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genetic evolution and its effect on reservoir-quality of fan delta sandstones during progressive burial: Evidence from the upper part of the fourth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Bonan sag, Jiyang depression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奔奔 操应长 +2 位作者 王艳忠 张少敏 贾艳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3042-3058,共17页
Petrographic analysis combined with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thin section identification, fluid inclusions, isotopic data, petro-physical property testing and oil testing results, was used to study diagenetic evolu... Petrographic analysis combined with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thin section identification, fluid inclusions, isotopic data, petro-physical property testing and oil testing results, was used to study diagenetic evolution and its effect on reservoir-quality of fan delta reservoirs of Es4s in the Bonan sag. The diagenesis is principally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compaction, undercompaction, multi-phase of dissolution and cementation. Compaction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cementation in destroying the primary porosity of the sandstones. The reservoirs have experienced complicated diagenetic environment evolution of "weak alkalineacid-alkalinity-acid-weak alkalinity" and two-stage of hydrocarbon filling. The diagenetic sequences are summarized as "early compaction/early pyrite/gypsum/calcite/dolomite cementation→feldspar dissolution/the first stage of quartz overgrowth → early hydrocarbon filling→quartz dissolution/anhydrite/Fe-carbonate cementation→Fe-carbonate dissolution/feldspar dissolution/ the second stage of quartz overgrowth→later hydrocarbon filling→later pyrite cementation. In the same diagenetic context, the diagenetic evolution processes that occurred in different sub/micro-facies during progressive burial have resulted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properties and oiliness. The braided channel reservoirs in fan delta plain are poorly sorted with high matrix contents.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decrease continually due to the principally strong compaction and weak dissolution. The present properties of braided channel reservoirs are extremely poor, which is evidenced by few oil layers developed in relatively shallow strata while dry layers entirely in deep. The reservoirs both in th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s and mouth bars are well sorted and have a strong ability to resist compaction. Abundant pores are developed in medium-deep strata because of modifications by two-stage of acidic dissolution and hydrocarbon filling. The present properties are relatively well both in th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s and mouth bars and plenty of oil layers are developed in different burial depth. The present reservoir properties both in interdistributary channel and pre-fan delta are poor caused by extensively cementation. Small amounts of oil layers, oil-water layers and oil-bearing layers are developed in relatively shallow strata while dry layers totally in de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演化 储层质量 扇三角洲 渤南洼陷 埋藏 砂岩 水下分流河道 碳酸盐溶解
下载PDF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distribution of high quality reservoirs in deep strata in Palaeogene in northern steep slope zone of Bonan sag, Jiyang depression, China
2
作者 马奔奔 操应长 +1 位作者 贾艳聪 王艳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665-2680,共16页
