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achial Plexus Neuropraxia after CT-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a Patient with a Narrow Costoclavicular Space: 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1
作者 John Paul Lew Yan Ru Tan Yee Yian Ong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7年第11期357-363,共7页
A case of brachial plexus neuropraxia occurring during CT-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s reported in a patient with a narrow costoclavicular space. We discuss clinical methods of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a narrow ... A case of brachial plexus neuropraxia occurring during CT-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s reported in a patient with a narrow costoclavicular space. We discuss clinical methods of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a narrow costoclavicular space who are at risk of position-related injury of the brachial plexus during anaesthesia. Identifying high risk patients and proper positioning during anaesthesia are hallmarks of preventing such inju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chial plexus injuries ANAESTHESIA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NARROW costoclavicular space Complication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患儿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涛 涂友兵 +1 位作者 易祖港 马星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4-428,共5页
肋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方式。臂丛内侧束、外侧束、后束在CCS集中于腋动脉外侧,位置关系固定,使用较少的局麻药即可达到良好的阻滞效果。近年来,CCS臂丛神经阻滞逐渐应用于患儿区域麻醉。患儿CCS臂丛神经... 肋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方式。臂丛内侧束、外侧束、后束在CCS集中于腋动脉外侧,位置关系固定,使用较少的局麻药即可达到良好的阻滞效果。近年来,CCS臂丛神经阻滞逐渐应用于患儿区域麻醉。患儿CCS臂丛神经解剖位置表浅,易于超声定位,但血管、神经、胸膜等结构距离较近,超声引导增加了患儿CCS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CCS臂丛神经阻滞的解剖基础及超声定位、阻滞方法及药物用量、患儿临床应用和相关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为患儿CCS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间隙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区域麻醉 儿童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范志勇 谢海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0期171-175,共5页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相对于全身麻醉(全麻),臂丛阻滞能够减少麻醉药物对各系统的影响,用药简单、有效。常见入路有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和腋窝4种。随着麻醉技术以及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臂丛神经阻滞出现了一...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相对于全身麻醉(全麻),臂丛阻滞能够减少麻醉药物对各系统的影响,用药简单、有效。常见入路有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和腋窝4种。随着麻醉技术以及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臂丛神经阻滞出现了一种新的入路--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方法相比,肋锁间隙臂丛外侧束、内侧束及后束集中走行在腋动脉外侧,位置更表浅,因此,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穿刺花费的时间短、起效快、局部麻醉(局麻)药用量少、并发症少,广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间隙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下载PDF
肋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贾菁菁 王砚书 +1 位作者 宁丽娟 向文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50-54,共5页
目的:目的:研究肋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个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上肢骨折手术患儿。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喙突... 目的:目的:研究肋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个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上肢骨折手术患儿。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喙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肋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神经阻滞效果,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阻滞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5 min、10 min,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肌皮神经感觉阻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注药后30 min,尺神经感觉阻滞率高于对照组,注药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观察组尺神经、桡神经运动阻滞率高于对照组,注药后10 min,观察组正中神经、肌皮神经运动阻滞率高于对照组,注药后20 min,肌皮神经运动阻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18 h、24 h、3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骨折手术中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与喙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相比,对儿童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阻滞更为快速,且术后止痛效果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喙突入路
下载PDF
