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3,4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sys/Bow-Tie燃气泄漏的双向风险分析
1
作者 袁亮 韩会亮 +3 位作者 骆成富 骆磊 王彦 党小峰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34-38,I0003,共6页
燃气泄漏事故伴随着爆炸、中毒等多项风险威胁,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损失。利用Ansys/Bow-Tie建立扩散模型与分析计算模型,将燃气泄漏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在定性变化中,燃气泄漏后泄漏区域的燃气扩散速度呈指数大模块式上升,扩散速... 燃气泄漏事故伴随着爆炸、中毒等多项风险威胁,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损失。利用Ansys/Bow-Tie建立扩散模型与分析计算模型,将燃气泄漏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在定性变化中,燃气泄漏后泄漏区域的燃气扩散速度呈指数大模块式上升,扩散速度极快;在定量变化中,燃气泄漏的主要风险来源于巡检不足以及检维修不及时可能发生的概率最大,分别为0.039和0.046,通过加装有毒有害气体仪表报警监测群和对大风险问题加强监控可为风险管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泄漏 ANSYS模型 bow-tie模型 风险分析
下载PDF
飞机风挡裂纹/破裂类事件统计及Bow-tie模型分析
2
作者 刘俊杰 张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34-3042,共9页
为分析航空器风挡裂纹/破裂类事件的安全风险,收集1 629份风挡裂纹/破裂类事件,对样本事件涉及故障状况、飞行阶段、故障原因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风挡裂纹/破裂类事件的可能原因、潜在后果及其预防、减缓控制措施并绘制了风挡裂纹/... 为分析航空器风挡裂纹/破裂类事件的安全风险,收集1 629份风挡裂纹/破裂类事件,对样本事件涉及故障状况、飞行阶段、故障原因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风挡裂纹/破裂类事件的可能原因、潜在后果及其预防、减缓控制措施并绘制了风挡裂纹/破裂类事件Bow-tie模型图。结果表明:风挡损伤的主要情形包括裂开、裂缝、结冰、烟雾、划伤等;涉及风挡及相关部件故障以加温故障、雨刷故障为主;飞行阶段以巡航、爬升为主;风挡裂纹/破裂事件的主要原因为鸟击、零部件缺失/故障、系统失效/故障、冰击,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机务、机组等相关人员应做好航前、航后检查;对零部件缺失/损坏/磨损、系统失效、鸟击等高发事件类型进行重点关注,提高机组人员对此类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安全 事件分析 风挡 鸟击 bow-tie模型
下载PDF
Bow-tie技术在CCUS项目注入系统的应用
3
作者 房龙 杜勇 +4 位作者 杨雷 常振强 李山川 赵铁军 宋宝林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4年第7期53-58,共6页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但CCUS全流程存在二氧化碳泄漏、冻伤、窒息以及物体打击等风险,特别是注入系统涉及高压、低温及二氧化碳多相态变化等,易造成二氧化碳腐蚀、泄漏。通过Bow...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但CCUS全流程存在二氧化碳泄漏、冻伤、窒息以及物体打击等风险,特别是注入系统涉及高压、低温及二氧化碳多相态变化等,易造成二氧化碳腐蚀、泄漏。通过Bow-tie技术对某CCUS项目注入系统开展风险识别、分析和控制,重点对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危害因素分析并制定有效管控措施,研究结果可为CCUS注入系统长期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tie技术 CCUS项目 注入系统 防控措施 安全运行
下载PDF
基于改进Bow-tie模型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与研究
4
作者 侯玮 林倩 +1 位作者 马润泽 徐子怡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针对我国伤亡人数较多的采矿行业,对伤亡人数最多的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Bow-tie模型。在原因辨识环节将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归纳为人因、物因、环境、管理4个方面进行论述,利用屏障思维对主动屏障进行量化分级提出预防措施... 针对我国伤亡人数较多的采矿行业,对伤亡人数最多的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Bow-tie模型。在原因辨识环节将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归纳为人因、物因、环境、管理4个方面进行论述,利用屏障思维对主动屏障进行量化分级提出预防措施,通过模型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安全、经济、环境、社会后果,提出消减措施作为被动屏障,绘制改进Bow-tie图,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管理体系欠缺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瓦斯爆炸事故 改进bow-tie模型 屏障思维
下载PDF
基于Bow-Tie模型和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煤矿透水风险分析
5
作者 侯玮 马润泽 +1 位作者 林倩 毕昊媛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为了克服煤矿井下透水事故安全性评价相关因子的不确定性,以及权重指标赋值模糊的问题,采用Bow-Tie模型分析法通过对煤矿井下的人、物、环境、管理4个方面的分析研究,建立出煤矿透水事故的Bow-Tie评价模型,把得到的12项透水事故的影响... 为了克服煤矿井下透水事故安全性评价相关因子的不确定性,以及权重指标赋值模糊的问题,采用Bow-Tie模型分析法通过对煤矿井下的人、物、环境、管理4个方面的分析研究,建立出煤矿透水事故的Bow-Tie评价模型,把得到的12项透水事故的影响因子作为煤矿透水事故风险评估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的赋值,最后由未确知测度法确定煤矿透水事故风险评价等级。通过对小回沟煤矿进行实例评估分析,评价结果与该煤矿实际相符合,可见该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可以为煤矿透水事故的风险评价提出一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透水 bow-tie模型 未确知测度理论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基于Bow-Tie的复杂场景保护层分析方法研究
6
作者 金浩 汪宏 +1 位作者 李雁 赵积洲 《化肥设计》 CAS 2024年第2期8-13,35,共7页
为解决复杂场景保护层分析中采用最大值法或加和法存在的问题,将Bow-Tie融入LOPA分析中,建立复杂场景的Bow-Tie计算模型。通过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计算Bow-Tie模型中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确定预防类保护层及减缓类保护层的失效概率,给出... 为解决复杂场景保护层分析中采用最大值法或加和法存在的问题,将Bow-Tie融入LOPA分析中,建立复杂场景的Bow-Tie计算模型。通过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计算Bow-Tie模型中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确定预防类保护层及减缓类保护层的失效概率,给出了复杂场景事故发生概率合理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Bow-Tie模型中事故树底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提出了判断复杂场景保护层重要度的方法。运用上述方法对某LNG储罐超压损坏的复杂场景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本方法能实现包含多重初始事件的复杂事故场景后果风险更合理的计算及保护层重要度的判定,从而为提高系统安全性及风险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分析(LOPA) 领结图分析(bow-tie) 事故树 复杂场景 风险计算
