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冷地区电液制动器的油液黏度-时间模型及制动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泽河 邢磊 +3 位作者 孙亚楠 王磊 魏福生 魏建强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9,共9页
针对寒冷地区电液制动器制动力和制动力矩不足等导致水闸制动系统发生溜车问题,基于液压油Vogel黏温模型以及当地温度变化数据,构建了油液黏度随时间变化的黏度-时间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电液制动器制动过程中油液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然... 针对寒冷地区电液制动器制动力和制动力矩不足等导致水闸制动系统发生溜车问题,基于液压油Vogel黏温模型以及当地温度变化数据,构建了油液黏度随时间变化的黏度-时间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电液制动器制动过程中油液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对电液制动器制动性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过程中,电液制动器液压油压力主要分布在活塞底腔,且随着黏度增大而逐渐增大,当油液黏度为662.4 Pa·s时,压力达到1.455×10^(-3)MPa,电液制动器液压油在叶轮中心轴部位会出现涡流循环,其循环强度随着油液黏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给定工况下,该电液制动器的最小制动力为1098 N,最小制动力矩为274 N·m。而这一制动力矩已低于该电液制动器工作力矩范围,此时可以通过更换该月份黏度更小的液压油或增设预加热系统等措施来提高其制动力和制动力矩,从而实现正常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制动器 寒冷地区 黏度-时间模型 流场特性 制动特性
下载PDF
基于电动汽车制动安全检测的短时工况及方法研究
2
作者 焦志鹏 马建 +4 位作者 赵轩 张凯 孟德安 韩琪 张昭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常规的制动安全检测通常采用长时间、极端工况,但可能会失去准确的工作范围。针对这一不足,首先提出一种踏板稳定模式的短时工况试验方法,该方法结合了现有的测试标准,并不限于单一的极端制动模式,而是可以考虑电动汽车的快速稳态运行... 常规的制动安全检测通常采用长时间、极端工况,但可能会失去准确的工作范围。针对这一不足,首先提出一种踏板稳定模式的短时工况试验方法,该方法结合了现有的测试标准,并不限于单一的极端制动模式,而是可以考虑电动汽车的快速稳态运行。在此基础上,基于机器学习对运行片段回归并通过连续拼接构建短时工况。利用短时工况提出一种改进的制动安全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制动片段的特征参数进行降维,同时根据特征参数计算制动片段的重复性距离判断安全隐患。最后,通过在测试台架上跟随短时工况,验证所提出的短时工况和制动安全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制动安全 短时工况 检测方法 测试台架
下载PDF
考虑车辆运动预测的AEB系统控制策略
3
作者 韦民祥 郑玲 杨威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6,共10页
针对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弯道适应性差及舒适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运动预测,考虑变曲率弯道和制动舒适性的AEB系统控制策略。基于三次样条曲线建立行车道路模型,对前车进行定位,并计算... 针对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弯道适应性差及舒适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运动预测,考虑变曲率弯道和制动舒适性的AEB系统控制策略。基于三次样条曲线建立行车道路模型,对前车进行定位,并计算相对曲线距离。考虑车辆运动的非线性特性以及时间效应,建立基于高斯过程理论的车辆运动预测模型,设计了基于预测碰撞时间的分级预警与制动控制策略。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实现车辆的避撞,解决了AEB系统在复杂动态工况下的弯道适应性和制动舒适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辅助系统 自动紧急制动 高斯过程 碰撞时间
下载PDF
基于动态碰撞时间的自动紧急制动策略设计
4
作者 杨贺博 张小俊 +1 位作者 罗耿耿 奚敬哲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针对基于碰撞时间(TTC)的传统自动紧急制动(AEB)策略未考虑自车车速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考虑车速的动态碰撞时间阈值模型,设计了基于动态碰撞时间阈值的AEB控制策略。为保证制动过程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确定了两级制动策略并对减速度的变... 针对基于碰撞时间(TTC)的传统自动紧急制动(AEB)策略未考虑自车车速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考虑车速的动态碰撞时间阈值模型,设计了基于动态碰撞时间阈值的AEB控制策略。为保证制动过程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确定了两级制动策略并对减速度的变化率进行限制,利用PI控制算法完成车辆减速度控制,并通过仿真确定不同车速下的TTC阈值,建立动态碰撞时间阈值模型。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相比于传统AEB策略,所设计的AEB策略避撞成功率提高了47.6%,具有更优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紧急制动 碰撞时间 硬件在环仿真 制动过程 舒适性与安全性 减速度 阈值模型 PI控制算法
下载PDF
基于预设性能的飞机全电刹车系统滑模控制
5