Petrographic analysis combined with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thin section identification, petro-physical property testing, mercury penetration, oil testing results, was used to assess basic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 Petrographic analysis combined with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thin section identification, petro-physical property testing, mercury penetration, oil testing results, was used to assess basic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strata in Palaeogene in the northern steep slope zone of the Bonan sag, China.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high quality reservoirs in deep strata we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leopressures and paleofluids in geological period. The deep reservoirs have poo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mainly develop extra-low porosity, extra-low and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Reservoir spaces mainly consist of secondary pores and overpressure fractures. Early overpressure, early hydrocarbon filling and dissolution by early organic acids are the major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high quality reservoirs. The conglomerate in inner fan which had a poor primary physical property mainly experienced strong compaction and calcareous matrix recrystallizati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inner fan were poor with weak dissolution because of poor mobility of fluid. The reservoirs mainly are type IV reservoirs and the distribution extends with the burial depth. The braided channel reservoirs in the middle fan had relative good primary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trong ability to resist compaction which favored the preservation of primary pores. Large amounts of the secondary porosities were created due to dissolution by early organic acids. A series of micro-fractures generated by early overpressures would be important migration pathways for hydrocarbon and organic acids. Furthermore, early overpressures had retarded maturation of organic matters and organic acids which had flowed into reservoirs already and could keep in acid environment for a long time. This process would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reinforcing the dissolution and enhancing the reservoir quality. The braided channel reservoirs were charged with high oil saturation preferentially by early hydrocarbon filling which could inhibit later cementation. Therefore, the braided channel reservoirs develop a great quantity of reservoir spaces with type I, type II and type III reservoirs in the majority in the deep strata. With the burial depth, distributions of type I and type II reservoirs are narrowed and distribution of type III reservoirs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extends. The reservoirs both in outer fan and in interdistributary of the middle fan have extremely poor physical properties because of extensive carbonate cementation. The type of the reservoirs mainly is type 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储层 北部陡坡带 深部地层 渤南洼陷 机制 中国 古近纪 和分布
下载PDF
Lacustrine Shale Oil Resource Potential of Es3L Sub-Member of Bonan Sag, Bohai Bay Bas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4
3
作者 Shuangfang Lu Wei Liu +6 位作者 Min Wang Linye Zhang Zhentao Wang Guohui Chen Dianshi Xiao Zhandong Li Huiting Hu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996-1005,共10页
