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脑胶质瘤分级的效能分析
1
作者 郭松 宋朝晖 张首宁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871-87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脑胶质瘤分级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两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70例(低级别脑胶质瘤4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30例),比较肿瘤实质区...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脑胶质瘤分级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两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70例(低级别脑胶质瘤4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30例),比较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与对侧相应正常脑实质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比较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肿瘤实质区和瘤周水肿区相对rCBF(rrCBF)和相对ADC(rAD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rCBF、rADC单独及联合鉴别脑胶质瘤分级的效能。【结果】肿瘤实质区rCBF高于瘤周水肿区和正常脑实质(P<0.05),ADC低于瘤周水肿区和正常脑实质(P<0.05);瘤周水肿区rCBF高于正常脑实质(P<0.05),ADC低于正常脑实质(P<0.05)。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肿瘤实质区rrCBF低于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P<0.05),rADC高于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P<0.05)。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瘤周水肿区rrCBF低于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P<0.05),rADC与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rCBF、rADC对脑胶质瘤分级均有一定鉴别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0.870,敏感度分别为0.867、0.900,特异度分别为0.800、0.775;两项联合鉴别脑胶质瘤分级的曲线下面积为0.954,敏感度为0.933,特异度为0.975。【结论】PWI、DWI对脑胶质瘤分级均有一定鉴别效能,两者联合鉴别效能更高,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影像诊断 脑肿瘤/影像诊断 弥散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K-801对清醒大鼠习得性LTP中海马DG区谷氨酸浓度的影响
2
作者 姜岩 刘巧凤 +3 位作者 邴艳华 潘得熙 金元哲 金清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1-526,共6页
目的观察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过程中,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1-D-asparate,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抑制剂MK-801对自由活动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细胞外液中谷氨酸(Glutamate,Glu)浓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它们与习得性突触... 目的观察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过程中,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1-D-asparate,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抑制剂MK-801对自由活动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细胞外液中谷氨酸(Glutamate,Glu)浓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它们与习得性突触效应长时程增强(learning dependenatlong-term potentiation,LD-LTP)和行为学习之间的关系。方法该实验选用Wistar系雄性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8只):对照1组和实验1组在用脑部微量注射法往海马DG区分别注射Ringer液和MK-801的条件下,利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Glu浓度,同时利用慢性埋植电极技术测定海马DG区群体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LTP形成的指标)幅值;对照2组和实验2组进行条件反射训练,每天训练前往DG区分别注射Ringer液和MK-801,测定DG区Glu浓度和PS幅值,并观察大鼠行为正确反应率。将未进行处理前的Glu浓度和PS幅值分别定为100%。结果对照1组:海马DG区微量注射Ringer液后,DG区内Glu浓度与注射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1组:海马DG区微量注射60μmol/L的MK-801 1μL后,Glu水平减少到注射前的(30.67±17.76)%,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2组:随着条件反射的建立,DG区Glu出现明显增加,增加到训练开始前的(275.19±11.17)%,与训练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随着条件反射的消退,Glu水平又逐渐回降,这与DG区PS幅值以及大鼠行为正确反应率的变化呈平行关系。实验2组:DG区微量注射MK-801,显著推迟条件反射的形成,而且条件反射形成时的PS幅值及Glu浓度的变化明显小于对照2组(P<0.01)。结论NMDA受体参与谷氨酸(Glu)介导的海马DG区习得性LTP的形成过程,而且用MK-801阻断NMDA受体的作用可明显抑制突触前膜Glu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齿状回 谷氨酸 脑部微量透析 习得性突触效应长时程增强 学习记忆 MK-801 动物实验模型
下载PDF
急性酒精中毒对清醒大鼠海马DG区部分氨基酸递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许银花 崔松彪 +1 位作者 潘德熙 吴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4-466,共3页
目的本实验研究清醒状态下大鼠急性大量灌胃乙醇后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细胞外液部分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方法将成年Wistar大鼠(270±30g)1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6)和酒精组(n=6)。酒精组大鼠胃内灌入50%食用酒精... 目的本实验研究清醒状态下大鼠急性大量灌胃乙醇后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细胞外液部分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方法将成年Wistar大鼠(270±30g)1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6)和酒精组(n=6)。酒精组大鼠胃内灌入50%食用酒精,每次0.5ml,每10min灌1次,直到大鼠出现酒精中毒状态为止。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用脑内微量透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几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包括谷氨酸(glutamate,Glu)、天冬氨酸(aspartate,Asp)、谷氨酰胺(Glutamine,Gln)、甘氨酸(Glycine,Gly)、牛黄酸(Taurine,Tau)和丙氨酸(Alanine,Al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酒精中毒时大鼠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Asp、Glu和Gly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而Gln、Tau和Al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与海马DG区Asp、Glu和Gly含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氨基酸类 海马齿状回区 脑部微量透析
