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bone alterations in hind limb amputation rats in vivo
1
作者 Huiqin Luan Huiru gu +4 位作者 Zhongjun Mo Weiyan Ren Huan Guo Zhaowei Chu Yubo Fan 《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 2020年第4期31-35,共5页
Osteoporosis,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bone loss,increases the risk of fractures and s and seriously affected the amputee’s health.Muscle ma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bone mineral density(BMD).Muscular atrop... Osteoporosis,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bone loss,increases the risk of fractures and s and seriously affected the amputee’s health.Muscle ma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bone mineral density(BMD).Muscular atrophy and decreased muscle mass can cause BMD to fall.The bone quantity and quality are used to assess by Microcomputer tomography(micro-CT)with non-destru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CT in evaluating amputation-induced osteopenia in rats,the micro-C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 of the microstructure in trabecular bone and cortical bone of amputation.Muscle morphology was analyzed by micro-CT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Female Sprague–Dawley rats(8 week old)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CON)groups and left hind limb amputation(LHLA).At 35 days,microstructure and 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of the tibia and femur were detected through micro-CT.The results showed:(1)the trabecular and cortical vBMD of the proximal tibia and distal femur in the LHL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 group.(2)Compared with the CON group,the trabecular number,bone volume fraction and trabecular thickness of proximal tibia and distal femur in LHLA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whereas the trabecular separation,structure model index and bone surface/bone volum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LHLA group.(3)The whole cross-sectional area(CSA)of whole calf muscles of left limb in LHLA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CON group.In general,hind limb amputation could cause bone loss,change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rabecular bone and muscle atrophy.Micro-CT is sensitive in evaluating bone microstructure destruction caused by amputation,and can be used for early diagnosis or monitor the development of bone loss in amputation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utation MICRO-CT Microstructure bone loss BMD
原文传递
少见部位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2
作者 李睿弢 刘峰 +2 位作者 赵松波 岳振营 田昭俭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少见部位骨肉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全部13例患者行X线平片和CT检查,其中7例行CT增强扫描,8例行MRI...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少见部位骨肉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全部13例患者行X线平片和CT检查,其中7例行CT增强扫描,8例行MRI检查,其中6例行MRI动态增强检查。结果肿瘤发生于骨盆4例,上颌骨3例,肩胛骨2例,胫骨干1例,胫骨远端1例,跟骨1例,尺骨干1例。影像表现为溶骨型6例,成骨型5例,混合型2例。出现广泛骨质破坏9例,骨膜反应2例,软组织肿块9例,瘤骨或肿瘤样钙化11例。CT较X线能更直观地显示病变位置及其与毗邻结构关系,在显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及瘤骨和瘤样钙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MRI在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累及范围方面较CT有优势,能清晰显示髓腔及周围软组织的侵犯蔓延程度、软组织肿块的形成。结论少见部位的骨肉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患者,影像学表现以溶骨型骨肉瘤较为多见,病灶内出现瘤骨或肿瘤样钙化是诊断的关键,X线、CT和MRI三者结合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hronic Lymphoedema and Bone Infarction: Rare Complications of Multiple Segmental Fractures of the Lower Limb in a Young Adult