作者 谢明军 段京奇 +1 位作者 马文冉 贾玉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0-267,共8页
针对飞机全电防滑刹车系统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以及机电作动器(EMA)中存在的干扰不利于系统稳定性,提出一种有限时间预设性能反演滑模控制方法。在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含滑移率子系统和EMA子系统的飞机全电防滑刹车系统的数学模型,... 针对飞机全电防滑刹车系统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以及机电作动器(EMA)中存在的干扰不利于系统稳定性,提出一种有限时间预设性能反演滑模控制方法。在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含滑移率子系统和EMA子系统的飞机全电防滑刹车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引入有限时间预设性能函数;利用预设性能反演控制方法设计滑移率控制器,获得参考刹车压力控制率,保证滑移率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预设范围内;为跟踪参考刹车压力,利用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设计EMA控制器,针对EMA中存在的干扰,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并在控制器中进行补偿,提高控制器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通过干跑道和冰跑道2种情况下的数值仿真验证所提方法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滑刹车系统 有限时间 预设性能 扩张状态观测器 机电作动器 滑移率
下载PDF
基于GAN-GRU的电梯制动力矩预测方法
6
作者 苏万斌 江叶峰 +1 位作者 易灿灿 徐彪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电梯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是影响电梯运行安全的关键参数,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其进行预测,能为电梯的安全使用和后期维保提供重要参考。基于门控神经网络(GRU)预测模型,结合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基本思想,以1D-CNN作为鉴别器,提高电梯制动力... 电梯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是影响电梯运行安全的关键参数,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其进行预测,能为电梯的安全使用和后期维保提供重要参考。基于门控神经网络(GRU)预测模型,结合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基本思想,以1D-CNN作为鉴别器,提高电梯制动力矩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利用实验数据进行训练,获得的预测结果方均根误差为1.024 4,并与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如GRU、LSTM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电梯的制动力矩预测精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制动力矩 时间序列分析 生成对抗网络 门控循环神经网络
下载PDF
重载组合列车空电联合制动施加时机匹配策略研究
7
作者 刘文胜 刘博阳 魏伟 《铁道车辆》 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重载列车在长大下坡道运行时需采用空气制动和机车电制动配合使用的空电联合制动模式,以保证列车有足够大的制动力,从而避免加速过快。因重载列车质量大,且该制动方式有可能造成车钩力叠加,导致产生更大的纵向冲动,严重时会威胁列车运... 重载列车在长大下坡道运行时需采用空气制动和机车电制动配合使用的空电联合制动模式,以保证列车有足够大的制动力,从而避免加速过快。因重载列车质量大,且该制动方式有可能造成车钩力叠加,导致产生更大的纵向冲动,严重时会威胁列车运行安全。加之重载组合列车为分布动力模式,从控机车作为空气制动信号传播源和动力制动源之一,导致其相较单编列车受力更为复杂。文章基于空气流动理论和多刚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万t和2万t重载组合列车仿真模型,分析了空电联合制动施加时机匹配策略对纵向冲动的影响,并提出了可减小纵向冲动的施加策略。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空气制动和电制动的配合施加时机,可避免空气制动以及电制动产生的压钩力峰值叠加,或使空气制动产生的拉钩力抵消电制动产生的部分压钩力,有效降低列车的车钩力水平,为重载组合列车优化制动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组合列车 电制动 空气制动 联合制动 施加时机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列车制动过程的时滞补偿预测控制
8
作者 崔俊锋 王长远 +3 位作者 王琦 周艳丽 熊光华 杨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5-747,共13页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制动过程中具有非线性强、时滞大、时滞特性难处理等特性,传统列车制动控制方法难以实现对磁浮列车制动过程的精准速度控制。为解决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制动过程的时滞问题,提高制动控制精度,提出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制动...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制动过程中具有非线性强、时滞大、时滞特性难处理等特性,传统列车制动控制方法难以实现对磁浮列车制动过程的精准速度控制。