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kin reactions caused by bone-anchored hearing aid(BAHA) implant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Gen-di Yin Xiangli Zeng Peng Li 《Journal of Otology》 CSCD 2015年第4期159-162,共4页
Objective: To report a case of intractable skin reactions caused by bone-anchored hearing aid (BAHA) implantation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BAHA implantation-caused skin reactions. Methods:We repo... Objective: To report a case of intractable skin reactions caused by bone-anchored hearing aid (BAHA) implantation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BAHA implantation-caused skin reactions. Methods:We reported a case of severe skin reactions caused by BAHA implantation. Related literature were also reviewed. Results:We found grade IV skin reactions, including hyperplasia around the implant, which led to the removal of the BAHA implant 10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 The findings indicated poor skin hygiene, allergy to titanium and inadequate surgicals skills as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e skin reaction. Conclusion: Skin adverse reactions, usually rare in BAHA implantation patients, may cause implant removal and implantation failure. We suggest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itanium allergy. Copyright ? 2016, PLA General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Production and hosting by Elsevier (Singapore) Pte Ltd.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uctive hearing disorder bone-anchored hearing aid(BAHA) Skin reactions
下载PDF
Suture-anchor锚钉在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栾彦军 白东昱 薛亮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9期2504-2507,共4页
目的 研究Suture-anchor锚钉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在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84例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 研究Suture-anchor锚钉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在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84例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下胫腓前韧带修复方法将其分为锚钉组(Suture-anchor锚钉修复,n=39)与螺钉组(皮质骨螺钉内固定,n=45),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复位质量以及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足评分系统和踝关节Baird-Jackson功能得分情况。结果 锚钉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和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103.69±17.79) min、(14.49±3.36)次,明显短(少)于螺钉组的(126.41±20.15) min和(18.41±4.15)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锚钉组患者的下胫腓联合前间距(ITFACS)为(1.86±0.26) mm,明显短于螺钉组的(2.79±0.3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下胫腓联合后间距(ITFP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锚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分别为(3.26±0.43)个月和(3.43±0.63)个月,明显短于螺钉组的(3.61±0.39)个月和(3.79±0.7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Baird-Jackson功能评分系统得分及AOFAS踝足功能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锚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略低于螺钉组的17.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比较,带线骨锚钉内固定在治疗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中更具优势,其可有效增加下胫腓联合前切迹的解剖复位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Suture-anchor锚钉修复 皮质骨螺钉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可活动外固定支架结合Anchor钉治疗腕关节脱位 被引量:1
3
作者 尹自飞 韩培 +1 位作者 柴益民 蒋垚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可活动外固定支架结合Anchor钉治疗腕关节脱位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腕关节脱位患者进行腕关节可活动外固定支架固定,同时切开复位,加压空心钉固定骨折,Anchor钉修复腕骨间韧带和桡腕韧带,克氏针临时固定腕骨。结... 目的探讨应用可活动外固定支架结合Anchor钉治疗腕关节脱位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腕关节脱位患者进行腕关节可活动外固定支架固定,同时切开复位,加压空心钉固定骨折,Anchor钉修复腕骨间韧带和桡腕韧带,克氏针临时固定腕骨。结果随访3~6个月,16例患者均基本恢复腕关节功能,未出现再脱位、舟骨月骨坏死等。采用Cooney评价标准:优7例,良7例,可2例。结论可活动外固定支架结合Anchor钉治疗腕关节脱位可有效固定腕关节,韧带修复可靠,利于破损韧带愈合及促进早期逐步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活动外固定支架 anchor 腕骨脱位 切开复位
