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嗅觉和听觉刺激的驾驶员疲劳唤醒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明鑫 唐帮备 +4 位作者 胡志安 何超 陈昊 陈胜男 曾启航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3期404-411,共8页
针对驾驶员在疲劳状态下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嗅觉和听觉刺激的驾驶员疲劳唤醒方法,研究以薄荷气体和阿尔法脑波音乐作为刺激源的唤醒效果,采用主观疲劳问卷和心电(ECG)、脉搏(PPG)以及呼吸(RESP)生理信号作为疲劳唤醒有... 针对驾驶员在疲劳状态下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嗅觉和听觉刺激的驾驶员疲劳唤醒方法,研究以薄荷气体和阿尔法脑波音乐作为刺激源的唤醒效果,采用主观疲劳问卷和心电(ECG)、脉搏(PPG)以及呼吸(RESP)生理信号作为疲劳唤醒有效性判断指标。结果表明,两种方案的心电、脉搏以及呼吸生理数据均显示能有效干预驾驶疲劳,与主观疲劳问卷调查结果相一致,验证了基于嗅觉和听觉刺激的驾驶员疲劳唤醒方法的有效性,且基于听觉刺激的唤醒方案唤醒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 脑波音乐 薄荷气味 生理信号 疲劳唤醒
下载PDF
MINT蛋白(1-365氨基酸)相互作用分子的筛选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鹏 李军锋 +1 位作者 秦红 韩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 :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MINT(Msx2 in teractingnucleartargetprotein) F1片段相互作用的分子 ,对MINT转录抑制的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 :以Mint F1片段 (1~ 36 5氨基酸残基 )连入载体pGBKT7构建的质粒为诱饵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 目的 :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MINT(Msx2 in teractingnucleartargetprotein) F1片段相互作用的分子 ,对MINT转录抑制的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 :以Mint F1片段 (1~ 36 5氨基酸残基 )连入载体pGBKT7构建的质粒为诱饵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人淋巴结cDNA文库进行筛选 ,并分析所获得的阳性克隆 .结果 :从 6× 1 0 7个克隆中共获得 1 2个不重复的阳性克隆 .经序列分析 ,得到 3个有意义的基因 ,分别为人小核RNA 蛋白复合体多肽G(SNRPG)、癌基因Vav和人微球蛋白 1 (MCRS1 ) .结论 :从筛选到的这 3个分子的定位与功能来看 ,MINT分子的N端片段可以与小核RNA 蛋白复合体 (snRNPs) ,Vav,MCRS1和RBP Jκ等相互作用 ,参与细胞内的信号传递 ,调控细胞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t 小核RNA-蛋白复合体多肽G 癌基因Vav 微球蛋白1 酵母双杂交
下载PDF
MINT法铝液除氢效率的剖析与研讨(1)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长贺 金元龙 高钦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18-22,共5页
本文对国外先进的铝液净化方法之一——MINT法的除氢效率进行了剖析和研讨。提出了可行的模拟实验研究方法;研讨了MINT法高效除氢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得出了一些对开发铝液净化新技术有参考价值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mint 铝液 净化 除氢
下载PDF
MINT铝熔体在线处理评定试验总结 被引量:8
4
作者 牛殿臣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6-21,23,共7页
西南铝加工厂在其熔铸分厂安装了一台MINT铝熔体在线处理装置。本文介绍了这一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过程及技术参数。试验表明:经MINT处理的铝熔体氢含量减少50%以上,钠含量减少71%,钾含量减少79%,钙含量减少34%,去除非金属夹杂... 西南铝加工厂在其熔铸分厂安装了一台MINT铝熔体在线处理装置。本文介绍了这一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过程及技术参数。试验表明:经MINT处理的铝熔体氢含量减少50%以上,钠含量减少71%,钾含量减少79%,钙含量减少34%,去除非金属夹杂也是有效的。文中分析了MINT装置的优点和不足,指出可在我国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熔体 在线处理装置 mint装置
下载PDF
3种口腔喷雾剂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口渴感的应用效果研究
5
作者 田娟 王倩 +2 位作者 文秀 曹燕平 汪茂莎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2期1326-1330,共5页