Following shale gas, shale oil has become another highlight in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 large amount of shale oil has been produced from a host of marine shale in North America in rece... Following shale gas, shale oil has become another highlight in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 large amount of shale oil has been produced from a host of marine shale in North America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lacustrine shale, as the main source rock of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should also have abundant oil retained in place. In this study, geochemical and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lacustrine shale from Es3L sub-member in Bonan sag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Rock-Eval pyrolysis, X-ray diffraction, and ?log R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3L sub-member shale have TOC contents ranging from 0.5 wt.% to 9.3 wt.%, with an average of 2.9 wt.%. The organic matter is predominantly Type I kerogen, with minor amounts of Type II1 kerogen. The temperature of maximum yield of pyrolysate(Tmax) values ranges from 424 to 447 ℃, with an average of 440 ℃, and vitrinite reflectance(Ro%) ranges from 0.7% to 0.9%, indicating most of shales are thermally mature. The dominant minerals of Es3L shale in Bonan sag are carbonates(including calcite and dolomite), averaging 51.82 wt.%, and the second minerals are clay(mostly are montmorillonite-illite-mixed layer and illite) and quartz, averaging about 18 wt.%. Finally, its shale oil resources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volumetric method,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shale oil resource is up to 5.94 billion tons, and mostly Class I resource. Therefor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lacustrine shale oil of Es3L in Bonan sa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resource potential EsL sub-member bonan sag Bohai Bay Basin.
原文传递
渤南洼陷沙四段膏泥岩中高丰度孕甾烷成因及其指示意义
4
作者 雷春生 杜振京 卢鸿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4,共12页
渤南洼陷沙四段膏泥岩样品中检出了高丰度孕甾烷(相对于规则甾烷),孕甾烷/规则甾烷值为0.52~7.88,平均值为3.12。这些膏泥岩样品具有指示性较强的盐湖相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如较低的姥鲛烷/植烷值(Pr/Ph=0.12~0.76)、高伽马蜡烷指数... 渤南洼陷沙四段膏泥岩样品中检出了高丰度孕甾烷(相对于规则甾烷),孕甾烷/规则甾烷值为0.52~7.88,平均值为3.12。这些膏泥岩样品具有指示性较强的盐湖相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如较低的姥鲛烷/植烷值(Pr/Ph=0.12~0.76)、高伽马蜡烷指数(GI=0.04~1.45)、高升藿烷指数(HHI=0.03~0.22)和较高的二苯并噻吩/菲值(DBT/P多大于1),均指示了高盐度水体、强还原性和富硫沉积环境,生源输入主要为嗜盐菌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根据渤南洼陷沙四段原油中检出丰富的含硫甾烷,推测渤南洼陷高丰度孕甾烷可能与含硫甾烷形成过程中的不完全硫化作用有关。通过剖面上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随埋深的纵向变化特征发现,孕甾烷与Pr/Ph、HHI和GI值等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它们均指示还原、高盐度以及富硫贫铁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洼陷 膏泥岩 孕甾烷 含硫甾烷
下载PDF
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沉积中心迁移演化规律
5
作者 徐琦松 王永诗 +4 位作者 巩建强 岳宇 孟涛 张盛 姜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01-302,共2页
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沉积时期气候干旱,发育套以红色系为主的红层沉积。红层地层厚度、泥岩颜色,砂体沉积组构在时间和空间上快速变化,洼陷原型及沉积中心迁移规律分析极为困难。基于红层沉积特点,以构造格架为约束,在传统原始沉积厚度... 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沉积时期气候干旱,发育套以红色系为主的红层沉积。红层地层厚度、泥岩颜色,砂体沉积组构在时间和空间上快速变化,洼陷原型及沉积中心迁移规律分析极为困难。基于红层沉积特点,以构造格架为约束,在传统原始沉积厚度恢复基础上,通过不同尺度地层厚度分析,结合物源供给与地层厚度相关性分析,明确不同区域尺度厚度中心指示意义,厘定沉积中心迁移规律。沙四下亚段沉积早期孤西断裂控制沉积中心发育,孤西断裂下降盘厚度中心为沉积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洼陷 红层 沙四下亚段 沉积中心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页岩油甜点综合评价方法--以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为例
6
作者 王春伟 杜焕福 +3 位作者 孙鑫 戴彩丽 杨金莉 陈荣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138,共9页
