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多代饮奶对近交BALB/C小鼠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王智勇 吕斌 王霞 《中医正骨》 2009年第4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多代饮奶对近交BALB/C小鼠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近交BALB/C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牛奶灌胃,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去离子水灌胃,连续灌胃6周。到小鼠发情期(约70 d左右)后,同组小鼠雌雄合笼交配,... 目的:探讨多代饮奶对近交BALB/C小鼠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近交BALB/C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牛奶灌胃,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去离子水灌胃,连续灌胃6周。到小鼠发情期(约70 d左右)后,同组小鼠雌雄合笼交配,交配成功后将雌性小鼠分笼喂养,直到产下第2代。第2代小鼠到断奶期时(3周左右)断母乳,各组第2代继续分别用牛奶和去离子水灌胃,重复上述步骤得到第3代,断母乳后继续用牛奶和去离子水灌胃,第3代出生后17周左右实验结束。每代在其子代出生后1个月每组各取20只,测定骨长度、骨干重、骨灰重、骨钙、骨密度。结果:①骨长度: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3代高于第1代(P<0.05)。②骨干重:第2代、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2代、第3代分别高于第1代(P<0.05)。③骨灰重: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3代高于第1代(P<0.05)。④骨钙: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组3代之间骨钙有明显升高趋势,代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骨密度:第2代、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2代、第3代分别高于第1代(P<0.05)。结论:长期多代饮奶可促进BALB/C小鼠的骨骼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发育 小鼠 近交 balbc
下载PDF
促甲状腺激素β基因剪接变体在BALB C小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浩 臧晓怡 +2 位作者 刘春蓉 孙云 李兰英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β基因剪接变体在BALBC小鼠垂体、甲状腺、骨髓、脾、外周血和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6只,提取小鼠垂体、甲状腺、骨髓、脾、外周血和淋巴结的总RNA,用DNA酶处理后,应用逆转...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β基因剪接变体在BALBC小鼠垂体、甲状腺、骨髓、脾、外周血和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6只,提取小鼠垂体、甲状腺、骨髓、脾、外周血和淋巴结的总RNA,用DNA酶处理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SHβ剪接变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垂体、甲状腺、骨髓、脾、外周血和淋巴结中均可见TSHβ剪接变体的特异性表达,且在垂体和外周血中的表达量较高。测序证实该剪接体含有部分第4内含子和整个第5外显子的编码区,没有第4外显子。结论:TSHβ剪接变体在BALBC鼠的垂体、甲状腺、骨髓、脾、外周血和淋巴结中均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素 β亚单位 剪接体 垂体 甲状腺 骨髓 淋巴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无机纳米晶体发光颗粒—量子点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标记成像 被引量:5
3
作者 宋强 赵川莉 +4 位作者 李丽珍 闫树昕 王玉珍 王鲁群 侯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53-755,759,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发光纳米材料—无机纳米晶体颗粒量子点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标记和成像,探讨它在血液细胞分化发育研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最大发射波长为550nm的绿色量子点转铁蛋白复合物分别在体外和体内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进行标记研... 目的:观察新型发光纳米材料—无机纳米晶体颗粒量子点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标记和成像,探讨它在血液细胞分化发育研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最大发射波长为550nm的绿色量子点转铁蛋白复合物分别在体外和体内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进行标记研究,并观察量子点转铁蛋白复合物对骨髓造血干细胞CFU-GM的影响。结果:量子点转铁蛋白复合物可标记骨髓中大部分造血细胞,而且荧光强度强,光学和化学稳定性好,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无影响。结论:量子点在血液细胞成像方面表现了优良的特性,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成像 骨髓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致瘤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秦秀军 张伟 +3 位作者 李建国 魏锦萍 阚卫军 李荣荣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153,I0002,共3页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具有致瘤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96只裸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每组32只,雌雄各半。将传代第5代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分别于注射后3d、1个月、...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具有致瘤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96只裸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每组32只,雌雄各半。将传代第5代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分别于注射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对动物进行解剖检查,观察其肿瘤形成情况;同时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结果裸鼠体内致瘤实验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和空白对照组动物大体解剖学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显示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未表现出在阻力介质中的克隆生长能力。结论短期传代后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具致瘤性,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细胞 细胞分化 致癌性试验 克隆细胞 琼脂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体外构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阮昕华 刘金鹏 +2 位作者 魏民新 刘建实 徐美林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0-252,291,共4页
目的:初步体外构建组织工程人工心脏瓣膜。方法:种子细胞选用胸骨骨髓,抽取后分离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待用。脱细胞瓣膜支架的构建应用破膜剂曲拉通-脱氧胆酸钠对新鲜猪主动脉瓣膜36片(实验组)进行处理48h后,与对照组未... 目的:初步体外构建组织工程人工心脏瓣膜。方法:种子细胞选用胸骨骨髓,抽取后分离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待用。脱细胞瓣膜支架的构建应用破膜剂曲拉通-脱氧胆酸钠对新鲜猪主动脉瓣膜36片(实验组)进行处理48h后,与对照组未经处理的猪主动脉瓣膜(36片)进行对比,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脱细胞效果。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脱细胞瓣膜支架上静态培养7d,观察细胞-支架复合体生长状况。结果:曲拉通-脱氧胆酸钠法脱细胞彻底,保持原有纤维结构。种植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7d后可生长于瓣膜支架的表面。结论:曲拉通-脱氧胆酸钠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猪瓣膜脱细胞方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脱细胞猪瓣膜支架上较好地黏附和生长,从而初步构建组织工程人工心脏瓣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骨髓 间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组织支架 小鼠 近交balb c 曲拉通