下载PDF
穿皮式与经皮式Baha治疗小耳畸形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刘强 叶婷 +2 位作者 张文阳 王咏峰 夏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 比较穿皮式与经皮式骨锚式助听器(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Baha)在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22例,... 目的 比较穿皮式与经皮式骨锚式助听器(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Baha)在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22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穿皮式Baha组(A组)12例,经皮式Baha组(B组)10例。术前、术后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安静及噪声条件下言语测试以及助听器效果评估简表(abbreviated profile of hearing aid benefit,APHAB)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A组并发症发生率33%,B组并发症发生率20%。植入后,两组助听听阈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及噪声下言语识别率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听阈、言语识别率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HAB评估中“交流的难易(ease of communication,EC)”“背景噪声(backgroud noise,BN)”“回声(revereration,RV)”评分均低于植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声音的厌恶程度(aversiveness,AV)”评分均高于植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PHAB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皮式Baha与经皮式Baha植入均可显著提高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听力、言语识别能力及生活质量,但后者皮肤并发症较少,是更为理想的听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锚式助听器 穿皮式 经皮式 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
下载PDF
2种快速扩弓方式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效果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韩磊 鲁桐 +1 位作者 朱培香 李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2-1432,共11页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骨支抗式和牙支持式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对颅颌面骨缝、骨骼点、骨骼及上颌牙列的作用效果,以指导临床上选择合适的牵引方式及位置。方法·选取一名替牙列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上颌发育不足的...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骨支抗式和牙支持式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对颅颌面骨缝、骨骼点、骨骼及上颌牙列的作用效果,以指导临床上选择合适的牵引方式及位置。方法·选取一名替牙列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上颌发育不足的青少年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建立上颌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颅颌面骨缝、骨骼点、骨骼及上颌牙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骨支抗式、牙支持式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三维有限元模型,而后将前述模型组装成为上颌复合体和骨支抗式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1)、上颌复合体和牙支持式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2)。依次根据扩弓方式、牵引位置的不同,在模型1、2中分别建立以下工况:①根据扩弓方式,将模型1设置为A组,模型2设置为B组。②根据牵引位置,将上述2组继续分为试验组Ⅰ组(牵引钩位于双侧尖牙颊侧)、Ⅱ组(牵引钩位于双侧第一前磨牙颊侧)和Ⅲ组(牵引钩位于双侧第二前磨牙颊侧)。同时,分别将A、B组中不联合前方牵引设置为对照组(即为A0组、B0组)。采用图表分析的方法对A、B组在不同牵引位置时的颅颌面骨缝应力分布特征,以及颅颌面骨骼点、颅颌面骨骼及上颌牙列的位移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在颅颌面骨缝应力分布特征方面,A、B组中翼突上颌缝的等效应变最大,且随着牵引位置的后移其等效应变均逐渐增加;AⅠ组各骨缝的最大主应变大于BⅠ组。在颅颌面骨骼位移趋势方面,随着牵引位置的后移,在水平向上A、B试验组的鼻骨和上颌骨均向右移动且位移趋势逐渐减小,在矢状向上该2组的鼻骨均向后移动且位移趋势均减小、上颌骨均向前移动且位移趋势均增大,在垂直向上该2组的鼻骨均向下移动且位移趋势逐渐减小、上颌骨均向上移动且位移趋势逐渐减小。在颅颌面骨骼点(ANS、PNS)位移趋势方面,A组中上颌平面(ANS-PNS平面)发生顺时针旋转,且随着牵引位置的后移该平面顺时针旋转趋势减小;而B组中ANS-PNS平面发生逆时针旋转,且随着牵引位置的后移该平面逆时针旋转趋势更加明显。在上颌牙列位移趋势方面,A、B试验组的中切牙在水平向、矢状向、垂直向上的位移均为负值,即存在远中、唇向、伸长的位移趋势,第一磨牙在水平向上的位移均为负值,即存在颊向位移趋势;且随着牵引位置的后移,中切牙牙冠的唇向移动趋势增大,第一磨牙牙冠从远中移动变为近中移动。结论·临床上前方牵引位置放于后侧有利于上颌骨前移;骨性Ⅲ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可选择不同的扩弓方式联合前方牵引,在实现上颌骨前移的同时实现上颌平面的有利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支抗式快速扩弓 牙支持式快速扩弓 前方牵引 三维有限元分析 骨性Ⅲ类错[牙合]
下载PDF
Osteotendinous Suturing for Anchorage of Medial Arthrotomy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6
作者 Sanjay Agarwala Lokesh Sharoff Sameer Chaudhari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6年第12期357-362,共6页
