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 vitro Culture of Bonamia ostreae and Its Identification
1
作者 Feng Chunyan Wang Fei +1 位作者 Yang Lianru Wu Shaoqiang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4年第4期206-208,共3页
In recent years,bonamiosis has frequently occurred in European areas,which has caused the death of oyster in a wide range and brought enormous economic losses to the breeding industry of oyster. Nowadays,the study on ... In recent years,bonamiosis has frequently occurred in European areas,which has caused the death of oyster in a wide range and brought enormous economic losses to the breeding industry of oyster. Nowadays,the study on Bonamia sp. is still in the elementary phase. The technology of pathogen’s culture in vitro is the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pathogenesis of Bonamia sp.,its interaction with hosts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related disease. In this study,total tissues of oyster identified by PCR were used as culture media to in vitro culture. After one month,they were identified by the method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sults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 were accordant with PCR results. And Bonamia ostreae were detecte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after B. ostreae were cultured for one month. W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 simple and feasible method for in vitro culturing B. ostr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amia ostreae Culture in vitro IDENTIFICATION In situ hybridization
下载PDF
同时检测贝类派琴虫和包纳米虫的双重LAMP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彩霞 冯春燕 +4 位作者 王巧黎 袁向芬 邓俊花 吕继洲 吴绍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35-1942,共8页
为满足贝类寄生虫快速检测需求,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发布的派琴虫ITS序列和包纳米虫18SrRNA序列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LAMP扩增引物,分别建立了两种寄生虫的单重LAMP检测方法,进一步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组装成两种寄生虫的双重LAMP方法,同... 为满足贝类寄生虫快速检测需求,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发布的派琴虫ITS序列和包纳米虫18SrRNA序列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LAMP扩增引物,分别建立了两种寄生虫的单重LAMP检测方法,进一步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组装成两种寄生虫的双重LAMP方法,同时还进行了特异性检测和敏感性检测,并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检验双重LAMP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贝类寄生虫双重LAMP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检测派琴虫时的最低检测限为10拷贝/μL质粒DNA,检测包纳米虫时的最低检测限为100拷贝/μL质粒DNA,同时酶切试验也验证了双重LAMP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随机采自东海和黄海的20份菲律宾蛤仔和10份美国进口牡蛎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双重LAMP方法在口岸检疫工作中可以作为派琴虫和包纳米虫的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寄生虫病 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AMP) 检测 派琴虫 包纳米虫
下载PDF
贝类包纳米虫病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彩霞 吴绍强 +3 位作者 林祥梅 王素华 冯春燕 徐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3-58,共6页
以焦磷酸测序技术为检测平台,在研究包纳米虫基因特性的基础上,选择包纳米虫(Bonamiaspp.)DNA序列的保守区域,利用焦磷酸测序软件设计专用引物。以OIE推荐的PCR方法构建的阳性质粒作为模板,建立了包纳米虫的PCR-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确... 以焦磷酸测序技术为检测平台,在研究包纳米虫基因特性的基础上,选择包纳米虫(Bonamiaspp.)DNA序列的保守区域,利用焦磷酸测序软件设计专用引物。以OIE推荐的PCR方法构建的阳性质粒作为模板,建立了包纳米虫的PCR-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确定测得序列为包纳米虫序列,经酶切位点分析可鉴别感染种类。以建立的包纳米虫PCR-焦磷酸测序方法对进口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样品进行检测,同时以OIE推荐的PCR-RFLP方法进行对照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CR-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可以在基因序列水平上准确鉴定样品是否为包纳米虫感染以及感染种类,检测结果与OIE推荐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口岸包纳米虫感染情况的检测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包纳米虫 聚合酶链式反应 焦磷酸测序 检测 鉴定
下载PDF
同时检测海洋贝类包纳米虫和派琴虫的双重TaqMan MGB探针实时荧光PCR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书林 陈信忠 +3 位作者 肖懿哲 朱苏琴 龚艳清 杨俊萍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84-289,共6页
根据包纳米虫(Bonamia sp.)SSU rDNA和派琴虫(Perkinsus sp.)ITS rDNA的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建立了同时检测上述两种贝类原虫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该方法可检测到包纳米虫基因的446拷贝质粒,以及派琴虫基因的... 根据包纳米虫(Bonamia sp.)SSU rDNA和派琴虫(Perkinsus sp.)ITS rDNA的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建立了同时检测上述两种贝类原虫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该方法可检测到包纳米虫基因的446拷贝质粒,以及派琴虫基因的171拷贝质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以10倍系列稀释的包纳米虫阳性标准品质粒和派琴虫阳性标准品质粒为模板,测得该方法的定量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1.000,显示出很好的扩增效率.同时该方法与尼氏单孢子虫(Haplosporidium nelsoni)、沿岸单孢子虫(H.costale)等其他贝类原虫,以及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和鮰爱德华氏菌(E.ictaluri)等海水养殖常见致病菌之间无交叉反应,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福建莆田的湄州湾、平海湾、兴化湾等地采集的296份贝类临床样本的检测证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快速检测鉴定上述2种贝类原虫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广泛应用于海洋贝类原虫感染情况调查,以及贝类疫病检疫监控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包纳米虫 派琴虫 TAQMAN MGB探针 双重实时荧光PCR
