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assical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and chronic wasting disease:two sides of the prion coin
1
作者 Nicholas J.Haley Juergen A.Richt 《Animal Diseases》 CAS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s)are a group of progressive and ultimately fatal neurologic diseases of man and animals,all resulting from the propagated misfolding of the host's normal cellular prio... 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s)are a group of progressive and ultimately fatal neurologic diseases of man and animals,all resulting from the propagated misfolding of the host's normal cellular prion protein.These diseases can be spontaneous,heritable,anthropogenic/iatrogenic,or in some cases horizontally transmissible,and include such notable TSEs as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of cattle and chronic wasting disease(CWD)of cervids.Although they are both unequivocally protein misfolding disorders,they differ markedly in their pathogenesis,transmissibility,and zoonotic potential.While the BSE epidemic has largely abated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following global feed bans on ruminant meat and bone meal,CWD,which is readily transmitted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excreta,has rapidly expanded from its original endemic zone to encompass much of North America,along with recently identified foci in Scandinavia.Most importantly,although the classical form of BSE has proven transmissible to humans consuming contaminated beef or beef products,so far there have been no conclusive reports on the zoonotic transmission of cWD to humans.The underlying basis for these differences-whether host or agent directed-are not well understood,though may be due to inherent differences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misfolded BSE or CWD prion proteins or the expression levels and tissue distribution of respective cellular prion proteins.With the uncontrolled geographic spread of CWD,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governing prion disease pathogenesis,transmission,and zoonotic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ON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Chronic Wasting disease TRANSMISSION PATHOGENESIS ZOONOSIS
下载PDF
Outcomes of surgical correction of Peyronie’s disease with plaque excision and grafting: Comparison of testicular tunica vaginalis graft versus bovine pericardium graft
2
作者 Ali Eslahi Faisal Ahmed +5 位作者 Mohammad Reza Askarpour Hossein-Ali Nikbakht Iman Shamohammadi Payam Ghasemi Hanieh Alimardani Bahareh Ebrahimi 《Asian Journal of Urology》 CSCD 2024年第3期497-503,共7页
Objective:Peyronie’s disease(PD)is an abnormal wound healing in the penile tunica albuginea.After fibrotic plaque excision,different graft materials have been used to repair the defects,but the optimal graft remains ... Objective:Peyronie’s disease(PD)is an abnormal wound healing in the penile tunica albuginea.After fibrotic plaque excision,different graft materials have been used to repair the defects,but the optimal graft remains unknown.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functional outcomes of testicular tunica vaginalis grafts and bovine pericardium graft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D.Methods:A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33 PD patients undergoing partial plaque excision and grafting from September 2015 to May 2021.