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achycardia with a typical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morphology 被引量:1
1
作者 Jeffrey S Neiger Richard G Trohman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1年第5期127-134,共8页
The evaluation of 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s (WCT)remains a common dilemma for clinicians.Numerous algorithms exist to aid in arriving at the correct diagnosis.Unfortunately,these algorithms are difficult to rememb... The evaluation of 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s (WCT)remains a common dilemma for clinicians.Numerous algorithms exist to aid in arriving at the correct diagnosis.Unfortunately,these algorithms are difficult to remember,and overreliance on them may prevent cardiologists from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se arrhythmias.One distinct subcategory of WCTs are those that present with a"typical"or"classic"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pattern.These tachycardias may be supraventricular or ventricular in origin and arise from functional or fixed aberrancy,bystander or participating atriofascicular pre-excitation,and bundle branch reentry.This review will describe these arrhythmias,illustrate their mechanisms,and discuss their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ICAL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Wide complex tachycardia BUNDLE branch REENTRAN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下载PDF
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附二例报道)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学斌 郭继鸿 +2 位作者 张海澄 许原 丁振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3期191-194,共4页
通过对两例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BBR VT)的临床、心电图及电生理特性进行分析 ,提出该类病人的临床特点。两例病人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例 1男性 ,VT发作最长持续达 2 7h ,体表心电图呈近似心室扑动的图形 ,心内电生理检... 通过对两例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BBR VT)的临床、心电图及电生理特性进行分析 ,提出该类病人的临床特点。两例病人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例 1男性 ,VT发作最长持续达 2 7h ,体表心电图呈近似心室扑动的图形 ,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类左束支阻滞图形 ,QRS波宽 2 6 0ms。平时体表心电图QRS波正常 ,心内电图提示HV间期延长 ,VT可稳定诱发和终止 ,存在V3 现象 ,右束支消融成功。例 2女性 ,VT发作病史 7年 ,呈无休止性VT发作 ,平时体表心电图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图形 ,VT可稳定诱发和终止 ,发作时其QRS波宽为 14 0ms ,呈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图形 ,V波前有稳定的H波 ,消融左后分支后可导致Ⅲ度房室阻滞而终止VT。结论 :束支折返性VT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 ,有独特的电生理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特点 射频消融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季志复 付明珠 王成元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12期926-927,共2页
本文对 2 1例分支性室速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 ,及治疗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此型室性心动过速病人均为年轻病例 ,无临床心脏病器质性证据 ,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发作时 ,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或右偏。心动过速终止后 ,下壁... 本文对 2 1例分支性室速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 ,及治疗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此型室性心动过速病人均为年轻病例 ,无临床心脏病器质性证据 ,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发作时 ,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或右偏。心动过速终止后 ,下壁和前壁导联呈T波倒置 ,故极易误诊为心肌缺血。此型室速对异博定有特效 ,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研究 异博定 心电图 治疗
下载PDF
左束支阻滞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对射频消融成功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彭长农 衣为民 +3 位作者 胡雪松 龙娟 李忠红 程硕滔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3期172-174,共3页
对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型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进行分析 ,以了解哪些因素可以预测此类患者从右室流出道行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对 2 6例特发性室速的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手术 ,全部患者室速时的心... 对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型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进行分析 ,以了解哪些因素可以预测此类患者从右室流出道行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对 2 6例特发性室速的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手术 ,全部患者室速时的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结果 :2 6例中 ,2 2例于右室流出道进行了成功消融 ,成功和未成功消融的患者临床特征和电生理无明显区别 ,成功消融的患者中胸前V1 导联心电图呈rS型 (1 2例 )和QS型 (1 0例 ) ,而 4例未成功者 ,V1 导联均呈rS型 ,其中 2例经主动脉于左冠状窦消融成功。在成功与未成功消融患者中 ,V1 导联有无R波无明显区别 ,但V1 导联无R波预示室速可以从右室流出道成功消融 ,成功消融的室速患者胸前导联的平均移行区在V4导联 ,而未成功患者胸前导联的移行区在V3 或V2 导联。结论 :某些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 ,且额面电轴正常或右偏的特发性室速患者不能成功从右室流出道消融 ,V1 导联有r波且移行区在V3 导联或之前者提示此类心电图特征的室速可能非起源于右室流出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左束支阻滞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Brugada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分步式诊断标准对伴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应用价值——附147例分析
5
作者 吴明 马虹 +3 位作者 邓昭文 林劲 张敬文 李新明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61-462,491,共3页
