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XCR4高表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倩梅 朱朝娟 +2 位作者 徐云云 尹文 黄杨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高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BMSC-CXCR4细胞株。制备并鉴定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 目的观察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高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BMSC-CXCR4细胞株。制备并鉴定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BMSC治疗组(BMSC组)、BMSC-CXCR4治疗组(BMSC-CXCR4组)和5%O2低氧培养的BMSC-CXCR4治疗组(BMSCCXCR4+5%O2组),于4组大鼠尾静脉给予不同处理后,比较各组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成功构建稳定转染BMSC-CXCR4细胞株。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可见肺泡大片融合,肺泡结构明显破坏;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随着时间延长动脉血氧分压持续下降,肺湿干比持续升高,血清IL-1β、TNF-α水平持续升高,SOD活性持续下降(P<0.05,P<0.01)。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12 h时,BMSC治疗组、BMSC-CXCR4组和BMSC-CXCR4+5%O2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低于生理盐水组,SOD活性高于生理盐水组,且BMSC-CXCR4+5%O2组优于BMSC组和BMSC-CXCR4组(P<0.01)。急性肺损伤12 h时,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肺泡形态大致完整,肺泡壁比较光滑;其中BMSC-CXCR4+5%O2组最接近于正常肺组织。结论低氧培养的BMSC-CXCR4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急性肺损伤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5
2
作者 阴赪茜 陈纪林 +3 位作者 王韫芳 曹丰 程芮 裴雪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6-699,i0013,共5页
目的评价经冠状动脉移植体外分离培养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90min后恢复血流的方法建立AMI模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传代培养后,在AMI造... 目的评价经冠状动脉移植体外分离培养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90min后恢复血流的方法建立AMI模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传代培养后,在AMI造模10~14d后将培养扩增的自体MSCs经冠状动脉植入梗死区,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移植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示踪4'G6-二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MSCs,Ⅷ因子免疫荧光染色测定新生血管数目。结果MSCs生长呈纺锤样,生长旺盛呈旋涡样;DAPI标记率为100%。AMI造模10~14d后MSCs移植数量平均为(4~6)×107个,移植术后3个月,MSCs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54.65±3.39)%vs(43.98±4.21)%(P<0.01)],可见DAPI标记胞核为蓝色荧光的移植细胞,MSCs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新生血管数目显著升高[(13.28±4.39)vs(4.27±2.28)个G(P<0.01)]。结论通过体外培养扩增在短期内可以获得相当数量的生物性状稳定的MSCs,在AMI造模10~14d后进行经冠状动脉MSCs自体移植,促进左室功能的恢复。MSCs移植与目前广泛运用的介入治疗相结合,方法简便、经济、有效,可望改善AMI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再生 小型猪
下载PDF
电针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宫腔粘连的协同效应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照弦 夏良君 +4 位作者 刘静玉 崔础婷 程洁 沈洁 夏有兵 《针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09-1217,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电针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宫腔粘连(IUA)大鼠子宫内膜的影响,以及两者联合治疗修复子宫内膜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未交配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细胞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采用机械搔刮联...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电针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宫腔粘连(IUA)大鼠子宫内膜的影响,以及两者联合治疗修复子宫内膜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未交配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细胞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采用机械搔刮联合脂多糖感染的双重损伤法建立大鼠IUA模型。造模成功后第1、3、7天,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细胞组仅尾静脉注射BMSCs悬液进行BMSCs移植,联合组大鼠移植与细胞组等量的BMSCs并进行电针治疗,每日针刺“关元”、电针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20 min,持续3个动情周期。每组5只大鼠在干预结束后取子宫组织,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腺体数目;采用Masson染色检测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生成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容受性相关分子同源框蛋白A10(HoxA10)、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蛋白表达量。每组剩余的5只大鼠在干预后合笼并通过胚胎着床数来评估子宫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子宫内膜变薄(P<0.001)、腺体数量减少(P<0.001),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增加(P<0.001),子宫内膜组织中的VEGF、PCNA、ER阳性表达,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分子HoxA10和LIF的表达,子宫损伤侧的胚胎着床数均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组以上指标均逆转(P<0.001,P<0.01);细胞组的子宫内膜增厚(P<0.001)、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减少(P<0.001)。与细胞组相比,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P<0.01)、腺体数量增多(P<0.05),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减少(P<0.05),子宫内膜中的VEGF、PCNA和ER阳性表达,子宫内膜HoxA10和LIF的表达,子宫损伤侧的胚胎着床数量均显著升高(P<0.001,P<0.05,P<0.01),治疗效果较细胞组更好。结论:电针联合BMSCs协同修复受损子宫内膜,促进子宫内膜形态的改善,减轻纤维化,促进血管生成和基质细胞增殖,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并最终有利于胚胎的着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联合治疗 宫腔粘连 血管再生 基质细胞增殖 子宫内膜容受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