目的 通过比较3种口腔喷雾剂对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口渴感的效果,寻求其中最适合的喷雾剂,最大程度减轻患者口渴症状,促进舒适。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 目的 通过比较3种口腔喷雾剂对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口渴感的效果,寻求其中最适合的喷雾剂,最大程度减轻患者口渴症状,促进舒适。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常温水组、冰水组和冰薄荷水组。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口渴程度分值、口渴缓解所需时长、喷雾剂喷洒总量及舒适度。结果 3组患者口渴程度分值、口渴缓解所需时长、喷雾剂喷洒总量及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冰薄荷水组缓解口渴效果优于冰水组、冰水组优于常温水组。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冰薄荷水作为湿润液改善口渴程度效果最佳,建议采用冰薄荷水作为口渴湿润溶液,可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口腔喷雾剂 常温水 冰水 冰薄荷水 口渴
下载PDF
核基质MINTC端片段(2226-2959)相互作用分子的筛选与鉴定
6
作者 李军锋 周鹏 +1 位作者 秦红 韩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220-2223,共4页
目的 :为了研究MINT的功能及其转录抑制的机制 ,筛选与MINT相互作用的蛋白 .方法 :以MINT第 2 2 2 6 2 95 9氨基酸 (F5 )为诱饵 ,用酵母双杂交法筛选小鼠胚胎 9d的cDNA文库 .用诱饵质粒和文库先后转化酵母宿主后 ,对 4 .5× 1 0 6... 目的 :为了研究MINT的功能及其转录抑制的机制 ,筛选与MINT相互作用的蛋白 .方法 :以MINT第 2 2 2 6 2 95 9氨基酸 (F5 )为诱饵 ,用酵母双杂交法筛选小鼠胚胎 9d的cDNA文库 .用诱饵质粒和文库先后转化酵母宿主后 ,对 4 .5× 1 0 6个酵母克隆进行了营养筛选和α 半乳糖苷酶筛选 ,获得 5 1个阳性克隆 .从中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 ,获得 1 0个非重复克隆 ,对此 1 0个克隆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筛选到的 3个基因分别为MINT ,α 晶状体蛋白结合蛋白 1 (AlphaA CRYBP1 )和核受体辅抑制因子 1 (N CoR1 ) .在酵母中分析了N CoR1与MINT的作用区段 ,N CoR1与MINT的 2 2 2 6 2 95 9和 2 96 0 35 76两个片段均有相互作用 .结论 :①MINT在细胞内可能形成二聚或多聚体 ;②除了RBP J和MSX2外 ,MINT还可能调节AlphaA CRYBP1的活性 ;③MINT可能通过N CoR1募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t MSX2 N-CoR1 酵母菌杂交
下载PDF
核基质MINT N端片段(365~1084aa)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7
作者 秦红 孙强 +3 位作者 周鹏 李军锋 韩骅 罗晓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确定核蛋白MINT(Msx2 interactingnucleartargetProtein)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方法 :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 ,以MINTN端第 36 5~ 1 0 84位氨基酸 (MINT F2 )为诱饵用酵母双杂交法筛选小鼠胚胎 9日的cDNA文库 .用诱饵质粒和文库先... 目的 :确定核蛋白MINT(Msx2 interactingnucleartargetProtein)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方法 :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 ,以MINTN端第 36 5~ 1 0 84位氨基酸 (MINT F2 )为诱饵用酵母双杂交法筛选小鼠胚胎 9日的cDNA文库 .用诱饵质粒和文库先后转化酵母宿主后 ,对 1 .0× 1 0 8个酵母克隆进行营养筛选和 β 半乳糖苷酶筛选 ,获得 1 2 8个阳性克隆 .并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 ,将获得的 4个非重复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筛选出 4个与MINT F2相互作用的蛋白 ,它们分别是 :6 7ku层黏连蛋白受体 ,,2个 1 6S核糖体RNA ,精氨酰 tRNA合成酶 .结论 :成功筛选出与MINT F2相互作用的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蛋白mint MSX2 RBP—Jk NOTCH信号途径 酵母双杂交
下载PDF
PC12-Mint2基因工程细胞株的构建
8
作者 张骐 张勇 +3 位作者 曹莉 刘翾 矫力 何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Mint2蛋白的PC12-Mint2基因工程细胞株。方法:用PCR方法将Mint2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DNA3.1A-Mint2;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将重组载体转染入PC12细胞,G418筛选抗性克隆,...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Mint2蛋白的PC12-Mint2基因工程细胞株。方法:用PCR方法将Mint2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DNA3.1A-Mint2;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将重组载体转染入PC12细胞,G418筛选抗性克隆,有血清培养并传代具有G418抗性的细胞,数代培养后获得工程细胞株;分别提取野生型PC12细胞和PC12-Mint2工程细胞的mRNA及细胞裂解液,RT-PCR方法检测Mint2基因是否整合入PC12细胞基因组,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外源基因Mint2在PC12-Mint2工程细胞中是否正常表达。结果:扩增出的基因片段大小为2 253 bp;pcDNA3.1A-Mint2重组质粒酶切结果表明Mint2基因正确地插入到pcDNA3.1A载体中,测序结果正确;将peDNA3.1A-Mint2转染PC1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PC12-Mint2工程细胞株;RT-PCR结果表明Mint2基因已整合入PC12细胞,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120 000处有特异条带,大小与Mint2蛋白理论计算值一致,表明在PC12-Mint2基因工程细胞中确实有Mint2蛋白表达。结论: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int2,并获得了稳定表达Mint2蛋白的PC12-Mint2基因工程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Mint2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亚克隆 mint2 PC12细胞 转染 WESTERN印迹法