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graft used.For 15 patients in Group B,testicular tunica vaginalis grafts were used to repair the defect,while for 18 patients in Group A,bovine pericardium grafts were used.Data of the patient’s age,comorbidities,sexual function,penile curvature,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need for further treatment,change in penile length,and satisfaction were gather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Sexual func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5-item ver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IIEF-5),and a functional less than 20-degree penile curvature after surgery was considered a successful intervention.Results: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age,comorbidities,degree of curvature,perioperative IIEF-5,operative time,plaque size,or complication rates.After surgery,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curvature degree(p<0.05)and satisfactory penile appearance(p<0.05)were seen in both groups without any superior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423 and p=0.840,respectively).With a 30-month follow-up,the IIEF-5 was consistent in both groups,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groups(p=0.492).The main change in penile length during the operation was increased and still positive in the last follow-up in both groups withou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255 and p=0.101,respectively).Conclusion:Partial plaque excision and corporoplasty with both testicular tunica vaginalis or bovine pericardium grafts are equally effective in treating males with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yronie's disease Plaque excision Testicular tunica vaginalis graft Bovine pericardium graft
下载PDF
卡洛芬注射液辅助治疗牛细菌性呼吸疾病的疗效研究
3
作者 刘静 王玉欣 +6 位作者 宋婷婷 耿智霞 贾兴 郭李珉 刘欣 魏占勇 曹兴元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6期47-57,共11页
为评价卡洛芬注射液与泰拉霉素注射液联用治疗牛呼吸道疾病(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BRD)的效果,并确定合理的给药剂量,试验选择64头患呼吸道疾病的牛,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头,其中A组皮下注射给予泰拉霉素注射液(推荐剂量2.5 mg... 为评价卡洛芬注射液与泰拉霉素注射液联用治疗牛呼吸道疾病(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BRD)的效果,并确定合理的给药剂量,试验选择64头患呼吸道疾病的牛,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头,其中A组皮下注射给予泰拉霉素注射液(推荐剂量2.5 mg/kg·bw),同时肌内注射给予卡洛芬注射液(II期临床试验确认剂量1.4 mg/kg·bw);B组只皮下注射给予泰拉霉素注射液(推荐剂量2.5 mg/kg·bw)。所有试验牛各种药均只给予1次。试验期间观察记录各组牛的临床症状,并对其进行评分;通过对各试验牛的炎症因子、致病菌、特定病原抗原/抗体的检测,评价卡洛芬注射液对牛呼吸道疾病的辅助治疗效果。试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独使用泰拉霉素注射液,卡洛芬注射液与泰拉霉素注射液联用治疗BRD可以在更短时间内消除牛体内病原菌感染带来的炎症反应;泰拉霉素注射液单独使用或与卡洛芬注射液联用治疗BRD,给药3 d病牛的血清PCT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药联用的下降速度更加显著(P<0.05)。结果表明,临床上推荐卡洛芬注射液与泰拉霉素注射液联用,皮下注射,一次量为1.4 mg/kg·bw,可有效辅助治疗牛呼吸道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洛芬 牛呼吸道疾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卡洛芬注射液辅助治疗牛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疗效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瞿红颖 耿智霞 +6 位作者 贾兴 张沛 任丽花 李卓伟 刘欣 杨国辉 吴聪明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1期44-53,共10页
为了评价卡洛芬注射液辅助治疗牛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疗效,将卡洛芬注射液分为低、中、高(0.7、1.4、2.8mg/kgbw)3个剂量组,在给予推荐剂量(2.5mg/kgbw)的泰拉霉素注射液基础上分别给患呼吸道疾病的病牛皮下注射,同时设硕腾公司的卡洛芬注... 为了评价卡洛芬注射液辅助治疗牛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疗效,将卡洛芬注射液分为低、中、高(0.7、1.4、2.8mg/kgbw)3个剂量组,在给予推荐剂量(2.5mg/kgbw)的泰拉霉素注射液基础上分别给患呼吸道疾病的病牛皮下注射,同时设硕腾公司的卡洛芬注射液为对照组,在给予推荐剂量(2.5mg/kgbw)的泰拉霉素注射液基础上按1.4mg/kgbw的剂量给药,另设只皮下注射推荐剂量(2.5mg/kgbw)的泰拉霉素注射液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卡洛芬注射液与泰拉霉素注射液联用治疗牛呼吸道疾病,与单独使用泰拉霉素注射液相比,可更加快速有效地控制病牛症状,消除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成功率。卡洛芬注射液中、高剂量的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与使用推荐剂量硕腾公司生产的卡洛芬注射液的效果相当(P>0.05),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的卡洛芬注射液(P<0.05)。卡洛芬注射液按一次量,每1kg体重1.4mg皮下注射,与适宜的抗菌药连用,对牛呼吸道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洛芬注射液 牛呼吸道疾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药防治肉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5