下载PDF
3种牡蛎原虫的流行情况调查及多重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垚 陈信忠 郭书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9-513,共5页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沿海的养殖牡蛎进行包拉米虫、派琴虫和单孢子虫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牡蛎均不同程度地感染这些原虫,经鉴定病原为牡蛎包拉米虫、奥尔森派琴虫和尼氏单孢子虫.根据基因库中奥尔...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沿海的养殖牡蛎进行包拉米虫、派琴虫和单孢子虫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牡蛎均不同程度地感染这些原虫,经鉴定病原为牡蛎包拉米虫、奥尔森派琴虫和尼氏单孢子虫.根据基因库中奥尔森派琴虫和尼氏单孢子虫的基因序列设计多对特异性引物,检测包拉米虫的引物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推荐引物,通过对多重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可同时检测这3种原虫的多重PCR方法.运用该方法对样品中的牡蛎包拉米虫、奥尔森派琴虫和尼氏单孢子虫进行扩增,结果得到与试验设计相符的303、480和749 bp 3条特异性扩增条带,对其他贝类病原核酸的扩增均为阴性.多重PCR方法最低能检测到10 pg牡蛎包拉米虫、奥尔森派琴虫和尼氏单孢子虫DNA,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这3种原虫的快速检测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牡蛎包拉米虫 奥尔森派琴虫 尼氏单孢子虫
下载PDF
牡蛎包纳米虫体外培养及鉴定
6
作者 王飞 冯春燕 +1 位作者 杨莲茹 吴绍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9-191,共3页
近几十年来,牡蛎包纳米虫病在欧洲等地频发,引起牡蛎大范围的死亡,对牡蛎养殖业危害极大。目前包纳米虫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病原的体外培养技术是深入研究包纳米虫的致病机理、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及疫病防控的基础。本研究以经PCR初步鉴... 近几十年来,牡蛎包纳米虫病在欧洲等地频发,引起牡蛎大范围的死亡,对牡蛎养殖业危害极大。目前包纳米虫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病原的体外培养技术是深入研究包纳米虫的致病机理、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及疫病防控的基础。本研究以经PCR初步鉴定阳性的牡蛎全组织作为培养基,体外培养1个月后,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再次鉴定牡蛎包纳米虫。2次鉴定结果一致,且在包纳米虫培养1个月之后,虫体均能被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到。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简单可行的牡蛎包纳米虫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纳米虫 牡蛎 体外培养 鉴定 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中国沿海主要养殖贝类四种原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谢丽基 谢芝勋 +5 位作者 庞耀珊 刘加波 邓显文 谢志勤 范晴 罗思思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9-566,共8页
为全面系统了解中国沿海主要养殖贝类4种原虫病的分布和流行状况,本研究从2006年10月到2012年10月的6年间,在中国主要贝类养殖海区采集牡蛎、文蛤和扇贝等11种养殖贝类331批共11291份,并对其四种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和调查。结果显... 为全面系统了解中国沿海主要养殖贝类4种原虫病的分布和流行状况,本研究从2006年10月到2012年10月的6年间,在中国主要贝类养殖海区采集牡蛎、文蛤和扇贝等11种养殖贝类331批共11291份,并对其四种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和调查。结果显示,4种原虫的感染率累计为15.28%(1725/11291),其中感染率最高的为派琴虫(9.98%)(1127/11291),其次为尼氏单孢子虫(3.99%)(451/11291),最低为折光马尔太虫(1.30%)(147/11291),未检出包拉米虫的感染。在单个的牡蛎、花甲螺、菲律宾蛤仔、扇贝、溢蛏和血蛤中,存在多种原虫混合感染的现象,混合感染率为6.78%(117/1725),其它贝类均为单一感染,感染率为93.22%(1608/1725)。调查结果还表明,中国不同海域和不同品种的牡蛎,尼氏单孢子虫和派琴虫的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该调查结果将为中国贝类养殖原虫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尼氏单孢子虫 派琴虫 折光马尔太虫 包拉米虫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贝类包拉米虫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曾婷婷 谢芝勋 +6 位作者 谢丽基 刘加波 庞耀珊 范晴 罗思思 邓显文 谢志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4期43-4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根据颜色变化判断结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检测贝类包拉米虫。方法根据贝类包拉米虫的基因,设计一套LAMP引物,进行LAMP反应,并优化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结果经过反应条件优化,可通过肉眼观察颜色...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根据颜色变化判断结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检测贝类包拉米虫。方法根据贝类包拉米虫的基因,设计一套LAMP引物,进行LAMP反应,并优化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结果经过反应条件优化,可通过肉眼观察颜色直接判定结果,在1h内完成整个反应,检测的敏感性最低达到15.4fg,是普通PCR方法的10倍,对其他贝类常见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检测贝类包拉米虫的LAMP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需要昂贵的仪器,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包拉米虫,在基层兽医具有良好的诊断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拉米虫 环节导等温扩增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贝类包拉米虫和派琴虫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9
作者 张艳芳 谢芝勋 +6 位作者 谢丽基 刘加波 庞耀珊 范晴 罗思思 邓显文 谢志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5期49-53,共5页
根据GenBank中包拉米虫和派琴虫保守基因序列,用Primer Express3.0软件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和两条TaqMan探针。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包拉米虫和派琴虫的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对包拉米虫和派琴虫的检... 根据GenBank中包拉米虫和派琴虫保守基因序列,用Primer Express3.0软件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和两条TaqMan探针。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包拉米虫和派琴虫的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对包拉米虫和派琴虫的检测敏感性达到200个模板拷贝数;此外抗干扰能力强,对包拉米虫和派琴虫不同模板浓度进行组合,仍可有效同时检测到这两个原虫。该方法对单孢子虫、马尔太虫、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和河弧菌等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全为阴性。研究建立的包拉米虫和派琴虫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贝类包拉米虫和派琴虫感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拉米虫 派琴虫 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