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牛膝药对治疗骨质增生的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牛敏 朱星宇 +2 位作者 刘红燕 邓祥敏 吴鑫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722-730,共9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丹参-牛膝药对治疗骨质增生(Bone hyperplasia)的活性成分及相关的分子机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数据库(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平台筛选丹参-牛膝药对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OMIM、...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丹参-牛膝药对治疗骨质增生(Bone hyperplasia)的活性成分及相关的分子机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数据库(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平台筛选丹参-牛膝药对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OMIM、Genecard数据库搜索骨质增生疾病的相关靶点,取其与丹参-牛膝药对中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交集得到治疗骨质增生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建立并分析有效化合物-作用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平台分析作用靶点PPI网络;利用“clusterProfiler”软件包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Vina模块将药对中核心化合物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以探索丹参-牛膝药对治疗骨质增生的作用机制.筛选得到丹参-牛膝药对中75个潜在的药效成分,协同作用于HSP90AA1、TP53、MAPK1、AKT1、JUN、STAT3、RELA、ESR1、FOS、MAPK14等180个靶点发挥治疗骨质增生的功效.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能极好的结合.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的角度预测丹参-牛膝药对治疗骨质增生的潜在药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为丹参-牛膝药对临床用于骨质增生的治疗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牛膝 骨质增生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半面增生综合征伴颞骨增生一例
2
作者 杨媚滟 李茗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2-874,共3页
半面增生综合征是一种特征为单侧面部软组织和硬组织过度发育的先天性畸形。此疾病有很明显的中线特征,即以中线为界限,单侧颜面部的增大,可累及软组织和硬组织,这与其他如神经纤维瘤等增生类疾病不同。多数病例报道该畸形涉及到唇、舌... 半面增生综合征是一种特征为单侧面部软组织和硬组织过度发育的先天性畸形。此疾病有很明显的中线特征,即以中线为界限,单侧颜面部的增大,可累及软组织和硬组织,这与其他如神经纤维瘤等增生类疾病不同。多数病例报道该畸形涉及到唇、舌、颊、腮腺、颧骨、上颌骨及下颌骨的异常增殖,对于涉及颞骨异常增殖的报道很少,而合并后天性外耳道狭窄及听力下降的病例报道极少[1]。本研究报道1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半面增生综合征伴颞骨增生患者,分析相关文献,讨论其临床表现、可能的机制及临床治疗的意义及价值。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3岁,2022年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面增生综合征 颞骨增生
下载PDF
托法替布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3
作者 雷尚文 张晓莉 +1 位作者 李子佳 张佳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托法替布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托法替布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托法替布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探讨与分析托法替布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托法替布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托法替布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托法替布治疗,2组均治疗观察12周,比较2组患者的滑膜增生程度与骨侵蚀变化情况、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12周后的骨侵蚀评分、滑膜增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托法替布组治疗12周后骨侵蚀评分、滑膜增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嗜睡、静脉血栓、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2周后的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托法替布组治疗12周后的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法替布组治疗12周后的功能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功能状况、生理功能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法替布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应用能缓解滑膜增生程度与骨侵蚀程度,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降低患者的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持续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增生 托法替布 不良反应 C-反应蛋白 骨侵蚀 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MRI特征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冯贺新 潘诗农 李鹏飞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12-518,共7页
目的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不同临床亚型MRI影像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影像特征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55例JIA患儿的MRI影像及临床资料,年龄1~14岁,平均(8.1±4.1)岁。患儿分为4个临床亚型,即全身型(12例)、多关节... 目的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不同临床亚型MRI影像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影像特征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55例JIA患儿的MRI影像及临床资料,年龄1~14岁,平均(8.1±4.1)岁。患儿分为4个临床亚型,即全身型(12例)、多关节型(17例)、少关节型(16例)、附着点相关关节炎(ERA)型(10例)。观察4型患儿的大、小关节的滑膜增生及骨髓水肿等MRI特征,并对骨髓水肿和滑膜增生进行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Welch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4组间临床资料和影像特征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或Spearman检验评估影像学评分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55例患儿中,滑膜增生35例,骨髓水肿33例。4型患儿间的红细胞沉降率(ESR)、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和足/踝关节受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少关节型患儿足/踝关节受累比例显著高于全身型和ERA型(均P<0.05),余各临床亚型均无特定关节受累倾向。多关节型与少关节型患儿滑膜增生发生率较高,ERA患儿骨髓水肿发生率较高,全身型患儿关节通常只有关节积液(均P<0.05)。比较4种临床亚型患儿的关节评分,ERA型大关节骨髓水肿评分较高,而多关节型和少关节型的小关节骨髓水肿评分较高(均P<0.05);但滑膜增生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关节中,骨髓水肿评分与ESR、C反应蛋白(CRP)、年龄呈正相关,滑膜增生评分与年龄、症状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均P<0.05)。小关节中,骨髓水肿评分与ESR、CRP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JIA患儿的受累关节和MRI影像特征在各临床亚型间存在差异,且关节病变评分与临床指标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滑膜增生 骨髓水肿 诊断