下载PDF
基于Bow-tie模型的化工企业污水池作业有害气体风险分析
7
作者 任美歌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4年第2期7-10,共4页
化工企业污水池有限空间作业的事故时有发生,每年都有化工企业的员工在污水池作业时发生中毒、爆炸等事故。根据对往年事故及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了化工企业污水池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的共性原因,并以化工企业污水池有限空间作业时... 化工企业污水池有限空间作业的事故时有发生,每年都有化工企业的员工在污水池作业时发生中毒、爆炸等事故。根据对往年事故及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了化工企业污水池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的共性原因,并以化工企业污水池有限空间作业时工人暴露于高浓度有害气体中为顶上事件,通过设备因素、人为因素等6个中间事件和17个基本事件来构成事故树,使用Bow-tie模型对事故的发生条件和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化工企业防止该类型事故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池 有害气体 bow-tie模型 事故树 风险分析
下载PDF
基于4R和屏障理论的煤矿职业健康安全Bow-Tie模型构建
8
作者 徐子怡 陈立 马润泽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年第1期91-93,共3页
为减少煤矿作业人员健康安全事故,降低安全事故风险,依据4R危机理论和屏障理论,设置了预防性屏障和消减性屏障,增加事故的处置项,构建了煤矿职业健康安全Bow-Tie模型,以邯郸峰峰煤矿员工职业健康为例,构建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价的Bow-Tie... 为减少煤矿作业人员健康安全事故,降低安全事故风险,依据4R危机理论和屏障理论,设置了预防性屏障和消减性屏障,增加事故的处置项,构建了煤矿职业健康安全Bow-Tie模型,以邯郸峰峰煤矿员工职业健康为例,构建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价的Bow-Tie模型。研究表明:基于4R和屏障理论的煤矿职业健康安全的Bow-Tie模型具有处置危机功能,可以系统、直观地呈现事故成因、结果、预防及处置;缩减力和预备力设置的预防性屏障可以将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消减性屏障可以减缓事故的严重程度,若屏障同时失效,可启动反应力和恢复力的应急预案措施进行处置,进而有效避免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并尽快恢复生产或活动水平;对峰峰煤矿作业人员健康安全事故进行Bow-Tie模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有效预防了煤矿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促进了煤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和面对严重后果的应急管理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职业健康 bow-tie模型 4R危机理论 屏障理论
下载PDF
采用STAMP-24Model的多组织事故分析
9
作者 曾明荣 秦永莹 +2 位作者 刘小航 栗婧 尚长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41-2750,共10页
安全生产事故往往由多组织交互、多因素耦合造成,事故原因涉及多个组织。为预防和遏制多组织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模型(Systems-Theory Accident Modeling and Process,STAMP)、24Model,构建一种用于多组织事... 安全生产事故往往由多组织交互、多因素耦合造成,事故原因涉及多个组织。为预防和遏制多组织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模型(Systems-Theory Accident Modeling and Process,STAMP)、24Model,构建一种用于多组织事故分析的方法,并以青岛石油爆炸事故为例进行事故原因分析。结果显示:STAMP-24Model可以分组织,分层次且有效、全面、详细地分析涉及多个组织的事故原因,探究多组织之间的交互关系;对事故进行动态演化分析,可得到各组织不安全动作耦合关系与形成的事故失效链及管控失效路径,进而为预防多组织事故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模型(STAMP) 24model 多组织事故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基于改进24Model-ISM-SNA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关联路径研究
10
作者 赵平 刘钰 +1 位作者 靳丽艳 王佳慧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7期37-40,共4页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为有效控制不安全行为发生,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对360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进行分析,提取出22个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GRA)改进的集成ISM-SNA模型,将不安全行为风险...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为有效控制不安全行为发生,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对360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进行分析,提取出22个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GRA)改进的集成ISM-SNA模型,将不安全行为风险因素划分为表层、过渡层与深层,然后对风险因素进行可视化分析、中心度分析及凝聚子群分析,揭示了各致因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传导路径。结果表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可划分成7级3阶的多级递阶结构,安全意识、现场监管、外部环境是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现场监管和隐患排查到位能有效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人 不安全行为 24mod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社会网络分析(SNA)
下载PDF
