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前三史”看汉代酷吏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成因
被引量:
1
1
作者
刁生虎
郭岚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8期85-89,共5页
司马迁与班固一前一后分别在各自的史学巨著《史记》和《汉书》中为西汉酷吏做传,突出表现了酷吏为政尚威、执法冷酷的形象特质。随后范晔又将东汉一朝的重要酷吏写进《后汉书》中,其笔下的东汉酷吏形象除具有执法严苛等所有酷吏的共有...
司马迁与班固一前一后分别在各自的史学巨著《史记》和《汉书》中为西汉酷吏做传,突出表现了酷吏为政尚威、执法冷酷的形象特质。随后范晔又将东汉一朝的重要酷吏写进《后汉书》中,其笔下的东汉酷吏形象除具有执法严苛等所有酷吏的共有特质外,较之司马迁、班固笔下的西汉酷吏形象在为政风格和个人操守等方面还呈现出较多的变易性。汉代酷吏形象的历史演变与两汉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东汉儒学的兴盛、统治者的好尚以及史学家的吏治思想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酷吏形象
历史演变
成因
《史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后汉书·西南夷列传》透析西南夷的社会生活
2
作者
施真珍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是研究西南夷的重要史料,对西南夷的7个主要部族地区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为我们透析当时的西南夷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从衣食住行、社会生产、礼俗文教三个方面对当时西南夷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后汉书》
西南夷
社会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续汉书·郡国志》永昌郡人口辨
3
作者
王瑰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78-83,共6页
晋人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所载顺帝永和五年(140年)永昌郡的户口数,以永昌郡处地之偏远而户口之繁盛却远超绝大部分内郡,以及口户比的失于常理,近代以来遭到了不少质疑。但若把当时民族人口增长的特殊情况和华夏人口的一般情况...
晋人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所载顺帝永和五年(140年)永昌郡的户口数,以永昌郡处地之偏远而户口之繁盛却远超绝大部分内郡,以及口户比的失于常理,近代以来遭到了不少质疑。但若把当时民族人口增长的特殊情况和华夏人口的一般情况区别开来审视,并联系当时汉国家主导的国际格局对南方丝绸之路空前繁荣的推动,以及在此背景下永昌郡的开发程度,又不难发现其实《郡国志》所载永昌郡户口数其实是值得起信赖和推敲的。对历史时期民族人口的估计,不能轻易否定史籍的记载,而也应关注其特殊时期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汉书·郡国志》
永昌郡
哀牢
民族人口
西南丝绸之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后汉书》及后汉历史的评述
4
作者
冯家鸿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2-28,32,共8页
该文首先对宋朝范晔所撰的《后汉书》进行了概述,然后结合书中内容,从政治、军事、外交、人事、经学及道德等七个方面,对后汉历史进行了综合评论。
关键词
后汉书
范晔
后汉历史
评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学人的《后汉书》阅读史——基于时人日记的考察
5
作者
舒习龙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74-84,共11页
晚清是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型的重要时期,世变时变并没有降低近代学人对史学经典《后汉书》的阅读兴趣。阅读《后汉书》的读者群体较广泛,既有儒官、学养深厚的学者,也有一般的知识阶层。他们阅读目的各异,但都在阅读中呈现出他们对《...
晚清是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型的重要时期,世变时变并没有降低近代学人对史学经典《后汉书》的阅读兴趣。阅读《后汉书》的读者群体较广泛,既有儒官、学养深厚的学者,也有一般的知识阶层。他们阅读目的各异,但都在阅读中呈现出他们对《后汉书》的反应和思考。更有一些人以研究的眼光阅读《后汉书》,晚清史评家对《后汉书》的阅读与批评,接续前人历史评论、史学评论的优长之处,对《后汉书》所叙述的东汉历史及其《后汉书》自身的体例、笔法、结构、叙述技巧、编纂思想等,皆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敢于纠谬补偏,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学人日记中呈现的阅读实态和史学批评话语,展现了这一时期《后汉书》接受和批评的独特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学人
日记
《后汉书》
阅读史
史学批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類”与“禷”祭
被引量:
3
6
作者
庞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诗经》、《尚书》、《周礼》、《礼记》等经籍提到的“禷”祭(又作“類”祭),是上古中国一项有着深厚民俗文化背景和深远历史影响的祭仪。不幸其礼早亡,汉儒已经难究其详。影响及今的《尚书》古文家说和郑玄《礼记》注等,将“禷”祭...