为解决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制动过程的时滞问题,提高制动控制精度,提出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制动过程的时滞补偿预测控制方法。首先,根据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实际运行数据,利用带有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列车模型参数,建立列车自回归模型。然后,根据得到的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和Smith预估器构建带时滞补偿的广义预测控制器并分析其控制律更新过程,实现对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制动过程的纯滞后补偿,降低列车制动过程中时滞特性的影响。最后,基于某磁浮线现场数据,以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制动过程为被控对象进行实验仿真,并比较时滞补偿广义预测控制方法与传统广义预测控制方法对于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制动过程速度跟踪控制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时滞补偿广义预测控制器能够以更高的精度实现对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制动过程的速度跟踪,且与传统广义预测控制方法相比,系统跟踪误差更小并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所提出的时滞补偿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不仅解决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制动过程的时滞问题,而且有效提高了列车制动控制的精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 制动过程 时滞补偿 广义预测控制 SMITH预估器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制动盘疲劳寿命模型研究及应用
9
作者 吕宝佳 张臣 +3 位作者 焦标强 蔡田 杨广楠 祝家祺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6,共6页
为掌握制动盘实际服役状态下的疲劳特性,从高速动车组铸钢制动盘材料本身的疲劳性能切入,对国内某厂家铸钢制动盘材料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力状态下进行了有限寿命疲劳试验研究,建立了制动盘材料温度—应力—疲劳寿命模型。基于研究建立... 为掌握制动盘实际服役状态下的疲劳特性,从高速动车组铸钢制动盘材料本身的疲劳性能切入,对国内某厂家铸钢制动盘材料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力状态下进行了有限寿命疲劳试验研究,建立了制动盘材料温度—应力—疲劳寿命模型。基于研究建立的制动盘疲劳寿命模型,为制动盘在不同服役工况提供可用次数参考。以坡道线路上进行一次紧急制动工况为算例,对铸钢轴装制动盘温度和热应力进行仿真分析,获得该工况下制动盘可用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盘 温度—应力—疲劳寿命模型 制动可用次数
下载PDF
列车相对制动安全间隔模型的参数敏感度分析
10
作者 钱华 吕浩炯 《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基于相对制动安全间隔模型的虚拟编组列车间安全间隔的量值大小对轨道线路的通行能力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车的设计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充分发挥虚拟联挂列车运行高效性并确保其行车安全,文章对影响安全间隔大小的关键参数进行敏感... 基于相对制动安全间隔模型的虚拟编组列车间安全间隔的量值大小对轨道线路的通行能力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车的设计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充分发挥虚拟联挂列车运行高效性并确保其行车安全,文章对影响安全间隔大小的关键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采用安全时距模型定性分析和模型加算法联合仿真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出相对制动安全间隔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变化对停站时间差的影响程度。用单因素轮换法获得对应参数局部敏感度排序,由大到小分别为制动率、响应延迟时间、“制动建立”阶段时间和目标停站间距,从而指出关键参数选取的范围和原则以及安全间隔设计的优化方向。为使停站时间差可控且达到小于4 s的目标,进站过程采用3阶段紧急制动模型,并推荐了适宜的典型组合指标,即在后车制动率大于1.0 m/s^(2)、响应延迟时间小于1 s、最小安全间距2 m的基础上目标停站间距大于4 m,为现阶段列车虚拟联挂技术的工程化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编组列车 停站时间差 相对制动安全间隔模型 时距 参数敏感度
下载PDF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下电梯制动器制停时间预测算法
11
作者 李长江 赵路宁 +1 位作者 李守贝 李明明 《传感器世界》 2024年第1期18-22,34,共6页