国内页岩油以中国陆相沉积为主,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且地质工程甜点评价要素多元,为页岩油甜点综合评价带来了困难。以渤海盆地渤南洼陷为例,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筛选出了页岩厚度、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孔隙度、热解游离烃含量、... 国内页岩油以中国陆相沉积为主,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且地质工程甜点评价要素多元,为页岩油甜点综合评价带来了困难。以渤海盆地渤南洼陷为例,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筛选出了页岩厚度、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孔隙度、热解游离烃含量、原油密度、原油黏度、地层压力和脆性指数等9个评价指标,分析了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优化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了综合评价指数,实现了页岩油甜点的综合性、定量化精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渤南洼陷页岩油综合评价指数高值主要分布于XYS9—Y182—Y187井区、Y283井区南部及L42井区周围,整体向南、向北综合评价指数逐渐降低,综合评价指数与单井产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地匹配渤南洼陷页岩油单井产量;BYP5井综合评价指数自上而下整体减小,与示踪剂监测的产量贡献率趋势一致,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油水平井完井后,通过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可以及时、准确地评价水平段的甜点段,指导页岩油水平井压裂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甜点 灰色关联理论 综合评价 渤南洼陷
下载PDF
渤南洼陷“济阳”夹层型页岩油评价及水平井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志鹏 杨勇 +2 位作者 杜玉山 王玮 卜丽侠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5,共12页
为形成陆上断陷盆地夹层型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评价及水平井一体化设计方法,通过一体化理念,利用地质综合分析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渤南洼陷“济阳”夹层型页岩油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对比济阳坳陷页岩油的典型特征及与中国其... 为形成陆上断陷盆地夹层型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评价及水平井一体化设计方法,通过一体化理念,利用地质综合分析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渤南洼陷“济阳”夹层型页岩油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对比济阳坳陷页岩油的典型特征及与中国其他页岩油的主要差异,初步提出“济阳”页岩油概念。系统研究渤南洼陷“济阳”夹层型页岩油的夹层、构造、地应力、物性、地化参数、天然裂缝及压裂改造特征,建立综合夹层、天然裂缝、压裂改造性的地质工程一体化甜点评价方法。形成地质工程制约条件下的水平井一体化设计方法,具体包括地质工程甜点、断层特征及水平段长度定方案部署区域,地面井台与压裂裂缝方向相结合定水平井部署区,钻井平台与靶前距定水平井A靶部署区,水平段长度、钻井难度及钻井投资定水平井B靶及水平段井轨迹。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济阳”夹层型页岩油夹层大孔隙相对发育,可动流体饱和度高,且压裂可改造性好;高频夹层发育区通过压裂可获得更复杂的压裂裂缝网络,沟通更多的夹层,产能高;通过平面动态A靶框及纵向水平段轨迹控制窗的设计方法,大大降低了钻井施工难度,缩短了钻井周期,大幅改善了页岩油开发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点评价 页岩油 一体化设计 水平井 渤南洼陷
下载PDF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流体压力建场过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8
作者 郑彬 董翱 +5 位作者 张源智 张毅 苏珊 张士超 樊津津 骆垠山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67,共9页
通过对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泥页岩和致密砂岩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古压力测试,恢复了其流体压力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石油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渤南洼陷沙三段在馆陶组沉积期及之后共经历了4次压力场重建过程,每次压力场... 通过对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泥页岩和致密砂岩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古压力测试,恢复了其流体压力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石油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渤南洼陷沙三段在馆陶组沉积期及之后共经历了4次压力场重建过程,每次压力场重建的持续时间均为3~4 Ma,表现为低序级幕式特征。(2)与沙三段低序级幕式压力建场过程不同的是,沙四上亚段在上覆石膏岩的封盖下,压力场重建的门限较高,在东营组沉积期及馆陶组沉积末期发生2次压力场重建过程,表现为高序级幕式特点。(3)研究区沙三段低序级幕式压力建场过程指示着开放的流体环境和较强的酸性溶蚀作用,以低序级幕式压力建场为主的沙三段储集层物性整体优于高序级幕式建场的沙四上亚段储集层;沙三段烃源岩在排出大量烃类物质的同时,其自身储集空间中也会存在部分残留,从而形成常规油与页岩油的共同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序级幕式 高序级幕式 流体压力建场 沙三段 沙四上亚段 古近系 渤南洼陷 济阳坳陷
下载PDF
碳同位素录井技术在胜利油区页岩油评价中的应用——以渤南洼陷YYP 1井为例
9
作者 牛强 慈兴华 《录井工程》 2023年第2期9-14,共6页
