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类型油菜(Brassica spp.)和野芥菜(B.juncea var.gracilis Tsen et Lee)杂交亲和性及F_1的适合度——潜在基因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宋小玲 强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7-361,共5页
通过人工去雄授粉 ,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 3种类型栽培油菜花粉在两地采集的野芥菜柱头上的萌发生长情况 ,结合杂交后的结实率 ,探讨了 3种类型油菜和野芥菜杂交的亲和性 .结果表明 ,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与野芥菜的亲和性都非常高 ,... 通过人工去雄授粉 ,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 3种类型栽培油菜花粉在两地采集的野芥菜柱头上的萌发生长情况 ,结合杂交后的结实率 ,探讨了 3种类型油菜和野芥菜杂交的亲和性 .结果表明 ,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与野芥菜的亲和性都非常高 ,亲和性指数达 10 .0以上 ,而白菜型油菜和野芥菜的亲和性较低 ,亲和指数小于 0 .2 .子一代的适合度研究结果表明 ,芥菜型油菜向野芥菜杂交一代的适合度没有降低 ,而甘蓝型及白菜型和野芥菜杂交一代的适合度明显下降 ,表现在花粉活力降低 ,结实率极低 .上述结果表明 ,白菜型油菜和野芥菜的基因转移可能性最小 ,甘蓝型居中 ,而芥菜型极易向野芥菜发生基因转移 .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野芥菜 杂交亲和性 适合度 基因转移
下载PDF
看护培养和子叶部位对儿菜(Brassica juncea Coss.var.gemmifera Lee et Lin)再生芽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汪炳良 孔娟 陈利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99-303,共5页
以‘种都1号儿菜’(BrassicajunceaCoss.var.gemmiferaLeeetLincv.Zhong-DouNo.1)无菌子叶为材料,对看护培养效果及子叶部位对再生芽发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叶可以直接分化产生再生芽。在接种子叶的同时,接种已有芽点分化的... 以‘种都1号儿菜’(BrassicajunceaCoss.var.gemmiferaLeeetLincv.Zhong-DouNo.1)无菌子叶为材料,对看护培养效果及子叶部位对再生芽发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叶可以直接分化产生再生芽。在接种子叶的同时,接种已有芽点分化的子叶外植体,可以提早再生芽的发生,并能显著提高芽再生率,但对平均再生芽数无明显影响。带子叶柄的完整子叶,其芽再生率最高,并极显著高于不带子叶柄的子叶叶片,但平均再生芽数以不带子叶柄的完整子叶叶片最高;子叶柄培养未能获得再生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菜 子叶部位 看护培养 芽再生
下载PDF
榨菜下胚轴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艳梅 于锡宏 +2 位作者 蒋欣梅 卢志权 丛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628-3631,共4页
以榨菜(Brassica juncea Czern. et Coss. var. tumida)B2-1014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激素以及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榨菜茎段离体培养的植株高频再生体系中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以榨菜(Brassica juncea Czern. et Coss. var. tumida)B2-1014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激素以及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榨菜茎段离体培养的植株高频再生体系中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8 mg/L NAA,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NAA,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为MS+0.2 mg/L NAA,在此培养条件下,B2-1014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90.0%,不定芽诱导率达92.2%,不定根诱导率达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brassica juncea Czern. et Coss. VAR. tumida) 下胚轴 组织培养 再生植株
下载PDF
九头芥梅干菜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超 汪江英 +1 位作者 时磊 黄师荣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研究九头芥梅干菜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得到的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经液-液分相先后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和萃余相。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测试等方法评价各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用福林酚法测定各样品的总酚含量... 研究九头芥梅干菜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得到的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经液-液分相先后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和萃余相。