3
作者 Ngo Yamben Marie-Ange Nana Chunteng Theophile +5 位作者 Nseme Etouckey Eric Muluem Kennedy Olivier Tsiagadigui Tsiagadigui Jean Gustave Ndongo Mvela Laurent Stephane Manga Alexandre Guifo Marc Leroy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2年第3期79-84,共6页
Multiple segmental fractures of the lower limbs, comm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the prerogative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RTA) involving two-wheeled vehicles. Their management is difficult, associated with compl... Multiple segmental fractures of the lower limbs, comm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the prerogative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RTA) involving two-wheeled vehicles. Their management is difficult, associated with complications, and is most often based on a two-stage strategy: 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 followed by delayed internal osteosynthesis. The aim is to allow early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rapid recovery of patients.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39-year-old man, bike rider, after his RTA, presented with segmental homolateral fractures of the femur and two bones of the left leg. Short-term evolution was marked by the appearance of significant lymphedema and bone infarctions of the lower left limb necessitating a transfemoral amputation. Through this observation, the authors highlight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segmental fractures of the lower limb by emphasizing two post-traumatic complications rarely described but to be feared: chronic lymphedema and bone infar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mphœdema Multiple Fractures bone Infarction amputation 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游离植皮修复创伤性小腿截肢残端皮肤缺损 被引量:9
4
作者 赵晓非 李春游 +2 位作者 靳国强 明晓锋 王国杰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2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 :观察全厚皮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小腿截肢残端皮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全厚皮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15例小腿截肢残端皮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5~62岁,平均41.5岁;车祸伤10例,... 目的 :观察全厚皮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小腿截肢残端皮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全厚皮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15例小腿截肢残端皮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5~62岁,平均41.5岁;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5例;左侧9例,右侧6例。小腿毁损伤6例,无保肢价值,急诊行清创、小腿上段截肢并负压吸引术;因小腿感染、坏死转行清创、小腿上段截肢并负压吸引术9例,Ⅱ期均行全厚皮游离移植。小腿残端创面皮肤缺损面积40 cm×20 cm^25 cm×15 cm。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1年,小腿残端创面移植全厚皮全部成活,均顺利佩戴假肢,行走满意。残端皮肤逐渐增厚,耐磨,无破溃,无疼痛。结论:全厚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小腿截肢皮缺损创面,保留了残肢功能长度,植皮成活率高,成活皮瘢痕少,耐磨性好,有利于假肢的佩戴,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术 截肢 创伤性 小腿骨骼
下载PDF
两种移植材料治疗肿瘤刮除后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丁真奇 练克俭 +3 位作者 康两奇 郭延杰 翟文亮 郭林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比较观察脱蛋白牛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和自体髂骨移植修复骨肿瘤或瘤样病变引起的腔洞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脱蛋白牛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 ,对照组接受自体髂骨移植治... 目的 比较观察脱蛋白牛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和自体髂骨移植修复骨肿瘤或瘤样病变引起的腔洞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脱蛋白牛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 ,对照组接受自体髂骨移植治疗。结果 实验组有 6 3例 ,对照组有 6 2例 ,接受了骨移植术治疗 ,经平均随访 2 0个月 ,两组腔洞性骨缺损的愈合率及各种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自体骨移植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牛松质骨组 (P <0 0 5 ) ,且供骨部有 30 %左右出现疼痛并有 1例出现浅表感染。结论 应用脱蛋白牛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修复腔洞性骨缺损 ,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自体骨移植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缺损 骨转移 脱蛋白牛松质骨