基于24Model-D-ISM的地铁站火灾疏散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孙世梅 张家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9,共7页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算子客观赋权法(C-OWA)改进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确定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个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及相互作用路径,构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疏散引导、恐慌从众行为、人员拥挤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关键影响因素;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受表层因素、中间层因素、深层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其中,疏散教育与培训、设施维护与检查、疏散预案等因素是根源影响因素,重视根源影响因素的改善有利于从本质上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地铁站 火灾疏散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Bow-Tie模型和贝叶斯网络的LNG加气站动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静 董敏 史博文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3年第2期41-49,77,共10页
城市地区LNG运输与LNG加气站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对公共安全和资产构成严重威胁。针对LNG加气站开展风险分析,尤其是动态风险分析将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LNG加气站的Bow-Tie模型,并根据映射规则将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以模糊集理论和... 城市地区LNG运输与LNG加气站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对公共安全和资产构成严重威胁。针对LNG加气站开展风险分析,尤其是动态风险分析将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LNG加气站的Bow-Tie模型,并根据映射规则将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以模糊集理论和多层次专家评判得到的模糊概率作为先验概率,对LNG加气站系统进行了动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误操作、阀组失效、密封失效和充装过程相关失效是造成LNG加气站泄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要有效避免LNG加气站泄漏,甚至火灾爆炸事故,就必须加强LNG加气站人员管理培训并提高技能水平,同时定期对阀组和密封材料进行检查和维护,严格规范充装操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加气站 bow-tie模型 贝叶斯网络 动态风险分析
下载PDF
基于HAZOP的Bow-Tie分析在重大危险源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洪龙 吴昊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3年第10期55-59,共5页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防控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对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进行防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提出了基于HAZOP的Bow-Tie分析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辨识与评估的方法。通过实...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防控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对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进行防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提出了基于HAZOP的Bow-Tie分析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辨识与评估的方法。通过实践证明,本方法可指导企业进一步提高对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认识,确保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的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危险源 HAZOP bow-tie 屏障
下载PDF
基于Bow-tie模型的LNG储罐安全分析
14
作者 范仲辉 臧鹏芸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59-63,共5页
以LNG储罐投入使用后可能出现的事故为例,如泄漏、罐体破损、真空失效、腐蚀、倒塌、安全附件失效、火灾等,基于Bow-tie模型对以上事故中的LNG储罐进行了安全分析,并对出厂前LNG储罐的设计、制造、检验提出建议。分析事故导致的后果,并... 以LNG储罐投入使用后可能出现的事故为例,如泄漏、罐体破损、真空失效、腐蚀、倒塌、安全附件失效、火灾等,基于Bow-tie模型对以上事故中的LNG储罐进行了安全分析,并对出厂前LNG储罐的设计、制造、检验提出建议。分析事故导致的后果,并对事故发生后的拦截措施提出建议,同时从人员要求和防护装备方面对人员防护给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tie模型 LNG储罐 安全分析
下载PDF
Projecting Wintertime Newly Formed Arctic Sea Ice through Weighting CMIP6 Model Performance and Independence 被引量:1
15
作者 Jiazhen ZHAO Shengping HE +2 位作者 Ke FAN Huijun WANG Fei LI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465-1482,共18页
Precipitous Arctic sea-ice decline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Arctic open-water areas in summer months give more space for sea-ice growth in the subsequent cold seasons. Compared to the decline of the entire Ar... Precipitous Arctic sea-ice decline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Arctic open-water areas in summer months give more space for sea-ice growth in the subsequent cold seasons. Compared to the decline of the entire Arctic multiyear sea ice,changes in newly formed sea ice indicate more thermodynamic and dynamic information on Arctic atmosphere–ocean–ice interaction and northern mid–high latitude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s. Here, we use a large multimodel ensemble from phase 6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6) to investigate future changes in wintertime newly formed Arctic sea ice. The commonly used model-democracy approach that gives equal weight to each model essentially assumes that all models are independent and equally plausible, which contradicts