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2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淀粉样蛋白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神经元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伟 吴鸿波 +2 位作者 杨红秀 刘春静 李丽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2-467,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以β淀粉样蛋白(Aβ)为切入点,研究其在模型的表达以及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探讨Aβ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中对神经元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10日龄新生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 目的: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以β淀粉样蛋白(Aβ)为切入点,研究其在模型的表达以及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探讨Aβ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中对神经元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10日龄新生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模型后2、4、8、24 h心脏灌注,分别检测脑组织中Aβ、脑内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分泌酶(BACE1)、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蛋白表达,BACE1的mRNA表达。使用BACE1抑制剂干预,实验分为三组,缺氧缺血组、抑制剂组和溶剂组,抑制剂组在缺氧缺血后即给予BACE1抑制剂AZD3293处理24 h后再次检测以上指标。结果:APP、Aβ的蛋白表达、BACE1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在建模后呈时间依赖的上升,24 h达到高峰。同时,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在建模后也呈时间依赖的上升,24 h达到高峰。而在缺氧缺血2 h后,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之后逐渐降低,24 h最低。当使用BACE1抑制剂后,Aβ及BACE1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而BACE1mRNA的表达没有变化(P>0.05)。同时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同时,Bcl-2蛋白的表达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新生鼠HIBD时Aβ产生增多,应用BACE1抑制剂可降低Aβ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减轻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缺氧缺血 脑损伤 凋亡 神经元 新生鼠
下载PDF
水苏碱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亚鹏 李琴 +2 位作者 李莉 陈燕君 彭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13-219,共7页
目的探究水苏碱(stachydrine,STA)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STA低剂量(5 mg/kg)组、STA中剂量(10 mg/kg)组、STA... 目的探究水苏碱(stachydrine,STA)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STA低剂量(5 mg/kg)组、STA中剂量(10 mg/kg)组、STA高剂量(20 mg/kg)组、维替泊芬(10 mg/kg)+STA高剂量(20 m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构建HIBD大鼠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测定各组大鼠脑含水量和脑指数,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损伤,TUNEL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YES相关蛋白(YES associated protein,YAP)、p-YAP、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激酶1(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1,MST1)、p-MST1、具有PDZ基序的转录共激活因子(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binding motif,TAZ)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HIBD组海马组织损伤加重,尼氏小体减少(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逃避潜伏期、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神经元细胞凋亡率、p-YAP/YAP比值、p-MST1/MST1比值显著增加(P<0.05),穿越平台次数、TAZ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HIBD组相比,STA低、中、高剂量组海马组织损伤改善,尼氏小体增加(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逃避潜伏期、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神经元细胞凋亡率、p-YAP/YAP比值、p-MST1/MST1比值显著降低(P<0.05),穿越平台次数、TAZ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STA高剂量组相比,维替泊芬+STA高剂量组海马组织损伤加重,尼氏小体减少(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逃避潜伏期、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神经元细胞凋亡率、p-YAP/YAP比值、p-MST1/MST1比值显著增加(P<0.05),穿越平台次数、TAZ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STA可能通过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减少神经损伤和神经元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发挥对HIBD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保护 新生大鼠 神经元 细胞凋亡 水苏碱 Hippo-YES相关蛋白信号通路
下载PDF
局部有源忆阻器的神经形态动力学
3
作者 王光义 《山东航空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46,共19页
在算力需求指数增长的驱动下,计算机芯片晶体管密度的微缩接近物理极限,传统存算分离的冯诺依曼计算架构已形成速度和功耗瓶颈,一种有希望的替代方案是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动力学的类脑计算。忆阻器能够模拟神经元和突触行为在物理层面... 在算力需求指数增长的驱动下,计算机芯片晶体管密度的微缩接近物理极限,传统存算分离的冯诺依曼计算架构已形成速度和功耗瓶颈,一种有希望的替代方案是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动力学的类脑计算。忆阻器能够模拟神经元和突触行为在物理层面直接处理与存储信息,可实现高效能、高算力和存算一体的类脑计算新架构。在文中主要介绍作者团队在局部有源忆阻器神经形态动力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局部有源忆阻器特性及建模,基于混沌边缘理论和局部有源忆阻器的人工神经元模型及其设计方法,忆阻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动力学机理,对Smale悖论的理论解释和忆阻神经网络中的奇美拉态,以及忆阻神经元的物理实现及实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局部有源 混沌边缘 神经元 类脑计算