电梯制动器制停时间的预测需要大量的实时传感器数据,由于受到噪声和不准确度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数据稀疏性和不完整性的问题,导致预测精度与效率较低。为此,提出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下的电梯制动器制停时间预测研究。采用电容式加速度传... 电梯制动器制停时间的预测需要大量的实时传感器数据,由于受到噪声和不准确度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数据稀疏性和不完整性的问题,导致预测精度与效率较低。为此,提出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下的电梯制动器制停时间预测研究。采用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梯制动器制停过程中的加速度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二阶正反馈带通滤波处理,消除可能存在的噪声或不必要的频率成分;利用傅立叶分析技术对加速度数据进行误差补偿处理,以减少由于传感器本身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误差对制停时间预测的影响;基于已经滤波和误差补偿过的加速度数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以估算出电梯制动器的制停时间。经实验证明,设计方法预测平均百分比误差小于1%,预测耗时短于1ms,可以实现对电梯制动器制停时间高精度快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电梯制动器 制停时间 二阶正反馈带通滤波 傅立叶分析 误差补偿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12
作者 孙杰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24-26,30,共4页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CU-AW)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203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收集患者相关资料,调查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根据患者是否发生IC...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CU-AW)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203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收集患者相关资料,调查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根据患者是否发生ICU获得性衰弱进行分析,ICU获得性衰弱组(n=36),非ICU获得性衰弱(n=167),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资料间存在的差异,分析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相关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203例脑出血患者中有36例发生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为17.73%(36/203),ICU-AW以术后2~7 d为主要发生时间,最先发生衰弱部位是下肢。通过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ICU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情况(肾脏替代治疗、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血钙水平、麻醉分级、皮肤瘙痒对比,P>0.05;两组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神经肌肉阻滞剂、乳酸水平、白蛋白水平、术后制动、机械通气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制动、使用糖皮质激素、乳酸水平、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是导致ICU-AW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AW的发生与患者乳酸水平、使用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制动以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具有密切关系,对患者进行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降低ICU-AW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ICU获得性衰弱 Logistic回归分析 术后制动 多器官功能障碍 机械通气时间
下载PDF
参数扰动下基于制动控制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风险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铁方 周靖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323,共11页
为了解首次松开制动时刻(t1)扰动下基于制动控制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方法的使用风险,基于一个包括3种速度、4种行人尺寸和2个行人步态的虚拟仿真系统,设计并用MADYMO开展1920次仿真。对比分析后发现: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在无参数扰动时能有... 为了解首次松开制动时刻(t1)扰动下基于制动控制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方法的使用风险,基于一个包括3种速度、4种行人尺寸和2个行人步态的虚拟仿真系统,设计并用MADYMO开展1920次仿真。对比分析后发现: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在无参数扰动时能有效降低人地碰撞损伤且不增大车辆所致损伤;t1扰动下,WIC降低、车辆所致HIC15不变、地面所致HIC15降低、落地姿态不变的案例占比分别为86.1%、98.61%、90.16%和90.97%,表明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具有很强的抗扰能力;t1越早越可能增大车辆所致损伤,而t1越晚越可能降低头地碰撞损伤防护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t1扰动下人地碰撞损伤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人车长时间不分离、人体从车体边缘掉落、落地姿态改变、完全制动组中伤害已经极低等;而保险杠长度、发动机罩盖倾斜角等参数显著影响制动控制方法的抗扰能力,其中保险杠长度越小、发动机罩盖倾斜角越大,制动控制方法的抗扰动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碰撞损伤 车辆制动控制 首次松开制动时间 扰动 风险