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测试等方法评价各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用福林酚法测定各样品的总酚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潜力。其中,乙酸乙酯相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测试中活性最强。而且,其总酚含量也最高(17.57mg没食子酸当量/g)。另外,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各样品中存在的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发现九头芥梅干菜乙醇提取物及其各溶剂萃取组分中均含有没食子酸,而且为主要成分。试验证明,九头芥梅干菜的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物质的潜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头芥 梅干菜 提取物 DPPH 还原力 总酚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3种因素对梅菜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丁运华 王鸿博 《热带农业科学》 2003年第2期5-9,共5页
研究了以实生幼苗组织为外植体来源时萌发培养基质、外植体的取材部位、培养容器内的空气环境条件对梅菜(BrassicajunceaCoss.var.spnov)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以实生苗下胚轴为外植体,其再生植株中玻璃化苗的比例与实生苗的... 研究了以实生幼苗组织为外植体来源时萌发培养基质、外植体的取材部位、培养容器内的空气环境条件对梅菜(BrassicajunceaCoss.var.spnov)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以实生苗下胚轴为外植体,其再生植株中玻璃化苗的比例与实生苗的萌发培养基质中激素(6-BA+NAA)的含量关系密切,激素浓度越高,玻璃苗的比例就越大。②以无激素1/2MS固体培养基上萌发的实生苗切段为培养材料,下胚轴再生植株的玻璃苗发生率最高,茎尖的次之,子叶的最低。③培养容器封口材料的透气性能、继代间隔时间均直接影响着容器内的空气环境条件,故再生植株的玻璃苗发生率与封口材料的透气性能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继代间隔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梅菜玻璃苗的叶绿素含量比正常苗低,有明显的失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菜 组织培养 试管苗 玻璃化 外植体 培养基质 取材部位 培养容器内空气环境
下载PDF
利用ISSR技术检测梅菜试管苗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柴素芬 陈兆贵 赖苏芬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4-147,共4页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建立起梅菜无性系,并连续进行5次继代培养;利用已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不同继代次数(1~5代)的梅菜试管苗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梅菜无性系继代过程中,从试管苗的形态方面观测没有发生明显的...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建立起梅菜无性系,并连续进行5次继代培养;利用已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不同继代次数(1~5代)的梅菜试管苗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梅菜无性系继代过程中,从试管苗的形态方面观测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利用已优化的ISSR-PCR检测技术对2个梅菜品种亲本及不同继代试管苗进行检测,2个品种之间带型差异明显,同1个品种在不同世代带型基本一致,但从第4代开始,部分引物带型发生变化,但变化甚微,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在4代以内仍可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菜 ISSR标记 试管苗 遗传变异
下载PDF
不同品种茎用芥菜瘤状茎膨大过程中细胞壁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祝军 缪颖 +2 位作者 汪炳良 陈竹君 吴钢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9-272,共4页
对不同品种茎用芥菜的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成分的研究表明,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中果胶、半纤维素2、纤维素、醛酸和总糖含量逐渐下降,特别是膨大后期下降幅度较大.其中,果胶和总糖含量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纤维素的含... 对不同品种茎用芥菜的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成分的研究表明,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中果胶、半纤维素2、纤维素、醛酸和总糖含量逐渐下降,特别是膨大后期下降幅度较大.其中,果胶和总糖含量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纤维素的含量在膨大后期,不易空心品种T84-61高于易空心品种T84-66.β-1,3-葡聚糖含量在膨大后期不易空心品种T84-61高于易空心品种T84-66,这与膨大后期T84-61品种β-1,3-葡聚糖合成酶活性增加有关.瘤状茎中的Ca含量T84-61品种在膨大后期高于T84-66,而Mg含量品种间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细胞壁中果胶、总糖、Ca和β-1,3-葡聚糖含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芥菜 空心 细胞壁成分 Β-1 3-葡聚糖
下载PDF
芽芥菜生长发育与温度条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金为民 彭文山 +1 位作者 邹顺毅 麦申增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7-138,共2页