作者 欧婧 袁金华 袁金同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是肉牛场高发的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呼吸道感染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防治难度大。本研究团队研发一种中药复方防治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CBA)分析,以研发项目...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是肉牛场高发的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呼吸道感染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防治难度大。本研究团队研发一种中药复方防治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CBA)分析,以研发项目100头试验肉牛的生产性能和管理资料为基础,分析中药防治BRDC的成本投入和产生的效益。结果显示,中药防治BRDC的总成本约为8243.42元,其中中药成本5807.2元,占70.45%;患病牛治疗成本仅为5.78%。中药防治总效益为108495元,效益-成本比(BCR)为13.16,净效益为100251.58元。新研发的中药防治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技术有效可行,能提高牛场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牛场 成本-效益分析 中药
下载PDF
我国育肥肉牛入场阶段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风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彭聪 陈俊雯 +9 位作者 贾旭晨 蔡恩嘉 王子璇 庹世友 善刚 马富富 宋荣渊 张寒琪 朱怡平 李靖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79,共6页
肉牛接收和处理是入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运输至入场处理的过程中,诸多因素均会增加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的患病风险,调查和评估育肥牛入场前后风险因素,可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入场育肥牛BRDC风险防控体系提供参考。本研究采... 肉牛接收和处理是入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运输至入场处理的过程中,诸多因素均会增加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的患病风险,调查和评估育肥牛入场前后风险因素,可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入场育肥牛BRDC风险防控体系提供参考。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我国26个省404个肉牛场,问卷内容包括肉牛场信息、购入牛群具体情况、牛群运输情况以及入场后牛群处理措施和健康状态。调查问卷结果采取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方法对影响BRDC发病率的风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显示,长时间运输(≥16 h)牛群BRDC发病率显著高于中等时间运输(8~16 h)(不含16 h)牛群(P<0.05);来源为进口的肉牛BRDC发病率显著低于来源为规模牛场的肉牛(P<0.05);来源为交易市场/牛贩的肉牛BRDC发病率显著高于来源为规模牛场的肉牛(P<0.05);接收牛场为大规模牛场(>3000头)的肉牛BRDC发病率显著高于小规模牛场(<100头)(P<0.05)。综上所述,我国育肥牛入场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交易市场/牛贩来源、长时间运输(≥16 h)和接收牛场为大规模牛场(>3000头)。建议将运输时长和牛群来源纳入针对入场肉牛的风险等级评估体系中,同时,大规模牛场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入场管理措施和风险等级评估体系,以降低BRDC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 问卷调查 回归分析 风险因素
下载PDF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熊绍斌 唐蓉 +6 位作者 张森 欧婧 刘晓东 侯秀发 豆晓霞 袁金华 袁金同 《农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BRDC),又称为“运输热”(Shipping fever),是由多种细菌、病毒和应激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牛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通称,高发于犊牛。BRDC分布广泛,给全球养牛业造成了巨...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BRDC),又称为“运输热”(Shipping fever),是由多种细菌、病毒和应激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牛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通称,高发于犊牛。BRDC分布广泛,给全球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中国养牛业的发展,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在中国各地奶牛场和肉牛场相继被确诊,严重威胁中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该病病因复杂,防治难度大,快速准确的诊断对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述了BRDC的诊断技术,为该病的临床防控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肺炎 支气管炎 诊断技术
下载PDF
“肺咳宁”联合氨苄西林钠对牛呼吸道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赵奕朵 路晓荣 +6 位作者 徐国伟 郭志廷 王磊 张景艳 马婷 张康 李建喜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5,共7页
牛呼吸道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s complex,BRDC)是严重影响牛养殖业的一种重要疾病。为研究“肺咳宁”结合氨苄西林钠治疗BRDC的效果,本研究分别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和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肺咳宁”对多杀性巴氏杆菌临床分... 牛呼吸道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s complex,BRDC)是严重影响牛养殖业的一种重要疾病。为研究“肺咳宁”结合氨苄西林钠治疗BRDC的效果,本研究分别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和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肺咳宁”对多杀性巴氏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从14头新发BRDC的犊牛中随机选取10头作为试验组,使用“肺咳宁”结合氨苄西林钠治疗,剩余4头作为对照组使用氨苄西林钠治疗,治疗周期均为5 d。记录用药开始后7 d病牛的体温变化以及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和肺部听诊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鉴定治疗前后鼻黏液中的病原微生物种类,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肺咳宁”对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有抑制作用,对XN222菌株的MIC和MBC均为0.977 mg/mL;“肺咳宁”联合氨苄西林钠治疗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BRDC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氨苄西林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咳宁” 中西药结合治疗 多杀性巴氏杆菌 牛呼吸道综合征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G和F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9