下载PDF
脑外伤后ERK信号通路调节AQP4及其锚定蛋白DG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万珊珊 马佩莹 +8 位作者 徐进 杨美 邱国平 卓飞 许士叶 张杲黎 霍介超 巨宇灿 刘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0-879,共10页
脑外伤是青年人最主要的致死与致残疾病。脑水肿是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其形成与脑内最主要的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关系密切。AQP4对水的转运与其在星形胶质细胞胞膜上的极性分布有关。肌营养不良-肌萎缩蛋白复合物(dystrophin-d... 脑外伤是青年人最主要的致死与致残疾病。脑水肿是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其形成与脑内最主要的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关系密切。AQP4对水的转运与其在星形胶质细胞胞膜上的极性分布有关。肌营养不良-肌萎缩蛋白复合物(dystrophin-dystroglycan complex,DDC)可能与AQP4的锚定及极性分布有关。肌萎缩蛋白(dystroglycan,DG)是该复合物的核心成员,但其对AQP4锚定及极性表达的作用目前并不清楚。脑外伤后,AQP4的表达改变是否与DG有关,其二者表达变化的调控机制均不清楚。为了揭示以上科学问题,为临床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提供理论依据,分别进行在体、离体及离体干扰实验。研究发现脑外伤后,AQP4、α-DG、β-DG的表达,于6h增至峰值,后逐渐减弱,于24 h降至最低,48 h再次表达上调。在此过程中,其表达变化规律虽基本一致,但确实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在星形胶质细胞划伤后,DG与AQP4及p-ERK的表达改变完全一致;抑制及激活ERK信号通路后,分别导致DG与AQP4的表达下调及上调。以上结果证实,脑外伤后,DG参与AQP4在星形胶质细胞的锚定,但并非AQP4极性表达的专属锚定蛋白质;机械损伤后,早期ERK信号通路激活,并上调DG及AQP4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脑外伤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肌萎缩蛋白
下载PDF
双氢麦角碱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海马DG区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许银花 吴光 +1 位作者 郑雪梅 崔松彪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观察双氢麦角碱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细胞外液部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成年Wistar大鼠(270±30 g)1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6)、酒精组(n=6)和治疗组(n=6)。酒精组与治疗组大鼠胃内先灌入50%食... 目的观察双氢麦角碱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细胞外液部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成年Wistar大鼠(270±30 g)1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6)、酒精组(n=6)和治疗组(n=6)。酒精组与治疗组大鼠胃内先灌入50%食用酒精,每次0.5 ml,每10 min灌1次,直到大鼠出现酒精中毒状态为止。30 min后,治疗组大鼠灌胃双氢麦角碱0.7 mg/kg,酒精组灌胃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用脑内微量透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几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包括谷氨酸(glutamate,Glu)、天冬氨酸(aspartate,Asp)、谷氨酰胺(Glutamine,Gln)、甘氨酸(Glycine,Gly)、牛黄酸(Taurine,Tau)和丙氨酸(Alanine,Ala)。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急性酒精中毒时大鼠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Asp、Glu和Gly的含量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而Gln、Tau和Ala含量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2)治疗组大鼠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Asp、Glu和Gly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均为P>0.05)。结论(1)急性酒精中毒与海马DG区Asp、Glu和Gly含量增加有关。(2)双氢麦角碱可降低急性酒精中毒导致的大鼠海马DG区Asp、Glu和Gly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氨基酸类 海马齿状回区 脑部微量透析 二氢麦角碱
下载PDF
不同时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特征及鉴别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强 黄晓旗 马小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特征及差异。【方法】两院收治的89例ACI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组(发病时间≤6 h,39例)和急性期组(6 h<发病时间≤3 d,50例),比较不同时期ACI患者病灶侧...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特征及差异。【方法】两院收治的89例ACI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组(发病时间≤6 h,39例)和急性期组(6 h<发病时间≤3 d,50例),比较不同时期ACI患者病灶侧、病灶对侧的DTI参数,包括各向异性指数(FA)、平均弥散系数(DCavg)和各向同性(ISO),并评估病灶侧FA值、DCavg值、ISO值诊断ACI超急性期的价值。【结果】急性期组患者FA图上信号强度降低,脑白质纤维束中断破坏,超急性期组患者FA图未见明显信号改变;超急性期组患者DCavg图信号降低、脑白质纤维破坏,急性期组患者DCavg图脑白质纤维束中断、减少。超急性期组患者病灶侧FA值高于急性期,DCavg值、ISO值均低于急性期(P<0.05)。超急性期组患者病灶对侧DCavg值低于急性期组,ISO值高于急性期(P<0.05)。超急性期、急性期患者病灶对侧DCavg值均高于病灶侧,ISO值均低于病灶侧(P<0.05)。急性期患者病灶对侧FA值高于病灶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病灶侧FA值、DCavg值、ISO值单一及联合诊断ACI超急性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2、0.842、0.848和0.916。【结论】急性期ACI患者FA图上信号强度降低,DCavg图上脑白质纤维束中断、减少,与超急性期DTI图像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DTI参数中FA值、DCavg值、ISO值可用于辅助诊断ACI分期,且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影像诊断 急性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特征及其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5