页岩油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为了探索碳同位素录井新技术在页岩油评价中的作用,选取渤南洼陷页岩油井YYP 1井开展碳同位素录井工作。基于系统的碳同位素录井数据,详细分析了沿井身轨迹的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代表的... 页岩油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为了探索碳同位素录井新技术在页岩油评价中的作用,选取渤南洼陷页岩油井YYP 1井开展碳同位素录井工作。基于系统的碳同位素录井数据,详细分析了沿井身轨迹的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代表的地质意义,利用钻井液气碳同位素研究了页岩油气的成因及成熟度等油气地球化学问题,通过不同时间序列下岩屑罐顶气碳同位素分馏变化特征,及与钻井液气碳同位素之间的分馏特征,结合气测变化对页岩油“甜点”类型进行评价,为压裂分段分簇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洼陷 页岩油 碳同位素录井 甜点识别 沙三下亚段 钻井液气 岩屑罐顶气
下载PDF
页岩油资源评价技术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85
10
作者 宋国奇 张林晔 +4 位作者 卢双舫 徐兴友 朱日房 王民 李政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1-228,共8页
通过对页岩油赋存特征分析,建立了适合于中国勘探开发阶段并具有可操作性的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对方法中所涉及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探讨了不同级别页岩体积的确定、氯仿沥青"A"和热解S1轻烃恢复系数求取以及吸附... 通过对页岩油赋存特征分析,建立了适合于中国勘探开发阶段并具有可操作性的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对方法中所涉及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探讨了不同级别页岩体积的确定、氯仿沥青"A"和热解S1轻烃恢复系数求取以及吸附油含量的计算等问题。轻烃的恢复系数受有机质的演化程度影响,随演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大,而吸附油含量与页岩中的有机质含量相关,研究认为:氯仿沥青"A"中吸附油的比例约为TOC的0.2倍,热解S1中约为TOC的0.1倍。应用该研究提出的页岩油资源量计算方法对渤南洼陷古近系页岩油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并讨论了不同级别页岩对资源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资源量计算 轻烃恢复 吸附烃含量 渤南洼陷
下载PDF
试油资料在渤南洼陷深部碎屑岩有效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1
作者 王艳忠 操应长 +2 位作者 宋国奇 隋风贵 王淑萍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1-706,710,共7页
利用试油资料和物性资料,求得渤南洼陷3500~3700m深度碎屑岩有效储层渗透率下限值为0.6×10^-3μm^2、孔隙度下限值为7.45%,与用分布函数曲线法确定的物性下限值基本一致,经试油资料检验正确率为952%。综合考虑产液量、孔... 利用试油资料和物性资料,求得渤南洼陷3500~3700m深度碎屑岩有效储层渗透率下限值为0.6×10^-3μm^2、孔隙度下限值为7.45%,与用分布函数曲线法确定的物性下限值基本一致,经试油资料检验正确率为952%。综合考虑产液量、孔隙度差值、渗透率差值等参数,结合沉积相、岩性、地层压力等资料,将渤南洼陷埋深大于3500m的深部碎屑岩储层划分为4类。其中:Ⅰ类、Ⅱ类、Ⅲ类为有效储层;Ⅳ类为非有效储层。Ⅰ类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湖底扇中扇辫状水道中细砂岩和含砾砂岩,地层压力以超压为主,常规试油产液量大于5t/d;Ⅱ类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近岸水下扇中扇辫状水道含砾砂岩,地层压力为常压,常规试油产液量为1~5t/d,实施酸化、压裂措施后产液量大于5t/d;Ⅲ类储层主要为近岸水下扇内扇主水道和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砾岩或含砾砂岩,地层压力为常压,常规试油产液量小于1t/d,实施酸化、压裂措施后产液量为1~5t/d;Ⅳ类储层主要为近岸水下扇内扇主水道和洪积扇中扇辫状水道砾岩或含砾砂岩,地层压力为常压,常规试油产液量小于1t/d,实施酸化、压裂措施后产液量仍小于1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洼陷 碎屑岩储层 孔隙度差值 渗透率差值 有效储层 储层评价 试油资料
下载PDF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 被引量:45
12
作者 康仁华 刘魁元 +5 位作者 赵翠霞 金平信 彭德堂 罗顺社 李维锋 高振中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9-29,共11页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的主要含油层系为古近系的沙河街组。沙河街期各时段沉积相的展布各具特征 ,并具清晰的演化序列。沙四早期以发育扇三角洲相为特征 ,分布于洼陷南部 ;北部边缘则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 ;东部及西部均存在辫状河...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的主要含油层系为古近系的沙河街组。沙河街期各时段沉积相的展布各具特征 ,并具清晰的演化序列。沙四早期以发育扇三角洲相为特征 ,分布于洼陷南部 ;北部边缘则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 ;东部及西部均存在辫状河三角洲相 ;中部有盐湖沉积。沙四晚期以盐湖相发育为特征 ,主要占据湖泊深水部位 ,其周围依次分布半深湖、浅湖及滨湖亚相。此外 ,局部见及小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沙三期是辫状河三角洲发育的全盛时期 ,主要分布于洼陷东南部 ,物源来自孤岛凸起。这些沉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浊积岩 ,近期研究表明它们属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构成了渤南洼陷最主要的储层成因类型 ,渤南洼陷绝大部分油气均储存在该类砂体中。沙三期湖泊相沉积也始终发育 ,且深湖、半深湖亚相发育良好。经过沙三期后的抬升剥蚀和填平补齐作用 ,沙二期湖盆变浅 ,以浅湖为主 ,研究区东南部及西北部均发育面积较大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沙一期发生大规模湖侵 ,物源区向后退缩 ,研究区仅存在单一的湖泊相 ,其中半深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古近系 沙河街组 渤南洼陷 济阳坳陷
下载PDF
烃源岩中甲基菲的分布及对成熟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2
13