下载PDF
中医针灸治疗骨质增生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的Meta分析
5
作者 孙洪琼 姚倩 +1 位作者 丁玲 蒋胜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评价中医针灸治疗骨质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由2名研究者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 目的:评价中医针灸治疗骨质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由2名研究者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25日。采用Cochrane 5.1.0版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的评估。通过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基本信息及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后,使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共14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针灸治疗可提高骨质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OR=4.91,95%CI(3.34,7.22),P<0.00001],减轻患者的疼痛[MD=-1.57,95%CI(-2.13,-1.01),P<0.00001],降低功能障碍的程度[MD=4.63,95%CI(3.10,6.17),P<0.00001],提高活动能力[MD=-4.82,95%CI(-7.83,-1.81),P=0.002],提高硬骨素水平[MD=0.99,95%CI(0.63,1.35),P<0.00001],提高血清DKK1水平[MD=0.75,95%CI(0.63,0.87),P<0.00001]。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可提高骨质增生患者治疗效果,缓解疼痛,增强机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血清硬骨素、DKKI水平,降低功能障碍程度,并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骨质增生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The Origin of Neointimal Smooth Muscle Cells in Transplant Arteriosclerosis from Recipient Bone-marrow Cells in Rat Aortic Allograft
6
作者 宋自芳 李伟 +3 位作者 郑启昌 尚丹 舒晓刚 管思明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7年第3期303-306,共4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origin of neointimal smooth muscle cells in transplant arterio- sclerosis in rat aortic allograft, sex-mismatched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from male Wistar rats to female W...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origin of neointimal smooth muscle cells in transplant arterio- sclerosis in rat aortic allograft, sex-mismatched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from male Wistar rats to female Wistar rats. Four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aortic transpla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micro-surgery in rats. The recipient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female Wistar-female Wistar aortic isografts, female SD-female Wistar aortic allografts, male SD-male Wis- tar aortic allografts, female SD-chimera Wistar aortic allografts. Eight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aortic grafts were removed at autopsy and processed for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and immunohisto- chemistr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α-SMA-positive smooth muscle cell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neointima formation and vascular lumen stricture in rat aortic allografts. Neointima assay revealed that the neointimal area and NIA/MA ratio of transplanted artery were sig- 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ll of aortic allograft groups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aortic isograft group (P<0.01). Neointimal smooth muscle cells were harvested from cryostat sections of aortic allograft by microdissection method. The Sry gene-specific PCR was performed,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 dis- tinct DNA band of 225 bp emerged in the male-male aortic allograft group and chimera aortic al- lograft group respectively, but not in the female-female aortic allograft group. It was suggested that recipient bone-marrow cells, as the origin of neointimal smooth muscle cells, contributed to the pathological neointimal hyperplasia of aortic allograft and transplant arterioscl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rejection aortic transplant neointimal hyperplasia smooth muscle cells bone-marrow cells
下载PDF
Planar scintigraphy in assessment of mandibular asymmetry: Unilateral condylar hyperplasia vs asymmetric mandibular hyperplasia