观察了芽芥菜的生物学特性 ,分析了芽芥菜发育与温度条件的关系 ,提出芽芥菜通过春化的条件 ,并对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芽芥菜 生长发育 温度 叶片 腋芽
下载PDF
茎瘤芥黑斑病菌rDNA ITS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红芳 陈发波 杨永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044-5046,共3页
以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黑斑病病株为试材,对黑斑病菌5.8 S rDNA及其侧翼ITS区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5个供试病菌碱基序列同芸薹链格孢的碱基序列相似度达到99.68%,不存在大于3 bp的... 以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黑斑病病株为试材,对黑斑病菌5.8 S rDNA及其侧翼ITS区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5个供试病菌碱基序列同芸薹链格孢的碱基序列相似度达到99.68%,不存在大于3 bp的碱基差异;而与甘蓝链格孢和萝卜链格孢的碱基差异较明显,均存在大于3 bp的碱基差异,且存在大量的缺失片段。初步确定引起茎瘤芥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薹链格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 var tumida Tsen et Lee) 黑斑病 ITS 芸薹链格孢
下载PDF
抱子芥(儿菜)穴盘育苗技术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秋峰 李燕 +2 位作者 陈承 任锡亮 王洁 《长江蔬菜》 2015年第20期60-61,共2页
以脆嫩儿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基质对儿菜秧苗生长的影响、3种穴盘对成苗时间及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对儿菜秧苗生长影响较大,采用中慈基质效果最好;不同孔穴的穴盘对秧苗生长前期影响不大,对生长后期影响较大,且孔穴越多,... 以脆嫩儿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基质对儿菜秧苗生长的影响、3种穴盘对成苗时间及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对儿菜秧苗生长影响较大,采用中慈基质效果最好;不同孔穴的穴盘对秧苗生长前期影响不大,对生长后期影响较大,且孔穴越多,后期管理难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子芥 儿菜 穴盘 育苗技术
下载PDF
茎瘤芥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管锋 杨连勇 +1 位作者 姜守全 王莉 《长江蔬菜》 2009年第11X期5-9,共5页
从茎瘤芥的起源、种质资源、遗传育种、良种繁育以及栽培技术、品质安全等方面,综述了近20a我国茎瘤芥研究的主要成果,以期为我国茎瘤芥育种科研、种子生产和鲜菜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茎瘤芥 种质资源 遗传育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叶用芥菜‘奶奶青菜’的营养品质分析
12
作者 马杰 蔺培兴 +7 位作者 屈雯 杨佼 马维 马俊 周平 陈春艳 吴美玲 孙勃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324-4332,共9页
叶用芥菜‘奶奶青菜’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地方芥菜类型,其品种繁多,以农家自留种和地方常规种为主,但关于它营养品质的研究仍然有限。本试验以25个‘奶奶青菜’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原花青素... 叶用芥菜‘奶奶青菜’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地方芥菜类型,其品种繁多,以农家自留种和地方常规种为主,但关于它营养品质的研究仍然有限。本试验以25个‘奶奶青菜’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原花青素、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探究不同品种‘奶奶青菜’之间营养品质的差异,评测出营养价值较高的品种。结果显示‘,奶奶青菜’不同品种之间营养差异显著。25个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为4.26~168.45 mg/g、叶绿素含量为3.24~17.15 mg/g、类胡萝卜素含量为0.15~1.88 mg/g、维生素C含量为1.26~4.98 mg/g、原花青素含量为2.64~6.68 mg/g、类黄酮含量为2.06~17.95 mg/g、总多酚含量为6.56~15.70 mg/g,ABTS和FRAP测定的抗氧化能力分别是23.92%~47.17%和28.82~125.79 mg/g。25个‘奶奶青菜’品种中,CCB-4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可溶性蛋白除外),是营养品质最好的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抗氧化能力与可溶性蛋白、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类黄酮、总多酚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奶奶青菜’营养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var.foliosa) ‘奶奶青菜’ 品种 生物活性物质 抗氧化能力
原文传递