Aim: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closure of the arthrotomy wound and approximation of the medial periosteum at the level of tibial tuberosity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severe varus deformity. Method: We describe a ... Aim: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closure of the arthrotomy wound and approximation of the medial periosteum at the level of tibial tuberosity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severe varus deformity. Method: We describe a technique of osteotendinous suturing through the tibial tuberosity for suturing of the medially elevated periosteum. Result: This is an easily reproducible technique which results in very early mobilisation and no additional complications and has several advantages over other methods of closure. Conclusion: The osteotendinous technique can be used for medial arthrotomy closure after correction of severe varus deformities and also after partial patellar tendon avulsions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surg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Knee Replacement anchor Patellar Tendon Avulsion bone Tunnel Patellar Tendon Suturing Transosseous
下载PDF
带线骨锚钉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7
作者 胡明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带线骨锚钉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皮质骨螺钉固定,... 目的探讨带线骨锚钉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皮质骨螺钉固定,观察组行带线骨锚钉修复。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复位质量、足踝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均较对照组低,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骨锚钉修复在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中更具价值,可减少透视次数,提高复位质量,加快足踝功能恢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且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带线骨锚钉修复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带线骨锚钉重建腕背韧带治疗腕关节骨折脱位
8
作者 闫立强 胡坤然 +4 位作者 王丰羽 邵新中 王欣彤 陆海军 赵桂林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带线骨锚钉重建腕背韧带治疗腕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将45例腕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带线骨锚钉重建腕背韧带治疗,20例)和对照组(采用直接缝合腕背韧带治疗,25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带线骨锚钉重建腕背韧带治疗腕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将45例腕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带线骨锚钉重建腕背韧带治疗,20例)和对照组(采用直接缝合腕背韧带治疗,25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肢肿胀率、疼痛VAS评分、腕关节活动度。采用Cooney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患肢肿胀率和疼痛VA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腕关节活动度观察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采用Cooney评分系统评价的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线骨锚钉重建腕背韧带是治疗腕关节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线骨锚钉 腕关节骨折脱位 腕背韧带重建
下载PDF
经跟骨骨隧道线扣技术对跟腱止点或近止点断裂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9
作者 王阳 贾杰 +4 位作者 车凯薇 高俊峰 王聪 李泽阳 梁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0-35,共6页
目的 探讨经跟骨骨隧道线扣技术对跟腱止点或近止点断裂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2年10月于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跟腱止点或近止点断裂患者的病... 目的 探讨经跟骨骨隧道线扣技术对跟腱止点或近止点断裂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2年10月于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跟腱止点或近止点断裂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锚钉组和线扣组,锚钉组(53例)采取带线锚钉技术治疗,线扣组(53例)接受经跟骨骨隧道线扣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跟腱愈合时间,术前和术后12个月踝关节活动度和跟腱完全断裂评分系统(Achilles tendon rupture scoring system, ATR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Foot and Ankle Association, 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术前和术后1 d血清炎症及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去甲肾上腺素(NE)等]水平。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62±2.79)个月。线扣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跟腱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锚钉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锚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及ATRS、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其中,两组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及ATRS评分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线扣组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显著高于锚钉组(P<0.05)。