下载PDF
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丙二醛、GFAP、NSE表达水平及对脑损伤的预测价值研究
4
作者 马占强 李喆 +1 位作者 李昭辉 李彩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究复杂性热性惊厥(CFS)患儿丙二醛、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及其对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治疗的热性惊厥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目的探究复杂性热性惊厥(CFS)患儿丙二醛、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及其对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治疗的热性惊厥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FS患儿45例纳入观察组,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55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进行6个月的随访,根据患儿是否发生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将其分为预后良好患儿34例和预后不良患儿11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不同预后CFS患儿的血清丙二醛、GFAP、NSE水平、惊厥次数及惊厥持续时间,同时分析丙二醛、NSE、GFAP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FS患儿脑损伤的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丙二醛、GFAP、NSE水平预测CFS患儿脑损伤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丙二醛、GFAP、NSE水平分别为(5.66±1.43)ng/mL、(47.32±11.34)μmol/L、(22.47±5.14)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2±0.61)ng/mL、(27.42±8.29)μmol/L、(14.16±3.7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次数为(2.79±0.86)次,多于对照组[(1.33±0.22)次],惊厥持续时间为(14.21±3.67)min,长于对照组[(4.32±1.3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组患儿血清丙二醛、GFAP、NSE水平与惊厥次数和惊厥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P<0.05)。预后良好患儿血清丙二醛、GFAP、NSE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丙二醛、GFAP、NSE表达均为影响CFS患儿发生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丙二醛、GFAP、NSE水平表达和三者联合对CFS患儿发生脑损伤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83、0.785、0.845、0.959。结论丙二醛、GFAP、NSE表达水平的升高参与CFS患儿的发病过程,且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发病后脑损伤效能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醛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复杂性热性惊厥 小儿 脑损伤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皮质神经元中Lnx1表达及参与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
5
作者 马艳霞 杨严伟 +4 位作者 马宇航 李迪 王晓燕 邹明明 韦善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
背景:细胞凋亡在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创伤性脑损伤后促进神经细胞存活的病理生理机制,将为防治创伤性脑损伤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目的:探究Lnx1分子在哺乳动物脑损伤后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及参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可... 背景:细胞凋亡在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创伤性脑损伤后促进神经细胞存活的病理生理机制,将为防治创伤性脑损伤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目的:探究Lnx1分子在哺乳动物脑损伤后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及参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80只成年SD大鼠平均分成假手术组和创伤性脑损伤组,每组雌雄各20只。采用重物坠落方法建立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分别在脑损伤后6,12,24,48,72 h,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分析相关分子在受损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创伤性脑损伤组大鼠损伤部位脑组织出血,可观察到明显的组织损伤,脑组织含水量升高;(2)与假手术组相比,创伤性脑损伤组皮质神经元中Lnx1表达在损伤24 h开始显著升高;(3)创伤性脑损伤后与Lnx1相结合的PBK和BCR蛋白表达降低,促存活因子ctgf的表达升高;(4)结果表明:脑损伤后神经元中Lnx1表达上调,其通过降低靶分子PBK和BCR的表达,进一步上调促成活因子ctgf的表达,对受损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神经元 SD大鼠 Lnx1 PBK BCR CTGF
下载PDF
氧化物神经元器件及其神经网络应用
6
作者 李宗晓 胡令祥 +1 位作者 王敬蕊 诸葛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5-358,共14页
目前,人工智能在人类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对硬件算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随着摩尔定律逼近极限,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架构越来越难以满足硬件算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受人脑启发的新型神经形... 目前,人工智能在人类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对硬件算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随着摩尔定律逼近极限,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架构越来越难以满足硬件算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受人脑启发的新型神经形态计算采用数据处理与存储一体架构,有望为开发低能耗、高算力的新型人工智能技术提供重要的硬件基础。人工神经元和人工突触作为神经形态计算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聚焦氧化物人工神经元,从神经元数学模型出发,重点介绍了基于氧化物电子器件的霍奇金–赫胥黎神经元、泄漏–累积–发射神经元和振荡神经元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器件结构、工作机制对神经元功能模拟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根据不同尖峰发射动态行为,阐述了基于氧化物神经元硬件的脉冲神经网络和振荡神经网络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氧化物神经元在器件、阵列、神经网络等层面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在神经形态计算等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神经元器件 类脑计算 神经形态计算 人工神经网络 综述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基于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 被引量:1