7
作者 牛稳 邱晓晖 刘艺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特征及其与急性脑梗死(AC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56例症状性MCA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颅脑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结果将其分为ACI组和非...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特征及其与急性脑梗死(AC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56例症状性MCA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颅脑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结果将其分为ACI组和非ACI组(NACI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管腔狭窄率、斑块位置、形态、长度及强化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AC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单个变量及其组合的预测效能。【结果】ACI组患者斑块长度及斑块强化所占比例高于NA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长度、斑块强化是症状性MCA狭窄患者发生A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管腔狭窄率、斑块长度、斑块强化及三者联合预测ACI发生的AUC分别是0.611、0.836、0.782、0.877,斑块长度和斑块强化程度对ACI的预测效能均高于管腔狭窄率(P<0.05),且三者联合可以显著提高对ACI的预测效能(P<0.05)。【结论】斑块长度和斑块强化是症状性MCA狭窄患者发生ACI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在预测ACI的发生方面优于管腔狭窄,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ACI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颅内动脉硬化/影像诊断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评估颅脑损伤的程度及其对ICP探头置入术后脑血流动力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彦挺 杜光勇 +2 位作者 贾喆 王晓溪 贺利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评估颅脑损伤的程度及其对ICP探头置入术后脑血流动力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9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其中轻度患者25例,中度患者21例,重度患者33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79...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评估颅脑损伤的程度及其对ICP探头置入术后脑血流动力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9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其中轻度患者25例,中度患者21例,重度患者33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79例(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颅脑损伤患者、不同疗效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积(rCBV)、血液通过组织的平均时间(MTT).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CBF、rCBV、MTT检测对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rCBF、rCBV显著低于对照组,MT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rCBF、rCBV呈逐渐下降的趋势,MTT呈升高趋势,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rCBF、rCBV高于无效组,MTT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CBF、rCBV、MTT联合检测对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的预测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对脑损伤程度的诊断及其对ICP探头置入术后脑血流动力学的诊断特异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影像诊断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流动力学 颅内压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同年龄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强 张瑞彪 +3 位作者 张玉芹 付晓芹 杜伟 王艳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3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青年及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Hp)IgG(Hp-IgG)抗体及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IgG(CagA-HpIgG)的阳性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探讨Hp感染及血浆HCY与不同年龄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青... 目的通过观察青年及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Hp)IgG(Hp-IgG)抗体及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IgG(CagA-HpIgG)的阳性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探讨Hp感染及血浆HCY与不同年龄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青年(<45岁)、老年(>60岁)脑梗死患者各40例血清Hp-IgG、CagA-Hp-IgG及血HCY浓度;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结果老年组血浆Hp-IgG及CagA-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青年组75.0%vs52.6%,65.0%vs37.5%(P<0.05);青年组血浆HCY平均浓度明显高于老年组(48.6±9.5)μmol/Lvs(35.6±7.1)μmol/L(P<0.01),两组之间血脂水平除TG外(P<0.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老年脑梗死的发病较青年脑梗死更为密切,并可能影响血TG水平,而血清HCY与青年脑梗死发病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螺杆菌 幽门 半胱氨酸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寇忠爱 相波 赵仁亮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24小时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其发病后1天、2天、4天、8天、12天血...