下载PDF
62例肺癌骨转移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洪武 周仁武 段蕴铀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1-313,共3页
报道62例肺癌骨转移。96.8%的患者有骨痛。63.3%的患者骨痛出现时间晚于呼吸道症状。肺癌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骨最常见(占70.1%),其次为脊柱(69.3%)和骨盆(45.2%)。骨x线片对病灶的检出率为64.3%,且以单灶为多(68.6... 报道62例肺癌骨转移。96.8%的患者有骨痛。63.3%的患者骨痛出现时间晚于呼吸道症状。肺癌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骨最常见(占70.1%),其次为脊柱(69.3%)和骨盆(45.2%)。骨x线片对病灶的检出率为64.3%,且以单灶为多(68.6%),平均检出病灶数为1.6±0.2个。骨核素显像的检出率为100%,且能检出多灶(占59.1%),平均检出病灶数为2.8±0.1个。骨X线片和核素显像结合应用可提高骨转移灶的定性、定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X线诊断 肿瘤转移 骨核素显像
下载PDF
高能量损伤致下肢严重开放毁损伤行保肢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仁春 周世泰 +1 位作者 马飞 周新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能量导致下肢严重开放毁损伤行保肢和重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肢毁损伤患者共5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手术,观察组采用保肢和重建手术;随访中位时间22.7个月,比较两组的并发症... 目的:探讨高能量导致下肢严重开放毁损伤行保肢和重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肢毁损伤患者共5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手术,观察组采用保肢和重建手术;随访中位时间22.7个月,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再次手术率、住院时间和经济费用,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4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手术率稍微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住院时间和经济费用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下肢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评估下肢毁损伤程度、医院保肢能力及患者意愿,保肢和重建治疗有一定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创伤和损伤 截肢 创伤性 骨重建
下载PDF
伊班膦酸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洁 朱军 陈墨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47-849,共3页
背景与目的:骨骼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骨转移的并发症如疼痛、功能障碍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加快患者的死亡。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探讨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作用。方法:2006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肺癌... 背景与目的:骨骼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骨转移的并发症如疼痛、功能障碍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加快患者的死亡。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探讨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作用。方法:2006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肺癌骨转移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疼痛缓解率、血清AKP、Ca^(2+)和Scr的变化。结果:研究组骨骼疼痛较对照组有明显缓解(有效率71.1%比42.3%)(P=0.006);研究组治疗后血清AKP和Ca^(2+)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血清肌苷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是安全、低毒性药物,其联合化疗有缓解肺癌骨转移疼痛和抑制骨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班膦酸钠 肺肿瘤 骨转移癌
下载PDF
53例地震伤员后方医院救治期间的病情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春兰 吴艳妮 +1 位作者 李小云 谭雪梅 《护理学报》 2008年第10期86-88,共3页