0.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静 赵玲 +1 位作者 向富森 李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2-764,共3页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0.5%罗哌卡因用于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EV50)。方法选择2018年2-8月行前臂尺骨折手术患者4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CCS臂丛神经阻滞。从预试验中出现阳性反应的其中一个较...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0.5%罗哌卡因用于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EV50)。方法选择2018年2-8月行前臂尺骨折手术患者4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CCS臂丛神经阻滞。从预试验中出现阳性反应的其中一个较大容量22 ml开始试验,相邻容量梯度变化为1.2 ml。若前一例患者阻滞30 min内疼痛完全缓解视为阻滞成功,下一例患者罗哌卡因容量下降一级;若阻滞30 min内疼痛未完全缓解视为失败,下一例患者罗哌卡因容量上升一级,获得7个拐点研究结束。采用概率回归法计算0.5%罗哌卡因用于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EV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40例患者中23例(58%)阻滞成功,0.5%罗哌卡因EV50为17.9 ml(95%CI 15.5~20.3 ml)。结论超声引导下0.5%罗哌卡因用于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半数有效容量EV50为17.9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间隙 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半数有效容量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和喙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或手部术中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0
6
作者 李静 赵玲 +2 位作者 韩彬 乔艳 东利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下喙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或手部术中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58例,男33例,女25例,年龄18~70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CCS臂丛神经阻滞...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下喙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或手部术中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58例,男33例,女25例,年龄18~70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CCS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和超声引导下喙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组(B组)。分别给予0.5%罗哌卡因20 ml,记录臂丛神经深度,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注射局麻药后5、10、20、30 min臂丛神经分支(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情况,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以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臂丛神经深度(2.0±1.2)cm,明显浅于B组(3.5±1.8)cm(P<0.05);A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2.0±1.5)min,明显短于B组(4.0±1.5)min(P<0.05);注射局麻药后5、10 min A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阻滞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注药后10 min A组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的运动阻滞率明显高于B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运动阻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耳鸣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较喙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深度浅,神经阻滞穿刺操作时间更短,其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间隙 喙突入路 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老年病人超声引导下肋锁径路神经阻滞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朱炜 周瑜 +1 位作者 杨许丽 张津玮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老年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肋锁径路臂丛神经阻滞(CBPB)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BPB)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的老年病人共80例,将所有病人按性别分层随机平均分为A_(1)组、A_(2)组...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老年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肋锁径路臂丛神经阻滞(CBPB)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BPB)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的老年病人共80例,将所有病人按性别分层随机平均分为A_(1)组、A_(2)组、B_(1)组和B_(2)组。A_(1)组行0.2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CBPB,A_(2)组行0.187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CBPB,B_(1)组行0.2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ABPB,B_(2)组行0.187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ABPB。记录并比较4组的阻滞操作时间、调针次数、起效时间、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病人术后满意度。结果与A_(1)组相比,B_(1)、B_(2)组的操作时间及桡神经、肌皮神经起效时间显著延长,调针次数显著增多(均P<0.01);A_(2)组各支神经起效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或P<0.01)。与A_(2)组相比,B_(1)、B_(2)组的操作时间及桡神经起效时间显著延长,尺神经起效时间显著缩短,调针次数显著增多(均P<0.01)。A_(1)组各支神经的感觉神经阻滞率、运动神经阻滞率均明显高于B_(2)组(P<0.05);A_(1)组与A_(2)组各支神经的感觉神经阻滞率、运动神经阻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_(1)、A_(2)组的病人满意度均显著高于B_(1)、B_(2)组(P<0.01)。结论与ABPB相比,老年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病人行超声引导下CBPB的操作时间短、调针次数少、神经阻滞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且使用0.1875%的罗哌卡因(0.5 mL/kg)就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老年人 上臂远端骨折
下载PDF
神经外周间隙生理盐水扩张法在腋路臂丛阻滞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于鑫 徐杨 +1 位作者 胡倩 崔德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神经外周间隙生理盐水扩张联合血管旁注射法(perineural space expansion-perivascular technique,PSEPV)与传统血管旁注射法(perivascular technique,PV)在腋路臂丛阻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神经外周间隙生理盐水扩张联合血管旁注射法(perineural space expansion-perivascular technique,PSEPV)与传统血管旁注射法(perivascular technique,PV)在腋路臂丛阻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将60例急诊手部外伤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PSE-PV组和PV组,每组30例,麻醉方法均为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阻滞。PSE-PV组在腋动脉正上方12点方位注射5 mL生理盐水将目标神经与腋动脉及周围组织分离后再注射15 mL 0.5%罗哌卡因;PV组在腋动脉12点方位直接注射20 mL 0.5%罗哌卡因。记录操作后30 min感觉和运动阻滞评分、操作时间、阻滞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SEPV组的感觉、运动阻滞评分分别为1.7±0.3和1.6±0.3,PV组分别为1.8±0.4和1.6±0.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SE-PV组操作时间为(4.0±1.3)min,略高于PV组的(3.9±1.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成功率均为100%。仅有PV组1例患者发生轻度局部麻醉药中毒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外周间隙生理盐水扩张法可以减少腋路臂丛阻滞局部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与传统方法相当,未增加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路臂丛阻滞 神经外周间隙扩张 超声 局部麻醉