目的:探讨Brugada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分步式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鉴别原伴有束支传导阻滞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患者。方法:选择窦性心律呈束支传导阻滞的147例患者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97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 目的:探讨Brugada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分步式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鉴别原伴有束支传导阻滞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患者。方法:选择窦性心律呈束支传导阻滞的147例患者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97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50例的心电图资料,用Brugada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分步式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各有1例误诊为室速,误诊率为1.4%。结论:Brugada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分步式诊断标准也适用于原有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动过速 室性 室上性 束支传导阻滞 鉴别诊断
下载PDF
5例分支内折返型室速的诊治体会
6
作者 岳黎明 畅辉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期16-18,共3页
分支内折返型室速又称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在左室特发性室速中最常见。其产生的电生理机制是折返。通常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年轻患者,应用维拉帕米可有效治疗此种室速。应用浦肯野纤维和舒张期电位指引进行射频消融有较高疗效。本文旨在... 分支内折返型室速又称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在左室特发性室速中最常见。其产生的电生理机制是折返。通常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年轻患者,应用维拉帕米可有效治疗此种室速。应用浦肯野纤维和舒张期电位指引进行射频消融有较高疗效。本文旨在对5例分支内折返型室速的诊治过程分析,总结诊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内折返型室速 维拉帕米敏感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Tc延长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
7
作者 赵平 黄桂花 《宁波医学》 2000年第5期211-212,共2页
目的 探讨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CLBBB)患者 2 4h动态心电图Q Tc延长及最快心率Q Tc较最慢心率Q Tc的延长部分 (Q Tcp)与室性心动过速 (VT)的关系。方法 分析 11例有VT的CLBBB患者和 14例无VT的CLBBB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最快心率Q Tc ,最慢... 目的 探讨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CLBBB)患者 2 4h动态心电图Q Tc延长及最快心率Q Tc较最慢心率Q Tc的延长部分 (Q Tcp)与室性心动过速 (VT)的关系。方法 分析 11例有VT的CLBBB患者和 14例无VT的CLBBB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最快心率Q Tc ,最慢心率Q Tc及Q Tcp ,并与正常对照组作相互比较。结果 CLBBB患者的最快心率Q Tc、最慢心率Q Tc及Q Tcp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 (P <0 .0 0 1) ,而VT组最快心率Q Tc ,Q TCP比无VT组延长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LBBB患者动态心电图最快心率Q Tc及Q Tcp可作为预测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C延长 室性心动过速 左束支阻滞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射频消融分支电位治疗儿童左后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3
8
作者 曾少颖 石继军 +2 位作者 李虹 张智伟 李渝芬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1-624,共4页
目的 简化经导管标测和消融儿童左后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方法 窦性心律下,在后间隔(冠状静脉窦口下缘1~2 cm)的区域内,标测分支电位,其表现为心室波之前的双向波,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等电位线;当消融导管标测该电位较希氏柬电位... 目的 简化经导管标测和消融儿童左后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方法 窦性心律下,在后间隔(冠状静脉窦口下缘1~2 cm)的区域内,标测分支电位,其表现为心室波之前的双向波,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等电位线;当消融导管标测该电位较希氏柬电位晚20ms以上时试放电;放电前双角度(LAO 45°和30°)观察消融导管的位置,确定不在希氏束处;心电图出现左后分支阻滞,说明消融有效.消融术后心电监测24~48 h,注意室速终止后复极变化;服阿司匹林2~3 mg/kg 3个,月,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术后1d复查体表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出院后1个月、3个月各随访一次,此后每半年门诊定期复查或电话随访.结果 15例患儿成功消融,术后心电图均出现左后分支阻滞图形;随访3~12个月,所有出现左后分支阻滞的患儿均无复发.其中1例术中靶点位置好的患儿,试放电后,心电图无改变,仍出现室速,后重新标测,试放电后出现左后分支阻滞,巩固90 s,成功消融,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 射频消融分支电位治疗儿童左后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简化了标测,减低了手术的难度,消融终点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动过速 室性 导管消融术 束支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体表心电图对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袁贤奇 宋有城 +1 位作者 朱俊 郝云霞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53-53,共1页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组76例,男55例,女21例,年龄31.6±15.6岁(12~65岁),除8例冠心病外其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以上病人均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诊断室速的主要ECG标准是:(1)房室分离;(2)QR...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组76例,男55例,女21例,年龄31.6±15.6岁(12~65岁),除8例冠心病外其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以上病人均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诊断室速的主要ECG标准是:(1)房室分离;(2)QRS波宽度>140 ms,LBBB时>160 ms;(3)胸导QRS波同相性;(4)电轴极度左偏(-90℃±180°);(5)窦性心律时ECG有束支阻滞,心动过速时QRS波形态与其不同。结论:对于宽QRS心动过速鉴别诊断要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判定,对少数疑难病例需做心内电生理检查才能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QRS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束支传导阻滞 电重 体表心电图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一类特殊的儿童扩张型心肌病 被引量:2
10
作者 戈海延 曲东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是由心律失常引起或介导的可逆性扩张型心肌病,可见于各年龄段儿童,目前的发病率是被低估的。导致本病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诊疗上,判断心律失常是心功能障碍的病因还是结果经常很困难,本病经常在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是由心律失常引起或介导的可逆性扩张型心肌病,可见于各年龄段儿童,目前的发病率是被低估的。导致本病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诊疗上,判断心律失常是心功能障碍的病因还是结果经常很困难,本病经常在心律失常得以控制,心功能改善后才能确诊。快速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室预激均可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发生。早期识别和控制心律失常可逆转心功能,心律失常复发可致心功能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肌病 心动过速 室性期前收缩 左束支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