两组术后1 d血清IL-1β、IL-6、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线扣组术后1 d血清IL-1β、IL-6、NE、Ang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锚钉组(P<0.05)。术后仅锚钉组出现了2例切口红肿,经伤口换药及延迟拆线,切口均为Ⅰ期愈合。随访12个月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跟腱再次断裂、腓肠神经损伤、切口周围皮肤坏死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跟腱止点或近止点断裂患者采用经跟骨骨隧道线扣技术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及应激反应,利于术后康复;与带线锚钉技术相比,该线扣技术具有创伤小、住院费用少等优势,同时还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止点或近止点断裂 带线锚钉技术 骨隧道线扣技术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可吸收锚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林成 高尚君 +1 位作者 李建华 林世水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可吸收锚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采用可吸收锚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可吸收锚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采用可吸收锚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1.8岁。观察1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每4~6周定期X线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中足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功能恢复及疼痛情况。结果本研究1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0~60min,平均(41.6±7.4)min;术中出血量10~30ml,平均(20.6±6.6)ml;术后住院时间1~3d,平均(1.7±0.6)d。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3个月。所有患者在6~12周[平均(8.4±2.0)周]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无切口愈合不良,无骨折移位、锚钉松动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中足功能AOFAS评分为85~100分,平均(92.5±4.3)分;术后6个月VAS疼痛评分为0~3分,平均(1.2±0.9)分。结论可吸收锚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具有软组织剥离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无须二次手术等优点,是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跖骨 撕脱性骨折 可吸收锚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微型锚钉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姜国 范存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1-253,I0002,共4页
[目的] 介绍一种应用微型锚钉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的方法,通过观察临床效果来探讨该方法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对14例陈旧性锤状指患者临床应用微型锚钉治疗。于远侧指间关节(DIP)背侧做“и”形切口,显露伸指肌腱... [目的] 介绍一种应用微型锚钉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的方法,通过观察临床效果来探讨该方法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对14例陈旧性锤状指患者临床应用微型锚钉治疗。于远侧指间关节(DIP)背侧做“и”形切口,显露伸指肌腱,将断端间疤痕切除,用1枚1mm克氏针将远侧指间关节(DiP)固定于伸直位,用肌腱缝合线水平褥式缝合仲指肌腱断端,于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钻孔后安装微型锚钉,将锚钉尾部携带的肌腱缝线与伸指肌腱近断端缝合以加强缝合强度。术后前臂掌侧面石膏托固定腕关节背神30°,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伸直位3周,6周后拔除克氏针开始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个月-1年,按Dargan功能评定法: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1例。其中1例远侧指间关节(DIP)屈曲功能障碍,无畸形复发。优良率85.7%。[结论]应用微型锚钉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具有缝合强度高,畸形复发率低,操作简便,效果可靠的优点,是一种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锚钉 锤状指 畸形矫治
下载PDF
骨锚及空心钉在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祥翊 王拥军 +3 位作者 肖颖锋 周喆刚 彭艳斌 王全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8期776-777,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骨锚和空心钉联合应用于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采用Depuy Mitek骨锚联合AO/ASIF空心钉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1±5.3)个月,采用Cooney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8例... 目的探讨骨锚和空心钉联合应用于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采用Depuy Mitek骨锚联合AO/ASIF空心钉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1±5.3)个月,采用Cooney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8例患者的疗效为优5例、良2例、可l例。6例患者术后关节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X线检查显示无骨折不愈合,腕骨间对应关系良好,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创伤性关节炎表现。结论应用骨锚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手术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锚 腕骨 脱位 月骨周围
