系为判断标准,对研究海域营养盐分布、限制状况以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内各营养盐组分变化均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表现为夏季低秋季上升春季下降的趋势.夏季受冲淡水影响,海水存在层化现象,溶解无机氮(DIN)、PO_4^(3-)-P和SiO_3^(2-)-Si含量分别为(10.33±7.75)、(0.05±0.03)和(3.94±3.19)μmol/L,DIN/P较高,Si/DIN远低于1,其中表层和10m层存在P和Si限制站位分别达93%、93%和40%、20%,限制状况严重.秋季受底层沉积物扰动再悬浮及营养盐矿化释放等因素影响,各种营养盐含量迅速上升,DIN、PO_4^(3-)-P和SiO_3^(2-)-Si含量为(16.44±6.51)、(0.54±0.20)和(16.94±6.37)μmol/L,分别升高了1.6、10.8和4.3倍,垂向分布差异较小,且仅存在P潜在限制现象.春季由于陆源输入相对较少,同时受浮游植物吸收等因素影响,各营养盐含量急剧下降,DIN、PO_4^(3-)-P和SiO_3^(2-)-Si含量分别为(9.04±8.06)、(0.06±0.04)和(2.47±1.90)μmol/L,分别降低了45%、89%和85%,其中部分站位PO_4^(3-)-P和SiO_3^(2-)-Si含量低于阈值,在表层和10m层海水中存在P和Si限制站位分别达70%、65%和55%、50%,对海域内硅藻作为优势种的浮游植物生长和初级生产力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营养盐阈值 营养盐比值 硅磷限制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北黄海浮游植物营养盐限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勇 焦念志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12-518,共7页
于1997年11月,在北黄海采用现场实验的方法,研究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上行效应。将浮游植物分为3个粒级:网采浮游植物(netphytoplankton,简称net-,20-200um)、微型浮植物(nanophytoplankton,简称nano-,2—20um)和超微型浮游... 于1997年11月,在北黄海采用现场实验的方法,研究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上行效应。将浮游植物分为3个粒级:网采浮游植物(netphytoplankton,简称net-,20-200um)、微型浮植物(nanophytoplankton,简称nano-,2—20um)和超微型浮游植物(picophytoplankton,简称pico-,<2um)。实验期间Pico-叶绿素a的生物量占整个浮游植物群落总叶绿素a生物量的50%以上,net-和nano-贡献了总叶绿素a生物量的其余部分。结果表明,无论硝酸盐还是磷酸盐的添加,与0时刻相比较,实验组net-叶绿素a生物量都增加。实验结束时刻各组叶绿素a生物量的结果比较显示,低N组各粒级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生物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无显著差异(p<0.05)。高N组net-叶绿素a的生物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低P组net-叶绿素a的生物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nano-和pico-叶绿素a生物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P组各粒级浮游植物叶绿素a生物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在这一季节,黄海可能同时存在N、P营养盐的限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营养盐 限制性 黄海
下载PDF
黄海、东海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性因素初探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保栋 战闰 藏家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90-195,共6页
关键词 营养盐限制 黄海、东海 浮游植物生长
下载PDF
渤海湾西南部典型站位营养盐限制特性的加富培养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穆迪 李清雪 +2 位作者 陶建华 赵海萍 聂红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0-688,共9页
2010年10月,对渤海湾西南部海域典型站位表层水体进行了模拟现场的营养盐加富培养实验。初始状态下,培养水样中溶解无机氮浓度为20.68μmol/L,磷酸盐浓度0.24μmol/L,硅酸盐浓度4.58μmol/L,叶绿素a浓度为1.05μg/L,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1... 2010年10月,对渤海湾西南部海域典型站位表层水体进行了模拟现场的营养盐加富培养实验。初始状态下,培养水样中溶解无机氮浓度为20.68μmol/L,磷酸盐浓度0.24μmol/L,硅酸盐浓度4.58μmol/L,叶绿素a浓度为1.05μg/L,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1 080 cells/L。通过改进实验设计,研究了该水样的营养盐限制类型、水样中浮游植物对不同氮磷比以及不同硝酸盐添加方式的生态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一添加营养盐的各组中,添加磷酸盐的1-3组叶绿素a浓度和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增长状况最显著,1-3组叶绿素a浓度峰值为空白对照组1-1组的2.48倍,达到营养盐全加组1-5组同期浓度的48%,其细胞密度峰值为1-1组的1.66倍,达到1-5组同期密度的72%,该水样为磷限制。在实验条件下,浮游植物的增长在总体上随着氮磷比的降低而增大,最适宜的氮磷比为5-15左右,略低于Redfield比值16。硝酸盐的连续性添加比一次性添加更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暗示了低浓度长期持续性氮污染可能会比高浓度冲击性氮污染更有效地刺激浮游植物的增长,从而造成更严重的生态问题,而此时用以往的一次性添加培养实验可能会低估浮游植物的增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浮游植物 营养盐限制 氮磷比 添加方式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贫营养海区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佳俊 谭烨辉 +2 位作者 周林滨 姜歆 赵春宇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2-570,共9页