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24小时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其发病后1天、2天、4天、8天、12天血清MMP-9浓度。与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水平于发病后1天、2天、4天、8天、12天分别为(261.7±128.4)μg/L、(382.8±151.6)μg/L、(302.7±138.4)μg/L、(283.5±121.3)μg/L、(236.6±112.9)μg/L,与对照组水平(147.1±108.6)μg/L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发病后2天水平升高尤著,此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大梗死灶组患者发病后2天血清MMP-9水平高于中、小梗死灶组(F=6.179,P<0.01),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灶大小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天血清MMP-9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482,P<0.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天血清MMP-9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0.536,P<0.001)。预后不良组血清MMP-9水平各时间点均高于预后良好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血清MMP-9水平明显升高,提示MMP-9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灶越大、脑损伤越重,血清MMP-9升高越明显。血清MMP-9水平可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明胶酶B 预后
下载PDF
大秦艽汤对急性脑梗死近期血液流变学、Hcy及神经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宋昕 李燕 +2 位作者 赵璇 范军铭 赵京伟 《陕西中医》 2018年第6期699-702,共4页
目的:分析大秦艽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8)。常规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糖降压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分析大秦艽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8)。常规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糖降压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秦艽汤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以及血清Hcy水平。结果:治疗两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Hcy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大秦艽汤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降低Hcy水平,疗效显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中西医结合疗法 @大秦艽汤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脑利钠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田玮 付研 王勇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的浓度与早期诊断及短期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灌注治疗组和非灌注治疗组,测定入院时和入院后第7天的血浆BNP浓度,行心电图、血常规、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钙...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的浓度与早期诊断及短期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灌注治疗组和非灌注治疗组,测定入院时和入院后第7天的血浆BNP浓度,行心电图、血常规、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及超声心动检查,所有患者自入院起随访30d。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BNP水平均增高,但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第7天,灌注组BNP水平为(155.05±88.91)pg/ml,较入院时(307.91±274.37)pg/ml显著降低(P<0.01),而非灌注组前壁心肌梗死BNP水平反而较入院时增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7天BNP浓度与第7天的超声心动检查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49,P=0.001),与左室舒张末径(LVEDD)呈正相关(r=0.431,P=0.041)。入院时及第7天BNP浓度与心肌梗死后近期心力衰竭(P1=0.003;P7=0.005)及总心血管不良事件(P1=0.001;P7=0.006)的发生明显相关。结论血浆BNP浓度是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并有可能用于评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脑利钠肽 预后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儿童外伤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春泉 张庆江 +3 位作者 崔华雷 马骁 王振芳 孙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5-16,34,共3页
目的总结纳洛酮治疗儿童外伤性脑梗塞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儿童外伤性脑梗塞患儿,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纳洛酮治疗组,每组各23例,分别于入院当天起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加用盐酸纳洛酮治疗,疗程1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N... 目的总结纳洛酮治疗儿童外伤性脑梗塞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儿童外伤性脑梗塞患儿,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纳洛酮治疗组,每组各23例,分别于入院当天起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加用盐酸纳洛酮治疗,疗程1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NIH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治疗组21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常规药物治疗组15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儿的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病因学 脑损伤/并发症 脑梗塞/药物疗法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及其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清华 包红 +2 位作者 肖伟忠 林春颖 李益明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5期1289-1291,1295,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中血清脂联素(A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的T2DM患者10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ACI)组的患者72例,单纯T2DM 33例和同期健康体...