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关、足三里穴不同定位法实测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蔡荣林 胡玲 +5 位作者 李梦 陈卫华 孟云凤 吴子建 李姿慧 陈赟 《针灸临床杂志》 2007年第8期7-9,共3页
目的:比较内关、足三里穴的几种指寸法与骨度分寸法定位之间的差异,探讨四肢部腧穴准确而简便的定位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0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18~25岁),男女各半,采用体重秤、人体测高仪、圆杆直角规、电子数显游标卡尺等标准测量仪器... 目的:比较内关、足三里穴的几种指寸法与骨度分寸法定位之间的差异,探讨四肢部腧穴准确而简便的定位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0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18~25岁),男女各半,采用体重秤、人体测高仪、圆杆直角规、电子数显游标卡尺等标准测量仪器,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肘横纹至腕横纹的距离、膝中至外踝尖的距离、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四指横寸,比较内关穴、足三里穴骨度分寸定位与手指比量定位的差异。结果:内关穴的骨度分寸法定位与一夫法(横指同身寸法)比较无差异(P>0.05),足三里穴的骨度分寸法定位与一夫法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1),而两穴骨度分寸定位与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定位法比较均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内关、足三里穴的骨度分寸定位与一夫法定位接近,与中指同身寸法及拇指同身寸法定位相差较大。提示四肢部腧穴的指寸法定位以一夫法较为准确,可用其作为临床参考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足三里 手指比量法 骨度分寸法 腧穴定位
下载PDF
戴村骨伤膏提取液对胎盘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金杰 朱立华 +2 位作者 张桦 闻永根 徐国坤 《中医正骨》 2010年第4期3-6,共4页
目的:为了研究戴村骨伤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我们通过人胎盘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PMSC)的体外细胞试验,观察药物对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hPMSC中,加入不同药物剂量浓度的实验药液和成骨诱导液混合液,诱导2~4周... 目的:为了研究戴村骨伤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我们通过人胎盘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PMSC)的体外细胞试验,观察药物对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hPMSC中,加入不同药物剂量浓度的实验药液和成骨诱导液混合液,诱导2~4周后进行检测。采用偶氮偶联法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形成。Von Kossa染色法鉴定钙结节形成。以鼠抗人I型胶原单克隆抗体为一抗,羊抗鼠SABC为二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结果:hPMSC在诱导培养基培养条件下3 d出现细胞变粗,1周后细胞变为多角形或者是圆锥形,周边出现丝状突出,2周可见细胞基质矿化物逐渐出现,形成多层小结结构。实验2周后细胞基质内出现钙化,4周Von Kossa染色钙结节阳性,程度随药物剂量递增,药物诱导组(50mg.L-1)可见大量的黑色钙结节,单纯诱导组可见少量黑色钙结节形成,而对照组在任何时间都没有阳性反应。药物诱导2周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并且程度与药物剂量成正比,而单纯诱导液组的染色为弱阳性,未经诱导的显示阴性。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发现经诱导而成的成骨细胞细胞表型无改变,表明其来源来自间充质干细胞。结论:戴村骨伤膏提取液能促进胎盘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并且随药物剂量增加而效果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村骨伤膏 提取液 胎盘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骨诱导
下载PDF