《诗经》、《尚书》、《周礼》、《礼记》等经籍提到的“禷”祭(又作“類”祭),是上古中国一项有着深厚民俗文化背景和深远历史影响的祭仪。不幸其礼早亡,汉儒已经难究其详。影响及今的《尚书》古文家说和郑玄《礼记》注等,将“禷”祭解为祭天之礼。但根据经籍中的记载来看,“禷”祭指的是当国有大事时,向上帝或社稷宗庙祈福禳灾的一种“祷祈”仪式,与祭天之礼并不是一回事。据《说文解字》等书,“類”字本义是一种犬,可能是白犬。“禷”祭应是指特以“類”为牺牲的祭仪。《山海经》等说“類”具有“自为牝牡”的神奇特性,这与该书所记“白犬有牝牡,是生犬戎”的传说非常相似。在先秦文献中,“類”字常用来指出自同一祖先的子孙后代。这些材料表明“類”与古代中国某些族群的祖先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禷”祭之形成,正植根于此种观念之上。“禷”祭当属于曾广为流行于上古中国北方地区的犬祭礼俗中某种特定的类型,它的消亡可能与周人颇具理性色彩的的礼制改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禷祭
類
祭仪
犬
犬祭
白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治理、边缘与交融:东汉时期羌人研究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段红云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11,M0004,M0005,共11页
羌人是历史十分久远的族群,古代中国西部众多的民族都与羌人有一定的源流关系。二十四史中《后汉书》专为羌人立传,即《西羌传》,与东汉时期羌人的发展、汉羌关系成为中国民族关系的重点等历史背景相关。然而《后汉书·西羌传》中...
羌人是历史十分久远的族群,古代中国西部众多的民族都与羌人有一定的源流关系。二十四史中《后汉书》专为羌人立传,即《西羌传》,与东汉时期羌人的发展、汉羌关系成为中国民族关系的重点等历史背景相关。然而《后汉书·西羌传》中关于羌人“出自三苗”记述,受司马迁“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之说的影响,而该传中有关羌为“姜姓之别”的记述,实际上否定了羌源于三苗说。羌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由其所居青藏高原东部地理环境决定。羌人不断向外发展,特别是东、西、南向发展,对中国历史上民族交融发展和民族分布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汉书·西羌传》
羌人
民族交融
东汉时期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前三史”看汉代酷吏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成因
被引量:
1
1
作者
刁生虎
郭岚宁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8期85-89,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1013)
中国传媒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项目(YXJS201315)
文摘
司马迁与班固一前一后分别在各自的史学巨著《史记》和《汉书》中为西汉酷吏做传,突出表现了酷吏为政尚威、执法冷酷的形象特质。随后范晔又将东汉一朝的重要酷吏写进《后汉书》中,其笔下的东汉酷吏形象除具有执法严苛等所有酷吏的共有特质外,较之司马迁、班固笔下的西汉酷吏形象在为政风格和个人操守等方面还呈现出较多的变易性。汉代酷吏形象的历史演变与两汉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东汉儒学的兴盛、统治者的好尚以及史学家的吏治思想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酷吏形象
历史演变
成因
《史记》
Keywords
callous
of
ficial image
evolution
the
cause
of
formation
historical records
the
book
of
Former
han
history
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后汉书·西南夷列传》透析西南夷的社会生活
2
作者
施真珍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基金
昆明理工大学人才科研启动项目(KKZ3201134016)
文摘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是研究西南夷的重要史料,对西南夷的7个主要部族地区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为我们透析当时的西南夷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从衣食住行、社会生产、礼俗文教三个方面对当时西南夷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后汉书》
西南夷
社会生活
Keywords
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Xinanyi (southwest ethnic
people
s)
social activities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续汉书·郡国志》永昌郡人口辨
3
作者
王瑰
机构
曲靖师范学院中国铜商文化研究院
出处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78-83,共6页
文摘
晋人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所载顺帝永和五年(140年)永昌郡的户口数,以永昌郡处地之偏远而户口之繁盛却远超绝大部分内郡,以及口户比的失于常理,近代以来遭到了不少质疑。但若把当时民族人口增长的特殊情况和华夏人口的一般情况区别开来审视,并联系当时汉国家主导的国际格局对南方丝绸之路空前繁荣的推动,以及在此背景下永昌郡的开发程度,又不难发现其实《郡国志》所载永昌郡户口数其实是值得起信赖和推敲的。对历史时期民族人口的估计,不能轻易否定史籍的记载,而也应关注其特殊时期的特殊性。
关键词
《续汉书·郡国志》
永昌郡
哀牢
民族人口
西南丝绸之路
Keywords
Jun Guo Zhi
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Yongc
han
g County
Ailao
people
population ethnicgroup
Southwestern Silk Road
分类号
K23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后汉书》及后汉历史的评述
4
作者
冯家鸿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2-28,32,共8页
文摘
该文首先对宋朝范晔所撰的《后汉书》进行了概述,然后结合书中内容,从政治、军事、外交、人事、经学及道德等七个方面,对后汉历史进行了综合评论。
关键词
后汉书
范晔
后汉历史
评述
Keywords
book
of
later
han
Dynasty
Fan Ye
history
of
later
han
Dynasty
Review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学人的《后汉书》阅读史——基于时人日记的考察
5
作者
舒习龙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74-84,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史学学人日记视域下近代史学转型与表征研究”(18BZS012)
