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滑模控制的Boost逆变器并网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卫国 艾涛 张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35,共4页
分析了Boost逆变器工作原理,该逆变器采用两组独立对称的双向Boost电路,实现了交流输出电压高于直流输入电压。结合恒定频率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方法,设计Boost逆变器并网滑模控制器,并利用Matlab工具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并与PI控制对比。... 分析了Boost逆变器工作原理,该逆变器采用两组独立对称的双向Boost电路,实现了交流输出电压高于直流输入电压。结合恒定频率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方法,设计Boost逆变器并网滑模控制器,并利用Matlab工具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并与PI控制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与PI控制相比,该设计方案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在幅值、频率和相位上一致,能够较好实现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逆变器 恒定频率 并网 滑模控制
下载PDF
新型Boost逆变器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6
2
作者 韩思亮 马皓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475-481,共7页
提出了一种由双向Boost变换器组成的新型逆变器.该逆变器采用了两组独立对称的双向Boost电路,结合滑模控制策略,实现高性能的交流信号功率放大.给出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对新型Boost逆变器拓扑进行了小信号建模和开环分析,并给出了滑模控... 提出了一种由双向Boost变换器组成的新型逆变器.该逆变器采用了两组独立对称的双向Boost电路,结合滑模控制策略,实现高性能的交流信号功率放大.给出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对新型Boost逆变器拓扑进行了小信号建模和开环分析,并给出了滑模控制方案.滑模控制方案能有效克服系统参变量变化和外部扰动,充分发挥了快速响应和鲁棒性强的优点.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boost逆变器 建模 滑模控制
下载PDF
基于Buck-Boost逆变器的离散滑模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龚臣 谢运祥 +1 位作者 邓衍平 陈坤鹏 《通信电源技术》 2005年第2期9-13,共5页
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正弦输出电压,优化逆变器的动态性能,文中基于Buck Boost逆变器,采用了离散滑模变结构的控制策略。Buck Boost逆变器可以获得比直流输入电源高或低的交流输出电压,文中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并结合状态方程,推导出滑模面... 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正弦输出电压,优化逆变器的动态性能,文中基于Buck Boost逆变器,采用了离散滑模变结构的控制策略。Buck Boost逆变器可以获得比直流输入电源高或低的交流输出电压,文中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并结合状态方程,推导出滑模面的存在条件、到达条件和稳定条件,然后对电路参数、控制系数以及控制算法进行了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离散滑模控制的Buck Boost逆变器对系统扰动和负载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逆变器 离散滑模控制 电路
下载PDF
新型矿用Boost逆变器研究
4
作者 路慎利 李良光 余静成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7-129,共3页
在传统Boost型逆变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可实现高升压比的Boost型逆变器,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原理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仿真波形,验证了它的有效性。
关键词 boost逆变器 单周期控制 高升压比 矿井UPS
下载PDF
基于氮化镓器件的单级式Buck-Boost逆变器的分析与参数优化设计
5
作者 王俊 李雪艳 王聪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5-30,共6页
为解决小微功率等级的光伏发电场合微逆变器功率密度较低、体积较大、不能离网运行的问题,分析多级式Buck-Boost逆变器工作原理,通过变换电路形式得出一种单级式Buck-Boost逆变器拓扑结构,并对其工作模态进行分析,优化电容、电感的设计... 为解决小微功率等级的光伏发电场合微逆变器功率密度较低、体积较大、不能离网运行的问题,分析多级式Buck-Boost逆变器工作原理,通过变换电路形式得出一种单级式Buck-Boost逆变器拓扑结构,并对其工作模态进行分析,优化电容、电感的设计方法,进而得出基于电流模式的逆变器控制策略。经仿真验证了单级式Buck-Boost逆变器的有效性,为下一步进行隔离式逆变器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单级式Buck—boost逆变器 状态空间分析 参数优化设计
下载PDF
单级双向buck-boost逆变器改进的电流控制法设计
6
作者 陶良慧 关振宏 +1 位作者 陈郭霞 蒋启伟 《电气开关》 2009年第1期33-35,39,共4页
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独立的buck-boost斩波器,输入并联,输出串联构成一个DC/AC逆变器,逆变器实现了单级功率变换,双向功率流。与传统的两级式逆变器相比,具有拓扑结构简单,同时工作的开关元件少,功率密度大,变换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两个... 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独立的buck-boost斩波器,输入并联,输出串联构成一个DC/AC逆变器,逆变器实现了单级功率变换,双向功率流。与传统的两级式逆变器相比,具有拓扑结构简单,同时工作的开关元件少,功率密度大,变换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两个斩波器的输出电压要求在较宽范围内变动,故其控制方法和单独的buck-boost斩波器有所不同,对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输出电压范围宽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电流控制法,该控制方法采用附加扰动补偿的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使两个斩波器的输出电压和逆变器的输出电压都能得到准确的控制,对外界变化能作出快速准确地反应,提高了逆变器对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的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逆变 电流控制 buck—boost逆变器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单周期控制的Boost逆变器
7
作者 余静成 李良光 路慎利 《煤矿机电》 2008年第5期39-41,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可实现高升压比的Boost型逆变器,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经仿真研究验证了它的有效性。
关键词 boost逆变器 高升压比
下载PDF
新型Boost光伏逆变器滑模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谭甲凡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8-580,共3页