由指寸定位法引发整合骨度折量定位法的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方进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2期53-55,共3页
指寸定位法在临床取穴定位应用时,易出现偏差。经分析,找出了指寸定位法使用至今的主要原因是习惯以简便的指寸"替代"频繁的折量寸造成的。由于准确的定位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而目前对取穴定位方法的研究又较为薄弱... 指寸定位法在临床取穴定位应用时,易出现偏差。经分析,找出了指寸定位法使用至今的主要原因是习惯以简便的指寸"替代"频繁的折量寸造成的。由于准确的定位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而目前对取穴定位方法的研究又较为薄弱,为此,笔者通过整合骨度折量定位法,提出了"测量骨度定位法",使用自制的"骨度分寸定位尺",将传统的骨度折量定位法整合为科学的"测量骨度定位法",并可替代指寸定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寸定位法 骨度折量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尺 测量骨度定位法
下载PDF
已变部位尺寸大小探讨——基于古今未变骨度尺寸
4
作者 李佳潞 黄银兰 +3 位作者 乔嘉 毛茁 李涛 杜维艳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通过与体重指数(BMI)无关及有关部位古今未变骨度折成1寸的长度均值,来分别验证已变部位骨度折成1寸的尺寸大小,以期为规范骨度分寸定位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骨度分寸古代文献"数据库,分别总结古今未变及已变的骨... 目的:通过与体重指数(BMI)无关及有关部位古今未变骨度折成1寸的长度均值,来分别验证已变部位骨度折成1寸的尺寸大小,以期为规范骨度分寸定位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骨度分寸古代文献"数据库,分别总结古今未变及已变的骨度尺寸,并结合人体测量对BMI在不同范围的200名志愿者15项骨度进行实测。结果:(1)古今尺寸大小未变及已变的骨度均有6条;(2)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平髌尖)、腘横纹(平髌尖)至外踝尖的测量值与BMI存在相关关系;两乳头之间和两乳晕内侧缘之间的测量值与BMI存在显著相关关系;(3)已变部位骨度尺寸建议按照两乳头之间9.5寸、两乳晕内侧缘之间8寸、天突至岐骨9寸、岐骨至脐心9寸、脐心至横骨6.5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胫骨内侧髁下方阴陵泉至内踝尖16寸折量定穴。结论:(1)将BMI作为影响因素,符合骨度适于"众人之度"的特点;(2)由"已知"(古今未变骨度)骨度推"未知"(已变部位骨度)骨度,依据"局部"(各部位骨度折成1寸的长度)与整体(BMI)的固定关系,可验证骨度起止点,探求正确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度分寸 尺寸大小 人体测量 体重指数
下载PDF
腧穴定位法中指寸定位法与下肢骨度折量定位法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黎妍 汪芳莹 勇入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920-923,928,共5页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成年人手指寸及下肢骨度分寸的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指寸定位法在下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健康成人49例,采用游标卡尺和软尺分别测量其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及下肢胫骨内侧髁至内踝...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成年人手指寸及下肢骨度分寸的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指寸定位法在下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健康成人49例,采用游标卡尺和软尺分别测量其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及下肢胫骨内侧髁至内踝尖(小腿内侧寸)和腘横纹至外踝尖(小腿外侧寸)骨度分寸的长度。分别计算各手指寸及下肢骨度分寸1寸的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分析数据表明,就不同部位1寸的长度来看,指寸定位法中,拇指同身寸平均1寸长度为(1.92±0.13)cm,中指同身寸平均1寸长度为(2.01±0.18)cm,横指同身寸平均1寸长度为(2.14±0.13)cm。骨度折量定位法中,小腿内侧寸平均1寸长度为(3.03±0.11)cm,小腿外侧寸平均1寸长度为(3.41±0.09)cm。