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莼菜活体黏液毛结构及离子通透性生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帆 杨朝东 +2 位作者 王晓娥 张霞 周存宇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85-90,I0007,共7页
采用苏丹红7B、黄连素-苯胺兰、calcoflour white、hoechst 33342、甲苯胺兰等染色法,对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活体黏液毛解剖结构、组织化学和离子通透性生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莼菜黏液毛是幼叶表皮向外突出的单... 采用苏丹红7B、黄连素-苯胺兰、calcoflour white、hoechst 33342、甲苯胺兰等染色法,对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活体黏液毛解剖结构、组织化学和离子通透性生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莼菜黏液毛是幼叶表皮向外突出的单个细胞,具黏液泡和腺毛,基部具2个木质化和脂质的碟状体,并连接黏液泡膜和腺毛膜。黏液泡膜和腺毛膜具有糖蛋白,原生质体具多种纹饰。离子通透性实验结果表明,幼嫩期黏液泡膜和腺毛膜很少吸收离子,成熟期吸收较多离子,衰老期几乎不吸收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 黏液毛 解剖结构 组织化学 离子通透性生理
下载PDF
江浙莼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光富 高邦权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2-668,共7页
利用ISSR标记对分布于江苏和浙江的濒危水生植物莼菜(Brasenia schreberiJ.F.Gmelin)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从77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引物用于研究,共扩增出101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条,占15.8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 利用ISSR标记对分布于江苏和浙江的濒危水生植物莼菜(Brasenia schreberiJ.F.Gmelin)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从77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引物用于研究,共扩增出101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条,占15.8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8.4条.结果表明:莼菜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Ht为0.0395,Shannon’s信息指数Hs为0.0630;种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Ht、Hs分别为0.0391、0.0335).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85.79%),种群间的基因流为3.0199.营养繁殖、生境丧失与片断化以及人工引种等人为干扰对莼菜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ISSR
下载PDF
四大莼菜产区商品成分种类和质量分数测定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洪梅 吕泽芳 +1 位作者 张昭 于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82,共7页
该研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莼菜4大产区商品成分种类及质量分数,并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莼菜中不仅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较高比例的多酚和少量的蛋白质;还含有大量的K,Ca,Na,Mg,Zn,Fe元素和极少量的C... 该研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莼菜4大产区商品成分种类及质量分数,并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莼菜中不仅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较高比例的多酚和少量的蛋白质;还含有大量的K,Ca,Na,Mg,Zn,Fe元素和极少量的Cu,Se,Pb,Mn元素.其中浙江产区总粗糖质量分数最高,四川产区总酚、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K元素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重庆、湖北、四川、浙江,Na元素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重庆、四川、浙江、湖北,Mg,Ca元素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北、四川、重庆、浙江,Zn元素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四川、重庆、浙江、湖北,Fe元素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北、重庆、四川、浙江,Cu,Se,Pb,Mn质量分数差异不大,比较分析看出四川产区的莼菜综合情况最佳.通过该研究不仅能够了解我国主产区莼菜组分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产区地理环境和莼菜生长状况、建立莼菜品质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促进莼菜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利用,推动莼菜产业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成分 提取分离 检测
