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椎QCT诊断骨质疏松BMD阈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斋 赵君禄 +1 位作者 赵保根 任庆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42-1445,1457,共5页
目的分析下部胸椎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并确定诊断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胸椎骨密度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临床需要进行腹部CT扫描的患者276名。测量T_(10)~L_(3)各椎体的BMD,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椎体间的BMD及胸椎(T_(10~12))与腰椎(... 目的分析下部胸椎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并确定诊断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胸椎骨密度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临床需要进行腹部CT扫描的患者276名。测量T_(10)~L_(3)各椎体的BMD,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椎体间的BMD及胸椎(T_(10~12))与腰椎(L_(1)~L_(3))平均BMD的相关性,应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诊断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胸椎平均BMD阈值。结果T_(10)至L_(3)椎体BMD逐渐减低,BMD范围(120.49±35.96)mg/cm^(3)~(95.62±35.95)mg/cm^(3),T_(10)~L_(3)各椎体之间BMD均呈明显正相关(r=0.894~0.967,P<0.05),T_(10~12)平均BMD与L_(1~3)平均BMD相关系数为0.957。胸椎诊断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平均BMD阈值分别是96.59 mg/cm^(3)及134.75 mg/cm^(3)。结论胸椎与腰椎BMD呈明显相关性,胸椎BMD测量可以作为诊断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胸椎 骨质疏松 定量CT 骨密度
下载PDF
中国人群定量CT(QCT)脊柱骨密度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和骨质疏松症QCT诊断标准的验证 被引量:63
2
作者 李凯 陈捷 +18 位作者 赵林芬 陈义忠 周军 邵继满 曲海波 郝晓光 姜永宏 吴艳 张郡 汤光宇 张雪芹 张伟 李小荣 王玲 王亮 刘世炜 吴静 马远征 程晓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57-1262,1272,共7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③因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而就诊的432例骨折人群。腰椎骨密度采用美国Mindways的定量CT系统,测量腰椎第1~2椎体骨密度(如果有骨折椎体则测量临近的一个椎体),取平均值。采用国际定量CT腰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即腰椎骨密度>120mg/cm^3为正常,80~120mg/cm^3为低骨量,<80mg/cm^3为骨质疏松症。社区健康人群采用脊柱侧位定位像,由有经验的骨放射医师根据Genant椎体骨折半定量分析法对胸4~腰4每个椎体分别判断为正常(0),轻度(1),中度(2)和重度(3)骨折。每个个体只要有一个椎体≥1,判断为骨折,每个个体椎体骨折的最高值作为该个体的骨折严重程度。脊柱骨折人群均有X线,CT和/或MR检查至少有一个椎体明确骨折。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如果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20~40岁正常青年人的腰椎骨密度男性为(163.26±28.82)mg/cm^3,比女性(174.45±29.24)mg/cm^3低,P<0.001。50岁开始,一直到80岁,女性骨密度比男性低(P<0.05)。40~83岁正常社区人群以国际骨质疏松症定量CT诊断标准,人群33.2%为骨密度正常(>120mg/cm^3),38.3%为低骨量(80~120mg/cm^3),28.5%为骨质疏松(<80mg/cm^3)。其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分别为7.14%,14.6%和30.63%,呈倍比关系。432例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86%脊柱定量CT骨密度低于80mg/cm3,其余14%骨密度在低骨量范围。结论建立了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为定量CT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定量CT腰椎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适合中国人群,可以用于中国人群的定量CT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定量CT 骨密度 骨折 患病率
下载PDF
绝经妇女腰椎及髋关节定量CT骨密度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邓德茂 何欣 +6 位作者 李家言 张建 黄增超 袁文昭 孙伟杰 王玲 程晓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比较绝经后妇女L2~L4椎体及髋关节两个部位的定量CT骨密度(BMD)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方法 175例绝经妇女,年龄48~96岁,平均年龄为69±9岁。同时QCT测量L2~L4椎体的平均体积骨密度及髋关节类DXA的面积骨密度,右股骨颈和... 目的比较绝经后妇女L2~L4椎体及髋关节两个部位的定量CT骨密度(BMD)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方法 175例绝经妇女,年龄48~96岁,平均年龄为69±9岁。同时QCT测量L2~L4椎体的平均体积骨密度及髋关节类DXA的面积骨密度,右股骨颈和全髋二个感兴趣区(ROI)。采用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80 mg/cm3)和WHO髋关节DXA骨密度诊断标准即股骨颈或全髋感兴趣区的T值(-2.5 SD)进行骨质疏松诊断。比较二者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结果 175绝经后妇女中,QCT骨密度测量腰椎部位骨密度值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是44%(77/175)。如果采用髋部检查股骨颈部位为11%(19/175),全髋部位为14%(24/175),或二者任一部位为18%(31/175)。如果只做腰椎,不做髋关节,有7人漏诊,而如果只做髋关节,不做腰椎会漏诊44人。结论采用QCT骨密度测量,绝经妇女腰椎检查骨质疏松检出率为44%,而髋部检查检出率为18%。采用QCT骨密度测量,测量腰椎一个部位就可以诊断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测量 定量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icro-CT影像学参数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永贤 张顺聪 +8 位作者 梁德 杨志东 郭丹青 莫国业 李大星 冯蓬勃 郭惠智 李永巍 莫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患者以及无骨质疏松患者3者间椎体骨质的差别。方法对30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骨质疏松患者组及无骨质疏松患者组,每组10例。在术... 目的初步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患者以及无骨质疏松患者3者间椎体骨质的差别。