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根肿病长柄芥育种材料的创制与鉴定
1
作者 李崇娟 杨鼎 +6 位作者 吕凤仙 和江明 兰梅 杨红丽 徐学忠 胡靖锋 张丽琴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2-89,95,共9页
通过远缘杂交及回交将白菜的抗病基因导入到芥菜中,创制获得优质的抗根肿病长柄芥(Brassica juncea var.longepetiolata Yang et Chen)育种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法,对10份抗根肿病白菜材料进行抗性分析,筛选出1... 通过远缘杂交及回交将白菜的抗病基因导入到芥菜中,创制获得优质的抗根肿病长柄芥(Brassica juncea var.longepetiolata Yang et Chen)育种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法,对10份抗根肿病白菜材料进行抗性分析,筛选出1份可作为长柄芥抗根肿病育种材料创制的抗性资源CCR21002。利用CCR21002分别作为父本、母本提供抗根肿病基因,与长柄芥进行远缘杂交,结合胚挽救技术获得正反杂交种F1,选取植株形态偏向芥菜的F1与长柄芥回交获得BC_(1),对BC_(1)植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分析及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回交一代比杂种一代更难获得,胚挽救成活的13株BC_(1)中,仅筛选出1株基因型为AABB且抗根肿病的植株,经分子标记鉴定所含抗病基因为CRb,在植株形态上保留有长柄芥的大部分性状。证明经过与抗根肿病白菜远缘杂交及回交,获得对4号生理小种表现抗性的长柄芥新种质1份,可用于继续回交转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芥(brassica juncea var.longepetiolata yang et chen) 抗根肿病 胚挽救 正反杂交 创制与鉴定
下载PDF
施氮量对川西高原地区棒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
作者 孔垂豹 冉茂林 +3 位作者 杨峰 雍晓平 冉科 李晓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37-43,共7页
以金田棒菜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N_(0)、N_(150)、N_(210)、N_(270)(施氮量分别为0、150、210、270 kg/hm^(2)),在川西高原蔬菜种植区进行棒菜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棒菜产量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 以金田棒菜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N_(0)、N_(150)、N_(210)、N_(270)(施氮量分别为0、150、210、270 kg/hm^(2)),在川西高原蔬菜种植区进行棒菜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棒菜产量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棒菜的株高、肉质茎粗、单株质量、鲜叶质量、肉质茎质量和叶片SPAD值均呈增加趋势,棒菜的叶片数、肉质茎长、茎叶比和抽薹率均呈下降趋势;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施氮量对棒菜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程度:鲜叶质量>单株质量>肉质茎粗>肉质茎质量>株高>叶片SPAD值,施氮量对棒菜不同部位氮含量的影响程度:叶柄氮含量>肉质茎氮含量>叶片氮含量;氮素吸收利用相关指标与施氮处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N210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1.695分),而N0处理的综合得分最低(-2.526分)。综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棒菜的株高、肉质茎粗、单株质量、肉质茎质量和叶片SPAD值等均会升高,而叶片数、肉质茎长、茎叶比和抽薹率等均会下降;过高的施氮量不利于棒菜各部位氮素的积累,易造成资源浪费;综合对比不同施氮量对棒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得出川西高原地区棒菜的最适施氮水平为21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菜 施氮量 川西高原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棒菜鲜食品质分析与适宜性品种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高佳 罗静红 +2 位作者 田玉肖 罗芳耀 刘独臣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7-63,共7页
为筛选优良鲜食棒菜品种,对种植于成都平原的17个棒菜品种(系)进行采后外观品质(单株质量、株高、节间长、食用茎长、茎肉色差)、商品性(茎可食率、含水率、茎皮硬度和茎肉硬度)和茎肉营养品质(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 为筛选优良鲜食棒菜品种,对种植于成都平原的17个棒菜品种(系)进行采后外观品质(单株质量、株高、节间长、食用茎长、茎肉色差)、商品性(茎可食率、含水率、茎皮硬度和茎肉硬度)和茎肉营养品质(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纤维素含量)15项指标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测试指标间变异系数为0.53%~41.47%;13项指标彼此间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关系;将供试棒菜品种(系)按照品质测定数据聚类分析为IV大类;确定了8项鲜食棒菜品质综合评价的核心评价指标,对品种(系)进行品质综合排序,筛选出排名较优的品种(系)有花叶大棒菜、蜀芥6号和薄皮板叶棒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菜 品质 鲜食 隶属函数分析
下载PDF
5个长柄芥品种可食茎和叶的品质对比分析
4
作者 高佳 罗静红 +3 位作者 罗芳耀 田玉肖 唐月明 刘独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究长柄芥蔬菜采后可食部分品质特性,筛选优异品种。方法对集中种植于成都平原生态条件下的5个长柄芥品种进行采后叶片和叶柄8项品质指标(单株重、株高、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纤维素、游离氨基酸)的测试分析。... 目的探究长柄芥蔬菜采后可食部分品质特性,筛选优异品种。方法对集中种植于成都平原生态条件下的5个长柄芥品种进行采后叶片和叶柄8项品质指标(单株重、株高、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纤维素、游离氨基酸)的测试分析。结果除单株重、株高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3项指标外,供试品种间有11个测试指标变异系数大于10%,表明品种间品质差异明显,且叶片品质指标普遍高于叶柄;相关性分析显示共7对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株高和叶柄可溶性蛋白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片纤维素含量极显著负相关;测试品质指标将品种聚类为2大类,其中1#和2#四川地方资源品种综合品质相对较优,聚为一类。结论该研究明确了四川地区长柄芥品种的采后品质特性,并为优良品种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芥 品种 品质 叶片 叶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