下载PDF
制动性能对重载列车纵向冲动影响仿真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军 姜姝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3期14-18,共5页
对于必须经常制动的重载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不应该存在故障。在这些列车中,远离机车的车辆比其他车辆晚几秒制动。相邻车辆制动之间的时间延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制动管中压力波(制动信号)的传输速度,该速度大约比自由空气中的声速低10-... 对于必须经常制动的重载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不应该存在故障。在这些列车中,远离机车的车辆比其他车辆晚几秒制动。相邻车辆制动之间的时间延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制动管中压力波(制动信号)的传输速度,该速度大约比自由空气中的声速低10-25%。后部车辆的滞后制动意味着后车与前车相撞,在缓冲器和车钩上产生较大的压缩力。这些压缩力主要是纵向的,被认为是产生机车车辆和轨道结构维修大量费用以及列车安全运行恶化的原因。相邻车辆的制动时间延迟,以及列车的车内动态相互作用,通过改变动力装置(机车)沿列车的位置而有很大不同。本文利用仿真分析技术,研究紧急制动过程中制动性能的位置对列车纵向冲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列车纵向压缩力和拉伸力的大小发生了巨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动力学 列车纵向力 机车制动操纵 制动延迟时间。
下载PDF
自适应驾驶员特性的前撞报警算法设计
15
作者 高吕和 陆亚灵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19,共5页
汽车前撞报警是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但应用到复杂路况时,会产生误警率高、不同驾驶员的可接受性差等问题。通过真实道路试验,采集乘用车驾驶员特性试验数据,根据驾驶员在全部跟车工况下的制动过程分析,提取安全工况与危险工况... 汽车前撞报警是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但应用到复杂路况时,会产生误警率高、不同驾驶员的可接受性差等问题。通过真实道路试验,采集乘用车驾驶员特性试验数据,根据驾驶员在全部跟车工况下的制动过程分析,提取安全工况与危险工况的数据,提出基于制动习惯自学习及避撞时间的前撞报警算法,为实现基于驾驶员特性的前撞报警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撞报警算法 避撞时间 制动过程 驾驶员特性
下载PDF
重型载货汽车长下坡制动工况辨识
16
作者 史培龙 高艺鹏 +2 位作者 张子豪 赵轩 余强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9,共11页
传统持续制动系统过度依靠驾驶人主观判断实现开启和关闭,易出现不当操作引起整车制动性能热衰退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重型载货汽车长下坡制动工况构建及辨识方法,为持续制动系统介入或退出主动控制提供依据。以重型载货汽车长下坡试验... 传统持续制动系统过度依靠驾驶人主观判断实现开启和关闭,易出现不当操作引起整车制动性能热衰退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重型载货汽车长下坡制动工况构建及辨识方法,为持续制动系统介入或退出主动控制提供依据。以重型载货汽车长下坡试验数据为基础,包含制动踏板动作、车速及GPS数据,利用短行程划分、K聚类和编码技术,基于Markov-Monte Carlo方法构建了长下坡制动工况,总时长1194 s,路程21.18 km;基于滚动时间窗原理建立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工况辨识模型并进行离线训练和识别验证,结果表明:一般制动和强制动工况识别准确率达到89.30%,显示出提出的重型载货汽车长下坡制动工况构建及辨识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车辆制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重型载货汽车 制动工况 Markov-Monte Carlo方法 工况辨识 滚动时间窗
下载PDF
列车制动参数对大跨度悬索桥梁轨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17
作者 于向东 张贺 敬海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43-4255,共13页
为研究列车制动下大跨度悬索桥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分布规律,基于ANSYS软件和梁轨相互作用理论,建立大跨度悬索桥梁轨一体化动力分析模型,根据CRH动车组列车的制动力时程,分别研究制动停车位置、制动初速度、列车种类、列车挠曲力和制动力... 为研究列车制动下大跨度悬索桥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分布规律,基于ANSYS软件和梁轨相互作用理论,建立大跨度悬索桥梁轨一体化动力分析模型,根据CRH动车组列车的制动力时程,分别研究制动停车位置、制动初速度、列车种类、列车挠曲力和制动力等因素对钢轨附加应力和梁轨相对位移的动力、静力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动力计算考虑到前一荷载步对后一荷载步的影响以及线路纵向阻力滞回特性的影响,动力、静力计算结果差别显著,传统静力计算低估了列车荷载作用下钢轨的受力,在实际工程应用时有必要按动力方法计算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度悬索桥梁轨相互作用问题;制动停车位置对钢轨附加拉应力和梁轨相对位移增量影响显著,列车制动停止于主跨跨中位置为本文研究大跨度悬索桥梁轨相互作用所选4种典型工况中的最不利工况;列车制动力对梁端位置钢轨附加拉应力和梁轨相对位移影响显著,列车挠曲力对主桥范围内钢轨附加应力和梁轨纵向位移的分布规律影响显著,并与钢轨附加压应力峰值大小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CRH5和CRH2型动车组列车为研究CRH型动车组制动下大跨度悬索桥梁轨相互作用的不利车型,其中CRH5型动车组最不利制动方式为最大常规制动;由于CRH动车组列车制动初速度不影响列车制动力峰值大小,大跨度悬索桥梁轨相互作用对制动初速度因素变化并不敏感。