为了探究南海贫营养海区浮游植物的营养盐限制,2014年10月对南海东北部海区进行综合调查,并于陆坡海盆海区设置了不同种类的氮源和同时添加氮磷的实验组进行现场加富培养,观察不同粒径级的叶绿素以及各级主要浮游植物的响应。实验结果... 为了探究南海贫营养海区浮游植物的营养盐限制,2014年10月对南海东北部海区进行综合调查,并于陆坡海盆海区设置了不同种类的氮源和同时添加氮磷的实验组进行现场加富培养,观察不同粒径级的叶绿素以及各级主要浮游植物的响应。实验结果显示陆坡海盆海区浮游植物易对同时添加氮磷产生明显响应,浮游植物总叶绿素从0.1 mg/L左右增长到0.6 mg/L以上,且浮游植物加富5 d左右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加富营养盐氮磷后微微型(Pico)叶绿素均显著增长,而聚球藻没有出现与Pico级叶绿素同等程度的增长。31、51站各级浮游植物对单一添加氮源后发生一定程度的增长,不同种类的氮源间差异不大。6号站位由于初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环境不同,响应的方式不同于31、51站,磷酸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促进能力相对更强。另外营养盐添加后,海区浮游植物原有的种群结构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同时添加氮磷组,硅藻成为主要优势种,主要包括绕孢角毛藻Chaetoceros cinctus,小细柱藻Leptocylindrus minimus,中华根管藻Rhizosolenia sinensi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浮游植物 营养盐加富 氮磷限制
下载PDF
营养盐负荷对浮游植物水华影响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浩 潘伟然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5-351,共7页
运用一个耦合的生物物理模型模拟了渤海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生物量和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两种营养盐负荷——河流和沉积物对渤海生态系统动力过程的影响,发现河载营养盐... 运用一个耦合的生物物理模型模拟了渤海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生物量和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两种营养盐负荷——河流和沉积物对渤海生态系统动力过程的影响,发现河载营养盐对渤海生态体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河口水域,而限制沉积物中的营养盐进入水体则能显著抑制渤海范围内藻类水华的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模型 浮游植物 营养盐负荷 水华 渤海
下载PDF
渤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菲菲 陈学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6,共10页
在近海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仍然缺乏全面的机制解释。为研究渤海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的影响机制,建立了1个包括营养盐(无机氮)、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碎屑4种生物变量的箱式模型,模拟了渤海1983年浮游... 在近海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仍然缺乏全面的机制解释。为研究渤海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的影响机制,建立了1个包括营养盐(无机氮)、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碎屑4种生物变量的箱式模型,模拟了渤海1983年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再现了浮游植物生物量一年内的双峰分布。通过对模型参数敏感性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讨论了模型对不同生物参数的敏感性,发现模型对浮游植物最大生长率、浮游植物最大死亡率、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的半饱和系数最敏感。通过一系列数值试验,进一步讨论了理化因子对渤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的影响,发现理化因子的改变不仅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大小,也决定了其季节变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浮游植物 敏感性分析 温度 光照 营养盐
下载PDF
渤海生态动力过程的模型研究 Ⅱ.营养盐以及叶绿素a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浩 尹宝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33,共14页
