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a analysis of Masquelet technology and Llizarov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bone defects
1
作者 Hao-Tian Hua Wen-Yu Zhao +2 位作者 Wen-Bo Bai Lei Zhang Xin-Wei W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0年第11期36-41,共6页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asquelet technology and Llizarov group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bone defects by meta-analysis. Methods: The computer searched...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asquelet technology and Llizarov group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bone defects by meta-analysis. Methods: The computer searched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CNKI), Wanfang, VIP,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BM), Pubmed, Medline, Cochrane Llibrary databases. The retrieval time was from the tim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 to January 2020.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bone defects using Masquelet technology and Llizarov technology were collected, and the retrieved literature was independently screened, evaluated, and data extracted by two researchers, and then RevMan5.3 software was used so for meta-an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10 RCT documents were included, with a total of 496 patients, including 242 in the Masquelet group and 254 in the Llizarov group. The results of the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in terms of bone defect healing time, total weight bearing time, treatment cost, and complication rate, the Masquele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Llizarov group, and the Masquele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Llizarov group (P <0.05);In terms of knee joint Lowa score and SF-36 score, Masquelet group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Llizarov group, Llizarov group is better than Masquelet group (P <0.05);in excellent rate, number of operations, ankle Lowa score, infection control rate In terms of excellent rate of affected limb func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squelet group and Llizarov group (P> 0.05).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Llizarov technology, Masquelet technology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bone defects in terms of bone defect healing time, total weight-bearing time, treatment cost, and complication rate. In terms of scoring, it has advantages over Masquelet technology, but in terms of excellent treatment rate, number of operations, and ankle lowa score. In terms of infection control rate and excellent function of affected limb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squelet technology and Llizarov technology,However, due to the low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and the small sample size, the exact efficacy still needs to be confirmed by higher quality RCT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 technique Llizarov technique infectious bone defect Meta analysis
下载PDF
可降解生物材料应用于修复感染性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梁枭 吴锦秋 +2 位作者 袁凌伟 唐兆鹏 哈达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1-76,共6页
与不可降解生物材料相比,可降解生物材料在严重骨缺损的修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骨缺损的治疗中,由可降解生物材料制成的支架可以为新骨组织生长提供爬行的桥梁,并为细胞和生长因子发挥作用提供平台,这... 与不可降解生物材料相比,可降解生物材料在严重骨缺损的修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骨缺损的治疗中,由可降解生物材料制成的支架可以为新骨组织生长提供爬行的桥梁,并为细胞和生长因子发挥作用提供平台,这些细胞和生长因子最终将在体内降解吸收并被新生骨组织替代。现阶段研究较多的可降解生物材料主要有6种,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β-磷酸三钙(β-TCP)、羟基磷灰石(HA)。这是一类无毒、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的可降解生物材料。本文就可降解生物材料修复感染性骨缺损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可降解生物材料 感染性骨缺损 复合支架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与同种异体骨复合对兔感染性骨缺损处血管化作用及成骨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卜建文 马创 谢增如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756-769,共1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同种异体骨(AB)复合对兔感染性骨缺损处血管化作用及成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PF级新西兰大白兔140只,兔龄12~16周,体质量2.01~2.10 kg。