方法对30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骨质疏松患者组及无骨质疏松患者组,每组10例。在术中分别取出3组患者少许椎体样本,椎体样本大小相等,不影响手术疗效的同时亦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均表示知情同意。随后分别对取出的椎体标本进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检测,以了解及对比3组患者之间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和骨小梁情况。结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对比骨质疏松患者组、无骨质疏松患者组其椎体皮质骨BMD、松质骨BMD、骨小梁BMD和总体BMD以及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小梁BMD、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下降显著(P<0.01);骨质疏松患者组对比无骨质疏松患者组其椎体皮质骨BMD、松质骨BMD、骨小梁BMD和总体BMD以及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小梁BMD下降显著(P<0.01)。结论较低的椎体BMD和BMC是椎体压缩骨折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患者和暂无骨质疏松人群需要预防BMD、BMC的下降,防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椎体骨质 影像学参数 骨密度 骨矿含量
下载PDF
骨质疏松与病理性骨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娄明武 范义 +2 位作者 朴荣日 胡卫东 王秀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30-332,383,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定量CT进行骨密度的测定,分析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的变化,确定易发生骨折的骨密度标准值,即骨折阈值;并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深圳地区骨折患者男性60人,女性64人,通过X线平片确定为... 目的本研究通过定量CT进行骨密度的测定,分析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的变化,确定易发生骨折的骨密度标准值,即骨折阈值;并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深圳地区骨折患者男性60人,女性64人,通过X线平片确定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用定量CT(QCT)测量椎体横断面中部的松质骨结构,通过软件处理得到L1、L2、L3总的松质骨中骨矿(CaHA)密度数值(mgcm3)。结果①骨密度值与年龄呈负相关,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随之降低,按P<0.05确定易发生骨折的BMD阈值,男性为109.26mgcm3,女性为100.19mgcm3;②男性和女性间椎体、髋骨骨质疏松性骨折均有显著差别(P<0.01)桡骨及其他部位骨折男性和女性间无差别(P>0.05)。结论①男性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密度阈值为109.26mgcm3,女性为100.19mgcm3;②随着年龄的增大,骨密度的丢失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病理性骨折的病理基础,外力作用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骨折阈值 骨质疏松 骨折
下载PDF
定量CT椎体骨密度测定诊断骨质疏松症(英文) 被引量:7
6
作者 沈宁江 李一波 +1 位作者 陈文清 刘光洪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26-828,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CT(QCT)椎体骨密度(BMD)测定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对53例健康无症状中老年人和68例临床拟诊骨质疏松患者进行L1~4椎体BMD测定。[结果]健康中老年人BMD随年龄增长而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以... [目的]探讨定量CT(QCT)椎体骨密度(BMD)测定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对53例健康无症状中老年人和68例临床拟诊骨质疏松患者进行L1~4椎体BMD测定。[结果]健康中老年人BMD随年龄增长而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以BMD≤x-2.0SD为诊断骨质量疏松症标准有68例,且各年龄段的BMD值均明显低于骨量截断值;如以BMD≤x-2.5SD为诊断标准则有60例。[结论]QCT诊断骨质疏松症敏感、准确、重复性强,易于推广应用。以BMD≤x-2.0SD为诊断标准,更符合临床实际病例,并能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质疏松 骨密度测定
下载PDF
定量CT骨密度测量预测椎体压缩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肖越勇 华伯勋 +3 位作者 刘亚群 马素贞 李传福 马祥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72-75,共4页
笔者对32个椎体用SiemensSomatomHIQCT机做了三种不同扫描方法的定量测量,并用材料测试机做了椎体单轴压缩负荷试验。通过对三种QCT测量所得BMD值与椎体压强的相关回归性研究证实三种方法所测的BMD值(... 笔者对32个椎体用SiemensSomatomHIQCT机做了三种不同扫描方法的定量测量,并用材料测试机做了椎体单轴压缩负荷试验。通过对三种QCT测量所得BMD值与椎体压强的相关回归性研究证实三种方法所测的BMD值(mg-CaHa/ml)与椎体的压强(N/cm2)均呈正比,相关性显著(P<0.01),其中椎体中部10mm层厚单层扫描所测BMD值与椎体压强的回归效果最好(R2=0.604),椎体压强与BMD值间存在平方回归关系,其最佳方程为γ=222.52.354χ+0.017χ2。笔者认为QCTBMD测量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方法,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预测椎体的压缩强度,从而达到预测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其中以椎体中部10mm层厚单层扫描对椎体压缩强度的预测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 密度测定 X线 脊柱 CT 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64排128层螺旋CT骨密度测量在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研究领域的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谢良军 侯宗来 +3 位作者 温长慧 李晋厉 张云霈 杨航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骨密度测量,探讨椎体骨质疏松与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岁以上中、老年病例200例,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分析其定量CT(QCT)脊柱检查资料,将骨折病例作为研...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骨密度测量,探讨椎体骨质疏松与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岁以上中、老年病例200例,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分析其定量CT(QCT)脊柱检查资料,将骨折病例作为研究组、无骨折病例作为对照组,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骨折组的椎骨BMD明显低于无骨折组,BMD与椎体骨折呈负相关性,BMD越低,骨质疏松的程度越严重,发生骨折的几率就越高。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骨密度测定是一种非常准确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利用此种检查方法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并积极进行干预,从而预防椎体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密度测量 椎体骨折 螺旋CT 负相关性 密度测定 统计学处理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QCT椎体骨密度测定诊断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5