7
作者 桂建军 孙晓东 +3 位作者 温舒 刘欣 覃冰清 桑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9,共10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MPTP组(n=14),RES低剂量(MPTP+RES30)组(n...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MPTP组(n=14),RES低剂量(MPTP+RES30)组(n=13)及高剂量(MPTP+RES90)组(n=13)。利用30 mg/kg MPTP腹腔注射7 d诱导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PBS,治疗组分别利用30 mg/kg和90 mg/kg RES干预3周。小鼠行为学测试分析RES对帕金森模型小鼠运动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RES在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中发挥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透射电镜检测验证RES抑制炎症和保护肠屏障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小鼠在运动功能、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神经炎症、LPS和LBP水平以及肠屏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治疗组与MPTP组相比,运动功能改善(P<0.01),神经元数量恢复,TH蛋白表达上调(P<0.05),GFAP、Iba-1和TLR4的表达下调,粪便、血浆中LPS、LBP水平下降(P<0.05),ZO-1、Claudin-1的表达恢复(P<0.01),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表达下调(P<0.05,P<0.01,P<0.001)。电镜检测结果显示,与MPTP组比较,MPTP+RES30组紧密连接复合体形态正常,肠绒毛排列整齐且紧密。结论RES通过抑制肠屏障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修复肠屏障,从而改善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运动功能障碍和神经病变,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帕金森病 肠-脑轴 多巴胺能神经元 TLR4
下载PDF
4-HMA对氧糖剥夺/复氧神经元细胞和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小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8
作者 刘文豪 孙晓娜 +2 位作者 王晓榕 赵志远 徐锐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4-羟基扁桃酸(4-HMA)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致神经元细胞损伤以及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致小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提取原代神经元细胞,设立对照组(神经元培养基培养)、OGD/R组(OGD/R处理)及OGD/R+4-HM... 目的探讨4-羟基扁桃酸(4-HMA)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致神经元细胞损伤以及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致小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提取原代神经元细胞,设立对照组(神经元培养基培养)、OGD/R组(OGD/R处理)及OGD/R+4-HMA组(给予OGD/R处理+4-HMA干预)。在各组细胞培养6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神经元细胞中白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水平,通过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力。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MCAO/R组及MCAO/R+4-HMA组,每组6只。Sham组小鼠仅颈外动脉造口,但不阻塞其大脑中动脉;MCAO/R组和MCAO/R+4-HMA组小鼠均进行MCAO手术,栓塞大脑中动脉1.5 h恢复血流,MCAO/R+4-HMA组小鼠分别于血流恢复0、3 h时腹腔注射4-HMA,MCAO/R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各组小鼠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并计算梗死区域占总脑体积百分比,并通过小鼠改良神经损伤评分(mNSS)对小鼠行为学进行评估。结果OGD/R、OGD/R+4-HMA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中p-Akt相对表达量、p-Akt/Akt比值显著性增高(F=10.49、8.87,t_(LSD)=3.02~3.14,P<0.05),Akt相对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OGD/R+4-HMA组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OGD/R组(F=104.60,t_(LSD)=7.28,P<0.05)。相较于MCAO/R组,MCAO/R+4-HMA组小鼠的mNSS分值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显著降低(F=7.20、108.00,t_(LSD)=3.32、5.41,P<0.05)。结论4-HMA能够减轻OGD/R模型致神经元细胞的损伤,降低MCAO/R小鼠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神经元细胞中p-Akt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低氧 再灌注损伤 缺氧缺血 神经元 神经保护 抗氧化剂 氧化性应激
下载PDF
PERK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低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9
作者 王映云 于利国 +1 位作者 曹海燕 李艳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087,共7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rotein kinase RNA-like ER kinase,PERK)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mtUPR)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HIBI)中的作用。方法...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rotein kinase RNA-like ER kinase,PERK)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mtUPR)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HIBI)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5个HIBI亚组(HIBI后3、6、12、24、48 h)。用于蛋白质印迹检测PERK、转录激活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蛋白的时程表达。将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HIBI组、HIBI+PERK组和HIBI+载体(Vector)组,每组15只。