with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large interdependencies in the ensemble and discrepancies in models' performances in reproducing observations. Therefore, instead of using the arithmetic mean of well-performing models or all available models for projections like in previous studies, we employ a newly developed model weighting scheme that weights all models in the ensemble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ir performance and independence to provide more reliable projections. Model democracy leads to evident bias and large intermodel spread in CMIP6 projections of newly formed Arctic sea ice. However, we show that both the bias and the intermodel spread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the weighting scheme. Projections from the weighted models indicate that wintertime newly formed Arctic sea ice is likely to increase dramatically until the middle of this century regardless of the emissions scenario.Thereafter, it may decrease(or remain stable) if the Arctic warming crosses a threshold(or is extensively constr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time newly formed Arctic sea ice model democracy model weighting scheme model performance model independence
下载PDF
Anisotropic time-dependent behaviors of shale under direct shearing and associated empirical creep models 被引量:2
16
作者 Yachen Xie Michael Z.Hou +1 位作者 Hejuan Liu Cunbao Li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1262-1279,共18页
Understanding the anisotropic creep behaviors of shale under direct shearing is a challenging issue.In this context,we conducted shear-creep and steady-creep tests on shale with five bedding orientations (i.e.0°,... Understanding the anisotropic creep behaviors of shale under direct shearing is a challenging issue.In this context,we conducted shear-creep and steady-creep tests on shale with five bedding orientations (i.e.0°,30°,45°,60°,and 90°),under multiple levels of direct shearing for the first tim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isotropic creep of shale exhibits a significant stress-dependent behavior.Under a low shear stress,the creep compliance of shale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logarithm of time at all bedding orientations,and the increase depends on the bedding orientation and creep time.Under high shear stress conditions,the creep compliance of shale is minimal when the bedding orientation is 0°,and the steady-creep rate of shal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bedding orientations of 30°,45°,60°,and 90°.The stress-strain values corresponding to the inception of the accelerated creep stage show an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bedding orientation.A semilogarithmic model that could reflect the stress dependence of the steady-creep rate while considering the hardening and damage process is proposed.The model minimizes the deviation of the calculated steady-state creep rate from the observed value and reveals the behavior of the bedding orientation's influence on the steady-creep rate.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five classical empirical creep models is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It shows that the logarithmic model can well explain the experimental creep strain and creep rate,and it can accurately predict long-term shear creep deformation.Based on an improved logarithmic model,the variations in creep parameters with shear stress and bedding orientations are discussed.With abovementioned findings,a mathematical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n anisotropic shear creep model of shale is proposed,which can characterize the nonlinear dependence of the anisotropic shear creep behavior of shale on the bedding ori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anisotropy Direct shear creep Creep compliance Steady-creep rate Empirical model Creep constitutive model
下载PDF
基于模糊Bow-tie模型的消防安全风险监测方法
17
作者 郑翔 《今日消防》 2023年第5期121-123,共3页