7
作者 Lo John Yau Yat Yin +1 位作者 Yeung Wai Chow David Cheung Lim Kwong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2年第12期836-844,共9页
Objectives: To 1) explore the planar scintigraphic findings in asymmetry patients caused by unilateral condylar hyperplasia (UCH) or asymmetric mandibular hyperplasia (AMH);2) develop a local agecondylar activity refe... Objectives: To 1) explore the planar scintigraphic findings in asymmetry patients caused by unilateral condylar hyperplasia (UCH) or asymmetric mandibular hyperplasia (AMH);2) develop a local agecondylar activity reference norm;and 3) check the accuracy of the new norm and compare with other analytical methods. Material and Method: Chinese patients with mandibular asymmetry and scintigraphic findings available were recruited. Clinical, radiographic records and scintigraphic condylar activity ratio (CAR) were studied.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qua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CAR to develop a new norm. The sensitivity of condylar activity assessment using a) traditional norm;b) new norm;and c) percentile difference was compared. In patients with serial data available,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scintigraphic changes were checked. Result: 109 patients were eligible for the stud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AR was noted between UCH and AMH patients.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age and CAR. A new norm of the age-CAR was established, which showed improved sensitivity in condylar activity prediction in UCH and AMH whe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norm. Relative to percentile difference, the sensitivity of new norm was lower in AMH but not in UCH patients. Serial analysis revealed gradual decline in CAR with minimal change in percentile difference. Conclusion and Clinical Relevance: There is difference in scintigraphic condylar activity between UCH and AMH patients. A norm of age-CAR relationship was established, which showed improved sensitivity in condylar activity prediction in UCH patients. Further study is required to confirm the role of scintigraphy in A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tigraphy bone SCAN FACIAL Asymmetry MANDIBULAR Asymmetry UNILATERAL Condylar hyperplasia
下载PDF
创伤性下颌骨冠突增生1例
8
作者 石尧 马丽娟 +3 位作者 邢占奎 王志强 宋永海 车宗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6-678,共3页
颌面部陈旧性骨折可引起渐进性张口受限、面型不对称。本文报道了1例创伤后颌骨冠突骨质增生导致张口受限的病例,并进行了文献回顾分析,为后续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陈旧性创伤 冠突切除术 骨质增生
下载PDF
基于三维测量评估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后效果稳定性的研究
9
作者 杨莉亚 马刘红 +1 位作者 黄元亮 滕利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目的:探究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后效果以及长期稳定性,分析下颌角肥大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二中心行“下颌角弧形截骨,下颌骨外板打磨手术”的患者,收集其术前、术后3 ... 目的:探究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后效果以及长期稳定性,分析下颌角肥大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二中心行“下颌角弧形截骨,下颌骨外板打磨手术”的患者,收集其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2个月拍摄的CT资料,采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分析,对比3个时间点下颌角区骨量,并分析术后骨量增生与咬肌、翼内肌厚度的关系。结果:共有19例诊断为双侧下颌角肥大的患者纳入研究,患者术前单侧下颌角区骨量为(11.93±1.77)cm^(3),术后3 d单侧下颌角区骨量为(7.72±1.60)cm^(3),术后12个月随访单侧下颌角区骨量为(8.73±1.69)cm^(3)。对3组数据进行两两配对t检验得出,术后3 d相较术前下颌角区骨量明显减少(P<0.001),术后12个月相比术后3 d下颌角区骨质出现明显增生(P<0.001),但术后12个月相比术前下颌角区骨质仍显著减少(P<0.001)。此外,对下颌角区骨质增生量与该处附着咬肌、翼内肌厚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骨质增生量与咬肌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560,P<0.01),与翼内肌厚度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可显著减小患者下颌角区骨体积,但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骨质增生,这种骨质增生与该处附着咬肌厚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肥大 下颌角截骨 骨质增生 咬肌
下载PDF
黑热病482例骨髓象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兴东 牛莉霞 +3 位作者 李敏 席舒荣 王丽娟 肖程繁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0期13-15,120,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黑热病患者骨髓象变化。方法选取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1990年7月-2021年9月有完整的骨髓报告单的初发黑热病病例共计482例,对其骨髓象进行分析。结果杜氏利什曼原虫检出率为76.56%,原虫密度“+”者占51.77%;“++”者占15.04%。骨... 目的观察黑热病患者骨髓象变化。方法选取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1990年7月-2021年9月有完整的骨髓报告单的初发黑热病病例共计482例,对其骨髓象进行分析。结果杜氏利什曼原虫检出率为76.56%,原虫密度“+”者占51.77%;“++”者占15.04%。骨髓增生程度,活跃者占87.34%;粒系增生活跃占64.52%;红系增生活跃占85.68%;淋巴细胞系>20%者占31.33%;浆细胞≥3.0%者占8.09%。单张骨髓涂片巨核细胞>7个者占87.67%。结论黑热病骨髓利什曼原虫检出率较高,是诊断黑热病的重要方法,阳性者原虫密度以“+”“++”者为主。骨髓以增生活跃为主,粒系、红系增生活跃,可伴浆细胞增多,可伴噬血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增生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热病 骨髓象 原虫密度 增生程度 有核细胞百分比