HIBI+PERK组和HIBI+Vector组大鼠在HIBI手术前1 h,将基于腺病毒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的PERK过表达质粒或AAV载体注射到脑室内,用于特异性表达PERK。在HIBI后24 h进行FJC染色分析神经元变性和D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氧化应激。将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HIBI组、HIBI+PERK激动剂(CCT020312)组,每组12只。在HIBI手术前1 h,向HIBI+CCT020312组大鼠脑室内注射CCT020312。在HIBI后3周进行开阔场地测试和莫里斯水迷宫测试。结果:与Sham组相比,PERK、ATF4、HSP60在HIBI后3 h开始明显升高,在12 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直到48 h(F=60.23、56.72、74.31,均P<0.001)。与HIBI组相比,HIBI+PERK组神经元变性的数量(100.2±3.1 vs. 582.4±15.7,P<0.001)、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42.4±2.9 vs. 17.7±2.1,P<0.0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0.81±0.06 vs. 0.54±0.04,P<0.001)水平显著降低,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112.4±3.6 vs. 177.5±6.6,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46.3±1.9 vs. 64.2±2.3,P<0.05)活性明显增加。与Sham组相比,HIBI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ERK(1.00±0.03 vs. 1.66±0.08,P<0.01)、ATF4(1.00±0.04 vs.1.53±0.06,P<0.05)、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1.00±0.02 vs. 1.98±0.07,P<0.01)、HSP60(1.00±0.03 vs. 1.37±0.04,P<0.05)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HIBI组相比,HIBI+PERK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ERK(1.66±0.08vs. 2.95±0.17,P<0.01)、ATF4(1.53±0.06 vs. 3.42±0.22,P<0.01)、HSP60(1.37±0.04 vs. 2.03±0.09,P<0.05)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F=46.72、30.63、20.64,P<0.001),和Drp1(1.98±0.07 vs. 1.04±0.05,P<0.0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F=35.72,P<0.001)。HIBI+CCT020312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台穿越次数均较HIBI组明显增加(F=246.84、113.62,P<0.001)。结论:PERK减轻HIBI模型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涉及PERK/ATF4信号通路对mtUPR的调节。通过CCT020312给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元
下载PDF
益肺宣肺降浊方通过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改善血管痴呆记忆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陈炜 匡龙娇 +6 位作者 胡跃强 吴林 朱健敏 袁炳茂 洪煌钟 朱小敏 蒋凌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7-1742,共6页
目的:探讨益肺宣肺降浊方及通过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改善血管痴呆记忆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肺宣肺降浊方低剂量组,益肺宣肺降浊方中剂量组,益肺宣肺降浊方高剂量组,石杉碱甲组,每组15只。... 目的:探讨益肺宣肺降浊方及通过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改善血管痴呆记忆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肺宣肺降浊方低剂量组,益肺宣肺降浊方中剂量组,益肺宣肺降浊方高剂量组,石杉碱甲组,每组15只。其中除假手术组外均构建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益肺宣肺降浊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25、2.5、5 g/kg的益肺宣肺降浊方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石杉碱甲组给予3 mg/kg的石杉碱甲灌胃。各组每日灌胃1次,持续给药4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动物神经行为学;Morris水迷宫结束后,获取大鼠海马组织,通过TUNEL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组织中BDNF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行为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益肺宣肺降浊方组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减少(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TUNEL结果表明益肺宣肺降浊方可有效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益肺宣肺降浊方显著上调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P<0.05)。结论:益肺宣肺降浊方可改善血管痴呆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神经元凋亡和上调BDN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肺宣肺降浊方 血管痴呆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海马 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11
作者 满旭 韩滨 +1 位作者 汪青青 孙锦平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小鼠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替罗非班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3只。采用光化学脑卒中法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相同...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小鼠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替罗非班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3只。采用光化学脑卒中法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替罗非班各剂量组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替罗非班。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mNSS评分)评估小鼠神经功能缺损,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测定小鼠脑梗死体积,TUNEL染色与NeuN染色检测小鼠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5组的mNSS评分、脑梗死体积、TUNEL阳性细胞数量和NeuN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30~124.927,P<0.05)。与模型组相比,替罗非班中剂量组神经行为损伤明显改善、脑梗死体积下降、TUNEL阳性细胞数量减少、NeuN阳性细胞数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剂量替罗非班可降低AIS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小脑梗死体积及减轻神经元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行为学表现 脑梗死 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蛋白