利用在本系列研究第一部分中所建立的耦合的生物物理模型,模拟了渤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和营养盐含量的年度循环特征.模拟结果显示:藻类的春季水华是由经过一冬积累在水体中的营养盐导致,而水华开始的时间在浅水区明显早于深水区,对此深水... 利用在本系列研究第一部分中所建立的耦合的生物物理模型,模拟了渤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和营养盐含量的年度循环特征.模拟结果显示:藻类的春季水华是由经过一冬积累在水体中的营养盐导致,而水华开始的时间在浅水区明显早于深水区,对此深水区水体层化结构的形成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河载营养盐与悬起的沉积物所释放的营养盐是诱发夏季水华的共同原因.基于模型结果,我们还发现:渤海的浮游植物动力特性就整体而言依然受无机氮限制,但是在莱州湾,磷限制特性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每年黄河都要携带大量的无机氮进入海水,从而导致莱州湾营养盐的氮磷比已远远超过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营养盐限制 叶绿素A 藻华
下载PDF
渤海中部冬夏季叶绿素a和营养盐结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丽莎 魏西会 +2 位作者 张海波 李春川 唐洪杰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3-484,共12页
根据2016年1月(冬季)和6月(夏季)渤海中部叶绿素a(Chl a)、营养盐等数据,对Chl a和营养盐的季节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hl a和营养盐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0.01)。冬季受洋流输入、扰动再悬浮及矿化释放等... 根据2016年1月(冬季)和6月(夏季)渤海中部叶绿素a(Chl a)、营养盐等数据,对Chl a和营养盐的季节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hl a和营养盐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0.01)。冬季受洋流输入、扰动再悬浮及矿化释放等因素影响,DIN、PO_(4)^(3-)-P和SiO_(4)^(3-)-Si含量分别为(10.51±4.52)μmol·L^(-1)、(0.28±0.14)μmol·L^(-1)和(10.63±2.09)μmol·L^(-1),其中DIN主要组分为NO^(-)_3-N(92%),除部分站位呈现磷潜在限制外,氮硅营养盐限制状况不明显。Chl a含量较低为(0.99±0.25)mg·m^(-3),主要受温度限制(T<8℃)。夏季受径流输入、北黄海水交换以及吸收利用等因素影响,DIN、PO_(4)^(3-)-P和SiO_(4)^(3-)-Si含量分别为(4.72±4.2)μmol·L^(-1)、(0.04±0.04)μmol·L^(-1)和(3.81±1.72)μmol·L^(-1),较冬季分别降低55.0%、85.7%和64.1%,其中DIN以NH~(4+)-N(48%)和NO^(-)_3-N(45%)为主。营养盐呈现明显的P限制,且部分站位DIN和SiO_(4)^(3-)-Si含量低于阈值,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Chl a含量达(4.58±5.51)mg·m^(-3),为冬季的4.6倍。在黄河口和莱州湾外高营养盐海域,Chl a含量高达10 mg·m^(-3),存在爆发藻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叶绿素A 营养盐结构 浮游植物群落 变化趋势
下载PDF
莱州湾营养盐和富营养化特征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祝雅轩 裴绍峰 +3 位作者 张海波 叶思源 袁红明 郭若舜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全球近岸海域营养盐含量逐年增加,导致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并产生赤潮、鱼类死亡、贝类毒化、海草和海藻床消失、珊瑚礁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灾害,受到各国政府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借鉴历... 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全球近岸海域营养盐含量逐年增加,导致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并产生赤潮、鱼类死亡、贝类毒化、海草和海藻床消失、珊瑚礁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灾害,受到各国政府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借鉴历史资料和近期调查数据,针对渤海莱州湾的营养盐特征和来源进行了重点分析,综述了该区富营养化状况及成因,探讨了营养盐浓度和比例结构变化与富营养化问题对莱州湾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营养盐 富营养化 赤潮 浮游植物 渤海
下载PDF
2012年夏季水团输送对挪威-格陵兰海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辜帆 金海燕 +4 位作者 庄燕培 张扬 卢勇 王斌 陈建芳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31,共10页