广东省高校省级重大项目“学人日记、笔记与近代史学史研究”(2017WZDXM02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晚清是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型的重要时期,世变时变并没有降低近代学人对史学经典《后汉书》的阅读兴趣。阅读《后汉书》的读者群体较广泛,既有儒官、学养深厚的学者,也有一般的知识阶层。他们阅读目的各异,但都在阅读中呈现出他们对《后汉书》的反应和思考。更有一些人以研究的眼光阅读《后汉书》,晚清史评家对《后汉书》的阅读与批评,接续前人历史评论、史学评论的优长之处,对《后汉书》所叙述的东汉历史及其《后汉书》自身的体例、笔法、结构、叙述技巧、编纂思想等,皆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敢于纠谬补偏,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学人日记中呈现的阅读实态和史学批评话语,展现了这一时期《后汉书》接受和批评的独特风采。
关键词
晚清学人
日记
《后汉书》
阅读史
史学批评
Keywords
Schola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diary
the
book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reading
history
historical criticism
分类号
K06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類”与“禷”祭
被引量:
3
6
作者
庞慧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文摘
《诗经》、《尚书》、《周礼》、《礼记》等经籍提到的“禷”祭(又作“類”祭),是上古中国一项有着深厚民俗文化背景和深远历史影响的祭仪。不幸其礼早亡,汉儒已经难究其详。影响及今的《尚书》古文家说和郑玄《礼记》注等,将“禷”祭解为祭天之礼。但根据经籍中的记载来看,“禷”祭指的是当国有大事时,向上帝或社稷宗庙祈福禳灾的一种“祷祈”仪式,与祭天之礼并不是一回事。据《说文解字》等书,“類”字本义是一种犬,可能是白犬。“禷”祭应是指特以“類”为牺牲的祭仪。《山海经》等说“類”具有“自为牝牡”的神奇特性,这与该书所记“白犬有牝牡,是生犬戎”的传说非常相似。在先秦文献中,“類”字常用来指出自同一祖先的子孙后代。这些材料表明“類”与古代中国某些族群的祖先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禷”祭之形成,正植根于此种观念之上。“禷”祭当属于曾广为流行于上古中国北方地区的犬祭礼俗中某种特定的类型,它的消亡可能与周人颇具理性色彩的的礼制改革有关。
关键词
禷祭
類
祭仪
犬
犬祭
白犬
Keywords
Lei and
the
Ritual Named Lei$$$$ PANG Hui(Institute
of
history
, BNU, Beijing 100875,China)Abstract:A ritual named Lei, mentioned in some ancient
book
s, was an early Chinese ritual, which rooted in
the
folk culture and had a pr
of
ound influence on
later
times. Basically,
the
ritual already disappeared before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scholars
of
that time could not made it clear out.
the
two most authorities among
the
m regarded it as a ritual worshiping
the
'Heaven'.While
the
records
of
all those ancient
book
s indicated that this ritual was performed respectively for bless
of
the
God, or ancestors, or
the
god
of
Earth, on
the
very moment when a momentous affair should be acted or a disaster occurred.
the
ritual named Lei was entitled from
the
character Lei, whose original meaning was a kind
of
dog. It was told that
the
dog was bisexual, which similar to
the
traits
of
the
white dog from which an ancient tribe in early China originated in folklore. One acceptation
of
the
character Lei is descendants in pre-Chin
book
s. All
of
the
se indicated that Lei maybe
the
Totem worshiped by some ancient tribes in early China, and
the
ritual named Lei gradually came into being rooted on
the
Belief
of
the
dog named Lei. Key words:
the
ritual named Lei
Lei
ritual
dog
分类号
K2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治理、边缘与交融:东汉时期羌人研究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段红云
机构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11,M0004,M0005,共11页
文摘
羌人是历史十分久远的族群,古代中国西部众多的民族都与羌人有一定的源流关系。二十四史中《后汉书》专为羌人立传,即《西羌传》,与东汉时期羌人的发展、汉羌关系成为中国民族关系的重点等历史背景相关。然而《后汉书·西羌传》中关于羌人“出自三苗”记述,受司马迁“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之说的影响,而该传中有关羌为“姜姓之别”的记述,实际上否定了羌源于三苗说。羌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由其所居青藏高原东部地理环境决定。羌人不断向外发展,特别是东、西、南向发展,对中国历史上民族交融发展和民族分布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后汉书·西羌传》
羌人
民族交融
东汉时期
Keywords
book
of
the
later
han
:
history
of
the
xiqiang
peopl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Qiang
people
Qiang culture
ethnic integration
Eastern
han
Period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前三史”看汉代酷吏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成因
刁生虎
郭岚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后汉书·西南夷列传》透析西南夷的社会生活
施真珍
《学术探索》
CSSCI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续汉书·郡国志》永昌郡人口辨
王瑰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后汉书》及后汉历史的评述
冯家鸿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晚清学人的《后汉书》阅读史——基于时人日记的考察
舒习龙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類”与“禷”祭
庞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治理、边缘与交融:东汉时期羌人研究的几个问题
段红云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