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co-occurring alcoho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被引量:6
1
作者 Amy A.Herrold Sandra L.Kletzel +3 位作者 Brett C.Harton R.Andrew Chambers Neil Jordan Theresa Louise-Bender Pap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9期1712-1730,共19页
Alcohol use disorder (AUD),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TBI),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commonly co-occur (AUD + mTBI + PTSD). These conditions have overlapping symptoms which are, in part, ... Alcohol use disorder (AUD),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TBI),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commonly co-occur (AUD + mTBI + PTSD). These conditions have overlapping symptoms which are, in part, reflective of overlapping neuropathology. These conditions become problematic because their co-occurrence can exacerbate symptoms. Therefore, treatments must be developed that are inclusive to all three conditions.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is non-invasive and may be an ideal treatment for co-occurring AUD + mTBI + PTSD. There is accumulating evidence on rTMS as a treatment for people with AUD, mTBI, and PTSD each alone. However, there are no published studies to date on rTMS as a treatment for co-occurring AUD + mTBI + PTSD. This review article advances the knowledge base for rTMS as a treatment for AUD + mTBI + PTSD. This review provide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these co-occurring conditions as well as rTM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rTMS as a treatment for people with AUD, TBI, and PTSD each alone is reviewed. Finally, neurobiological findings in support of a theoretical model are discussed to inform TMS as a treatment for co-occurring AUD + mTBI + PTSD. The peer-reviewed literature was identified by targeted literature searches using PubMed and supplemented by cross-referencing the bibliographies of relevant review articles. The existing evidence on rTMS as a treatment for these conditions in isolation, coupled with the overlapping neuropathology and symptomology of these conditions, suggests that rTMS may be well sui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se conditions toge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TREATMENT neuroimaging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ADDICTION CO-MORBIDITY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behavioral health neuroimaging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下载PDF
利用现代技术解析中医药防治脑病的机制及转化研究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忠 徐层林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439,共6页
脑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负担率高的特点。目前西医治疗脑病主要使用药物控制其症状,但存在副作用明显且易耐受等缺陷。中医药对于脑病的防治优势明显,基于“未病先防”“异病同治”等辨治... 脑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负担率高的特点。目前西医治疗脑病主要使用药物控制其症状,但存在副作用明显且易耐受等缺陷。中医药对于脑病的防治优势明显,基于“未病先防”“异病同治”等辨治理念已经形成了体现中医药优势的诊疗方案。虽然中医药对于一些优势病种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相对匮乏的现代化机制阐释,使得中医药防治脑病的传承、创新和国际化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结合现代科学研究的视角,分别从中医脑病理论的现代化机制阐释、“经典名方”的物质基础及效应机制解析、针灸治脑病的机制探索以及中药新药新疗法的转化开发几个维度,对中医药防治脑病现代化研究的潜在路径进行了思考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脑病 现代化机制解析 转化研究
下载PDF
从“三心二意”到“一心一意”——再论心主神志
3
作者 鞠旭东 曾耀莹 都广礼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64-67,72,共5页
从中医藏象心的生理功能看,心主神志是强调心的功能脏腑属性;而心主血脉则是强调其解剖脏腑的属性,即中医的心是功能脏腑和解剖脏腑整合起来的脏腑系统。从解剖脏腑来看,“心”其实涵盖了“三心”,即心、胃(包含消化道的其他脏腑)和脑,... 从中医藏象心的生理功能看,心主神志是强调心的功能脏腑属性;而心主血脉则是强调其解剖脏腑的属性,即中医的心是功能脏腑和解剖脏腑整合起来的脏腑系统。从解剖脏腑来看,“心”其实涵盖了“三心”,即心、胃(包含消化道的其他脏腑)和脑,为神之器;从功能脏腑来看,“心”涵盖了“二意”,即脑和胃(胆等其他消化道脏腑)藏神,为神之用。而最终作为元神之府的脑则是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藏神功能的最终主导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心主神志”,此为“一心一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主神志 功能脏腑 解剖脏腑 精神疾病 中医理论
下载PDF
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蓝江 瞿勇强 李利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S2期216-221,共6页
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法医学鉴定案件不断增多,由于在鉴定中涉及患者及家属的切身利益,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评定伤残程度成为法医精神病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就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类型、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评定时机、鉴定... 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法医学鉴定案件不断增多,由于在鉴定中涉及患者及家属的切身利益,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评定伤残程度成为法医精神病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就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类型、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评定时机、鉴定依据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法医学鉴定 进展
下载PDF
精神疾病的药物化过程——从化学失衡的大脑到作为生物性的人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剑波 李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6-144,179,共10页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精神疾病开启了药物治疗的时代。药物治疗在试图缓解人类精神痛苦的同时却导致了精神疾病的药物化。一方面精神药物的使用固化了将精神疾病视为大脑化学失衡的观念,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精神医学研究和干预人类精神...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精神疾病开启了药物治疗的时代。药物治疗在试图缓解人类精神痛苦的同时却导致了精神疾病的药物化。一方面精神药物的使用固化了将精神疾病视为大脑化学失衡的观念,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精神医学研究和干预人类精神异常的路径;同时药物的使用成为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工具之一。另一方面,对于患者和大众,药物塑造了其对精神疾病的理解和观念,从而将精神痛苦身体化和日常生活化。在这一精神疾病药物化的进程之中,人类的精神痛苦被置于生物医学的框架之中,人被化约为完全生物性的人。药物的使用虽然可以缓解精神疾病的症状,但也规训了人类对精神痛苦的感受和理解,同时也限制了精神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和干预人类精神痛苦的其他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 精神疾病 药物化 大脑 化学失衡