依托2012年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分析了夏季挪威-格陵兰海域营养盐和光合色素的分布情况,探讨水团输送对该海域营养盐分布及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挪威海和格陵兰海域调查站位上层(200 m)水体中AT断面的硝酸盐、... 依托2012年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分析了夏季挪威-格陵兰海域营养盐和光合色素的分布情况,探讨水团输送对该海域营养盐分布及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挪威海和格陵兰海域调查站位上层(200 m)水体中AT断面的硝酸盐、磷酸盐及硅酸盐平均浓度分别为9.0(±5.0)、0.65(±0.29)和1.8(±1.6)μmol·L^(–1),BB断面的硝酸盐、磷酸盐及硅酸盐平均浓度分别为8.9(±3.8)、0.71(±0.22)和1.8(±1.6)μmol·L^(–1)。挪威海和格陵兰海域上层水体中硅酸盐相对于硝酸盐远远不足,且呈显著硅限制,该限制随纬度的升高有所减轻,表现为北冰洋入流水的硅酸盐输送。光合色素与温度和营养盐的关系表现为:与温度呈正相关,与营养盐呈负相关。光合色素的分布结果表明,挪威-格陵兰海域浮游植物群落表层以硅藻或硅藻和定鞭金藻为主,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层)则以硅藻为优势种,并且硅藻更易聚集于混合层下方温跃层上方,定鞭金藻在表层水体低营养盐的条件下更具竞争力。此外,由于受大西洋入流分支的影响,浮游植物向挪威-大西洋流流经区域聚集(温度更高且营养盐充分),形成区域浮游植物分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海 格陵兰海 水团 浮游植物 营养盐限制
下载PDF
黄渤海不同水层中浮游植物对灰霾添加的响应
18
作者 张岩松 王钦 +2 位作者 张潮 金昊宇 高会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791-4800,共10页
通过在南黄海以及渤海开展船基围隔培养实验,探究了灰霾添加对不同水层中浮游植物的影响.采集了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DCM)海水以及将两者按照1:1混合配置成混合层海水,针对3个水层海水分别开展灰霾添加的船基围隔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灰... 通过在南黄海以及渤海开展船基围隔培养实验,探究了灰霾添加对不同水层中浮游植物的影响.采集了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DCM)海水以及将两者按照1:1混合配置成混合层海水,针对3个水层海水分别开展灰霾添加的船基围隔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灰霾添加可以通过缓解贫营养海域水体中的N限制进而促进浮游植物生长,但当浮游植物生长受到多种环境因素限制时,灰霾添加的影响呈现多样性.在南黄海南部,N营养盐浓度随深度增加,浮游植物对灰霾添加的响应程度为DCM层>混合层≈表层;在南黄海北部,由于表层受Si限制的影响,浮游植物对灰霾添加的响应程度为DCM层>混合层>表层;在渤海南部,由于深水层(DL)受光限制的影响,浮游植物对灰霾添加的响应程度为表层≈混合层>DL层.灰霾添加在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的同时,还会使得浮游植物的群落粒级结构由小粒径向大粒径转移,具体表现为超微型浮游植物占比降低,微型浮游植物占比升高,这是由于灰霾添加使得海水中N/P升高;浮游植物粒径结构整体增大,导致海水中的POC/Chl a值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黄渤海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硅限制 光限制
下载PDF
2021年夏季渤海浮游植物色素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
19
作者 周昕雨 何梦樊 +5 位作者 吕婷 方引 贾永颢 董晓伟 王玉珏 刘东艳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8-747,共10页
本文利用色素分类法分析研究了2021年7月渤海中部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环境因子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夏季渤海浮游植物类群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表层水体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以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和绿藻... 本文利用色素分类法分析研究了2021年7月渤海中部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环境因子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夏季渤海浮游植物类群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表层水体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以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和绿藻纲(Chlorophyceae)为主,分别占总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 a)浓度的(30.36±18.17)%与(23.60±6.60)%;中层水体浮游植物优势类群以硅藻纲(Bacillariophyceae)和绿藻纲为主,分别占总Chla浓度的(24.43±9.76)%与(21.04±5.56)%;底层水体浮游植物优势类群以硅藻纲和青绿藻纲(Prasinophyceae)为主,分别占总Chl a浓度的(35.28±8.49)%与(19.16±6.04)%。聚球藻属的高值主要出现在莱州湾湾口和辽东湾湾口的表层水体,绿藻纲的高值出现在渤海湾湾口和辽东湾湾口的表、中层水体,硅藻纲的高值主要出现在渤海湾湾口和莱州湾湾口的中、底层水体,青绿藻纲则主要分布在渤海湾湾口和辽东湾湾口的底层水体。调查期间,渤海中部存在明显的层化现象,大部分海域的营养盐结构表现出磷(P)限制现象,但不存在氮(N)限制和硅(Si)限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较低的温度(T)与硝酸盐(NO_(3)^(-))是影响硅藻纲生物量的重要因素,而表层水体较高的温度与P限制可能是导致聚球藻属和绿藻纲类群占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色素 营养盐 渤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