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Salt Water Movement in Iwaki River Estuary, Japan
1
作者 Mikio Sasaki Hitoshi Tanaka Makoto Umed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年第1期10-19,共10页
关键词 运动特征 水盐运动 日本 河口 盐度分布 时空变化 环境变化 时间变化
下载PDF
托素湖湖水蒸发过程中析盐及其pH值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棣 马云麒 +4 位作者 李兴意 杨剑 彭章旷 刘玉秀 马学海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1期46-56,共11页
盐湖卤水蒸发是提取盐湖有益成分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前盐湖卤水的蒸发实验主要集中在矿化程度较高的盐湖和咸水湖中,蒸出矿物以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为了获得湖水蒸发过程中从低矿化度到高矿化度全阶段的析盐和pH值变化规律,用托素湖微... 盐湖卤水蒸发是提取盐湖有益成分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前盐湖卤水的蒸发实验主要集中在矿化程度较高的盐湖和咸水湖中,蒸出矿物以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为了获得湖水蒸发过程中从低矿化度到高矿化度全阶段的析盐和pH值变化规律,用托素湖微咸水在恒温室内开展28±2℃蒸发实验。托素湖为硫酸镁亚型微咸水湖(矿化度27.8 g/L),整个蒸发过程中pH值由8.92持续降低到6.108;矿物析出顺序为三水菱镁矿—文石—石盐—六水泻盐—白钠镁矾—五水泻盐—四水泻盐,共有七组盐类析出。卤水pH值的变化主要受矿物相变化控制,在碳酸盐析出过程中pH由8.529迅速降低到7.205,而后以析出矿物石盐为主的石盐—硫酸盐析出阶段pH降低到6.887,之后在白钠镁为主的硫酸盐—石盐阶段pH缓慢降低到6.29。同时分析了石膏、芒硝、泻利盐等矿物未析出的原因。通过托素湖湖水蒸发实验,可以更全面地认识硫酸镁亚型盐湖演化全过程中的矿物沉积规律及物理化学性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素湖 微咸水湖 蒸发实验 PH值
下载PDF
芬兰贝氏藻(硅藻门)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龚志港 刘冰 +2 位作者 刘祝祥 陈锦华 袁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75-2080,共6页
以采集于青海湖的石附生硅藻(芬兰贝氏藻)为样品,用10%的HCl溶液溶解样品中含钙的固体化合物,再加入30%H2O2溶液氧化去掉硅藻细胞的有机物质,获得干净的硅藻标本。利用Naphrax封装剂制成永久装片,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对其形态特征进... 以采集于青海湖的石附生硅藻(芬兰贝氏藻)为样品,用10%的HCl溶液溶解样品中含钙的固体化合物,再加入30%H2O2溶液氧化去掉硅藻细胞的有机物质,获得干净的硅藻标本。利用Naphrax封装剂制成永久装片,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在光学显微镜下芬兰贝氏藻具有披针形的壳瓣外形、尖圆的壳面末端和明显伸长的中轴区三个特征。(2)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芬兰贝氏藻紧邻中央区的孔纹明显伸长,其长度为2~4个正常孔纹的长度。(3)通过文献查阅和相似种类的比较发现,同时具有尖圆的末端和明显伸长的紧邻中央区的孔纹是芬兰贝氏藻鉴定的独特性状组合,故芬兰贝氏藻的身份可由此确定。该研究首次报道了芬兰贝氏藻在中国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咸水硅藻 贝氏藻属 中央区 伸长的孔纹
下载PDF
青海湖水位下降与趋势预测 被引量:8
4
作者 杨贵林 刘国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7-24,共8页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半咸水湖,近百年来,特别是有水文记录的30多年来,湖水位持续下降,已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关注。本文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湖水位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1.青海湖水位差与入湖补给量、耗水量关系密切,其复相关系效高达0....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半咸水湖,近百年来,特别是有水文记录的30多年来,湖水位持续下降,已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关注。本文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湖水位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1.青海湖水位差与入湖补给量、耗水量关系密切,其复相关系效高达0.95;2.青海湖多年平均亏水量为4.5×10~8m^3,累积亏水量与湖水位变化趋势完全一致;3.在总耗水量中,人为耗水仅占1%左右。因此,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此外,本文利用相关分析法,灰色系统、叠加模型,分别对湖水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相关分析和叠加模型效果较好,1989年实测值与预测值较为接近。最后对未来湖水位下降的极限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半咸水湖 水位变化 预测
下载PDF
大苏干湖湖水蒸发过程中析盐规律及pH值变化
5
作者 李兴意 马云麒 +5 位作者 彭章旷 杨剑 张棣 马学海 刘玉秀 张艳灵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4期81-89,共9页
卤水蒸发实验多集中在矿化度较高的后期阶段的盐湖,其矿物主要为氯化物及镁的硫酸盐。为了获得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整个盐湖演化阶段的析盐及pH值变化规律,使用大苏干湖微咸水(矿化度为26.5 g/L)在28±2℃的恒温室内进行蒸发实... 卤水蒸发实验多集中在矿化度较高的后期阶段的盐湖,其矿物主要为氯化物及镁的硫酸盐。为了获得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整个盐湖演化阶段的析盐及pH值变化规律,使用大苏干湖微咸水(矿化度为26.5 g/L)在28±2℃的恒温室内进行蒸发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蒸发过程矿物结晶析出顺序为单水方解石—石盐—三水碳酸镁—白钠镁矾—泻利盐—六水泻盐—碳酸钠矾,共有七组盐类析出序列,不同于其它硫酸钠亚型的盐湖蒸发沉积规律,大苏干湖微咸水蒸发沉积过程中未见芒硝析出,可能与其特殊的水化学组成有关;pH值由8.82持续降低到6.29。其pH值的变化主要受控于矿物相的析出,在碳酸盐析出过程中pH由8.79迅速降低到7.38,而后以白钠镁矾为主的硫酸盐析出阶段pH降低到6.65,之后在石盐析出阶段pH缓慢降低到6.29。通过微咸水湖的蒸发实验,对于盐湖演化过程中的结晶析盐规律及各析盐阶段的pH值变化规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苏干湖 微咸水 蒸发实验 析盐规律 PH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