作者 郭雪莲 李永琴 +5 位作者 李瑞乾 李昊 靳双媛 王雪妍 杜家伟 许立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8-1487,共10页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SV)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性病因之一,主要引起1岁龄以下犊牛的严重下呼吸道感染。BRSV共编码9种结构蛋白,其中附着蛋白(G蛋白)和融合蛋白(F蛋白)是BRSV...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SV)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性病因之一,主要引起1岁龄以下犊牛的严重下呼吸道感染。BRSV共编码9种结构蛋白,其中附着蛋白(G蛋白)和融合蛋白(F蛋白)是BRSV表面主要的包膜糖蛋白,参与病毒吸附、融合宿主细胞的过程。G和F蛋白含多种识别表位,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反应,常常是牛呼吸道合胞体病(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disease, BRSD)疫苗开发所关注的重点。探究G和F蛋白在BRSV侵染中的作用机理对于病毒致病机理分析、疫苗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G和F蛋白的结构功能及有关疫苗的开发加以综述,以期为BRSV疫苗的研制和BRSD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BRSD) 附着蛋白(G蛋白) 融合蛋白(F蛋白) 疫苗
下载PDF
麻杏石甘散对患呼吸道疾病犊牛上呼吸道菌群的影响
10
作者 张力本 庞敏 +3 位作者 陈娅婷 黄逸馨 余树民 曹随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32,共8页
为了探讨麻杏石甘散对患有牛呼吸道疾病(BRD)犊牛的上呼吸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0头自然发病的BRD犊牛,按0.75 g/(kg·bw·d)剂量灌服麻杏石甘散,连用7 d。在用药0、3、5和7 d观察患病犊牛的临床症状并记录临床症状积分,判... 为了探讨麻杏石甘散对患有牛呼吸道疾病(BRD)犊牛的上呼吸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0头自然发病的BRD犊牛,按0.75 g/(kg·bw·d)剂量灌服麻杏石甘散,连用7 d。在用药0、3、5和7 d观察患病犊牛的临床症状并记录临床症状积分,判定临床效果;在用药0和7 d,收集血清,检测血清急性期蛋白[结合珠蛋白(HP)和淀粉样蛋白A(SAA)]浓度;在用药0和7 d,鼻拭子取样,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进行α多样性、β多样性、菌群组成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与用药0 d相比,麻杏石甘散治疗0、3、5和7 d,患BRD犊牛临床症状积分总和均显著降低(P<0.05),且在用药5 d时已降低至5分以下;用药7 d时,患病犊牛治愈率为60%,显效率为40%,血清中HP和SAA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上呼吸道菌群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患病犊牛上呼吸道主要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软壁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主要优势菌属包括假单胞菌属、拉恩氏菌属、寡养单胞菌属、支原体和嗜冷杆菌属;与用药0 d相比,用药7 d的犊牛上呼吸道的假单胞菌属和放线菌目未分类属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P<0.01),肠杆菌科未分类属、欧文氏菌属和肠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拉恩氏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连续7 d给予患BRD犊牛麻杏石甘散,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显著降低上呼吸道中拉恩氏菌属和肠杆菌属等有害菌相对丰度,可能对患BRD犊牛恢复健康起到积极作用,为麻杏石甘散在牛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散 牛呼吸道疾病 犊牛 上呼吸道菌群
下载PDF
CD46基因在家畜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剑南 袁利明 华进联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66-1874,共9页
补体调节蛋白46(complement regulator protein, CD46)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细胞上广泛表达。除了具有补体失活、调节T细胞活化和生育能力等多种生理功能之外,CD46也可以作为多种细菌和病毒的受体,尤其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 补体调节蛋白46(complement regulator protein, CD46)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细胞上广泛表达。除了具有补体失活、调节T细胞活化和生育能力等多种生理功能之外,CD46也可以作为多种细菌和病毒的受体,尤其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和经典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的附着起重要作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特异修饰CD46成功生产出抗BVDV活牛犊,证明该基因可以作为抗病育种的候选基因。本文主要对CD46蛋白在家畜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及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抗病育种
下载PDF
性别差异对牛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影响
12
作者 孙文婷 万盈盈 +4 位作者 杨家煕 王文乾 王皓男 叶婉婷 寇秋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4,共10页