下载PDF
骨质增生止痛丸联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高宏伟 王旭凯 +1 位作者 罗宗键 冷向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0-713,共4页
目的:探究骨质增生止痛丸联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价值,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水平,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均实施临床西医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针刺治疗,观察组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骨质增生止痛丸联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价值,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水平,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均实施临床西医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针刺治疗,观察组所有患者(50例)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骨质增生止痛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及骨关节炎指数评估量表(WOMAC)评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均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患者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与对照组(4.00%)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率(98.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增生止痛丸联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佳,患者恢复好,疼痛轻,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患者满意率高,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骨质增生止痛丸 针刺 西医常规治疗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自拟抑骨质增生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陆洪军 解云川 +1 位作者 李长德 李淑贤 《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自拟抑骨质增生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腰椎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自拟抑骨... 目的:观察分析自拟抑骨质增生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腰椎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自拟抑骨质增生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0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临床疗效;观察自拟抑骨质增生汤联合双氯芬酸对颈腰椎骨质增生患者血浆中神经递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拟抑骨质增生汤联合双氯芬酸明显降低颈腰椎骨质增生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升高强啡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抑骨质增生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升高强啡肽水平而起到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腰椎骨质增生 自拟抑骨质增生汤 双氯芬酸钠 P物质
下载PDF
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金连峰 韩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77-179,共3页
目的:观察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采用新止骨增生丸合TDP神灯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合TDP神灯照射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4... 目的:观察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采用新止骨增生丸合TDP神灯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合TDP神灯照射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2%)明显优于对照组(80.85%),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IL-1β、TNF-α低于对照组治疗,P<0.05。结论: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肝肾亏虚 新止骨增生丸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下载PDF
中草药粉剂外贴辅助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强 黄艳春 黄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28期3087-308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草药粉剂外贴辅助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草药粉剂外贴辅助治疗,5 d换药1次,连续... 目的探讨中草药粉剂外贴辅助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草药粉剂外贴辅助治疗,5 d换药1次,连续换药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WOMAC评分、药物不良反应。随访2~3 a,观察2组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χ^2=7.526,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障碍、僵硬及疼痛程度WOMAC评分及总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轻度皮肤发红或瘙痒发生率为9.17%,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01%(χ^2=4.550,P〈0.05)。结论中草药粉剂外贴辅助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关节功能障碍、僵硬及疼痛症状,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外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粉剂 外贴 膝关节骨质增生 近远期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非那雄胺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斌 张萍 李晓玉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4期2142-2144,共3页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服用非那雄胺分为非那雄胺组及未服用非那雄胺组(对照组)。其中非那雄胺组168例,对照组176例。采...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服用非那雄胺分为非那雄胺组及未服用非那雄胺组(对照组)。其中非那雄胺组168例,对照组176例。采集两组患者下述临床资料: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血清钙(Ca),血清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3(25(OH)VD3),骨代谢指标包括:总骨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骨钙素(OC)。骨密度(g/cm2)包括:腰椎(L1~4),股骨颈,股骨大粗隆,股骨全部。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非那雄胺组在骨代谢指标,骨密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那雄胺组中,按年龄分组,各亚组中骨代谢指标、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非那雄胺组中,按应用非那雄胺时间分组,各亚组中骨代谢指标、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那雄胺对于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高龄患者及长期服用非那雄胺对骨代谢及骨密度亦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骨密度 非那雄胺