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中血清脂联素(A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的T2DM患者10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ACI)组的患者72例,单纯T2DM 33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NC)组30例。分别检测各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APN,VEGF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对NC组、T2DM组和DACI组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测量,IMT(0.72±0.13)mm、(0.89±0.19)mm vs(1.13±0.37)mm,Crouse积分(1.22±1.06)分、(3.52±1.73)分vs(4.68±2.28)分,VEGF(112.96±11.27)ng/L、(143.83±15.86)ng/L vs(160.32±19.43)ng/L,hsCRP(1.52±0.98)mg/L、(6.58±2.83)mg/L vs(14.56±4.73)mg/L水平和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从NC组、T2DM组和DACI组依次增高(33.3%、63.6%vs 83.3%),而APN水平依次降低(8.76±3.07)μmol/L、(5.17±2.87)μmol/L vs(3.28±1.8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ACI组患者血清VEGF和hsCRP水平随着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APN出现依次降低(P<0.01)。结论 VEGF、APN和hsCRP参与了DACI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并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脑梗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脂联素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动静脉溶栓治疗6小时内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宇恺 周俊山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13-118,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动脉、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2010年8月5日,使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行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资料,外文文献在Medl...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动脉、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2010年8月5日,使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行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资料,外文文献在Medline数据库中检索,中文文献在中国万方/维普/CBMDISC/CNKI数据库中检索。主要观察指标是动脉溶栓组和静脉溶栓组神经功能改善(基本治愈+显效)的比例,次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后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及颅内症状性出血的比例。应用Meta分析软件包RevMan 4.2对各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结果纳入国内外文献11篇,共723例患者,其中305例动脉溶栓,418例静脉溶栓。①动脉溶栓神经功能缺损的总改善率为70.92%,静脉溶栓为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5,P<0.05)。动脉溶栓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率显著高于静脉组(OR=1.79,95%CI:19~2.70,P=0.005)。动脉溶栓组溶栓后24 h内ESS评分明显高于静脉组(加权平均差=7.69,95%CI:4.80~10.59,P<0.00001)。②动脉溶栓组合并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7.54%,静脉溶栓组为6.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6,P>0.7)。两组溶栓方式并发颅内出血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2,95%CI:0.63~2.01,P=0.69)。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疗效优于静脉溶栓,而两者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相当。两种溶栓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尚需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病 血栓溶解疗法 输注 动脉内 输注 静脉内 META分析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软斑的超声造影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苗 黄品同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9期17-19,共3页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软斑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以定量评价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方法将具有颈动脉软斑患者(142例)分为脑梗死组(44例)与对照组(98例),对软斑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测,运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在机分析,并行组间...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软斑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以定量评价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方法将具有颈动脉软斑患者(142例)分为脑梗死组(44例)与对照组(98例),对软斑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测,运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在机分析,并行组间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软斑块增强强度为(14.58±4.19)dB,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26±3.77)dB(P〈0.01),脑梗死组造影剂到达时间差为(2.21±0.42)s,达峰时间差为(2.13±0.37)s,均较对照组的(2.46±0.51)s、(2.43±0.48)s短(P均〈0.01)。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无创、定量地反映颈动脉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情况,斑块增强强度的增加与脑梗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脑梗塞 颈动脉狭窄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下载PDF