其中20只动物用于制备PRP,通过低速离心法制备PRP。构建新西兰...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同种异体骨(AB)复合对兔感染性骨缺损处血管化作用及成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PF级新西兰大白兔140只,兔龄12~16周,体质量2.01~2.10 kg。其中20只动物用于制备PRP,通过低速离心法制备PRP。构建新西兰大白兔感染性骨缺损模型;动物实验分为4组及处理,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不做处理)、植入PRP组(PRP组,植入PRP)、植入AB组(AB组,植入AB)、植入PRP复合AB组(PRP+AB组,植入PRP和AB),每组30只。分别在1周、4周、12周时行X射线检查、Micro CT检查,并处死动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实验检测动物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骨缺损区域中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PT1)的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ALP和OCN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ANGPT1、VEGF的表达。结果Control组样本在1、4、12周时均存在明显的不同程度的骨缺损,并且骨缺损无愈合、无好转的趋势。PRP组、AB组、PRP+AB组大白兔的骨缺损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愈合,植入材料与骨结合良好、致密,未出现明显坏死骨;尤以PRP+AB组骨缺损修复最为明显。X射线评分与同时点Control组(1、4、12周3.07分±0.15分、4.21分±0.28分、8.03分±0.23分)相比,PRP组、AB组、PRP+AB组骨缺损区域X射线评分(PRP组3.72分±0.21分、5.14分±0.37分、9.27分±0.22分;AB组4.65分±0.26分、6.49分±0.43分、10.34分±0.29分;PRP+AB组5.31分±0.35分、7.25分±0.51分、11.19分±0.64分)明显升高,且PRP+AB组X射线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时点Control组(1、4、12周0.01±0.01、0.02±0.02、0.05±0.03)相比,PRP组、AB组、PRP+AB组骨缺损区域BV/TV(PRP组1、4、12周BV/TV 0.02±0.02、0.06±0.03、0.09±0.04;AB组1、4、12周0.02±0.01、0.07±0.04、0.16±0.03;PRP+AB组1、4、12周0.04±0.03、0.13±0.05、0.24±0.07)明显升高,且PRP+AB组骨缺损区域BV/TV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组织学评分有同样的结果。与同时点Control组(1、4、12周18.29 mg/L±0.44 mg/L、15.04 mg/L±0.48 mg/L、13.91 mg/L±0.53 mg/L)相比,PRP组、AB组、PRP+AB组大白兔血清中CRP含量(PRP组1、4、12周17.04 mg/L±0.37 mg/L、12.32 mg/L±0.52 mg/L、10.22 mg/L±0.47 mg/L;AB组1、4、12周16.25 mg/L±0.31 mg/L、10.21 mg/L±0.36 mg/L、8.24 mg/L±0.35 mg/L;PRP+AB组1、4、12周15.41 mg/L±0.28 mg/L、8.91 mg/L±0.49 mg/L、5.16 mg/L±0.38 mg/L)明显降低,ALP、OCN、ANGPT1、VEGF mRNA和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PRP+AB组大白兔血清中CRP含量降低更显著,ALP、OCN、ANGPT1、VEGF mRNA和其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RP复合AB能明显促进兔感染性骨缺损区域中ALP和OCN、ANGPT1和VEGF的表达,推动骨缺损处的成骨和成血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同种异体骨 感染性骨缺损 成骨 成血管
下载PDF
锰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体外抗菌–促成骨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承瑜 丁自友 韩颖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20,共8页
羟基磷灰石(HAP)作为一种常见的骨修复材料,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时仍面临着细菌感染的风险,有限的骨诱导能力也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锰掺杂羟基磷灰石纳米棒(MnHAP),该纳米材料兼具优良的细胞生物相容性,高... 羟基磷灰石(HAP)作为一种常见的骨修复材料,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时仍面临着细菌感染的风险,有限的骨诱导能力也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锰掺杂羟基磷灰石纳米棒(MnHAP),该纳米材料兼具优良的细胞生物相容性,高抗菌效率和骨诱导能力。抗菌实验表明,MnHAP10(n(Mn)/n(Ca+Mn)=10%)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可分别达到77.85%和75.92%,并且在808 nm近红外光照射下,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率得到了进一步增强(97.63%)。细胞增殖以及相关成骨基因实验表明,MnHAP有利于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提高了对蛋白质的吸附能力和成骨活性,促进了相关成骨基因的表达,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MnHAP纳米棒有望为感染性骨缺损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抗菌 感染性骨缺损 光热
下载PDF
万古霉素骨水泥对感染性骨缺损骨折愈合的影响
5
作者 张国洪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究万古霉素骨水泥对感染性骨缺损患者骨折愈合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接... 目的探究万古霉素骨水泥对感染性骨缺损患者骨折愈合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清创引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万古霉素复合型骨水泥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炎症因子改善情况以及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低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患者IL-6、TNF-α、ESR、CRP、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平均通过时间(MTT)短于本组术前,血容量(BV)、血流量(BF)水平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患者MTT短于对照组,BV、B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患者VEGF、TGF-β1、BMP-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实施万古霉素复合型骨水泥植入治疗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改善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骨缺损骨折 万古霉素 骨水泥 愈合
下载PDF
聚合物基抗生素缓释载体治疗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2