在消防安全风险监测时没有进行消防安全风险后果量化分析,会导致安全风险评定结果可靠性较低,对此,提出基于模糊Bow-tie模型的消防安全风险监测方法。使用主观风险概率与模糊理论,完成消防安全风险模糊概率分析。将布尔代数应用到风险... 在消防安全风险监测时没有进行消防安全风险后果量化分析,会导致安全风险评定结果可靠性较低,对此,提出基于模糊Bow-tie模型的消防安全风险监测方法。使用主观风险概率与模糊理论,完成消防安全风险模糊概率分析。将布尔代数应用到风险故障树中,构建消防安全风险Bow-tie模型。使用改进层级分析法构建风险等级划分模型,实现消防安全风险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量化风险结果,保证风险事件权重计算精度,进一步得到可靠性更高的风险等级划分结果,为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tie模型 三角模糊数 风险防控 消防安全事故 故障树 危险源
下载PDF
基于Bow-tie模型的吊装作业倾覆事故分析
18
作者 尹雪晨 胡向阳 孙宁昊 《安全》 2023年第6期88-93,I0005,共7页
为了解吊装作业事故的原因,有效预防和减少吊装事故的发生,统计分析我国2012-2022年发生的吊装作业事故,选择发生频率最高的倾覆事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Bow-tie模型分析吊装作业倾覆事故的主要危害因素和事故后果,构建了吊装倾覆事故的... 为了解吊装作业事故的原因,有效预防和减少吊装事故的发生,统计分析我国2012-2022年发生的吊装作业事故,选择发生频率最高的倾覆事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Bow-tie模型分析吊装作业倾覆事故的主要危害因素和事故后果,构建了吊装倾覆事故的事故树—事件树Bow-tie模型,并选择事故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显示:吊装倾覆事故的主要原因有起吊操作错误、超载、失衡和干涉等;事故后果主要为人员伤亡、吊车或设备损毁和二次伤害。说明:Bow-tie模型不仅可以清晰地表示出事故原因,还能直观地显示出事故发生的后果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对策措施,为吊装作业事故致因分析和事故预防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tie模型 吊装作业 倾覆事故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基于Bow-Tie模型飞机冲偏出跑道的风险研究
19
作者 张粉婷 《科技视界》 2023年第17期69-71,共3页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和飞行小时数不断增长的同时,不安全事件数量也不断递增,飞机冲偏出跑道严重影响航空安全。Bow-Tie模型主要利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及事故调查分析、风险审计等,可以更好地说明特定风险的状况,以帮助人们了解风险...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和飞行小时数不断增长的同时,不安全事件数量也不断递增,飞机冲偏出跑道严重影响航空安全。Bow-Tie模型主要利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及事故调查分析、风险审计等,可以更好地说明特定风险的状况,以帮助人们了解风险系统及防控措施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tie模型 飞机冲偏出跑道 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风险防控措施
下载PDF
Geostatistical seismic inversion and 3D modelling of metric flow units,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 Brazilian presalt reservoir 被引量:1
20
作者 Rodrigo Penna Wagner Moreira Lupinacc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699-1718,共20页
Flow units(FU)rock typing is a common technique for characterizing reservoir flow behavior,producing reliabl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estimation even in complex geological settings.However,the lateral extrapolation ... Flow units(FU)rock typing is a common technique for characterizing reservoir flow behavior,producing reliabl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estimation even in complex geological settings.However,the lateral extrapolation of FU away from the well into the whole reservoir grid is commonly a difficult task and using the seismic data as constraints is rarely a subject of study.This paper proposes a workflow to generate numerous possible 3D volumes of flow units,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below the seismic resolution limit,respecting the available seismic data at larger scales.The methodology is used in the Mero Field,a Brazilian presalt carbonate reservoir located in the Santos Basin,who presents a complex and heterogenic geological setting with different sedimentological processes and diagenetic history.We generated metric flow units using the conventional core analysis and transposed to the well log data.Then,given a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algorithm,the seismic data and the well log statistics,we simulated acoustic impedance,decametric flow units(DFU),metric flow units(MFU),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volumes in the metric scale.The aim is to estimate a minimum amount of MFU able to calculate realistic scenarios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scenarios,without losing the seismic lateral control.In other words,every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volume simulated produces a synthetic seismic that match the real seismic of the area,even in the metric scale.The achieved 3D results represent a high-resolution fluid flow reservoir modelling considering the lateral control of the seismic during the process and can be directly incorporated in the dynamic characterization work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units Geostatistical inversion Presalt reservoir 3D reservoir modelling Petrophysical modell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