下载PDF
莼菜资源利用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美玉 习向银 +1 位作者 罗丽娟 刘欢 《长江蔬菜》 2011年第10期7-10,共4页
通过分析莼菜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特性,对莼菜在营养保健、医学价值、治理污水、净化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人们综合利用莼菜资源、为莼菜的深加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莼菜 营养特性 营养保健 医学价值
下载PDF
湖北利川莼菜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会会 刘乐承 《长江蔬菜》 2013年第18期15-17,共3页
在介绍湖北利川莼菜种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利川发展莼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扩大生产并保护环境和资源、加强技术培训、建立农业合作社、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深加工、注重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等。
关键词 利川 莼菜 资源 开发利用 保护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太湖莼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朝阳 严吴炜 +4 位作者 李浩宇 杨大强 张忠新 万本茂 江解增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73-74,共2页
以太湖莼菜为试验材料,采用设施、露地栽培模式,对太湖莼菜生长、品质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模式相比,设施栽培显著提高了太湖莼菜的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性及除精氨酸外的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了太湖莼菜干... 以太湖莼菜为试验材料,采用设施、露地栽培模式,对太湖莼菜生长、品质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模式相比,设施栽培显著提高了太湖莼菜的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性及除精氨酸外的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了太湖莼菜干物率、NO_3^--N含量以及黄酮、总酚含量,其V_C、可溶性蛋白、粗纤维含量与露地栽培莼菜无差异;较露地栽培增产2 290 kg/hm^2,增幅13%,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莼菜 设施栽培 露地栽培 产量 品质 影响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莼菜中的锌、铜、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平 胡国俊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3-15,共3页
报道了莼菜中微量元素锌、铜、锰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简便、省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了共存离子的影响,比较了6种湿法消解体系对莼菜的消解情况,并用微分电位溶出法(D.P.S.A)做了对照试验,... 报道了莼菜中微量元素锌、铜、锰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简便、省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了共存离子的影响,比较了6种湿法消解体系对莼菜的消解情况,并用微分电位溶出法(D.P.S.A)做了对照试验,结果一致.测定莼菜的相对标准偏差≤4.6%,回收率为99.2%~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莼菜 水生植物
下载PDF
三道吴中风物,千年历史误会——西晋张翰秋风所思菰菜、莼羹、鲈鱼考 被引量:6
8
作者 程杰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125,共20页
西晋张翰秋风思乡之事出于《世说新语》和《晋书·张翰传》,两书所说张翰所思吴中菜品不同,《世说新语》称菰菜羮、鲈鱼脍两物,而《晋书》作菰菜、莼羹、鲈鱼脍三种。同时有关信息表明,应以《世说新语》所说为是,《晋书》抄录前者... 西晋张翰秋风思乡之事出于《世说新语》和《晋书·张翰传》,两书所说张翰所思吴中菜品不同,《世说新语》称菰菜羮、鲈鱼脍两物,而《晋书》作菰菜、莼羹、鲈鱼脍三种。同时有关信息表明,应以《世说新语》所说为是,《晋书》抄录前者而妄增一"莼"字,使两物变成三物。莼菜时令在春夏,《晋书》显属误增,然中唐以来《晋书》所说影响大增,秋风莼鲈之思成了各类艺文书写中的流行说法,莼菜被牢牢定格在秋天的季节里,几成生活常识。菰菜即菇菜,是夏秋下湿环境所生土菌、地皮菜之类菌菇,吴中多以此作羹,与鲈鱼脍并称"金羹玉脍"。五代以来,因名称中的"菰"字与称作"菰首"的茭白误作一物,影响至今。茭白之明确食用始于唐,兴于宋,作为蔬菜大行种植更在其后。两宋时吴中的茭白生产尚少,上溯六朝更不足称。张翰故事所说鲈鱼通称松江鲈鱼,本只泛称地方名产。宋代以来,松江地区有一种四鳃鲈见于记载,被视为松江鲈鱼的代表。宋人有关记载较为模糊,明清以来认识逐步明确,现代以来正式定名为松江鲈。然此鱼属杜父鱼科,与鲈鱼关系较远,冬日才成熟肥美,体格极小,远不堪脍。六朝以来,人们通常所说松江鲈鱼,包括后来所谓四鳃鲈,多称体量较大、鳞白黑斑,应属我国近海分布较多的花鲈之类。两者大小悬殊,品种迥异,然自古至今人们多说作一物,浑然不辨。三种吴中风物,唐宋以来的传播和解读都陆续出现了问题,形成系统的错误信息,在我们文艺书写和知识传承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留下了深长的历史印迹,有必要全面辨析,正本清源,还其真实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翰 菰菜 鲈鱼 吴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