总结了53例地震伤员后方医院救治过程中的病情观察要点。地震灾区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后方医院接诊患者时全面评估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的伤情。诊断为胸腰椎骨折和骨盆骨折的患者密切观察有无合并颈、腰椎骨折的现象。密切观察截肢患... 总结了53例地震伤员后方医院救治过程中的病情观察要点。地震灾区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后方医院接诊患者时全面评估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的伤情。诊断为胸腰椎骨折和骨盆骨折的患者密切观察有无合并颈、腰椎骨折的现象。密切观察截肢患者残端皮肤黏膜的血液充盈、皮温、颜色及肿胀情况;对高位截肢患者注意用药剂量与患者的反应;骨折患者观察骨折固定器的使用情况,防止固定器过紧出现肢体坏死;挤压综合征患者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及肢体血运和肿胀情况,防止肾功能衰竭、肺栓塞和肢体坏死等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应激性高血糖、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同时注意家属中有无存在疾病的相关症状、体征,以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后方医院 骨折 截肢 病情观察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丙氧鸟苷系统对人骨肉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慧 丘钜世 +2 位作者 张惠忠 李扬 郑树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0-214,T001,共6页
目的 :观察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丙氧鸟苷 (HSV -TK/GCV)基因治疗系统对骨肉瘤细胞株OS732的杀伤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含Hy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DORHyTK ,用DOTAP将其转入骨肉瘤细胞株OS732 ;提取阳性转染细胞 (OS732TK... 目的 :观察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丙氧鸟苷 (HSV -TK/GCV)基因治疗系统对骨肉瘤细胞株OS732的杀伤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含Hy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DORHyTK ,用DOTAP将其转入骨肉瘤细胞株OS732 ;提取阳性转染细胞 (OS732TK)的DNA和总RNA ,分别用PCR和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转染的效果 ;用MTT比色法测定OS732TK对GCV的敏感性及旁观者效应 ;Hoeschst332 2 5 8染色 ,电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HSV -TK/GCV系统对OS732TK细胞杀伤作用的机制。结果 :成功构建含Hy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DORHyTK。OS732TK细胞整合了TK基因并有稳定的转录产物。 5mg/LGCV作用 5d即可杀伤所有OS732TK细胞。旁观者效应在高、低两种细胞密度接种条件下均存在 ,且前者强于后者。Hoeschst 332 2 5 8染色及电镜均显示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 ,但也有少量坏死细胞的存在。流式细胞仪分析的结果说明在GCV作用下 ,OS732TK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的G0 -G1期。结论 :HSV -TK/GCV基因治疗系统对骨肉瘤细胞株OS732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且存在明显旁观者效应。此系统导致了OS732细胞周期的紊乱 ,引起细胞的凋亡和坏死。H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基因治疗 遗传学 骨肉瘤 HSV-TK/GCV
下载PDF
核素骨显像在肿瘤患者随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颜珏 甄力莳 +3 位作者 崔霞 李晓鸣 李环 袁贺匀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评价核素骨显像在恶性肿瘤患者随诊中的意义。方法 :1 0 0例恶性肿瘤患者行 2 75次常规99mTc 亚甲基二磷酸盐 (MDP)全身骨显像。观察分析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结果 :首次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 1 8例 ,第 2次骨显像发现骨转移瘤 ... 目的 :评价核素骨显像在恶性肿瘤患者随诊中的意义。方法 :1 0 0例恶性肿瘤患者行 2 75次常规99mTc 亚甲基二磷酸盐 (MDP)全身骨显像。观察分析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结果 :首次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 1 8例 ,第 2次骨显像发现骨转移瘤 1 4例 ,第 3次及第 4次骨显像分别诊断骨转移瘤 1例与 2例。首次骨显像到发生骨转移的时间为 2~ 2 4个月 ,平均 7个月。结论 :定期复查骨显像能及时发现骨转移瘤 ,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性核素显像 亚甲基二磷酸盐 MDP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89)Sr联合^(99)Tc-MDP治疗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灶的疗效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光清 曹培国 +3 位作者 刘建新 邱娟 向谷良 戴中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8期1232-1233,1236,共3页
【目的】观察89SrCl2(二氯化89锶)联合99Tc-MDP(云克)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各种肿瘤伴骨转移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即使用放射性核素89SrCl2联合云克治疗和B组即单独使用89SrCl2治疗,并追踪观察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89SrCl2(二氯化89锶)联合99Tc-MDP(云克)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各种肿瘤伴骨转移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即使用放射性核素89SrCl2联合云克治疗和B组即单独使用89SrCl2治疗,并追踪观察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为95.83%(23/24);B组有效率75.00%(18/24),A组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骨髓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89SrCl2联合“云克”治疗比单独应用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效果好8。