下载PDF
Munc 18-1相互作用蛋白3变化对严重肝纤维化患者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9
作者 闫会君 齐双玉 +2 位作者 贺红晶 崔琳琳 许丙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Munc18-1相互作用蛋白3(Mint3)对肝纤维化患者进展为肝癌的影响。方法:对230例肝纤维化患者以发生肝癌为结局分为发生肝癌组(82例)、未发生肝癌组(148例),以发生肝癌死亡和未死亡作为亚组,监测血清Mint3表达情况,并针对Mint3... 目的:探讨Munc18-1相互作用蛋白3(Mint3)对肝纤维化患者进展为肝癌的影响。方法:对230例肝纤维化患者以发生肝癌为结局分为发生肝癌组(82例)、未发生肝癌组(148例),以发生肝癌死亡和未死亡作为亚组,监测血清Mint3表达情况,并针对Mint3与肝纤维化发生肝癌和肝癌患者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肝癌组及其死亡亚组患者Mint3水平在入院至36个月监测期间呈升高趋势(P<0.05),且均高于未发生肝癌组和发生肝癌未死亡组(P<0.05)。发生肝癌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和甲胎蛋白(AFP)显著高于未发生肝癌组(P<0.05)。Mint3与肝纤维化患者发生肝癌、肝癌相关死亡、肝纤维化指标和AFP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且以上指标均是肝纤维化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P<0.05)。Mint3预测肝纤维化发生肝癌及肝癌相关死亡的AUC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肝纤维化患者发生肝癌后,Mint3低水平患者生存率高于高水平患者(P<0.001)。结论:Mint3升高可能促进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癌,监测Mint3值有助于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int3 肝纤维化
下载PDF
MINT法铝液除氢效率的剖析与研讨(2)
10
作者 杨长贺 金元龙 高钦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10-15,共6页
三、MINT法除氢模拟实验 1.模拟装置系统根据有关文献按MINT—Ⅰ型装置确定其实验模型各部尺寸,并按1∶1几何相似的比例关系制造出该模型(见图5、6)。整个模拟实验醐系统见图7。
关键词 冶炼 mint 铝液净化
下载PDF
德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特色理念与实践
11
作者 邵依凡 伍慧萍 《留学》 2024年第17期8-10,共3页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德国深知科学教育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巩固科技创新地位、解决专业人才短缺难题的重要意义,因此,历来重视对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了本土语境下的“MINT教育”概念。MINT即数学、信息工程、自然科学、技术的...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德国深知科学教育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巩固科技创新地位、解决专业人才短缺难题的重要意义,因此,历来重视对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了本土语境下的“MINT教育”概念。MINT即数学、信息工程、自然科学、技术的德语缩写,对应的英文概念为STEM。近年来,德国不断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前瞻性布局和政策扶持,整合全社会资源,强化与经济社会的联系,并注重培养体系的衔接贯通,发展出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工程 本土语境 人才短缺 三大经济体 理念与实践 中小学科学教育 政策扶持 mint
下载PDF
德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举措与启示
12
作者 邓舒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2-76,共5页
面对国际测试成绩欠佳和技术人才短缺的状况,德国开始大力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德国政府采取了推行科学教育国家战略、统一科学科目教育标准、组织科技竞赛和项目、加强师资培养等顶层设计的举措。中小学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丰... 面对国际测试成绩欠佳和技术人才短缺的状况,德国开始大力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德国政府采取了推行科学教育国家战略、统一科学科目教育标准、组织科技竞赛和项目、加强师资培养等顶层设计的举措。中小学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和数字化的教学工具配合政府,并在社会组织的参与下共同致力于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质量。德国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提高我国的科学教育质量、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中小学 科学教育 mint教育