6
作者 伊力哈木•麦麦提阿卜杜拉 黄晓夏 +1 位作者 李璐遥 滕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97-3602,共6页
背景:慢性骨髓炎的治疗策略中,局部抗生素缓释系统因可长期释放有效浓度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能修复彻底清创后引起的骨缺损在临床中备受关注。目的:总结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基材料制备抗生素缓释载体用于治疗骨髓炎的研究现状,并分析局... 背景:慢性骨髓炎的治疗策略中,局部抗生素缓释系统因可长期释放有效浓度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能修复彻底清创后引起的骨缺损在临床中备受关注。目的:总结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基材料制备抗生素缓释载体用于治疗骨髓炎的研究现状,并分析局限性及挑战。方法:作者以“Polymer,Composite material,Osteomyelitis,Infectious bone defect,Drug delivery systems,Antibiotic sustained-release system,3D printing;聚合物,复合材料,骨髓炎,感染性骨缺损,药物递送系统,抗生素缓释系统,3D打印”为关键词,检索2015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初检得到文章4351篇,筛选后对87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聚合物基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能、热稳定性及易加工性等多功能特点在抗生素缓释载体制备中得到广泛研究,但单一聚合物材料组成的抗生素缓释载体因生物力学性能不足等原因无法满足感染性骨缺损修复材料的标准。模拟天然骨组织结构形成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型载体有望达到这个标准。3D打印技术可以精确控制载体的相互连接孔隙大小、几何形状和空间分布等,并能负载有效浓度的抗生素做到控制释放。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塑性等优点最适合用于3D打印。因此在新型可生物降解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基础上,结合3D打印技术建立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复合抗生素缓释载体因仿真模拟细胞外基质微环境有望成为慢性骨髓炎治疗中新颖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复合材料 骨髓炎 感染性骨缺损 药物递送系统 抗生素缓释系统 3D打印
下载PDF
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和重建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7
作者 贾叙锋 龙苗 +6 位作者 黄光平 钟庆 张兆尧 齐宇新 田鹏 李萍 陈宇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25-2630,共6页
背景:尽管Masquelet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取得了广泛成功,但目前优化该技术各个环节的研究仍在不断开展,其中加快植骨后骨愈合速度、缩短骨愈合时间是医生关注的焦点。目的:观察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材料修复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 背景:尽管Masquelet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取得了广泛成功,但目前优化该技术各个环节的研究仍在不断开展,其中加快植骨后骨愈合速度、缩短骨愈合时间是医生关注的焦点。目的:观察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材料修复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胫骨缺损患者31例,均接受Masquelet技术分期治疗,二期手术根据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5)与研究组(n=16),对照组植入异体骨/自体骨颗粒,研究组植入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自体骨颗粒。二期术后6个月,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性指标,记录影像学骨愈合时间、骨愈合X射线评分、骨缺损愈合分级和邻近关节功能,观察是否存在钉道感染、植入吸收、取骨区疼痛、感染等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二期术后6个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一期术前(P<0.05),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研究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患者二期术后6个月的骨愈合X射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骨缺损愈合优良率与邻近关节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感染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Masquelet技术二期术中应用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愈合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诱导膜技术 自体骨 异体骨 磷酸钙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人工骨
下载PDF
病灶扩大切除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下肢感染性骨缺损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李茂伦 张锋 +2 位作者 王布雨 骆艳飞 阮世强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1期17-22,共6页
目的:分析病灶扩大切除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下肢感染性骨缺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2年3月我院治疗的40例下肢长骨干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病灶扩大切除结合膜诱导技术方案,详细记录两个... 目的:分析病灶扩大切除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下肢感染性骨缺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2年3月我院治疗的40例下肢长骨干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病灶扩大切除结合膜诱导技术方案,详细记录两个阶段手术治疗结果,分析影响患者骨愈合时间和下肢功能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术后1年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感染未再复发,患者术后1年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淀率、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术前,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和下肢功能评价量表(LEFS)评分均高于术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骨愈合时间与患者年龄、病灶部位相关,年龄越大患者骨愈合速度越慢,股骨愈合速度快于胫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C-M分型、植骨类型、间断期时间、一阶段术中固定方式及病因无较大关联性(P>0.05);患者术后下肢功能改善情况(LEFS评分)与其一阶段术中固定方式相关,内固定更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改善(P<0.05);与其他因素无较大关联性(P>0.05).结论:下肢长骨干感染性骨缺损患者接受病灶扩大切除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疗效显著,对于控制感染率有较好的效果,而影响患者术后骨愈合的因素主要为年龄和病灶部位,除此之外,一阶段术中固定方式选择内固定更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长骨干感染性骨缺损 病灶扩大切除 膜诱导技术 感染率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理伤续断方》桃红散用于骨科感染性创面换药临床研究