9SrCl2联合“云克”有相互协同作用,无明显副作用。个别病人血象降低明显,应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骨肿瘤/促发性 骨肿瘤/放射疗法 锶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CK19mRNA表达的意义及辅助化疗对骨髓微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丽丽 孙靖中 +2 位作者 顾禾 时昌文 曹莉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结和骨髓的微转移情况,以及辅助化疗对骨髓微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同时检测可手术的69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结和骨髓中CK19 mRNA的表达,并观察辅助化疗对骨髓微转移的影响。结果骨髓微转...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结和骨髓的微转移情况,以及辅助化疗对骨髓微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同时检测可手术的69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结和骨髓中CK19 mRNA的表达,并观察辅助化疗对骨髓微转移的影响。结果骨髓微转移24例(34.8%),外周血CK19mRNA阳性11例(15.9%)。淋巴结微转移阳性40例(58.0%),其中淋巴结病理学检查阳性的35例中,32例(91.4%)淋巴结微转移阳性,在淋巴结病理学检查阴性的34例中,8例(23.5%)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的40例中,18例(45.0%)骨髓微转移阳性。24例骨髓微转移阳性的患者在接受6个周期的CAF方案辅助化疗后,有7例骨髓微转移转阴(29.2%)。结论CK19 mRNA的表达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微转移的指标。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骨髓差;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可作为评价辅助化疗敏感性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肿瘤转移 骨髓 CK19MRNA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预后 辅助化疗
下载PDF
RT-PCR检测食管癌患者骨髓CEA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英义 陈景寒 +1 位作者 彭忠民 孟龙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以癌胚抗原(CEA)为分子标记物,采用RT-PCR技术检测43例食管癌患者及17例食管良性病变患者肋骨骨髓中癌胚抗原的表达。结果:43例食管癌患者骨髓中CEA mRNA阳性率为34.9%,食管良性...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以癌胚抗原(CEA)为分子标记物,采用RT-PCR技术检测43例食管癌患者及17例食管良性病变患者肋骨骨髓中癌胚抗原的表达。结果:43例食管癌患者骨髓中CEA mRNA阳性率为34.9%,食管良性病变患者骨髓中未见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 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组织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相关性,但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患者肋骨骨髓微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骨髓中CEA的检测可帮助综合判断疾病的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有助于发现亚临床转移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胚抗原 骨髓检查 微转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四肢恶性骨肿瘤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述祥 丁林坚 +3 位作者 刘红光 赵崇达 司徒坚 杨运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 探讨四肢恶性骨肿瘤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2 3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 2周后行肿瘤切除术 ,特制人工假体重建骨缺损。分析随访结果 ,包括术后疗效、生存情况、功能状况及处理。结果  2 3例经过术后 3年 1个月~ 15年随访 (... 目的 探讨四肢恶性骨肿瘤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2 3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 2周后行肿瘤切除术 ,特制人工假体重建骨缺损。分析随访结果 ,包括术后疗效、生存情况、功能状况及处理。结果  2 3例经过术后 3年 1个月~ 15年随访 (平均随访 6年 3个月 ) ,无瘤 5年生存率 34 8% (8/ 2 3) ,5年总生存率 5 2 6 %(12 / 2 3)。结论 术前全身化疗有利于杀灭血管内微小瘤栓 ,无瘤原则下切除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综合疗法 人工关节
下载PDF
基于有限状态机控制的智能假肢踝关节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鹏 柏健 +1 位作者 王欣然 耿艳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549-1554,共6页
背景:目前智能假肢只是考虑了膝关节的作用,假肢踝关节只是作为假肢膝关节的辅助工具,无法根据外部环境和步态的变化实现假肢自然的行走。目的:研制出可靠的智能假肢踝关节,有效改善截肢者的步态。方法:在阻尼可变式踝足假肢的基础上,... 背景:目前智能假肢只是考虑了膝关节的作用,假肢踝关节只是作为假肢膝关节的辅助工具,无法根据外部环境和步态的变化实现假肢自然的行走。目的:研制出可靠的智能假肢踝关节,有效改善截肢者的步态。方法:在阻尼可变式踝足假肢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限状态机的控制方法,对踝足步态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在每个步态内制定了相关的控制策略。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有限状态机控制的智能假肢踝关节能够有效的跟随健肢侧运动,能够适应不同的步速,为以后膝踝协调运动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智能假肢 膝关节 有限状态机 智能控制器 步态 截肢 踝足假肢 踝运动 数字化 智能化 其他基金 骨关节植入物图片文章