下载PDF
MINT教育:德国经济发展的内驱动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婕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52-154,共3页
德国MINT教育模式具有以下实施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性:分级制培养,各学校形成互补;以教育链形式,推广全民参与。多年来,MINT教育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内驱动,为高新产业不断提供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本文就MINT教育作简单介绍,... 德国MINT教育模式具有以下实施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性:分级制培养,各学校形成互补;以教育链形式,推广全民参与。多年来,MINT教育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内驱动,为高新产业不断提供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本文就MINT教育作简单介绍,希望为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mint教育 就业 分级 教育链
下载PDF
薄荷叶多糖作为碳钢酸洗缓蚀剂的研究
14
作者 田子诚 李国楼 +3 位作者 周晓荣 王丹 韩娟娟 任占冬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1,共8页
以水作为提取剂,以乙醇为沉淀剂,从薄荷叶中提取并分离出多糖类物质(EPM),作为碳钢酸洗缓蚀剂。在2 mol·L^(-1) HCl水溶液中,采用失重法测试了20~60 ℃范围内EPM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表明:EPM对碳钢在2 mol·L^(-1) HCl水溶... 以水作为提取剂,以乙醇为沉淀剂,从薄荷叶中提取并分离出多糖类物质(EPM),作为碳钢酸洗缓蚀剂。在2 mol·L^(-1) HCl水溶液中,采用失重法测试了20~60 ℃范围内EPM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表明:EPM对碳钢在2 mol·L^(-1) HCl水溶液中的腐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EPM浓度的增大,缓蚀效率增大,当浓度达到320 mg·L^(-1)以后,缓蚀效率基本保持不变。当温度为20 ℃、EPM浓度为400 mg·L^(-1)时,缓蚀效率达到最高,为89.45%。随着酸洗温度的升高,EPM的缓蚀效率降低。当温度为60 ℃、EPM的浓度为400 mg·L^(-1)时,缓蚀效率降低为49.39%。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综合分析可知,EPM的缓蚀作用归因于在碳钢表面形成单分子吸附层,服从Langmuir吸附模型,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存的放热过程,EPM吸附层增加了碳钢在HCl水溶液中的腐蚀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将EPM和未分离多糖的薄荷叶总提取物(EM)对碳钢的缓蚀作用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常温下使用时EPM的缓蚀性能优于EM,当腐蚀温度达到40 ℃以上时,EPM的缓蚀性能下降,低于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叶提取物 多糖 缓蚀剂 失重法
下载PDF
MINT方案治疗难治和复发恶性淋巴瘤15例
15
作者 罗更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92-93,共2页
为观察MINT方案对难治及晚期复发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我科1994年1月~12月住院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5例,经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男13例,女2例,中位年龄45岁(13~65岁)。8例属难治,晚期复... 为观察MINT方案对难治及晚期复发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我科1994年1月~12月住院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5例,经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男13例,女2例,中位年龄45岁(13~65岁)。8例属难治,晚期复发的7例。15例患者使用的MINT方案为:美斯钠(Mesna)300mg·m-2·d-1,静注,每4h一次,每天3次,第1~3d;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133g·m-2·d-1,静注,第1~3d;米托蒽醌(Novantrone)8mg·m-2·d-1,静注,第1d;威锰26(Teniposide)65mg·m-2·d-1,静注,第1~5d。一疗程后间歇21~28d重复治疗一次。结果:获完全缓解者6例,部分缓解者2例,无效者7例,总缓解效率达533%。取得缓解所需的中位数时间为23d(20~30d),中数淋巴瘤;MINT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治疗 MIVT方案 化疗
下载PDF
蜂胶薄荷糖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16
作者 张延峰 何浩麟 +1 位作者 黄桂芬 方海红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9-94,113,共7页