提出了一种由双向Boost变换器组成的新型光伏逆变器。该拓扑结构简单紧凑,无需直流分裂电容,开关频率低,通过占空比的调节,能在一个功率级内产生幅值高于输入直流电压的交流电压,适用于AC模块。详细分析了所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利用状... 提出了一种由双向Boost变换器组成的新型光伏逆变器。该拓扑结构简单紧凑,无需直流分裂电容,开关频率低,通过占空比的调节,能在一个功率级内产生幅值高于输入直流电压的交流电压,适用于AC模块。详细分析了所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并详细阐述了滑模控制原理。采用滑模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变换器的优点和滑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逆变器 状态空间平均法 滑模控制
下载PDF
三相Boost并网逆变器的离散时间预测控制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玉玲 王克柔 +1 位作者 林辉品 张仲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2-26,共5页
三相Boost并网逆变器工作在直流输入电压小于电网电压峰值的场合,具有输入电压调节范围宽的优良特性,适合用于燃料电池、光电池等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单级并网发电。提出一种三相Boost并网逆变器网侧电流的离散时间预测控制。该方法在每一... 三相Boost并网逆变器工作在直流输入电压小于电网电压峰值的场合,具有输入电压调节范围宽的优良特性,适合用于燃料电池、光电池等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单级并网发电。提出一种三相Boost并网逆变器网侧电流的离散时间预测控制。该方法在每一个采样周期内,利用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离散时间模型和逆变器产生的7种电流空间矢量,预测逆变器下一个采样周期的网侧电流,并以该电流与理想网侧电流的误差最小作为优选指标,确定下一个采样周期的开关信号。该方法不需要传统Boost逆变器控制中的任何调制策略,方法简单,实现容易。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离散时间预测控制的三相Boost逆变器并网系统具有优良的并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boost并网逆变 离散时间 预测控制 调制策略
下载PDF
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新型Boost正弦波逆变器
10
作者 魏幼萍 岳云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文章讨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新型Boost正弦波逆变器,该逆变器采用了两组对称Boost电路成功地实现了交流输出电压高于直流输入电压。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说明了此电路能较好地实现DC/AC,并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响应,... 文章讨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新型Boost正弦波逆变器,该逆变器采用了两组对称Boost电路成功地实现了交流输出电压高于直流输入电压。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说明了此电路能较好地实现DC/AC,并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响应,此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到交流电动机驱动和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滑模控制 boost逆变器
下载PDF
双Boost单相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松伟 唐芬 +3 位作者 肖琦 刘京斗 辛振 Poh Chiang LOH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67-173,共7页
双Boost单相逆变器能够实现单级升压逆变,适用于分布式能源并网发电领域。针对其并网控制策略难以兼顾高性能的动态响应特性以及交直流侧电能质量的问题,在分析双Boost单相逆变器并网工作原理、功率解耦以及谐振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 双Boost单相逆变器能够实现单级升压逆变,适用于分布式能源并网发电领域。针对其并网控制策略难以兼顾高性能的动态响应特性以及交直流侧电能质量的问题,在分析双Boost单相逆变器并网工作原理、功率解耦以及谐振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单并网电流环、功率解耦和有源阻尼组成且具有对称结构的并网控制策略,分析并介绍了各部分控制原理。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并网电流质量高、直流侧无二次功率脉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单相逆变 并网电流控制 功率解耦 谐振 有源阻尼
下载PDF
基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光伏逆变电路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芳娟 谭菊华 彭岚峰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0-125,共6页
文中基于对碳化硅(SiC)功率MOSFET器件的理论研究,设计了用于大功率光伏逆变的ZVT PWM Boost逆变器电路。针对基本的逆变器电路结构并结合ROHM公司的SiC功率器件特性,优化了电路中的其他元器件参数。针对逆变器主电路结构以及实际光伏... 文中基于对碳化硅(SiC)功率MOSFET器件的理论研究,设计了用于大功率光伏逆变的ZVT PWM Boost逆变器电路。针对基本的逆变器电路结构并结合ROHM公司的SiC功率器件特性,优化了电路中的其他元器件参数。针对逆变器主电路结构以及实际光伏逆变过程中的需求,确定了驱动芯片选型和电路模块的拓扑结构。最后文中使用Or CAD Capture CIS软件对逆变器的主电路和控制驱动电路模块进行模拟仿真,验证了逆变器的功能。所设计的逆变器仿真结果表明,其效率为98.15%,与Si基的IGBT电路相比在效率方面提高了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VT PWM boost逆变器 SI C 驱动电路
下载PDF
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新型Boost正弦波逆变器
13
作者 岳云涛 魏幼平 王聪 《电源世界》 2003年第1期15-17,1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新型Boost正弦波逆变器。该逆变器采用了两组对称Boost电路,成功地实现了交流输出电压高于直流输入电压,通过利用滑模控制对系统参变量变化和外部扰动的不敏感性及优秀的鲁棒性,该逆变器可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新型Boost正弦波逆变器。该逆变器采用了两组对称Boost电路,成功地实现了交流输出电压高于直流输入电压,通过利用滑模控制对系统参变量变化和外部扰动的不敏感性及优秀的鲁棒性,该逆变器可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正弦输出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滑模控制 boost逆变器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软开关UPS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云涛 王聪 《电气应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5,47,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功率因数软开关UPS的设计方法,讨论了一个基于UC3855A芯片控制的(ZVS)功率因数校正器和一个基于滑模控制的Boost正弦波逆变器。由于采用软开关及滑模控制方法,使该系统具有高功率因数、低谐波干扰和快速的动态反应特性... 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功率因数软开关UPS的设计方法,讨论了一个基于UC3855A芯片控制的(ZVS)功率因数校正器和一个基于滑模控制的Boost正弦波逆变器。由于采用软开关及滑模控制方法,使该系统具有高功率因数、低谐波干扰和快速的动态反应特性。通过试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获得了较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VS 功率因数校正 滑模控制 boost逆变器 UP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