目的构建雌性及雄性牛Ⅱ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比较性别差异对CIA模型关节及关节外表现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及雄性SD大鼠并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佐剂诱导CIA模型,评估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关节炎... 目的构建雌性及雄性牛Ⅱ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比较性别差异对CIA模型关节及关节外表现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及雄性SD大鼠并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佐剂诱导CIA模型,评估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关节炎指数、足肿胀度、血清炎症因子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脾指数、膝关节及踝关节病理、右后足爪骨破坏情况、肺间质病变情况。结果雌性CI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在初次免疫后第21天较雄性CIA大鼠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足肿胀度在观察的任一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雌性CI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和脾指数均较雄性CIA大鼠显著升高(P<0.05,P<0.00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雌性CIA大鼠膝关节和踝关节病理的炎症细胞浸润及滑膜增生评分较雄性CIA大鼠显著升高(P<0.05),雌性CIA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及右后足爪骨破坏程度均较雄性显著升高(P<0.05);雌性和雄性CIA大鼠均出现了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化,但雌性比雄性的肺间质病变更重。结论使用SD大鼠构建的雌性及雄性CIA模型均能兼具关节炎及肺间质病变,但雌性CIA大鼠的病变程度更重,在使用CIA模型进行RA相关研究时应关注性别差异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性别差异 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 间质性肺病
下载PDF
海南省某奶牛场“两病”净化效果监测分析
13
作者 韩荣 朱建明 赵华林 《草食家畜》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海南省某奶牛场为建设全省首个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两病)净化场,2020-2023年连续四年对该场进行监测验证。【方法】参照国家颁布的《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 18646-2018)和《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 18645-2020)标... 【目的】海南省某奶牛场为建设全省首个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两病)净化场,2020-2023年连续四年对该场进行监测验证。【方法】参照国家颁布的《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 18646-2018)和《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 18645-2020)标准,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实验(SAT)、牛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PDD)等方法对牛群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总计采集布病检测样品2 104份,牛结核PDD试验2 063头。RBT初检阳性4年总计73头,平均个体阳性率3.5%,而SAT确诊4年阳性总计0份,阳性率为0,表明该奶牛场未患有布病;且2020-2023年RBT阳性率从5.7%逐年下降到1.8%,表明该奶牛场的净化成效显著。牛结核病检测结果显示,PDD疑似阳性4年总计80头,而60 d后复检阳性为0头,阳性率为0,表明该牛场为未患牛结核病牛场。【结论】2020-2023年海南该奶牛场针对“两病”净化工作成效明显,已进入净化维持阶段,初步建成海南省首个奶牛“两病”净化场。未来将继续提高疫病防控力度,以保障当地奶牛业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牛结核病 血清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 “两病”净化
下载PDF
武威市肉牛口蹄疫三价苗抗体水平评估研究
14
作者 李永海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8-41,66,共5页
本实验从甘肃省武威市4个县区(凉州区、古浪县、天祝县、民勤县)采集的320份牛血清样品效价进行了检测。O型抗体检测免疫合格率分别是71.00%,86.30%,80.00%,91.30%,平均合格率为82.15%。检测出亚洲Ⅰ型抗体免疫合格率82.30%,76.30%,70.0... 本实验从甘肃省武威市4个县区(凉州区、古浪县、天祝县、民勤县)采集的320份牛血清样品效价进行了检测。O型抗体检测免疫合格率分别是71.00%,86.30%,80.00%,91.30%,平均合格率为82.15%。检测出亚洲Ⅰ型抗体免疫合格率82.30%,76.30%,70.00%,81.30%,平均合格率为77.23%;检测出A型抗体免疫合格率87.75%,93.50%,67.30%,76.30%,平均合格率为81.50%。四县区散户肉牛血清样品中O型抗体检测免疫合格率分别:58.80%,61.30%,63.80%,86.30%,平均合格率为67.55%;检测出亚洲Ⅰ型抗体免疫合格率81.00%,75.00%,71.30%,78.80%,平均合格率为76.30%;检测出A型抗体免疫合格率71.00%,77.50%,83.80%,85.00%,平均合格率为79.00%。通过检测结果可以发现武威市肉牛口蹄疫三价苗抗体合格率高于70%,且武威市规模养殖场肉牛口蹄疫三价苗抗体检测合格率高于散养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肉牛 牛口蹄疫 三价灭活疫苗
下载PDF
中西结合防治牛结节性皮肤病
15
作者 蔡峰山 许奎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2期88-90,共3页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的亚急性、热性、接触性的虫媒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多发生于牛引种过程中,治疗多用抗生素类药,但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2022年9月,我们对某牛场8例确诊...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的亚急性、热性、接触性的虫媒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多发生于牛引种过程中,治疗多用抗生素类药,但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2022年9月,我们对某牛场8例确诊病例采取抗菌药同清热解毒的中草药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辅以加强养殖环境消杀、改善牛群饲养管理条件等综合措施,除1头犊牛未能治愈死亡外,其余7头患牛基本治愈,症状明显好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 牛结节性皮肤病 防治