目的:评价蜂胶薄荷糖的食用安全性及健康风险。方法:对蜂胶薄荷糖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及28 d经口毒性试验。结果: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显示,给药后未观察到受试小鼠出现中毒或死亡症状,急性经口的半数致死量(LD50)>10 g/k... 目的:评价蜂胶薄荷糖的食用安全性及健康风险。方法:对蜂胶薄荷糖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及28 d经口毒性试验。结果: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显示,给药后未观察到受试小鼠出现中毒或死亡症状,急性经口的半数致死量(LD50)>10 g/kg BW,说明蜂胶薄荷糖属于实际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的试验结果均未显示阳性,表明蜂胶薄荷糖不具有遗传毒性。28 d经口毒性试验表明,试验过程中各组大鼠的生长状况良好,未出现明显中毒体征;大鼠体重、摄食以及血液学和血生化等各项指标均正常;大体解剖检查未观察到被检脏器与蜂胶薄荷糖相关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未见有害作用剂量为10 g/kg BW。结论:在该试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未见蜂胶薄荷糖有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薄荷糖 蜂胶 薄荷脑 安全性试验 毒理学评价
下载PDF
西芹薄荷饮料工艺配方研制
17
作者 高照儿 刘明成 +1 位作者 裴健程 刘奥强 《饮料工业》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以西芹和新鲜薄荷为生产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西芹薄荷饮料配方,单因素实验设计薄荷和芹菜的料水比、体积比以及糖酸比和饮料感官评定,对西芹薄荷复合饮料的配方以及稳定性进行研究。实验最终结果可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当芹菜汁料水比... 以西芹和新鲜薄荷为生产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西芹薄荷饮料配方,单因素实验设计薄荷和芹菜的料水比、体积比以及糖酸比和饮料感官评定,对西芹薄荷复合饮料的配方以及稳定性进行研究。实验最终结果可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当芹菜汁料水比1∶10(g/mL),薄荷叶浸提料水比1∶30(g/mL),饮料中芹菜汁添加量60%,薄荷汁添加量30%,木糖醇添加量6%,柠檬酸添加量0.10%,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饮料稳定剂添加量为0.17%,其余成分为饮料纯净用水时,所配得的西芹薄荷饮料口感最佳,西芹薄荷饮料的组织状态稳定且沉淀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芹 薄荷 饮料 工艺配方
下载PDF
MINT蛋白(1~365氨基酸)与Vav1相互作用及其位点的验证
18
作者 董潇 韩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明确MINT(Msx2 interactingnucleartarget protein)N 末端与Vav1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探讨MINT 的转录抑制调控功能及其机制.方法:以克隆有MINT F1片 段(1~365氨基酸)的pGBKT7 F1质粒作为诱饵,分别与 pACT2 V23#,pGADT7 V620,pAC... 目的:明确MINT(Msx2 interactingnucleartarget protein)N 末端与Vav1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探讨MINT 的转录抑制调控功能及其机制.方法:以克隆有MINT F1片 段(1~365氨基酸)的pGBKT7 F1质粒作为诱饵,分别与 pACT2 V23#,pGADT7 V620,pACT2 V8900,pGADT7 SH2和 pGADT7 SH3几个克隆有Vav1不同结构域的质粒,用酵母双 杂交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pACT2 V23#与 pGBKT7 F1之间、pACT2 V8900与pGBKT7 F1之间有比较明 确的相互作用,而pACT2 V23#与pGBKT7 F2~F6、pGBKT7 F1与pGADT7 V620、pGADT7 SH2和pGADT7 SH3之间均无 相互作用.结论:①MINTN 端的F1段与Vav1发生相互作 用;②Vav1与MINT的F1段发生相互作用的区域位于其 SH2 SH3 C端结构域,而且独立的Vav1SH2或SH3 C端结构 域均不能发挥与MINT的F1段产生相互作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t Msx2 癌基因Vav 酵母菌 杂交 遗传
下载PDF
RASSF1A、MINT31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与食管上皮内瘤变和食管鳞癌的关系
19
作者 陈林晖 曹俊 +1 位作者 林海 邹晓平 《胃肠病学》 2011年第3期150-154,共5页
背景:食管上皮内瘤变(EIN)是食管正常或慢性炎症组织向鳞癌转变过程中必经的病理阶段,目前对EIN的发生、发展尚缺乏临床实用的早期评估指标。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基因RASSF1A、MINT31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表达与EIN和... 背景:食管上皮内瘤变(EIN)是食管正常或慢性炎症组织向鳞癌转变过程中必经的病理阶段,目前对EIN的发生、发展尚缺乏临床实用的早期评估指标。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基因RASSF1A、MINT31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表达与EIN和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30例食管鳞癌、80例EIN和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RASSF1A、MINT31甲基化状态,以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BSP)验证MSP结果。