下载PDF
精神疾病研究进展及转化医学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海云 李新民 《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 2013年第2期12-33,共22页
精神疾病是一类影响人脑高级功能活动的疾病。异常的感觉、领悟、思维及行为使患者与环境和社会格格不入,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为了彻底治疗精神疾病,仅靠精神病学家的努力是不够的,也需要非临床科学家的实验研究,并把实验室研究成果... 精神疾病是一类影响人脑高级功能活动的疾病。异常的感觉、领悟、思维及行为使患者与环境和社会格格不入,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为了彻底治疗精神疾病,仅靠精神病学家的努力是不够的,也需要非临床科学家的实验研究,并把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本文简要评述了近年来精神疾病研究的新进展,并展望它们在未来的可能应用,重点介绍了支持精神分裂症的少突胶质细胞异常学说的临床和实验证据,提出异常的少突胶质细胞应该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转化医学 神经影像
下载PDF
脑得康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后精神障碍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定凯 蔺建新 陈才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观察脑得康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62例,按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和西药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脑得康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62例,按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和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西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从每134mg开始,逐渐减量至每日1mg。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脑得康胶囊(黄芪60g,赤芍15g,川芎25g,当归15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5g,丹参15g,天麻15g,钩藤10g,柴胡20g,葛根15g,石菖蒲15g),每次3粒、每日3次,121服利培酮,从每132mg开始,逐渐减量至每日1mg。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6、12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精神症状控制时每例患者抗精神病西药的平均每13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从治疗后6周起中西医结合治疗组BPRS评分的降低程度较西药治疗对照组更显著(分:38.68±7.81比54.05±6.75,P〈0.05),持续到治疗后12周(分:15.46±8.51比23.98±8.03,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84.4%(27/32)比76.6%(23/30),P〈0.05]。精神症状控制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抗精神病西药利培酮用量少于西药治疗对照组(mg/d:1.5±0.1比2.8±0.2,P〈0.05)。结论西药常规治疗联合脑得康胶囊治疗双额叶脑挫伤后精神障碍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额叶脑挫裂伤后精神障碍 瘀阻脑络 癫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联合奥氮平片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璐 廖涛 廖明生 《河南中医》 2023年第6期896-900,共5页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联合奥氮平片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100例,依据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联合奥氮平片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100例,依据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片治疗,研究组给予镇肝熄风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psychiatric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及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MMSE各指标评分、总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MMSE各指标评分、总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BPRS、PANSS各项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HDL-C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LDL-C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00%和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联合奥氮平片能显著缓解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镇肝熄风汤 奥氮平片 认知功能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多模态人脑影像与脑网络组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左年明 蒋田仔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96-1308,共13页
随着脑影像技术和计算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基于活体影像的脑科学研究呈爆发式增长,并受到来自多种不同学科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神经科学、临床医学、心理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近年来,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新的研究方... 随着脑影像技术和计算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基于活体影像的脑科学研究呈爆发式增长,并受到来自多种不同学科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神经科学、临床医学、心理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近年来,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这也是脑科学发展独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模式.对于活体人脑结构和功能信号的检测技术而言,许多技术在基础科研和临床上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包括多模态磁共振技术、脑电及脑磁技术等.与此同时,脑科学研究在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上对脑信号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产生的数据为后期的数据挖据、建模分析等技术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描述从多时空尺度研究大脑的模式,本团队在国际上提出了"脑网络组学"的概念.本文系统回顾了目前基于影像的脑科学研究在非侵入性宏观影像层面有代表性的技术,同时强调了多模态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即"脑网络组学"的研究背景和内涵.文章最后对脑网络组学研究发展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网络组学 脑网络组图谱 脑网络 神经影像 转化医学
原文传递
爆炸冲击致失能性脑损伤的诊治原则与思考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洁 王永堂 +5 位作者 刘媛 王莉 伍亚民 赖西南 蒋建新 杨策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期13-18,共6页
爆炸事件越来越频繁,以无临床指征和影像学表现为特点的失能性脑损伤患者是主要群体,但一直缺乏关注。笔者基于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创伤后应激障碍、慢性创伤性脑病,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失能性脑损伤的伤情特点、诊断、措施以及特殊环... 爆炸事件越来越频繁,以无临床指征和影像学表现为特点的失能性脑损伤患者是主要群体,但一直缺乏关注。笔者基于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创伤后应激障碍、慢性创伤性脑病,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失能性脑损伤的伤情特点、诊断、措施以及特殊环境下爆炸伤的救治难点和最新诊治前景。强调早诊治、早防护以及及时地心理干预,为诊治和防护爆炸冲击伤后亲历者的脑损伤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脑损伤 应激障碍 创伤后 转化医学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