下载PDF
经肋锁间隙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黎建金 虞雪融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3期2666-2671,共6页
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常用的区域麻醉方式之一,其经典的路径包括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和腋窝4个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近年来,随着臂丛神经阻滞相关的研究进展,出现了很多新理论和技术。其中,肋锁间隙中的臂丛神经具有稳定的解剖学基础... 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常用的区域麻醉方式之一,其经典的路径包括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和腋窝4个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近年来,随着臂丛神经阻滞相关的研究进展,出现了很多新理论和技术。其中,肋锁间隙中的臂丛神经具有稳定的解剖学基础,神经在其间隙中变异率低。在超声引导下行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时,具有超声切面中容易辨认臂丛神经束和血管;同时有穿刺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阻滞起效快、局部麻醉药用量少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间隙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解剖基础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下肋锁间隙连续臂丛阻滞对手外伤术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逯家宇 金星 何巍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下肋锁间隙(costo-clavicular space,CCS)连续臂丛阻滞对手外伤术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手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超声下喙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超声下肋锁间隙(costo-clavicular space,CCS)连续臂丛阻滞对手外伤术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手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超声下喙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和观察组(超声下肋锁间隙入路连续臂丛阻滞),每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神经深度、麻醉操作时间、术后第1次追加药物时间、VAS评分、Cor、NE、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深度、麻醉操作时间及术后第1次追加药物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VAS评分、Cor、NE、CD3^(+)、CD4^(+)、CD8^(+)、CD4^(+)/CD8^(+)水平存在时点、组间及时点与组间交互作用(P<0.05);术后6、12、24、48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毕、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Cor、NE、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而CD3^(+)、CD4^(+)、CD8^(+)水平更高(P<0.05).结论 超声下肋锁间隙连续臂丛阻滞在手外伤术中具有较为理想的镇痛效果,利于减轻术后生理疼痛和机体应激反应,并对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下肋锁间隙连续臂丛阻滞 手外伤术 疼痛 应激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罗哌卡因在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尚宇 于淼 王宇恒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前臂尺骨骨折患者39例,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由预试验中呈阳性反应的较大容量22 m...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前臂尺骨骨折患者39例,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由预试验中呈阳性反应的较大容量22 mL开始进行试验,每个梯度之间的容量变化为1.2 mL。若前例患者阻滞成功则下例罗哌卡因的容量降低1级,若前例患者阻滞失败则下例罗哌卡因的容量提高1级,获取7个拐点则结束研究。结果本组患者中共22例阻滞成功,阻滞成功率为56.41%。0.5%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容量为18.0 mL,95%CI为15.2~20.2 mL,0.5%罗哌卡因的95%有效容量为21.5 mL,95%CI为19.2~23.8 mL。结论罗哌卡因在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为18.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前臂尺骨骨折 超声 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半数有效容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对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熊伟 刘信全 +3 位作者 唐连强 艾华东 顾治芬 屈新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8-13,共6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Costoclavicular space block,CCSB)对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Costoclavicular space block,CCSB)对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前臂或手部手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组(RD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CCSB并置管,R组予以单独罗哌卡因神经阻滞和术后持续镇痛,RD组予以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神经阻滞和术后持续镇痛。记录神经阻滞时间和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效率、静息VAS评分、自控镇痛次数、曲马多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评价患者睡眠节律和质量、焦虑程度(GAD-7)、躯体症状群(PHQ-15)和治疗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CCSB穿刺和置管顺利,未出现阻滞相关并发症,两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和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后30min RD组的运动阻滞评分2分占比明显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觉阻滞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和48h RD组静息VAS评分较R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使用自控镇痛的次数以及使用曲马多的患者比例和剂量高于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睡眠节律异常率、GAD-7评分和重度焦虑发生率、PHQ-15评分和重度躯体症状发生率高于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和满意度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可为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术后提供有效的疼痛控制,辅助使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优化镇痛效果,改善患者心身健康,提升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或手部手术 术后镇痛 肋锁间隙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 神经刺激仪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在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静 何晓华 梁弟杰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91-95,共5页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下喙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拟行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下喙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拟行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和超声引导下喙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组(B组)。