研究成果可为完善列车制动下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和计算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轨相互作用 悬索桥 动力分析 列车制动力时程 CRH动车组列车
下载PDF
电机用直流圆盘式电磁制动器的安装调整应用解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强 陈锡光 +1 位作者 孙彬 陈金刚 《防爆电机》 2023年第2期74-76,共3页
主要讲述电机用直流圆盘式电磁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间隙调整方法,说明电磁制动器的选择,气隙调整控制措施,制动刹车时间和制动器电源的控制原理。根据安装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阐述制动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可能存在的故... 主要讲述电机用直流圆盘式电磁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间隙调整方法,说明电磁制动器的选择,气隙调整控制措施,制动刹车时间和制动器电源的控制原理。根据安装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阐述制动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制动器 空心螺管 制动时间 直流电压 微动开关 制动刹车
下载PDF
汽车与二轮车十字路口垂向行驶工况的AEB系统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道文 李哓艳 +2 位作者 金思雨 黎华惠 ZHANG Tianshu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16-1925,共10页
为研究汽车与二轮车十字路口垂向行驶工况汽车自动紧急制动(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的效能,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中筛选88起汽车与二轮车事故,运用PreScan搭建预碰撞场景,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AEB控制算法模型,... 为研究汽车与二轮车十字路口垂向行驶工况汽车自动紧急制动(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的效能,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中筛选88起汽车与二轮车事故,运用PreScan搭建预碰撞场景,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AEB控制算法模型,分析优化触发宽度、制动提前时间后事故避撞情况。利用PC-Crash重建未避撞事故,研究优化前后二轮车骑车人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当触发宽度为3.75 m、部分制动提前时间为1.6 s、全力制动提前时间为0.6 s时,汽车速度小于30 km/h,避撞效果最优;当触发宽度为3.75 m、一级制动提前时间为1.6 s时,汽车速度小于40 km/h,事故均可避撞;当汽车及二轮车速度均大于40 km/h时,事故均未避撞。同时优化两参数也存在无法避撞的事故,二轮车速度对无法避撞影响最大,应将其纳入决策变量;未避撞的事故优化后较优化前骑车人身体各部位损伤大幅度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AEB系统算法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学 汽车与二轮车事故 垂向行驶工况 自动紧急制动(AEB) 触发宽度 制动提前时间
下载PDF
列车空气制动机测试类型自动辨识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杰 刘泽 +3 位作者 郭成 曹景铭 李俊杰 马丁一 《测控技术》 2023年第3期19-23,43,共6页
列车空气制动机测试系统工作时记录大量的测试数据,测试数据的自动分析可提高试验系统测试效率,拓展测试模式。针对列车制动机测试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格拉姆角场(GAF)图像编码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相结合的列车制动测试类型辨识方法... 列车空气制动机测试系统工作时记录大量的测试数据,测试数据的自动分析可提高试验系统测试效率,拓展测试模式。针对列车制动机测试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格拉姆角场(GAF)图像编码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相结合的列车制动测试类型辨识方法。可对制动测试采集的时序气压数据编码重构,扩展为二维网格图像数据,由CNN主干网络实现图像特征信息的自动提取,进而设计分类器进行列车制动测试类型辨识分类。基于现场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GAF-CNN模型对制动机测试类型识别的辨识率可达到98%以上,可应用于现场测试系统。另外,测试表明使用求和(Summation)计算的GASF比差分(Difference)计算的格拉姆角差域(GADF)辨识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制动机测试 格拉姆角场 卷积神经网络 模式辨识 时间序列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