作者 宋长玉 金洪蕊 +1 位作者 刘璇 王忠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187,共5页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部分煤样及渤南洼陷不同沉积环境烃源岩中甲基菲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沉积环境及生源对甲基菲的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渤南洼陷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要生源的湖相沉积中,9-甲基菲丰度大于1-甲基菲;咸水氵舄湖环境...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部分煤样及渤南洼陷不同沉积环境烃源岩中甲基菲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沉积环境及生源对甲基菲的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渤南洼陷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要生源的湖相沉积中,9-甲基菲丰度大于1-甲基菲;咸水氵舄湖环境下的烃源岩中3-甲基菲和2-甲基菲相对丰度增加,其甲基菲指数也偏大;形成于淡水—微咸水湖相沉积环境的烃源岩,甲基菲指数偏低。在半咸水—咸水还原环境的富含菌类和藻类等低等生物的煤中,易于生成9-甲基菲,而在弱氧化—弱还原沉积环境且以高等植物为主要生源的煤中,1-甲基菲较9-甲基菲丰富。利用甲基菲指数评价有机质成熟度时应考虑生源不同所造成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甲基菲 成熟度 沉积环境 生源 渤南洼陷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渤南洼陷深层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37
14
作者 宫秀梅 金之钧 +1 位作者 曾溅辉 邱楠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3-479,共7页
渤南洼陷深层烃源岩主要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暗色泥岩、砂泥岩及膏盐层,有机碳含量为0.9%~2.39%,干酪根为Ⅰ和Ⅱ1型;深部储集层以沙河街组四段砂砾岩、细砂岩及泥灰岩为主,孔隙度为1.18%~23.5%,渗透率为0.1×10 - 3~36.67×... 渤南洼陷深层烃源岩主要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暗色泥岩、砂泥岩及膏盐层,有机碳含量为0.9%~2.39%,干酪根为Ⅰ和Ⅱ1型;深部储集层以沙河街组四段砂砾岩、细砂岩及泥灰岩为主,孔隙度为1.18%~23.5%,渗透率为0.1×10 - 3~36.67×10 - 3 μm2;按照圈闭类型可将深层油气藏划分为岩性圈闭油气藏和复合圈闭油气藏,按烃源岩类型可将其分为古近系腐泥型烃源岩油气藏和中、古生界煤成气藏,按生储盖组合又可将其划分为自生自储型油气藏和上生下储型油气藏.渤南洼陷深层油气成藏主要受充注期、流体动力系统及膏盐层控制.油气的晚期连续充注为深层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深层特有的超压流体动力系统为深部油气的运聚提供了动力.区域性分布的膏盐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1)区域性封盖作用;2)延缓了其下地层的成岩作用,改善了储集物性;3)有利超压流体系统的形成.因此,膏盐层的下部地层为深层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特征 主控因素 深层 渤南洼陷
下载PDF
渤南洼陷油气分布有序性探讨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雅利 王永诗 +2 位作者 郝雪峰 庞雄奇 崔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5,111-112,共6页
在作为断陷盆地典型代表的渤南洼陷,已发现断陷盆地钻遇的所有油气藏类型。从盆地边缘到洼陷中心,各种类型油气藏构成一个分布有序的涵盖常规—过渡—非常规油气藏的完整序列。以构造演化为主导的多期构造活动、多套烃源岩层、多期成烃... 在作为断陷盆地典型代表的渤南洼陷,已发现断陷盆地钻遇的所有油气藏类型。从盆地边缘到洼陷中心,各种类型油气藏构成一个分布有序的涵盖常规—过渡—非常规油气藏的完整序列。以构造演化为主导的多期构造活动、多套烃源岩层、多期成烃排烃、多期成藏以及多期油气运移条件有机联系,决定了油气藏分布的有序性,并构成统一的油气分布整体。这种纵向上多层系、横向上多类型的复合油气藏有序分布的统一整体,是油气分布有序性的具体表现;洼陷内构造单元分布、烃源岩条件、储层形成与分布、盖层与圈闭特征以及油气运聚动力的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是油气有序性分布的控制因素。随着对油气分布有序性、连续性特征认识的不断加深,采用立体勘探思路,在常规油气藏勘探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老区的油气勘探,发现了大量以近源大型致密储集体油气藏和页岩油气藏为代表的连续型油气藏,且常规油气藏勘探也有较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富油洼陷 油气分布 有序性 连续性 渤南洼陷
下载PDF
渤南洼陷盐湖-咸水湖沉积组合及其油气聚集 被引量:25
16
作者 朱光有 金强 +2 位作者 张善文 张林晔 郭长春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30,共6页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沉积早期,一些凹陷的蒸发岩系中发育了大套暗色泥岩。一般认为蒸发岩的形成环境不利于烃源岩的沉积,因此对这种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对沾化凹陷沙四段上部厚逾500m的蒸发岩沉积组合及其...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沉积早期,一些凹陷的蒸发岩系中发育了大套暗色泥岩。一般认为蒸发岩的形成环境不利于烃源岩的沉积,因此对这种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对沾化凹陷沙四段上部厚逾500m的蒸发岩沉积组合及其成因研究,认为湖相蒸发岩不但可以和烃源岩共生,而且可以和优质烃源岩共生。在盐湖或咸水湖条件下,湖泊表层与底层水的盐度差可以导致盐跃层的形成,上下水层受到分割导致湖盐度的长期性分层。底层水循环作用处于完全停滞的封闭状态,形成缺氧环境,抑制了底栖生物的活动性,使得沉积有机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油源对比表明,盐湖 咸水湖相烃源岩是渤南洼陷重要的烃源岩,控制了洼陷许多种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烃源岩:油气聚集 由气藏 盐湖-咸水湖 蒸发岩
下载PDF
渤南洼陷深层碎屑岩储集层中的黏土矿物特征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鑫 钟建华 +2 位作者 袁静 王化爱 王建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1-207,共7页