记录臂丛神经深度,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注射局麻药后5、10、20、30 min臂丛神经分支(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情况,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记录24 h静脉自控镇痛阿片类药物总量和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等。结果:A组臂丛神经进针深度(1.9±1.2)cm,明显浅于B组的(3.6±1.7)cm(P<0.05);A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2.1±1.5)min,明显短于B组的(3.4±1.7)min(P<0.05);注射局麻药后10 min,A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阻滞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注射局麻药后10 min,A组尺神经、桡神经的运动阻滞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较喙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进针深度浅,神经阻滞穿刺操作时间更短,其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骨折 臂丛神经 肋锁间隙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兴禄 黄莲 曾繁培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8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0.3%罗哌卡因进...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0.3%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应用0.4%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围术期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术后不同时间疼痛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更高(86.00%vs 9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0 min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 h与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更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使用0.4%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效果较好,可提升麻醉阻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疼痛度 神经完全阻滞效果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柯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5期98-101,184,共5页
目的 比较0.3%罗哌卡因和0.4%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CC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在该院行超声引导下CCB短时手术(<90 min)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1,使用0.4%的罗哌卡因进... 目的 比较0.3%罗哌卡因和0.4%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CC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在该院行超声引导下CCB短时手术(<90 min)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1,使用0.4%的罗哌卡因进行阻滞麻醉)和B组(n=31,使用0.3%的罗哌卡因进行阻滞麻醉)。对比麻醉优良率、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麻醉效果优良率,A组96.77%显著高于B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5);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快于B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快于B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0%与B组的9.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CCB中应用0.4%的罗哌卡因,能够显著提升神经支配区域的阻滞效果,促使患者获得更加显著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药物浓度 超声引导 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阻滞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在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评价中的意义
16
作者 李旭 侯玉书 +3 位作者 魏勇 崔晓媛 金梅生 沈千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在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西安市中医医院尺骨、尺侧指骨或掌骨骨折患者,共50例,剔除5例术中探查发现尺动脉损伤的患者,共4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行肋锁间隙臂... 目的探讨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在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西安市中医医院尺骨、尺侧指骨或掌骨骨折患者,共50例,剔除5例术中探查发现尺动脉损伤的患者,共4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行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于阻滞前(T_(0))、阻滞后5 min(T_(1))、阻滞后10 min(T_(2))、阻滞后15 min(T_(3))、阻滞后20 min(T_(4))、阻滞25 min(T_(5))和阻滞后30 min(T_(6))测定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针刺痛触觉评分,将T_(6)时针刺痛触觉评分为2分的纳入A组(28例),<2分的纳入B组(17例)。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尺动脉多普勒频谱;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针刺痛触觉评分;比较A组、B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所有患者T_(1)~T_(6)时舒张早期负向波消失。与T_(0)时相比,T_(1)~T_(6)时尺动脉横截面积(CSA)、前后径(APD)增大,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时间平均流速(TAV)增快,血流量(BF)增多,阻力指数(RI)降低,针刺痛触觉评分升高(P<0.01)。与T_(0)时比较,T_(6)时两组的APD增大,EDV、TAV增快,BF增多,RI降低(P<0.05);A组T_(0)与T_(1)时的CSA、APD、PSV、EDV、TAV、BF、R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_(0)与T_(1)时的CSA、APD、PSV、EDV、TAV、B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时,尺动脉血流频谱的形态改变及阻滞后30 min APD、EDV、TAV、BF、RI变化可用于评价尺神经支配区域的痛觉阻滞效果;阻滞后5 min CSA、APD、PSV、EDV、TAV、BF变化可用于评价尺神经支配区域触觉阻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间隙 臂丛神经阻滞 尺动脉 血流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韦宁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5期55-57,共3页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最常使用的麻醉、镇痛方式。根据上肢手术部位的要求和神经走行解剖位置的不同,臂丛神经阻滞的阻滞部位和路径愈来愈多,其中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腋路是臂丛神经阻滞的经典入路路径。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最常使用的麻醉、镇痛方式。根据上肢手术部位的要求和神经走行解剖位置的不同,臂丛神经阻滞的阻滞部位和路径愈来愈多,其中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腋路是臂丛神经阻滞的经典入路路径。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和操作人员水平的提高,神经阻滞技术不断革新,新的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肋锁间隙(CCS)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应运而生。CCS入路解剖位置固定且变异率低,能为上肢手术提供全面的镇痛。本文就CCS的解剖、超声引导下阻滞方法及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肋锁间隙 上肢手术