下载PDF
针灸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伴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雪婷 周楠 李晴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障碍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联合组(34例,脱落2例)、tDCS联合组(34例,脱落1例)和西药组(34例),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结果:治疗后,针灸联合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分、洛文斯坦因作业疗法认知评定(LOTCA)评分、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分和血清BDNF均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其他2组;针灸联合组和tDCS组的行为记忆测验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优于西药组;治疗后,3组的血清Hcy和NSE水平均明显降低,且针灸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tDCS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伴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和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 针灸 经颅直流电刺激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脑病大鼠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思敏 胡颖俊 +5 位作者 闫文睿 冀乐 邵梦丽 孙泽 郑红星 祁珊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1,共5页
背景:目前研究较成熟的糖尿病脑病模型主要有链脲佐菌素诱导模型、高糖高脂饮食诱导模型和自发性动物模型。建立简便易行、周期短、安全有效的糖尿病脑病模型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和治疗药物的筛选有重要的作用。目的:进一步验证链脲... 背景:目前研究较成熟的糖尿病脑病模型主要有链脲佐菌素诱导模型、高糖高脂饮食诱导模型和自发性动物模型。建立简便易行、周期短、安全有效的糖尿病脑病模型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和治疗药物的筛选有重要的作用。目的:进一步验证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脑病大鼠模型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10),模型组大鼠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45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实验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用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代替注射。实验期间监测大鼠体质量、饮食量、饮水量和血糖,8周后检测葡萄糖耐量和氧化应激水平,并比较脑组织病理变化及凋亡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饮食量、饮水量、脑指数、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显著升高、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②脑组织病理学显示,模型组大鼠存活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神经细胞病理损伤明显高于对照组;③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活力均明显降低(P<0.01),氧化活性丙二醛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④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水平增加,Bcl-2表达水平降低(P<0.01);⑤结果说明,注射45 mg/kg链脲佐菌素8周后可以使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有明显的病理损伤,成功构建糖尿病脑病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脑病 链脲佐菌素 动物模型 脑组织 大鼠 高血糖 氧化应激 神经细胞凋亡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脑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丁宇敏 王海玉(综述) 李德红(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7期2612-2616,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意外事故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脑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方法分别存在有创性和清晰度不高等问题,无法满足临床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的需求。神经元特异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意外事故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脑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方法分别存在有创性和清晰度不高等问题,无法满足临床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的需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作为一种参与细胞内能量代谢的糖酵解酶,对神经元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可调控神经元的分化、存活和轴突再生等细胞生长进程。当脑部发生感染、缺血缺氧、炎症、变性和癌变等病理改变时,血清和脑脊液中NSE水平呈现不同程度升高,并与多种脑部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NSE在脑部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血清和脑脊液NSE受标本储存和检测方法的影响,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但随着NSE标本处理程序标准化的不断提升、NSE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策略的不断优化,NSE诊断脑部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将得到有效提高,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部疾病 生物标志物 病情评估 预后判断
下载PDF