下载PDF
儿童软带骨锚式助听器使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颖 刘海红 +10 位作者 李靖 金欣 赵雅雯 周怡 郑之芃 郑军 张杰 陈敏 郝津生 杨扬 刘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软带骨锚式助听器(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BAHA)对儿童使用者的效果,为软带BAHA适用人群的选择及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以23例双侧外耳畸形儿童为研究对象,月龄5~135个月,平均35.52±36.60个月。对受试儿童进行... 目的探讨软带骨锚式助听器(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BAHA)对儿童使用者的效果,为软带BAHA适用人群的选择及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以23例双侧外耳畸形儿童为研究对象,月龄5~135个月,平均35.52±36.60个月。对受试儿童进行裸耳听阈和助听听阈测试,并在选配软带BAHA前后分别以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bility rating,SIR)、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lilltEARS auditory guestionnaire,LEAQ)进行听觉感知及言语表达能力评估。结果受试儿童配戴软带BAHA后,在0.25、0.5、1、2和4kHz处听阈值平均降低了34.13、37.36、36.39、31.52和27.22dB;选配软带BAHA前患儿的IT-MAIS/MAIS得分明显低于选配后3、6、12个月(均为P<0.05),选配软带BAHA前LEAQ得分仅明显低于选配后12个月时(P<0.05);选配软带BAHA后患儿MUSS得分提高,其选配前的MUSS得分与选配后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儿童各时期SIR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软带BAHA可显著改善外耳畸形儿童听力水平,可作为BAHA手术植入前的替代听觉装置;佩戴软带BAHA后患儿听觉感知能力发育迅速,言语表达能力在佩戴后12个月时发育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传导助听设备 听觉感知 言语交流技能发展
下载PDF
带线锚钉材料在跟腱断裂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海栋 陈勇 +1 位作者 卢俊浩 赵建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72-476,共5页
背景: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较传统可吸收线编织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生物力学强度大的优势。目的:观察应用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跟腱断裂患者3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采取两种方法修复跟腱,实验... 背景: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较传统可吸收线编织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生物力学强度大的优势。目的:观察应用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跟腱断裂患者3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采取两种方法修复跟腱,实验组采用带线锚钉材料以编织法行断端缝合,对照组采用可吸收缝线以编织法行断端缝合。随访1年观察患者足踝功能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实验组足踝功能、跖屈肌力、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带线锚钉材料可更好修复跟腱断裂,保护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力学及表面改性 带线锚钉 可吸收缝线 跟腱断裂 损伤修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植入式BAHA在小耳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苏法仁 丁静华 +1 位作者 薄琳 刘新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植入式BAHA(Bone-anchored hearing aids,骨锚式助听器)在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6例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植入式BAHA术前、术后的听力(包括纯音声场测听、日常交流、对声音的条件反射)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植入式BAHA(Bone-anchored hearing aids,骨锚式助听器)在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6例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植入式BAHA术前、术后的听力(包括纯音声场测听、日常交流、对声音的条件反射)进行比较。结果 16例患者听力均明显改善,佩戴BAHA后日常交流生活明显改善,纯音声场测听言语频率气导听力提高35.5d B。结论植入式BAHA,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目前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解决听力问题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锚式助听器(BAHA) 钛植入体 先天性小耳畸形
下载PDF
软带BAHA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邹艺辉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软带BAHA(Bone-anchored hearing aids,骨锚式助听器))在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听力改善效果,探索其适应症。方法比较6例佩戴软带BAHA前后的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听力情况,包括日常交流情况、纯音(声场)测听或条件反... 目的观察软带BAHA(Bone-anchored hearing aids,骨锚式助听器))在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听力改善效果,探索其适应症。方法比较6例佩戴软带BAHA前后的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听力情况,包括日常交流情况、纯音(声场)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结果 6例患者或家属反映佩戴BAHA后,日常交流情况明显改善,纯音(声场)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气导阈改善30.2dB。结论软带BAHA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听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锚式助听器(BAHA) 软带 先天性畸形 中外耳