应用岩心观察、X-衍射分析、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全岩矿物鉴定、岩心物性和含油级别分析测试等手段,揭示了渤南洼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中的黏土矿物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密切关系。研究区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伊-蒙混层、高岭石和绿泥石,... 应用岩心观察、X-衍射分析、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全岩矿物鉴定、岩心物性和含油级别分析测试等手段,揭示了渤南洼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中的黏土矿物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密切关系。研究区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伊-蒙混层、高岭石和绿泥石,垂向序列由下到上可分为伊利石—绿泥石发育带、高岭石异常高值带和伊利石—伊-蒙混层发育带3个变化带。不同阶段的黏土矿物主控因素差异导致黏土矿物的演化过程极其复杂,主要分为4个阶段:沉积期主要受沉积环境的影响,黏土矿物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有机质成熟期主要受成岩作用影响,在酸性成岩环境下高岭石大量产生;构造活动期受烃类侵位和深部流体的影响,在油气聚集区,高岭石得到保存,在岩浆活动区,绿泥石大量生成;油气成藏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油层内的高岭石得到保存,油层外的高岭石转化为其他黏土矿物,出现了与油层对应的高岭石含量相对高值带。高岭石的相对高含量带是工业油层出现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洼陷 古近系 碎屑岩储集层 黏土矿物 垂向演化序列 油气聚集
下载PDF
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多类型沉积体系形成机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鹏 宋国奇 +1 位作者 刘雅利 孟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234-3243,共10页
为揭示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明确勘探方向,通过地震剖面、钻探、测井、分析化验等所获资料的综合分析,在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识别出扇三角洲体系、近岸水下扇体系、滩坝体系和湖泊体系共4种沉积体系,并通... 为揭示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明确勘探方向,通过地震剖面、钻探、测井、分析化验等所获资料的综合分析,在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识别出扇三角洲体系、近岸水下扇体系、滩坝体系和湖泊体系共4种沉积体系,并通过古气候、古盐度、古物源、古水深和古地貌等因素对沉积体系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总结出"五古"控制模式。依据层序划分研究结果,对各体系域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进行探讨,对各沉积体系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位域广泛发育扇三角洲和砂岩滩坝,湖侵域和高位域呈现出陡坡近岸水下扇、缓坡扇三角洲、古隆起碳酸盐岩、古洼陷盐湖沉积这一沉积面貌;结合断裂体系分布预测出4个有利储集层分布区,即北部扇三角洲前缘、西部生物礁、中部砂岩滩坝及南部扇三角洲—碳酸盐岩滩坝混合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洼陷 沙四上亚段 沉积体系 控制因素 有利储集层
下载PDF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四段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徐兴友 徐国盛 秦润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在前人有关沙四段油源、油气充注期次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盆地模拟技术,分析了渤南洼陷的沉降特征、古温压场的形成与演化。在油气两次充注的背景下,渤南洼陷的沙四段油气成藏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成藏时期,即东营期第一次充注期、馆陶... 在前人有关沙四段油源、油气充注期次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盆地模拟技术,分析了渤南洼陷的沉降特征、古温压场的形成与演化。在油气两次充注的背景下,渤南洼陷的沙四段油气成藏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成藏时期,即东营期第一次充注期、馆陶期第二次充注早期、明化镇期第二次充注晚期。其成藏过程严格受古能量场的控制,特别是明化镇期的快速增压对沙四段晚期成藏具重要影响。渤南洼陷沙四段油气遵循"压浮双力驱动、断砂网状输导、短距就近捕集、晚期复合成藏"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场演化 成藏过程 成藏规律 沙四段 渤南洼陷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期分析 被引量:56
20
作者 张枝焕 曾艳涛 +2 位作者 张学军 袁东山 徐兴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下第三系沙四段是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深层主要产油层,目前关于沙四段原油的油源和成藏期问题还存在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研究区储层流体包裹体分析,结合沙四段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的生、排烃资料及构造演化资料,讨论了... 下第三系沙四段是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深层主要产油层,目前关于沙四段原油的油源和成藏期问题还存在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研究区储层流体包裹体分析,结合沙四段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的生、排烃资料及构造演化资料,讨论了沙四段油藏的形成历史。研究表明,渤南洼陷沙四段曾发生过2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始于沙二段沉积末期,主要时期为沙一段沉积后期到东营组沉积中期,由于构造抬升,至东营组沉积末期(28.8 Ma)可能存在间断;第二期油气聚集从馆陶组沉积初期到明化镇组沉积早期,主要在馆陶组沉积期。油气成藏时期与沙四段和沙三段烃源岩的主要生、排烃期是相一致的。由此推测,沙三段与沙四段油源的相对贡献主要取决于烃源岩与油源断层及圈闭的空间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藏期 沙河街组 渤南洼陷 沾化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