下载PDF
移植途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节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龚勇泉 曹健斌 +2 位作者 韦成信 李富骊 黄维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82-1285,137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调节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BALB/c和C57小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建立颈部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在移植成功后立即经移植心脏升主动脉注射C57来源绿色荧光BM...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调节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BALB/c和C57小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建立颈部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在移植成功后立即经移植心脏升主动脉注射C57来源绿色荧光BMSCs悬液30μL(含1×10~6细胞),B组同样时间点经移植心脏右心室腔内注射相同数量细胞,C组同样时间点移植心脏心肌内注射相同数量细胞,D组为空白对照组。移植后第7天各组处死4只小鼠,切取移植心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细胞的存活情况,HE染色观察移植心脏的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学检测移植物浸润白细胞中巨噬细胞的比例,其余8只小鼠用来观察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结果术后第7天,仅A组移植心脏内可见绿色荧光细胞,病理学检测发现A组排斥反应受到明显抑制,心肌间质内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局灶性的心肌细胞损害,B组和C组移植心脏间质内可见多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并伴有心肌细胞变性坏死,而D组小鼠心脏见满视野大量白细胞浸润,心肌结构消失,心肌坏死。流式细胞学检测发现A组移植心脏内巨噬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组,A组的心脏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其他3组。结论 BMSCs能减轻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动脉途径注射优于静脉和心肌局部注射途径,其机制可能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心脏内存活时间以及巨噬细胞比例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骨髓 干细胞移植 心脏移植 移植物排斥 小鼠 近交balbc 小鼠 近交c57BL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bone marrow-derived CD_(34)^+ cells expressing interleukin-5 receptor messenger RNA and asthmatic airway inflammation 被引量:5
7
作者 毛辉 王曾礼 +2 位作者 李富宇 刘春涛 雷松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4-29,共6页
BACKGROUND: Asthma is clinically 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eosinophilic inflammation. How asthmatic airway inflammation is affected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So the effects of bone marrow-derived hematopoietic cell... BACKGROUND: Asthma is clinically 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eosinophilic inflammation. How asthmatic airway inflammation is affected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So the effects of bone marrow-derived hematopoietic cells expressing CD(34) (CD(34)(+)) and interleukin-5 (IL-5) receptor messenger RNA (IL-5R mRNA+) on asthmatic airway inflammation were investigated. METHODS: Balb/c mice were sensitized and challenged by ovalbumin (OVA) to establish an asthmatic model while control mice were sensitized and exposed to sterile saline. The mice were kill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being challenged by OVA and sterile saline. The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peripheral blood (PB) and bone marrow (BM) were prepared. Eosinophils in PB (PBEOS) and BALF (BALFEOS), nuclear cells in BALF, PB and BM were count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percentage of CD(34)(+) cells to nucleated cells in PB, BM and the relative number of CD(34)(+) cells in PB (PBCD(34)(+)) and BM (BMCD(34)(+)) were calculated.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hematopoietic cells with co-localized expression of CD(34) and IL-5R mRNA in BM (BMCD34+IL-5R mRNA+). The percentage of BMCD34+IL-5R mRNA+ to BMCD(34)(+) was calculated. RESULTS: Twelve hours after challenge by OVA, BALFEOS and PBEO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s Antigens cD34 Asthma bone Marrow cells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Inflammation Male mice mice inbred balb c RNA Messenger Receptors Interleukin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原文传递
不同途径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穆丽雅 唐秀芬 +3 位作者 李淑芹 于丹 孙媛媛 赵金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4种途径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迁移情况及肝损伤的修复情况。方法雄性BALB/c小鼠分为A、B、C、D、E、F 6组,每组10只,A、B、C、D为移植组,E组为骨髓干细胞供体组,F组为急性肝损伤模型组。用CCL4/2-乙酰氨基... 目的探讨4种途径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迁移情况及肝损伤的修复情况。方法雄性BALB/c小鼠分为A、B、C、D、E、F 6组,每组10只,A、B、C、D为移植组,E组为骨髓干细胞供体组,F组为急性肝损伤模型组。用CCL4/2-乙酰氨基芴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离小鼠骨髓干细胞,用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后经门静脉(A组,n=10)、尾静脉(B组,n=10)、腹腔(C组,n=10)及脾内(D组,n=10)输入到急性肝损伤小鼠体内,2周后处死小鼠,血清检测肝功能(ALT、AST、Alb),肝组织病理观察骨髓干细胞向肝脏迁移的情况及肝损伤小鼠的肝脏修复情况。F组小鼠于第8天处死检测ALT、AST及Alb值。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微镜下4个移植组移植的细胞均迁移到肝脏且通过病理图片均可见新生的肝细胞; ALT、AST、Alb值A、B、C、D 4组分别与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t值分别为2. 372、2. 473、2. 354、2. 383,P值均<0. 05; AST:t值分别为2. 534、2. 423、2. 437、2. 643,P值均<0. 05; Alb:t值分别为2. 336、2. 243、2. 373、2. 352,P值均<0. 05)。结论骨髓干细胞促进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修复,其修复程度与移植途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骨髓移植 动物实验 治疗结果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