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IN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DNMT1蛋白表达。结果:正常食管组织、EIN、食管鳞癌组织中的RASSF1A和MINT31甲基化率分别为5.0%和5.0%、32.5%和26.2%、60.0%和46.7%,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SP方法证实,MSP示RASSF1A甲基化阳性的EIN和食管鳞癌组织,RASSF1A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位点。低级别、高级别EIN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DNMT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5%、55.0%和76.7%,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MT1高表达与RASSF1A甲基化相关,与MINT31甲基化无关。结论:RASSF1A、MINT31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和DNMT1表达上调在EIN和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检测或许有助于EIN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RASSF1A 基因 mint31 DNA甲基化 食管肿瘤 上皮内瘤变 肿瘤 鳞状细胞
下载PDF
Percutaneous penetration enhancement effect of essential oil of mint (Mentha haplocalyx Briq.) on Chinese herbal components with different lipophilicity 被引量:4
20
作者 Jingyan Wang Yi Lan +4 位作者 Hui Li Yewen Zhang Qing Zhang Yanfeng Cao Qing W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2014年第2期109-119,共11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ercutaneous penetration effect of essential oil of mint from Mentha haplocalyx Briq.on the complex active components in Chinese herbal external preparations,and assess its toxicity on the...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ercutaneous penetration effect of essential oil of mint from Mentha haplocalyx Briq.on the complex active components in Chinese herbal external preparations,and assess its toxicity on the skin cells.Methods:The cytotoxicity of mint oil on HaCaT keratinocytes and CCC-ESF-1 fibroblasts was measured using an MTT assay.Five model drugs with a wide range of lipophilicity,namely osthole,tetramethylpyrazine,ferulic acid,puerarin,and geniposide,were tested using in vitro permeation studies to investigate the percutaneous penetration enhancement effect of mint oil.Secondary structure alterations of skin stratum corneum(SC)were measured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Saturation solubilities and SC/vehicle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five model drugs with and without mint oil were also determined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the essential oil.Results: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values of mint oi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HaCaT and CCC-ESF-1 cell lines than values in the well-established and standard penetration enhancer Azone.Conclusions:Mint oil at proper concentration could effectively facilitate percutaneous penetration of both lipophilic and hydrophilic drugs,and exhibit higher efficiency for moderate hydrophilic drugs.Mechanisms of penetration enhancement by mint oil could be explained with saturation solubility,SC/vehicle parti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change of 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t Essential oil Penetration enhancer Transdermal deliver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