9
作者 龚国星 易荷花 桂珣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75-777,共3页
目的:观察《理伤续断方》桃红散用于骨科感染创面换药的疗效。方法: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用庆大霉素纱块外敷换药,研究组用《理伤续断方》桃红散换药。结果:两组3周后创面面积缩小率、创面分泌物情况、... 目的:观察《理伤续断方》桃红散用于骨科感染创面换药的疗效。方法: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用庆大霉素纱块外敷换药,研究组用《理伤续断方》桃红散换药。结果:两组3周后创面面积缩小率、创面分泌物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第5d、第10d用药后细菌株数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第10d起研究组创面肉芽面积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伤续断方》桃红散对骨伤科感染性创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创面 《理伤续断方》桃红散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袁志 胡蕴玉 +5 位作者 赵玉珍 孟国林 孙梁 吕荣 白建萍 王哲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77-280,共4页
目的 检测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RBX)产品的生物相容性,确保ARBX产品在临床上安全、有效。方法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生物材料和制品的生物学评价标准》及《相关生物材料和制品的企业标准 Q/JGY001-94》,进行了ARBX急性毒性试验、过敏性... 目的 检测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RBX)产品的生物相容性,确保ARBX产品在临床上安全、有效。方法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生物材料和制品的生物学评价标准》及《相关生物材料和制品的企业标准 Q/JGY001-94》,进行了ARBX急性毒性试验、过敏性试验、熟原试验、骨内埋植试验、肌内埋植试验、溶血试验及细胞毒性试验。结果ARBX未引起小鼠急性毒性反应、豚鼠过敏反应及家兔热原反应。在兔骨内和小鼠肌内埋植,既未产生纤维包膜,也未引起淋巴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对家兔红细胞溶血率为1.2%,无溶血现象。体外细胞毒性反应指标R=0.25/0,无细胞毒性。结论ARBX的生物相容性符合国家规定的生物材料和制品的生物学标准及企业标准,可试用于临床治疗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 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 骨缺损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非特异性脊柱感染与脊柱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姚黎明 董昭良 +3 位作者 王连波 贾晨光 李卓 刘丰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12-618,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特异性脊柱感染与脊柱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97例脊柱感染性疾病患者。按照病原菌种类分为原发非特异性感染组[非特异性感染组,21例(10.7%)]和结核组[176例(89...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特异性脊柱感染与脊柱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97例脊柱感染性疾病患者。按照病原菌种类分为原发非特异性感染组[非特异性感染组,21例(10.7%)]和结核组[176例(89.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表现,并总结非特异性感染组患者的病原学检测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非特异性感染组的年龄[62.0(49.5,66.5)岁]、平均发热体温峰值[(38.8±0.9)℃]、入院时白细胞计数[8.4(6.9,9.4)×10^(9)/L]、血红细胞沉降率[76.0(61.5,103.5)mm/1h]及C反应蛋白[68.0(56.9,79.0)mg/L]均明显高于结核组[分别为38.5(24.0,54.5)岁、(37.8±0.6)℃、6.5(5.2,7.4)×10^(9)/L、40.0(30.0,50.0)mm/1h、24.0(18.0,28.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914.000,P=0.000;t=4.320,P=0.000;U=1005.000,P=0.001;U=307.500,P=0.000;U=100.000,P=0.000),但起病时间[1.5(1.0,2.0)个月]短于结核组[6.0(4.0,7.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0.000,P=0.000);胸部X线摄影显示骨桥形成[38.1%(8/21)]、CT显示死骨[38.1%(8/21)]及椎旁脓肿[19.0%(4/21)]的发生率与结核组[分别为9.7%(17/176)、72.2%(127/176)、52.3%(92/176)]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46、10.094、8.290,P=0.000、0.001、0.004)。非特异性感染组有4例术后不愈,分别经调整抗生素及行病灶清除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治疗后治愈,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原发非特异性感染患者较脊柱结核患者有较高的年龄、体温、白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但病程较短,且较易形成骨桥和死骨,经手术和药物治疗后可完全治愈且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骨疾病 感染性 疾病特征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伟 张群 +3 位作者 唐佩福 梁向党 张立海 郝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315例,男性236例,女性79例;年龄14 ~ 72岁,平均35岁;病史2个月~10年,平均9个月.病变在胫骨上段86... 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315例,男性236例,女性79例;年龄14 ~ 72岁,平均35岁;病史2个月~10年,平均9个月.病变在胫骨上段86例,胫骨中段92例,胫骨下段137例;伴有软组织缺损146例.骨缺损长度2~ 18cm,平均8cm;随访时间1~6年,平均28个月.术后随访观察骨及软组织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15例感染均一期控制,未见骨髓炎复发,软组织缺损创面全部愈合.63例行胫骨短缩延长术患者均实现一期骨性愈合.252例行胫骨骨搬移术,147例骨断端一期骨性愈合;97例骨断端经二期植入髂骨松质骨后实现骨性愈合;8例骨延长区成骨不良,经髂骨植骨后全部愈合.8例出现足下垂畸形,15例出现钉道感染,2例拆除外固定架后出现再骨折,10例出现轴向偏移,上述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良好疗效.结论 对于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Ilizarov技术能同时实现感染病灶彻底清除、骨不连治疗、皮肤软组织修复以及均衡肢体长度,一期手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骨缺损 骨髓炎 ILIZAROV技术 外固定架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护理措施 被引量:14