下载PDF
钛合金经皮植入式假肢骨内固定植入体表面经生物陶瓷改性后与骨整合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国景 王臻 +3 位作者 袁伟 芦斌 马超 张小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4期897-901,907,共6页
通过对钛合金经皮植入式假肢的的骨内固定植入体表面进行生物陶瓷改性,以研究经改性过的植入体与其宿主骨整合的能力。采用羟基磷灰石喷涂和微弧氧化两种生物陶瓷改性工艺,对骨内固定植入体进行改性处理,将改性过的植入体植入山羊后腿胫... 通过对钛合金经皮植入式假肢的的骨内固定植入体表面进行生物陶瓷改性,以研究经改性过的植入体与其宿主骨整合的能力。采用羟基磷灰石喷涂和微弧氧化两种生物陶瓷改性工艺,对骨内固定植入体进行改性处理,将改性过的植入体植入山羊后腿胫骨,术后8周取标本行组织学观察,见两种生物陶瓷改性的植入体均可与宿主骨形成严密整合。计算宿主骨组织与植入体整合率,发现经生物陶瓷表面改性的植入体与宿主骨组织整合率显著高于未经生物改性的对照组植入体(p<0.01),而羟基磷灰石喷涂组和微弧氧化组与宿主骨整合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羟基磷灰石和微弧氧化两种陶瓷层都具有很强的诱导骨生成能力,经其表面改性的骨内固定植入体能与宿主骨形成紧密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微弧氧化 羟基磷灰石喷涂 骨内固定植入体 骨整合
下载PDF
仿生修复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业奎 江渟 +2 位作者 孔令超 朱靖 何斌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带线骨锚钉仿生修复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发的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Ⅲ/Ⅳ度并发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58例,按... 目的:探讨带线骨锚钉仿生修复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发的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Ⅲ/Ⅳ度并发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58例,按照皮质骨螺钉固定和带线骨锚钉仿生修复两种治疗方式分组,评价指标:手术时间、踝关节Baird-Jackson功能评分,下胫腓联合间隙距离。结果:骨锚钉修复组平均手术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复查时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骨锚钉修复组获得较高的平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踝关节正位X片的下胫腓关节间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较于螺钉固定,骨锚钉仿生修复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发的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可以增加术后踝关节的稳定性,获得更好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损伤 皮质骨螺钉 踝关节骨折 临床疗效 骨锚钉
下载PDF
FASTIN骨锚在肌腱、韧带止点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杰 焦洪新 +1 位作者 李晓苏 徐宏扣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903-906,共4页
目的探讨FASTIN骨锚在肌腱、韧带止点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46例不同部位肌腱、韧带止点处撕脱性骨折或断裂患者(男性28例,女性18例)。采用合适的FASTIN骨锚,包括微型骨锚和螺纹骨锚,对患者予以肌腱、韧带... 目的探讨FASTIN骨锚在肌腱、韧带止点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46例不同部位肌腱、韧带止点处撕脱性骨折或断裂患者(男性28例,女性18例)。采用合适的FASTIN骨锚,包括微型骨锚和螺纹骨锚,对患者予以肌腱、韧带止点重建,术后随访X线和关节功能。结果 46例患者中,根据不同部位肌腱、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或断裂的特点,16例采用微型骨锚,30例采用螺纹骨锚。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9个月。采用FASTIN骨锚重建止点,操作简单,平均手术时间1.5 h,明显短于传统固定手术,术后重建区关节功能满意,无压痛,日常生活、工作无影响。X线未见锚钉松动、脱落。结论 FASTIN骨锚在肌腱、韧带止点重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锚 肌腱 韧带 骨折
下载PDF
2种手术方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冷元曦 支乐 邓晖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与微型骨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所有末节指骨撕脱性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51指,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 2组,A组(24例25指)采用克氏针挤压复位固... 目的观察比较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与微型骨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所有末节指骨撕脱性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51指,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 2组,A组(24例25指)采用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骨折块治疗;B组(24例26指)采用微型骨锚重建指伸肌腱I区止点,均随访3-6个月,按TAM系统方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A组24例25指,随访23指,平均随访116 d,按TAM系统评定方法,优14指,良6指,可2指,差1指,优良率86.96%。B组24例26指,随访24指,平均随访108 d,按TAM系统评定方法,优13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4.62%。2组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8.70%,B组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法临床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手术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撕脱性骨折 锤状指 伸肌腱 克氏针 骨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