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甘草酸二铵缓释片的处方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伟 尹莉芳 +1 位作者 周建平 赵存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 Ck4m)、山菕酸甘油酯为骨架材料,制备甘草酸二铵缓释片;使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借助试验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绘制响应...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 Ck4m)、山菕酸甘油酯为骨架材料,制备甘草酸二铵缓释片;使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借助试验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绘制响应面曲线图,筛选适合的处方;并通过方程拟合探讨释药机制。结果按预测处方制备的缓释片,在2、4、8、12 h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均值分别为32.55%、49.94%、73.88%、97.89%。对其体外释药曲线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药物的释放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二者的协同作用。结论验证试验证实了预测处方与实际处方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可以应用于甘草酸二铵缓释片处方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缓释片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
下载PDF
应用Box-Behnken组合设计优化金针菇粗多糖提取条件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轩辉 廖森泰 +2 位作者 刘吉平 邹宇晓 吴娱明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3期64-67,共4页
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和提取次数对金针菇水溶性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pH和提取次数的影响作用较弱,二因素的适宜水平分别为7和1次;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影响较显著。采用Box-Behnken组合... 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和提取次数对金针菇水溶性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pH和提取次数的影响作用较弱,二因素的适宜水平分别为7和1次;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影响较显著。采用Box-Behnken组合设计进一步考察3个因子对金针菇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金针菇粗多糖提取率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所确定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7℃,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金针菇粗多糖提取率为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粗多糖 box—behnken组合设计 提取条件优化 提取率
下载PDF
板蓝根多糖的提取与脱蛋白工艺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琳静 李洪森 +1 位作者 乔妍 燕方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0-213,共4页
通过Box-Behnken组合实验设计,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板蓝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5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 通过Box-Behnken组合实验设计,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板蓝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5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板蓝根多糖的提取率为3.55%。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了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胃/胰蛋白酶法对粗多糖中蛋白质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胃/胰蛋白酶脱蛋白工艺,蛋白脱除率较高,分别可达63.5%和52.9%,多糖损失较少,且操作简便,无污染,是较好的脱蛋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粗多糖 box—behnken组合设计 提取条件优化 脱蛋白
下载PDF
香青兰总黄酮微丸制备工艺及释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姜雯 何承辉 邢建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004-3010,共7页
目的优化香青兰总黄酮微丸制备工艺,初步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挤出速率、滚圆速率、滚圆时间为自变量,收率、脆碎度、圆整度和总评归一化值(OD)为因变量,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 目的优化香青兰总黄酮微丸制备工艺,初步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挤出速率、滚圆速率、滚圆时间为自变量,收率、脆碎度、圆整度和总评归一化值(OD)为因变量,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确定较优条件进行验证试验。通过体外溶出试验考察微丸的累积溶出率,采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微丸内部结构。结果香青兰总黄酮微丸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挤出速率36.96 Hz,滚圆速率37.18 Hz,滚圆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预测值和测定值偏差绝对值均<4%,与模型拟合程度较高。微丸累积溶出度较好,采用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微丸内部形成骨架结构。结论优化了香青兰总黄酮微丸制备工艺,该方法科学、简便、可行。微丸吸水膨胀崩解的原因是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强溶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总黄酮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 微丸 溶出试验 扫描电镜技术
原文传递
壳聚糖吸附水中铜离子的影响因素及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甘润 李玲 +4 位作者 赵丽 李丽 冷言冰 汤科 刘新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5-918,共4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吸附水中铜离子的影响因素及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取不同初始浓度(0.1、0.3、0.5、0.8、1.0g/L)的硫酸铜溶液(pH值分别为2.0,3.0,4.0,5.0,6.0)0.03 L,加入壳聚糖(加入量分别为0.05、0.10、0.15、0.20、0.25、0.30 g),在室温... 目的研究壳聚糖吸附水中铜离子的影响因素及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取不同初始浓度(0.1、0.3、0.5、0.8、1.0g/L)的硫酸铜溶液(pH值分别为2.0,3.0,4.0,5.0,6.0)0.03 L,加入壳聚糖(加入量分别为0.05、0.10、0.15、0.20、0.25、0.30 g),在室温(20℃)条件下,以350 r/min水平振荡吸附120 min。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壳聚糖对溶液铜离子的吸附条件,通过红外线光谱法分析壳聚糖吸附铜离子前后基团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最佳吸附条件(壳聚糖加入量为3.33 g/L、初始铜离子浓度为0.38 g/L和pH 5)下,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率为90.27%。壳聚糖—C—O、—CH2OH、—CH和C==O基团在吸附铜离子时起着主要作用。结论 pH值与壳聚糖加入量之间为协同作用,pH值与初始铜离子浓度之间为拮抗作用。壳聚糖中的糖类及蛋白部分在吸附铜离子中起主要作用,存在化学与物理联合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响应面法 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