9
作者 沈宁江 李一波 +1 位作者 陈文清 刘光洪 《颈腰痛杂志》 2007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CT(QCT)椎体骨密度(BMD)测定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对53例健康无症状中老年人和68例临床拟诊骨质疏松患者进行L1-L4椎体BMD测定。结果健康中老年人BMD随年龄增长而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以BMD≤x-... 目的探讨定量CT(QCT)椎体骨密度(BMD)测定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对53例健康无症状中老年人和68例临床拟诊骨质疏松患者进行L1-L4椎体BMD测定。结果健康中老年人BMD随年龄增长而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以BMD≤x-2.0SD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有68例,且各年龄段的BMD值均明显低于骨量截断值;如以BMD≤x-2.5SD为诊断标准则有60例。结论QCT诊断骨质疏松症敏感、准确、重复性强,易于推广应用。以BMD≤x-2.0SD为诊断标准,更符合临床实际病例,并能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质疏松 骨密度测定
下载PDF
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骨密度测量对骨质疏松与椎体骨折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良军 侯宗来 +3 位作者 温长慧 李晋厉 张云霈 杨航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0期25-26,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骨密度测量探讨椎体骨质疏松与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例50岁以上中老年病例,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分析他们脊柱QCT检查资料,将有骨折的一组作为研究组,将没有骨折的一组作为对照组,然后进行统计...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骨密度测量探讨椎体骨质疏松与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例50岁以上中老年病例,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分析他们脊柱QCT检查资料,将有骨折的一组作为研究组,将没有骨折的一组作为对照组,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骨折组的椎骨BMD明显低于无骨折组,BMD与椎体骨折呈负相关性,BMD越低,骨质疏松的程度越严重,发生骨折的几率就越高。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骨密度测定(QCT)是一种非常准确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利用这种检查方法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积极干预,从而预防椎体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下载PDF
重视骨密度测量规范 提高骨质疏松诊断水平 被引量:8
11
作者 程晓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30多年来骨密度测量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在骨质疏松诊断和疗效监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最常用的是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量近年来也得到... 30多年来骨密度测量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在骨质疏松诊断和疗效监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最常用的是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量近年来也得到发展。DXA机器主要是国外的,不同品牌之间骨密度结果不能通用,因为选用的参考数据库不同,T值也不同,严重影响我国骨质疏松诊断的均质化和规范化。本次专题的几篇文章报道了我国DXA参考数据库使用现状以及不同数据库对骨质疏松诊断的影响,同时研究了5种不同DXA的换算公式和标准化的T值参考值,也报道了大样本定量CT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骨质疏松患病率。这些研究为我国骨密度测量的规范化和正常参考数据库的选用提供了基础数据,旨在提高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测量 骨质疏松 诊断 DXA和定量CT
下载PDF
中老年腰椎QCT骨密度测量及骨质疏松症与脊柱脆性骨折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林芬 许绍奇 +2 位作者 陈天风 李卫东 程晓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2368-2370,共3页
目的应用QCT测量武进区城乡中老年人腰椎骨密度,掌握骨质疏松、脊柱骨折发病情况,分析骨质疏松症与脊柱脆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对武进区600例城乡志愿者行上腹部低剂量QCT扫描,测量腰椎骨密度,记录脊柱骨折发生情况,依据骨质疏松诊断标... 目的应用QCT测量武进区城乡中老年人腰椎骨密度,掌握骨质疏松、脊柱骨折发病情况,分析骨质疏松症与脊柱脆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对武进区600例城乡志愿者行上腹部低剂量QCT扫描,测量腰椎骨密度,记录脊柱骨折发生情况,依据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骨密度正常、低骨量、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四组,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比较四组间骨密度测量值、脊柱骨折发生情况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绘制脊柱脆性骨折发生部位统计图。结果骨质疏松检出率为24.83%(149/600),严重骨质疏松组脊柱脆性骨折检出率(54.5%)最高,其次为骨质疏松组(15.5%),四组间骨密度测量值无统计学意义(P=0.1328),而脊柱脆性骨折发病情况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01)。脊柱脆性骨折主要位于L_1、T_(12)、L_2,检出率分别为31.14%、29.5%和11.48%。结论 QCT测量腰椎BMD为OP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脊柱脆性骨折及预测骨折再发生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脊柱脆性骨折的发病率与OP严重程度存在一定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质疏松 脊柱 脆性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