13
作者 丁晓云 李丹 +3 位作者 张永灵 王群 何培培 刘娟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35例行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评价效...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35例行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评价效果。结果 35例均获得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创面修复,骨缺损愈合,均按治疗计划拆除Ilizarov外固定架,未因护理不当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中,全面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架 骨搬运 胫骨感染 感染性骨缺损 护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骨缺损 被引量:16
14
作者 程春生 张善才 +4 位作者 李金明 张俊 赵庆安 宋克勋 于有智 《中医正骨》 1990年第2期7-9,共3页
采用一期完成彻底病灶清除和骨组织修复的手术方法,治疗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50例,成功46例,失败4例,成功率为92%。经6个月~7年随访,功能恢复满意,无1例骨髓炎复发。认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提供的复合组织体积大、血运丰富、抗感... 采用一期完成彻底病灶清除和骨组织修复的手术方法,治疗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50例,成功46例,失败4例,成功率为92%。经6个月~7年随访,功能恢复满意,无1例骨髓炎复发。认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提供的复合组织体积大、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能满足骨缺损修复的需要,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新途径;中西药联合应用控制感染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 骨缺损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载抗生素骨水泥在治疗下肢感染性创面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尤加省 李宏烨 刘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载抗生素骨水泥在治疗下肢感染性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28例下肢感染性创面患者,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34~76(53.8±16.5)岁。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感... 目的:探讨载抗生素骨水泥在治疗下肢感染性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28例下肢感染性创面患者,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34~76(53.8±16.5)岁。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感染,创面形成时间8~40(24.6±9.5)d;初次清创后创面面积4 cm×3 cm~12 cm×8 cm,清创后使用载抗生素骨水泥制成片状覆盖创面,待感染得到控制、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再行局部缝合、换药或植皮术。记录并比较术前和术后2周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re protein,CRP),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变化;统计创面新鲜肉芽形成时间、感染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6(4.3±1.2)个月。3例糖尿病足创面感染复发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溃,其余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无感染加重、截肢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2周的WBC(9.1±1.2)×109/L、ESR(23.5±7.6)mm/h、CRP(44.2±13.1)mg/L分别较术前的(11.4±2.2)×109/L、(57.1±14.9)mg/L、(89.2±26.7)mg/L明显下降(P<0.05);创面新鲜肉芽形成时间12~21(15.6±3.2)d。结论: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下肢感染性创面能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抗菌药 感染创面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骨痂延长术治疗长骨创伤感染性骨不连接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湘生 黎志宏 +2 位作者 张冬 曾文 孙材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8期586-587,590,共3页
目的探讨骨痂延长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感染性骨不连接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骨痂延长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感染性骨不连接 94例 ,患者均因内固定、植骨等手术失败。其中 5 9例采用旷置假关节 ,骨节段转移 ;35例采用外露骨切除 ,骨... 目的探讨骨痂延长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感染性骨不连接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骨痂延长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感染性骨不连接 94例 ,患者均因内固定、植骨等手术失败。其中 5 9例采用旷置假关节 ,骨节段转移 ;35例采用外露骨切除 ,骨节段转移。结果骨不连接均获治愈 ,肢体短缩同时基本纠正。结论骨痂延长术治疗长骨创伤感染性骨不连接是一种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疗程短、疗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痂延长术 长骨创伤 感染性骨不连接 治疗
下载PDF