阿司匹林通过铁死亡减轻氧糖剥夺复氧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胡玉娇 丛珊 +4 位作者 赵磊 董春雪 王冬梅 王楠楠 毛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通过调节铁死亡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选取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通过调节铁死亡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选取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n=3),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建立OGD/R神经元细胞损伤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00、200、400μg/ml处理。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水平;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s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以及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9±0.07 vs 1.00±0.12,P<0.01),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0.10 vs 0.49±0.07,P<0.05;0.87±0.10 vs 0.49±0.07,P<0.01;0.93±0.07 vs 0.49±0.07,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以通过调节铁死亡,减轻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阿司匹林 铁死亡 海马 神经元 氧糖剥夺/复糖复氧
下载PDF
沉默转录激活因子4抑制脑出血后神经元坏死性凋亡的体外实验
16
作者 冯登峰 魏民 张恒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30-2035,共6页
背景:脑出血介导的神经元坏死性凋亡是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原因。转录激活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是转录激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脑出血后的继发性脑损伤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ATF4在脑出血后的神经元坏死性凋亡... 背景:脑出血介导的神经元坏死性凋亡是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原因。转录激活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是转录激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脑出血后的继发性脑损伤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ATF4在脑出血后的神经元坏死性凋亡中的机制有待明确。目的:探索沉默ATF4基因对脑出血后神经元坏死性凋亡的影响。方法:共同培养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和BV-2小鼠小胶质细胞系,利用氯化血红素刺激神经元构建脑出血体外模型。在0-100μmol/L区间设置氯化血红素干预细胞的浓度梯度,通过MTT实验评估氯化血红素处理24 h后对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然后将共培养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对照组加入50μmol/L氯化血红素处理,其余2组在加入氯化血红素48 h前分别用阴性对照小干扰RNA(NC siRNA)、ATF4小干扰RNA(ATF4 siRNA)干预细胞,再用50μmol/L氯化血红素处理细胞24 h后,利用PI/Hoechst染色检测神经元坏死性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TF4、RIP3、MLKL的蛋白表达,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定位于神经元,观察神经元坏死性凋亡的发生程度及ATF4的调控作用。结果与结论:①50μmol/L氯化血红素可以较大程度诱导神经元坏死性凋亡;②对照组和NC siRNA组的PI+/Hoechst+细胞数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01),ATF4 siRNA组PI+/Hoechst+细胞数量低于对照组(P<0.0001);③与对照组相比,ATF4 siRNA组在抑制ATF4蛋白表达(P<0.001)的同时,也抑制了RIP3、MLKL蛋白表达(P<0.001);④通过对神经元荧光染色定位,与对照组相比,ATF4 siRNA组的RIP3、MLK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01);⑤结果表明,通过沉默ATF4基因可以直接或间接抑制脑出血后神经元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起到缓解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继发性脑损伤 神经元 ATF4 坏死性凋亡 小干扰RNA
下载PDF
柯诺辛碱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17
作者 谢万科 刘彦宁 李治延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5期7-12,共6页
目的:探究柯诺辛碱(Cor)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造模组(n=70)。假手术组大鼠仅切开皮肤,不进行造模;造模组大鼠建立TBI大鼠模型。将58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 目的:探究柯诺辛碱(Cor)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造模组(n=70)。假手术组大鼠仅切开皮肤,不进行造模;造模组大鼠建立TBI大鼠模型。将58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2)、低剂量组(n=12)、中剂量组(n=12)、高剂量组(n=11)、抑制剂组(n=1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予低[5 mg/(kg·d)]、中[10 mg/(kg·d)]、高[20 mg/(kg·d)]剂量柯诺辛碱治疗,抑制剂组大鼠予柯诺辛碱[20 mg/(kg·d)]和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15 mg/(kg·d)]治疗。给药14 d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认知功能,采用蔗糖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行为学。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TUNEL染色评价脑组织损伤和神经元凋亡。检测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Bax、Bcl-2、cleaved Caspase-3、LC3B、p62和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脑组织含水量、TUNEL阳性率、MDA水平,以及Bax、cleaved Caspase-3、p62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蔗糖偏好率、水平活动分数、垂直活动分数,SOD、CAT和GSH-Px水平,以及Bcl-2、LC3B-Ⅱ/LC3B-Ⅰ、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抑制剂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脑组织含水量、TUNEL阳性率、MDA水平,以及Bax、cleaved Caspase-3、p62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高剂量组(P<0.05);抑制剂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蔗糖偏好率、水平活动分数、垂直活动分数,SOD、CAT和GSH-Px水平,以及Bcl-2、LC3B-Ⅱ/LC3B-Ⅰ、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柯诺辛碱可有效减轻TBI后的继发性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和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柯诺辛碱 线粒体自噬 神经元凋亡 氧化应激 钩藤 大鼠
下载PDF
前庭性偏头痛与脑肠轴相关性探讨
18
作者 刘俊宏 王理想 +2 位作者 王伟涛 张道培 张怀亮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4-678,共5页