就指寸定位法与骨度折量定位法相关性分析来看,拇指同身寸与小腿内侧寸、小腿外侧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14和0.338,横指同身寸与小腿内侧寸、小腿外侧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88和0.307,中指同身寸与小腿内侧寸、小腿外侧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和0.294。[结论]各指寸定位法1寸长度的差异较大,在穴位定位时不建议交叉采用。骨度折量定位法中小腿内外侧的1寸长度存在差异,内外侧腧穴定位时应以其所在部位骨度分寸为准;使用横指同身寸于下肢进行腧穴定位时,相较于小腿内侧,横指同身寸在小腿外侧的腧穴定位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定位法 骨度折量定位法 指寸定位法 同身寸 相关性 穴位
下载PDF
“同身寸”术语考证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197,216,共4页
同身寸术语的概念虽然早在《内经》时期便已提出,但在唐《千金要方》时方才得以完善成熟,因此后世医家多认为该术语出自《千金要方》。本研究通过对同身寸术语相关文献的梳理,认为其真正见诸文字处是稍晚些的《重广补正黄帝内经素问》,... 同身寸术语的概念虽然早在《内经》时期便已提出,但在唐《千金要方》时方才得以完善成熟,因此后世医家多认为该术语出自《千金要方》。本研究通过对同身寸术语相关文献的梳理,认为其真正见诸文字处是稍晚些的《重广补正黄帝内经素问》,由王冰在注解《素问》时提出。同身寸的内涵包括骨度分寸、指寸等多重含意,不同时期/不同医家的观点也各异,从骨度分寸与指寸法的分别阐述到明清之后的相辅相成使用,体现了术语外延上的发展变化。在确立术语的内涵与外延之后,其术语的规范英译也得以准确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身寸 骨度 骨度分寸 指寸 术语 考证
原文传递
针灸骨度人体测量100例研究报告 被引量:11
7
作者 武晓冬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通过人体实际测量,比较《灵枢.骨度》的尺寸与现行针灸骨度之间的差异,探讨针灸骨度相关人体各部位间的比例关系。方法: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腧穴定位人体测量方法》(GB/T 23237-2009)规定的方法,对100名部队战士进行了12项针灸骨度... 目的:通过人体实际测量,比较《灵枢.骨度》的尺寸与现行针灸骨度之间的差异,探讨针灸骨度相关人体各部位间的比例关系。方法: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腧穴定位人体测量方法》(GB/T 23237-2009)规定的方法,对100名部队战士进行了12项针灸骨度的人体测量。结果:(1)两头维与两完骨间弧长,两者作为头部横寸同为9寸,实际长度并不相等;(2)两云门间距12寸,其与两乳头间距的实测比值符合12∶9.5的比例关系,与《灵枢.骨度》"两乳之间广九寸半"的记载相符,而与现行针灸骨度两乳间8寸不符;(3)天突-脐中与脐中-耻骨联合上缘的实测比值与《灵枢.骨度》中两者的比值17∶6.5相符,而与现行针灸骨度不符;(4)根据腋前纹头-肘横纹的实测距离,折算出这一距离的骨度值为12寸,与现行针灸骨度腋前纹头至肘横纹9寸不相符;(5)根据髌底-髌尖的实测距离,折算出这一新增骨度值为2寸,与现行国家标准记载相符。结论:(1)现行针灸骨度中,两头维间9寸、两乳间8寸、脐中-耻骨联合上缘5寸、腋前纹头-肘横纹9寸均为后世医家根据相关部位穴距相加的尺寸,增改《灵枢.骨度》相关尺寸而成,从而导致了《灵枢.骨度》尺寸与现行针灸骨度之间的差异,以及部分针灸骨度间的比例关系与人体实际测量结果不符;(2)新增骨度两云门间距12寸、髌底-髌尖2寸,符合人体实际测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骨度 骨度测量 人体测量
原文传递
百会穴“顶中央旋毛中”考释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四会 牛淑平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2032-2034,共3页
关于百会穴的定位,当前针灸类教材介绍有两种方法:一是骨度分寸法,即前发际上5寸正中线上;二是简便定位法,即两耳尖直上前后发际正中连线的中点。然而,历代关于百会穴定位的文献记载中还载有第3种"体表标志"定位法,即"... 关于百会穴的定位,当前针灸类教材介绍有两种方法:一是骨度分寸法,即前发际上5寸正中线上;二是简便定位法,即两耳尖直上前后发际正中连线的中点。然而,历代关于百会穴定位的文献记载中还载有第3种"体表标志"定位法,即"顶中央旋毛中"。《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循经考穴编》等皆有载,说明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定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穴 “顶中央旋毛中” 骨度分寸法 简便定位法 “体表标志”定位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