下载PDF
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静 王武涛 +2 位作者 赵玲 李文娇 东利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682-685,共4页
目的研究确定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costoclavicular space,CCS)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行手掌骨折手术患者4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CCS臂丛神经阻滞。... 目的研究确定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costoclavicular space,CCS)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行手掌骨折手术患者4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CCS臂丛神经阻滞。采用序贯法开始试验,以22 ml为总量,第1例患者起始浓度为0.33%,相邻容量梯度变化为0.02%。给药30 min后测定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感觉评分2级、运动评分2级以上,视为上一例患者有效,下一例患者药物浓度下降一级;若无效,下一例患者药物浓度上升一级,获得7个拐点研究结束。采用概率回归法计算罗哌卡因用于手掌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EC50及其95%CI。结果40例患者中22例(55%)阻滞成功,罗哌卡因EC50为0.23%(95%CI 0.21%~0.26%)。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手掌骨折患者时罗哌卡因EC50为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间隙 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半数有效浓度
原文传递
B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与喙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Barton骨折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21
19
作者 殷国江 阮剑辉 +3 位作者 周翔 胡光俊 宋晓阳 夏中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期285-289,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与喙突两种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Barton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Barton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肋锁间隙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n=30)和喙突入路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组(B组...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与喙突两种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Barton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Barton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肋锁间隙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n=30)和喙突入路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组(B组,n=30)。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同时留置神经阻滞导管,麻醉后2小时经神经阻滞导管连接无线电子镇痛泵。记录手术过程中神经深度、麻醉操作时间,并评估麻醉效果;记录术后第一次追加药物时间;记录麻醉后6 h、12 h、18 h、24 h、36 h、48 h静息及运动状态VAS评分;记录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神经深度明显减浅(P<0.05),麻醉操作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第一次追加药物时间延长(P<0.05),麻醉后12 h、18 h、24 h、36 h静息及运动状态VAS评分较低(P<0.05),术后第一天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高(P<0.05),误穿血管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入路与喙突入路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均可安全有效用于Barton骨折手术术后镇痛;但肋锁间隙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更好,且具有神经阻滞深度浅、操作时间更短、阻滞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及并发症更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肋锁间隙 喙突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改良内侧入路肋锁间隙臂丛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柴彬 侯雪琦 +2 位作者 林文新 熊伟 马保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931-93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外侧入路和改良内侧入路肋锁间隙(costoclavicular space,CCS)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评价改良内侧入路CCS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探讨一种新的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方法选取实施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外侧入路和改良内侧入路肋锁间隙(costoclavicular space,CCS)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评价改良内侧入路CCS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探讨一种新的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方法选取实施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外侧入路CCS组(C组)、改良内侧入路CCS组(M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0.5%罗哌卡因20 ml进行CCS臂丛神经阻滞。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记录阻滞完成后30 min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M组阻滞操作时间短于C组(P<0.05);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与阻滞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30 min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完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改良内侧入路CCS可安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操作难度更小,更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肋锁间隙 臂丛神经阻滞 改良内侧入路 外侧入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