甘露聚糖肽降低急性脑梗死并发感染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曾鼎华 谭钢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2期280-281,共2页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多抗)降低急性脑梗死并发感染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多抗)降低急性脑梗死并发感染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的变化,和并发感染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2.64,P=0.10)。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也显著低对照组(P=0.022)。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能全面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降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机体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脑梗死 感染
下载PDF
严重与非严重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患儿静息态磁共振局部一致性研究
18
作者 王钏宇 贾智明 +8 位作者 朱文 张晨阳 车英玉 吴玥 张静 张钦涌 王焱 文建国 王庆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讨严重与非严重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primary monosymptomatic nocturnal enuresis,PMNE)患儿在疾病效应下局部一致性(regional ...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讨严重与非严重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primary monosymptomatic nocturnal enuresis,PMNE)患儿在疾病效应下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上的改变和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尿控诊疗中心的39例PMN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11.9±2.6)岁。选取33例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常规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下尿路功能正常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11.8±3.0)岁。将PMNE患儿按照每周夜晚尿床天数分为PMNE非严重组(每周夜晚尿床天数≤4 d,n=14)和PMNE严重组(每周夜晚尿床天数>4 d,n=25);采集所有入组儿童的Rs-fMRI图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疾病效应下的ReHo差异,并采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事后检验,比较三组脑功能特征。结果疾病效应脑区为辅助运动区。PMNE非严重组与PMNE严重组比较,Re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PMNE非严重组患儿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额下回及辅助运动区异常,严重组右侧颞下回、左侧额上回及辅助运动区异常。上述结果均行AlphaSim校正P<0.005,矫正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MNE非严重组患儿存在顶下小叶、额下回及辅助运动区功能异常,PMNE严重组患儿存在颞下回、额上回和辅助运动区功能异常。这些异常脑区可能与PMNE的病理机制有关。而PMNE患儿症状严重程度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遗尿症/影像诊断 夜遗尿症/诊断 脑/影像诊断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下载PDF
TCD联合血清D-D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平 汤严严 张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252-255,共4页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血清D二聚体(D-D)对急性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血管造影(CTA)和TCD检查,且均采集静脉血检测其血清...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血清D二聚体(D-D)对急性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血管造影(CTA)和TCD检查,且均采集静脉血检测其血清D-D水平。比较TCD与CTA检测颅内动脉狭窄的结果,以CT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CD对颅内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D-D诊断颅内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记录曲线下面积(ALTC)。【结果】CTA检查结果显示:112例患者中检出颅内血管狭窄者81例,总检出狭窄血管202条,无狭窄者31例。TCD检测出狭窄血管191条,TCD对狭窄血管的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62,其中TCD对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最高,灵敏度为91.76%,阳性预测值为93.98%,一致性最好,Kappa值=0.85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D诊断颅内血管狭窄的AUrC值为0.714,以>0.85 mg/L为分界点时诊断价值最高,灵敏度为48.15%,特异度为87.10%;TCD联合血清D-D诊断颅内血管狭窄的灵敏度为93.83%,准确性为95.54%,明显高于血清D-D单一检测(P<0.05),与TCD单一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联合血清D-D检测对急性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较高,尤其对MCA血管狭窄诊断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诊断 脑梗死/影像诊断 急性病 脑动脉疾病/病因学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下载PDF
康复训练配合中医辨证穴位按摩对社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秀梅 梁映君 +1 位作者 区郁岚 陈小琴 《临床护理杂志》 2015年第3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配合中医辨证穴位按摩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配合中医辨证穴位按摩...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配合中医辨证穴位按摩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配合中医辨证穴位按摩的方法。于干预后1、2、3个月时进行吞咽能力评分,干预后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吞咽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的康复训练配合中医辨证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应用于社区护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穴位按摩 脑梗塞 吞咽障碍/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