传统分离培养结合DGGE法检测榨菜腌制过程的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李正国 付晓红 +3 位作者 邓伟 杨迎伍 崔英双 赵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1-376,共6页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基于16S rRNA作为分子标记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的方法,分析榨菜腌制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用传统分离与分子鉴定方法获得7...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基于16S rRNA作为分子标记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的方法,分析榨菜腌制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用传统分离与分子鉴定方法获得7个属的细菌类群,其中乳杆菌属(Acidobacterium)是优势菌群,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是次优势菌群。对通过DGGE方法得到的11条16S rRNA优势条带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的丰度最高,是腌制过程中主要的优势菌群,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是次优势菌。传统分离法与DGGE法结合能够更有效的分析榨菜腌制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获得更全面的微生物多样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brassica juncea coss var.tsatsai) 16S rRNA 传统分离培养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群落多样性
原文传递
茎芥菜细胞质四倍体白菜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孔艳娥 张蜀宁 +2 位作者 侯喜林 刘惠吉 钟程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以茎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四倍体白菜杂交获得的同源四倍体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材料,采用形态学和石蜡切片方法研究其花药解剖结构及其发育。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系为结构性雄性不育,其退化或畸形雄蕊分为5种类型:盾状... 以茎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四倍体白菜杂交获得的同源四倍体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材料,采用形态学和石蜡切片方法研究其花药解剖结构及其发育。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系为结构性雄性不育,其退化或畸形雄蕊分为5种类型:盾状雄蕊、条状雄蕊、片状雄蕊、羽状雄蕊和瓣状雄蕊。该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败育有两个时期,盾状雄蕊花药败育于孢原细胞分化期,雄蕊整个发育时期均处在孢原细胞分化期,无绒毡层与花粉母细胞的分化,不形成药室,属孢子体败育型;其它类型雄蕊,花药败育发生在雄蕊原基分化时期,由于雄蕊原基偏离正常的分化轨道,形成瓣状化雄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茎芥菜 同源四倍体 异源茎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 雄蕊形态 花药发育
原文传递
8种药用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茎瘤芥黑斑病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红芳 刘欣 陈立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3,共4页
以茎瘤芥黑斑病菌为供试病原菌,对香樟等8种植物样品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香樟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62.50%,其次为蒿子、野酥麻、柳蒿、夜来香、楝树、臭草根和大叶桉,抑制率依次为55.68%、47.73%、47.73%、44.... 以茎瘤芥黑斑病菌为供试病原菌,对香樟等8种植物样品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香樟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62.50%,其次为蒿子、野酥麻、柳蒿、夜来香、楝树、臭草根和大叶桉,抑制率依次为55.68%、47.73%、47.73%、44.32%、44.32%、43.18%和42.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供试8种植物对茎瘤芥黑斑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香樟与其他7种植物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黑斑病 植物乙醇提取物 抑制活性
原文传递
茎用芥菜芥子苷酶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伟丽 赵国华 +3 位作者 李洪军 陈宗道 余帮兵 向瑞玺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1-45,共5页
以黑芥子苷为底物,用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法对茎用芥菜芥子苷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用芥菜芥子苷酶的Km为5.22mmol/L,Vmax为0.036mmol/(L·min),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8.0。抗坏血酸具有激活芥子苷酶的作用,在抗坏... 以黑芥子苷为底物,用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法对茎用芥菜芥子苷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用芥菜芥子苷酶的Km为5.22mmol/L,Vmax为0.036mmol/(L·min),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8.0。抗坏血酸具有激活芥子苷酶的作用,在抗坏血酸浓度为10mmol/L时,酶活力最大。NaCl对该酶有抑制作用,10%NaCl可完全抑制该酶的活性。Al3+、Ca2+、Mg2+、Fe3+对芥子苷酶的影响作用因离子类型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芥菜 芥子苷酶 酶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