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看护培养和子叶部位对儿菜(Brassica juncea Coss.var.gemmifera Lee et Lin)再生芽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汪炳良 孔娟 陈利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99-303,共5页
以‘种都1号儿菜’(BrassicajunceaCoss.var.gemmiferaLeeetLincv.Zhong-DouNo.1)无菌子叶为材料,对看护培养效果及子叶部位对再生芽发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叶可以直接分化产生再生芽。在接种子叶的同时,接种已有芽点分化的... 以‘种都1号儿菜’(BrassicajunceaCoss.var.gemmiferaLeeetLincv.Zhong-DouNo.1)无菌子叶为材料,对看护培养效果及子叶部位对再生芽发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叶可以直接分化产生再生芽。在接种子叶的同时,接种已有芽点分化的子叶外植体,可以提早再生芽的发生,并能显著提高芽再生率,但对平均再生芽数无明显影响。带子叶柄的完整子叶,其芽再生率最高,并极显著高于不带子叶柄的子叶叶片,但平均再生芽数以不带子叶柄的完整子叶叶片最高;子叶柄培养未能获得再生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菜 子叶部位 看护培养 芽再生
下载PDF
三种类型油菜(Brassica spp.)和野芥菜(B.juncea var.gracilis Tsen et Lee)杂交亲和性及F_1的适合度——潜在基因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宋小玲 强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7-361,共5页
通过人工去雄授粉 ,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 3种类型栽培油菜花粉在两地采集的野芥菜柱头上的萌发生长情况 ,结合杂交后的结实率 ,探讨了 3种类型油菜和野芥菜杂交的亲和性 .结果表明 ,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与野芥菜的亲和性都非常高 ,... 通过人工去雄授粉 ,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 3种类型栽培油菜花粉在两地采集的野芥菜柱头上的萌发生长情况 ,结合杂交后的结实率 ,探讨了 3种类型油菜和野芥菜杂交的亲和性 .结果表明 ,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与野芥菜的亲和性都非常高 ,亲和性指数达 10 .0以上 ,而白菜型油菜和野芥菜的亲和性较低 ,亲和指数小于 0 .2 .子一代的适合度研究结果表明 ,芥菜型油菜向野芥菜杂交一代的适合度没有降低 ,而甘蓝型及白菜型和野芥菜杂交一代的适合度明显下降 ,表现在花粉活力降低 ,结实率极低 .上述结果表明 ,白菜型油菜和野芥菜的基因转移可能性最小 ,甘蓝型居中 ,而芥菜型极易向野芥菜发生基因转移 .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野芥菜 杂交亲和性 适合度 基因转移
下载PDF
铝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幼苗根系形态和叶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朝苏 刘鹏 +1 位作者 徐根娣 林辉君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5-648,共4页
研究了沙培条件下铝对两个芥菜品种‘雪里蕻’和‘花芥菜’幼苗根系形态和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g·L-1和10mg·L-1Al3+在短时间内能够促进两种芥菜根系生长,并降低花芥菜叶内MDA的含量。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 研究了沙培条件下铝对两个芥菜品种‘雪里蕻’和‘花芥菜’幼苗根系形态和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g·L-1和10mg·L-1Al3+在短时间内能够促进两种芥菜根系生长,并降低花芥菜叶内MDA的含量。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芥菜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叶内MDA含量增加,同时POD和CAT活性升高,但不同品种芥菜叶内AsA、GSH含量和SOD活性对铝胁迫的反应不同。研究结果说明低浓度铝在短时期内对芥菜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处理时间的延长会抑制芥菜的生长,在铝胁迫下芥菜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可以提高其铝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里蕻 花芥菜 根系形态 活性氧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湖南省茎瘤芥不同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方式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白伟涛 孙信成 +7 位作者 杨连勇 黄科 蒋万 黄琳 陈位平 康杰 张忠武 张海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25-28,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生长的最佳育苗方式,采用不同规格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设计7个育苗方式处理,分析茎瘤芥育苗期植株的生长指标及干重、鲜重、植物含水量和壮苗指数。结果表明,茎瘤芥育苗方式... 为筛选出适合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生长的最佳育苗方式,采用不同规格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设计7个育苗方式处理,分析茎瘤芥育苗期植株的生长指标及干重、鲜重、植物含水量和壮苗指数。结果表明,茎瘤芥育苗方式中,漂浮育苗最佳,穴盘育苗次之,土壤撒播育苗最差;其中72孔和50孔穴盘育苗的差异不显著,84孔漂浮育苗显著优于200孔、162孔和136孔漂浮育苗。适合湖南省茎瘤芥生长的最佳育苗方式为84孔漂浮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 育苗方式 漂浮育苗 穴盘育苗 壮苗指数 湖南省