前庭性偏头痛(VM)是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三叉神经-血管功能异常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激活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以引发三叉神经疼痛输入与前庭神经核之间的异常联系是该学说的核心内容。脑肠轴(GBA)从迷走神经、神经内分泌... 前庭性偏头痛(VM)是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三叉神经-血管功能异常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激活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以引发三叉神经疼痛输入与前庭神经核之间的异常联系是该学说的核心内容。脑肠轴(GBA)从迷走神经、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肠道微生物等四个方面影响三叉神经-血管功能,参与VM的发病。压力、炎性介质或其他外界刺激可能通过GBA途径,在肥大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卫星胶质细胞等免疫细胞和谷氨酸、乙酰胆碱、血清素等递质分子以及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引发中枢敏化,激活三叉神经血管系统,通过突触影响前庭神经核神经元,可能导致VM的发作。本文通过在三叉神经-血管层面对VM与GBA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VM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脑肠轴 三叉神经血管系统 肠道微生物 中枢敏化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下载PDF
映山红花总黄酮促进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形成血管作用及与VEGFR_(2)和神经源性H_(2)S的关系
19
作者 仲美静 陈硕 陈志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5-872,共8页
目的探讨映山红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rhododendra,TFR)促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形成血管作用及与VEGFR_(2)和神经源性硫化氢(H_(2)S)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单独培养及和与海马神经元共培养,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方... 目的探讨映山红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rhododendra,TFR)促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形成血管作用及与VEGFR_(2)和神经源性硫化氢(H_(2)S)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单独培养及和与海马神经元共培养,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检测细胞增殖、迁移、成管及H_(2)S含量和钙离子荧光强度,包括CCK-8法、细胞划痕法、Transwell法、基质胶成管、H_(2)S试剂盒及钙离子荧光探针法。结果在单独培养的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上,H_(2)S供体NaHS(200μmol·L^(-1))和TFR(90、270、810 mg·L^(-1))对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成管及[Ca^(2+)]i荧光强度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VEGFR_(2)阻断剂SU5416(10μmol·L^(-1))可抑制TFR的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形成血管及[Ca^(2+)]i荧光强度;在与海马神经元共培养的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上,TFR显著地升高共培养中H_(2)S含量,并被CBS抑制剂AOAA(200μmol·L^(-1))抑制。与此同时,TFR明显地促进共培养中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成血管作用,并可被AOAA和VEGFR_(2)阻断剂SU5416显著地抑制。结论TFR在体外可通过VEGFR_(2)升高[Ca^(2+)]i来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血管,并可通过诱导神经元中CBS生成H_(2)S作用于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R_(2)来促进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海马神经元细胞 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迁移 成管 映山红花总黄酮
下载PDF
长时程亚低温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对颅脑创伤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影响
20
作者 赵万勇 徐书刚 +2 位作者 王景景 李晓红 孙洪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8-454,共7页
目的探讨长时程亚低温(MHT)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CPCGI)治疗对颅脑创伤(TBI)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MHT组、CPCGI组和MHT+CPCGI组。采用电子可控性皮质损伤装置制备TBI... 目的探讨长时程亚低温(MHT)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CPCGI)治疗对颅脑创伤(TBI)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MHT组、CPCGI组和MHT+CPCGI组。采用电子可控性皮质损伤装置制备TBI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NS,2 ml/kg)并给予常温(37℃)治疗48 h,MHT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NS并给予亚低温(33.0±1.0)℃治疗48 h,CPCGI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CPCGI(0.6 ml/kg)并给予常温治疗48 h,MHT+CPCGI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CPCGI并给予亚低温治疗48 h;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大鼠的感觉运动功能,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和空间记忆能力,横杆跑动实验和斜坡爬壁实验评估大鼠的运动功能;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数量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DCX)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MHT组和CPCGI组相比,MHT+CPCGI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逃避潜伏期时间更短,跨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所占时间百分比更高,BWT评分更高,爬坡角度更大,神经元数量、DCX和NeuN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同时Bcl-2表达量增加,Bax和Caspase-3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长时程亚低温联合CPCGI治疗通过促进神经再生、抑制细胞凋亡有效改善TBI大鼠的神经行为缺陷,为TBI的临床治疗提供潜在的策略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复方脑肽节苷脂 颅脑创伤 神经行为 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