下载PDF
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莉 杜玉凤 陈文静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12期77-80,共4页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B),目前临床关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原始间叶组织出现异常发育,骨内纤维组织出现异常增生引起,约占骨肿瘤的2.5%和非恶性骨肿瘤的7%[1-2]。其生长特点为病骨区畸形...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B),目前临床关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原始间叶组织出现异常发育,骨内纤维组织出现异常增生引起,约占骨肿瘤的2.5%和非恶性骨肿瘤的7%[1-2]。其生长特点为病骨区畸形肿胀,可广泛侵入鼻窦、眼眶及颅前窝底,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面部不对称、眼球突出、移位、复视、视力障碍和张口困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视神经减压术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被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永斌 刘欣 +2 位作者 王爱芳 周强 郭亚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47-748,共2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以血清存在具有高度特异性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及渐进性肝内胆管破坏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1~3]。我院近期收治1例PBC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误诊
下载PDF
补血强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红细胞、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袁志军 刘爱林 刘玲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785-2788,2791,共5页
目的:研究自拟补血强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红细胞及白细胞介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 目的:研究自拟补血强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红细胞及白细胞介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补血强肾方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并比较2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2组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骨髓增生,血清白细胞介素表达。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82. 61%,总有效率为95. 6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56. 52%,总有效率为78. 26%;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RBC、RET、Hb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RBC、RET、Hb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7、IL-6、IL-23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IL-17、IL-6、IL-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髓增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RBC、Hb与临床疗效间呈高度负相关(P <0. 05),IL-23、IL-17、IL-6与临床疗效间正相关(P <0. 05)。结论:补血强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红细胞及白细胞介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3 骨髓增生度 血红蛋白 中西医联合治疗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骨质增生病概况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静 舒青龙 +1 位作者 左爱仁 肖颖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6-92,共7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临床上采用的防治骨质增生病的多种中医药治疗方法。比如:以针灸为主,以药物穴位注射为主,以物理疗法为主,以中药外敷为主,以中药离子导入为主等治疗方法。
关键词 骨质增生病 针灸 药物穴位注射 物理疗法 中药离子导入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治疗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春农 宋光彩 张杰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与低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岁以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25例MDS-RAEB-1型15例,MDS-RAEB-2型1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三氧化二砷静滴,另一组给予低剂量阿糖胞苷...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与低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岁以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25例MDS-RAEB-1型15例,MDS-RAEB-2型1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三氧化二砷静滴,另一组给予低剂量阿糖胞苷静滴,分别于7d、14d、21d、28d观察血象变化,于28d复查骨髓。结果三氧化二砷治疗组疗程结束后9例血象明显改善,3例无改善,复查骨髓,7例达到完全缓解,3例达部分缓解,原始细胞比例明显下降,治疗过程中耐受性好,;阿糖胞苷治疗组6例血象改善,复查骨髓,3例达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未缓解,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三氧化二砷诱导化疗治疗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较传统低剂量阿糖胞苷方案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治疗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阿糖胞苷 老年 高危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