下载PDF
茎瘤芥瘤茎增长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义华 周光凡 +2 位作者 范永红 张红 彭福英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1,共3页
以茎瘤芥涪杂1号为试材,研究了瘤茎膨大后瘤茎性状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用Logistic方程y=k(1+e(a+bt)-1能很好地描述瘤茎纵径、横径、鲜样质量、干样质量的增长过程,而菜形指数的变化过程符合二次回归方程)y=a+b1t+b2t2。瘤茎纵径、横... 以茎瘤芥涪杂1号为试材,研究了瘤茎膨大后瘤茎性状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用Logistic方程y=k(1+e(a+bt)-1能很好地描述瘤茎纵径、横径、鲜样质量、干样质量的增长过程,而菜形指数的变化过程符合二次回归方程)y=a+b1t+b2t2。瘤茎纵径、横径、干样质量、鲜样质量线性增长始期分别出现在膨大后2.1-9.6d、17.8-19.7d、45.7~48.0d、46.0~50.5d,线性增长持续时间分别为61.6-78,1d、56.1~70.6d、32.9~34.8d、31.6~35.2d;增长高峰期出现在膨大后32.9-48.7d、45.8-55.0d、63.1~64.5d、63.5-66.3d,其最大增长速率分别高达每株每天0.17cm(纵径)、0.16cm(横径)、1.05g(Dw)、16.24g(Fw)。播种晚则瘤茎横径线性增长持续时间短,纵径、干鲜质量增长速率低,而菜形指数的变化由慢到快的递增演变为由快到慢的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过程 茎瘤芥 LOGISTIC方程 二次回归方程 线性增长 变化过程 持续时间 增长速率 纵径 横径 膨大 高峰期 鲜质量 指数 播种
下载PDF
不同品种茎用芥菜瘤状茎膨大过程中细胞壁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祝军 缪颖 +2 位作者 汪炳良 陈竹君 吴钢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9-272,共4页
对不同品种茎用芥菜的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成分的研究表明,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中果胶、半纤维素2、纤维素、醛酸和总糖含量逐渐下降,特别是膨大后期下降幅度较大.其中,果胶和总糖含量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纤维素的含... 对不同品种茎用芥菜的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成分的研究表明,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中果胶、半纤维素2、纤维素、醛酸和总糖含量逐渐下降,特别是膨大后期下降幅度较大.其中,果胶和总糖含量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纤维素的含量在膨大后期,不易空心品种T84-61高于易空心品种T84-66.β-1,3-葡聚糖含量在膨大后期不易空心品种T84-61高于易空心品种T84-66,这与膨大后期T84-61品种β-1,3-葡聚糖合成酶活性增加有关.瘤状茎中的Ca含量T84-61品种在膨大后期高于T84-66,而Mg含量品种间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细胞壁中果胶、总糖、Ca和β-1,3-葡聚糖含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芥菜 空心 细胞壁成分 Β-1 3-葡聚糖
下载PDF
芽芥菜生长发育与温度条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金为民 彭文山 +1 位作者 邹顺毅 麦申增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7-138,共2页
观察了芽芥菜的生物学特性 ,分析了芽芥菜发育与温度条件的关系 ,提出芽芥菜通过春化的条件 ,并对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芽芥菜 生长发育 温度 叶片 腋芽
下载PDF
茎瘤芥BjMYB1两个转录本的克隆与遗传转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微娜 孙全 +4 位作者 江怀仲 杨璨 何晓红 牟军 蔡应繁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8-894,共7页