Masquelet技术与一期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炎症控制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智黔 张一 +1 位作者 王远政 佘荣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4期108-113,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Masquelet技术与一期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炎症控制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该院接受Masquelet技术治疗的31例下肢长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患者(观察组)和2012年1月-2014年7月该院接受一期自... 目的对比分析Masquelet技术与一期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炎症控制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该院接受Masquelet技术治疗的31例下肢长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患者(观察组)和2012年1月-2014年7月该院接受一期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的33例同类患者(对照组)治疗资料。比较两组炎症控制率、手术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变化情况、骨重建长度和成功率、术后12个月时骨缺损愈合效果及邻近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炎症控制率与对照组接近(90.32%vs 84.85%)(P>0.05),但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重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6.77%vs 69.70%)(P<0.05),观察组中骨重建成功的骨不连患者,其骨重建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时骨缺损愈合效果及邻近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squelet技术重建感染性骨缺损对炎症因子的控制效果更好,且骨重建成功率更高、骨重建长度更长,患者中期关节活动功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骨缺损 Masquelet技术 一期自体松质骨移植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皓 唐焕章 +4 位作者 姚晓东 符臣学 张朝春 林松庆 陈宗雄 《脊柱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5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椎间隙感染19例(其中胸椎4例、腰椎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无椎间盘手术病史及脊柱封闭或穿刺史,纳入诊断均靠...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5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椎间隙感染19例(其中胸椎4例、腰椎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无椎间盘手术病史及脊柱封闭或穿刺史,纳入诊断均靠术中术后病理确诊。全部病例均因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行病灶清除、植骨并内固定术。术中病灶清除后局部应用抗生素,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正常。术前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9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19例中仅有l例术后脓液细菌培养结果提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其余均为无菌生长。所有病例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有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考虑炎性改变。随访13~42个月,平均25个月,均无复发。影像学检查示椎体序列良好,植骨节段均骨性融合,无内固定器松动、断裂。术前误诊为“脊柱结核”8例。结论MRI有利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但确诊需以病理为准;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并加强内固定有利于治疗该疾病,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感染性骨疾病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局部抗生素缓释技术在骨缺损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建廷 黄国锋 丁真奇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3期365-369,共5页
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新策略层出不穷,该文对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治疗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以局部抗生素缓释系统为重点,分别对细菌生物膜与移植相关感染的机制、缓释支架常见包封抗生素种类及支架细胞毒性及生物相容性进行讨论,着重分析... 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新策略层出不穷,该文对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治疗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以局部抗生素缓释系统为重点,分别对细菌生物膜与移植相关感染的机制、缓释支架常见包封抗生素种类及支架细胞毒性及生物相容性进行讨论,着重分析目前药物缓释系统中载药技术的种类及存在的问题。对缓释系统的制备工艺做了总结,指出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局部抗生素缓释系统材料和工艺的未来发展以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骨缺损 组织工程骨 抗生素控制缓释系统 支架
下载PDF
同种异体复合自体骨移植治疗骨感染后大段缺损 被引量:3
20
作者 孔志刚 于海泉 冯文岭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06-208,321,共4页
目的评价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移植修复骨感染后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4月-2006年5月对15例长骨感染后大段骨缺损患者采用锁钉固定并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移植。结果经14个月至5年随访,术后1例感染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 目的评价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移植修复骨感染后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4月-2006年5月对15例长骨感染后大段骨缺损患者采用锁钉固定并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移植。结果经14个月至5年随访,术后1例感染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其余骨折愈合良好,感染无复发。结论同种异体骨为一种良好骨植入材料,由于其来源较广,应用方便,复合自体骨可应用于骨感染后造成的大段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感染性 移植 同种 移植 自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