下载PDF
肢体骨肿瘤患者治疗中有关医学伦理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远龙 蔡林 王文达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4期564-566,共3页
通过分析保肢治疗、截肢术治疗、放化疗肢体骨肿瘤的原则及特点,以及由并发症引发的伦理问题和手术中所遇到的医学伦理问题,提出了从医学伦理学角度思考肢体骨肿瘤患者和医师决策治疗的方式,包括:医师要不断提高自己水平;要遵循医学伦... 通过分析保肢治疗、截肢术治疗、放化疗肢体骨肿瘤的原则及特点,以及由并发症引发的伦理问题和手术中所遇到的医学伦理问题,提出了从医学伦理学角度思考肢体骨肿瘤患者和医师决策治疗的方式,包括:医师要不断提高自己水平;要遵循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要加强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保肢治疗 截肢治疗 放化疗 医学伦理
下载PDF
肿瘤患者的骨痛与骨转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义壮 刘学公 +1 位作者 洪波 金晓毛 《安徽医学》 2003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 分析骨痛与肿瘤骨转移的关系 ,并探讨骨转移骨痛的可能机理。方法 对 2 5 2例主诉骨痛的肿瘤患者的骨显像结果与其骨痛部位、数目及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①有骨痛的各类型肿瘤患者骨转移率平均为64 .7%,其中以前列腺癌为最... 目的 分析骨痛与肿瘤骨转移的关系 ,并探讨骨转移骨痛的可能机理。方法 对 2 5 2例主诉骨痛的肿瘤患者的骨显像结果与其骨痛部位、数目及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①有骨痛的各类型肿瘤患者骨转移率平均为64 .7%,其中以前列腺癌为最高 ;骨转移阴性和阳性患者平均骨痛部位数目分别为 1.0 5和 1.73个 ;主诉骨盆骨痛的患者骨转移率最高 ,达到 10 0 %;②骨痛出现的病程时间相对集中在半年至 5年 ,各时间段均可发生转移 ;骨转移病灶数平均为 7.5 7个 ,有随时间段的后移而增加的趋势。结论 ①有骨痛主诉时 ,患者骨转移率已高达 64 .7%,而且常为多灶转移 ,已基本失去肿瘤骨转移的早期治疗机会。②对高发骨转移的肿瘤患者应及早进行骨显像检查 ,同时 ,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肿瘤骨转移特点 ,确定适宜的骨显像随访期 ,这对于肿瘤治疗方案的确定及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骨痛 骨转移 阳性率 核素骨显像
下载PDF
骨肿瘤人工关节保肢术后继发截肢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顺 郭卫 杨荣利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3期200-203,234,共5页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主要重建方法,目前有关骨肿瘤患者接受人工关节保肢术后继发截肢的报导较少。目的:分析骨肿瘤患者接受人工关节保肢术后继发截肢的风险因素。方法:随访1995年10月至2011年10月接受人工关节...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主要重建方法,目前有关骨肿瘤患者接受人工关节保肢术后继发截肢的报导较少。目的:分析骨肿瘤患者接受人工关节保肢术后继发截肢的风险因素。方法:随访1995年10月至2011年10月接受人工关节保肢治疗的骨肿瘤患者1459例。收集包括病史、诊断、治疗过程、术后并发症情况、转归等临床资料,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459例中70例保肢失败而接受二期截肢手术,继发截肢率为4.80%。截肢手术的原因包括肿瘤局部复发54例;人工关节周围深部感染14例;保肢术后肢体远端急性缺血坏死2例。人工关节保肢术距离截肢手术的时间为6d至122个月,平均18.1个月。结论:人工关节保肢术可有效重建骨肿瘤患者的骨缺损,其远期并发症较少,但仍有保肢失败继发截肢的风险。肿瘤局部复发和深部感染是继发截肢的主要因素。病理性骨折是肢体肿瘤患者接受人工关节保肢术后继发截肢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人工关节保肢术后局部复发和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可有效降低继发截肢的风险。继发截肢的风险随保肢术距离截肢手术的时间间隔延长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骨肿瘤 截肢术 局部复发 感染
下载PDF
耳穴贴压结合镜像疗法对恶性骨肿瘤截肢病人幻肢痛、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佳佳 贾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304-1307,共4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结合镜像疗法改善恶性骨肿瘤截肢病人幻肢痛和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骨肿瘤病区收治的56例因恶性骨肿瘤行截肢手术发生幻肢痛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9...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结合镜像疗法改善恶性骨肿瘤截肢病人幻肢痛和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骨肿瘤病区收治的56例因恶性骨肿瘤行截肢手术发生幻肢痛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9例病人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27例病人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耳穴贴压结合镜像疗法,比较2组幻肢痛的分值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性别、截肢部位、生化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3 d和出院前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组内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术后3 d和出院前的NRS和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镜像疗法能够改善截肢病人的疼痛感受并提高睡眠质量,且同样适用于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镜像疗法 恶性骨肿瘤截肢 幻肢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