下载PDF
牛瘤胃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16
作者 李义 陈元益 +1 位作者 邹赐玺 王黎明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5-86,92,共3页
牛瘤胃疾病是养牛生产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本文主要探讨牛瘤胃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病因病机分析、常见中医治疗手段如中药方剂治疗、针灸疗法以及其他中医疗法,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中医治疗的优势和... 牛瘤胃疾病是养牛生产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本文主要探讨牛瘤胃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病因病机分析、常见中医治疗手段如中药方剂治疗、针灸疗法以及其他中医疗法,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中医治疗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为牛瘤胃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瘤胃疾病 中医治疗 中药方剂 针灸疗法
下载PDF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17
作者 林春花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8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南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 目的分析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南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循环功能、血气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外肺水含量、肺循环阻力、平均肺动脉压与右室每搏功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H值高于对照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各肺循环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 临床疗效 肺循环功能 血气指标
下载PDF
细菌性牛呼吸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8
作者 韩猛立 康立超 +2 位作者 钟发刚 黄新 谭鹏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172,共8页
牛呼吸道疾病(BRD)是由多种病毒和细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是引起舍饲牛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北美和世界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就引起BRD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如溶血性曼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 牛呼吸道疾病(BRD)是由多种病毒和细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是引起舍饲牛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北美和世界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就引起BRD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如溶血性曼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昏睡嗜血杆菌、牛支原体及其他相关病原体和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饲养管理和治疗药物的选择等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治疗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病原体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下载PDF
牛抗病基因BoL A-DRB3的新等位基因的发现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兴平 许尚忠 +3 位作者 昝林森 高雪 任红艳 陈金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22-726,共5页
BoLA-DRB3基因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家族中的Ⅱ类基因,它是该基因家族中最主要的功能基因,所编码的MHC抗原与免疫应答、抗病性密切相关。其第2外显子是编码抗原的主要功能区。本试验以地... BoLA-DRB3基因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家族中的Ⅱ类基因,它是该基因家族中最主要的功能基因,所编码的MHC抗原与免疫应答、抗病性密切相关。其第2外显子是编码抗原的主要功能区。本试验以地方良种鲁西牛、秦川牛、晋南牛和南阳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方法对DRB3基因307bp的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第154位C→A,从而产生新的等位基因。经χ2适合性检验,鲁西牛在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MspⅠ酶切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抗病性 BOLA-DRB3 PCR-RFLP
下载PDF
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学与防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0
作者 范颖 张继瑜 +6 位作者 周绪正 李冰 李剑勇 牛建荣 魏小娟 李金善 杨亚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7-163,共7页
牛呼吸道疾病的出现多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HV-1)、牛呼吸道合包体病毒(BRS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牛冠状病毒(BCV)、牛支原体、出血性败血性巴氏杆菌等病原的单独或混合感染造成的。文章针对这几种病原... 牛呼吸道疾病的出现多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HV-1)、牛呼吸道合包体病毒(BRS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牛冠状病毒(BCV)、牛支原体、出血性败血性巴氏杆菌等病原的单独或混合感染造成的。文章针对这几种病原的病原学及相应的防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 病原学 防制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