本研究根据茎瘤芥转录组测序筛选获得了一个MYB基因片段.通过RACE的方法,克隆得到了两条长度分别为975bp和864bp的全长序列,分析发现可能为茎瘤芥MYB基因的两种不同选择性拼接形式,并命名为BjMYB1-3和BjMYB1-4.对BjMYB1-3和BjMYB1-4做... 本研究根据茎瘤芥转录组测序筛选获得了一个MYB基因片段.通过RACE的方法,克隆得到了两条长度分别为975bp和864bp的全长序列,分析发现可能为茎瘤芥MYB基因的两种不同选择性拼接形式,并命名为BjMYB1-3和BjMYB1-4.对BjMYB1-3和BjMYB1-4做组织表达分析,发现这两个转录本在茎中特异表达.针对BjMYB1-3和BjMYB1-4的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BjMYB1-4定位于细胞核,BjMYB1-3部分定位于细胞核.构建BjMYB1-3和BjMYB1-4的超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结果显示相比于野生型拟南芥,BjMYB1-3超表达转基因株系生长状态更好,而BjMYB1-4超表达转基因株系没什么明显变化,说明BjMYB1-3在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MYB转录因子 亚细胞定位 遗传转化
下载PDF
茎瘤芥黑斑病菌rDNA ITS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红芳 陈发波 杨永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044-5046,共3页
以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黑斑病病株为试材,对黑斑病菌5.8 S rDNA及其侧翼ITS区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5个供试病菌碱基序列同芸薹链格孢的碱基序列相似度达到99.68%,不存在大于3 bp的... 以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黑斑病病株为试材,对黑斑病菌5.8 S rDNA及其侧翼ITS区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5个供试病菌碱基序列同芸薹链格孢的碱基序列相似度达到99.68%,不存在大于3 bp的碱基差异;而与甘蓝链格孢和萝卜链格孢的碱基差异较明显,均存在大于3 bp的碱基差异,且存在大量的缺失片段。初步确定引起茎瘤芥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薹链格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 var tumida Tsen et lee) 黑斑病 ITS 芸薹链格孢
下载PDF
抱子芥(儿菜)穴盘育苗技术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秋峰 李燕 +2 位作者 陈承 任锡亮 王洁 《长江蔬菜》 2015年第20期60-61,共2页
以脆嫩儿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基质对儿菜秧苗生长的影响、3种穴盘对成苗时间及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对儿菜秧苗生长影响较大,采用中慈基质效果最好;不同孔穴的穴盘对秧苗生长前期影响不大,对生长后期影响较大,且孔穴越多,... 以脆嫩儿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基质对儿菜秧苗生长的影响、3种穴盘对成苗时间及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对儿菜秧苗生长影响较大,采用中慈基质效果最好;不同孔穴的穴盘对秧苗生长前期影响不大,对生长后期影响较大,且孔穴越多,后期管理难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子芥 儿菜 穴盘 育苗技术
下载PDF
基于GIS的涪陵区茎瘤芥种植气候区划
11
作者 范莉 王妍 +1 位作者 何永坤 代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297-4300,共4页
根据涪陵区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筛选出茎瘤芥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借助重庆市1∶5万地形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涪陵区茎瘤芥进行了种植气候区划,按照气候条件适宜性,划为种... 根据涪陵区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筛选出茎瘤芥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借助重庆市1∶5万地形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涪陵区茎瘤芥进行了种植气候区划,按照气候条件适宜性,划为种植一季适宜区、种植两季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为涪陵区发展茎瘤芥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 GIS 气候区划 涪陵区
下载PDF
氮素营养对榨菜组培苗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学栋 何晓蓉 +2 位作者 杨霞 朱菲菲 刘华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6期4298-4300,共3页
筛选了适合榨菜(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茎尖带下胚轴材料组织培养的生长调节剂,并对适合榨菜组织培养的不同氮素总量及不同氮素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配比1.5 mg/L 6-BA+0.3 mg/L NAA适合榨菜茎尖带下... 筛选了适合榨菜(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茎尖带下胚轴材料组织培养的生长调节剂,并对适合榨菜组织培养的不同氮素总量及不同氮素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配比1.5 mg/L 6-BA+0.3 mg/L NAA适合榨菜茎尖带下胚轴材料生长;氮素在KNO3用量为950 mg/L、NH4NO3用量为412.5 mg/L时,组培苗长势最优,正常苗数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 组织培养 氮素营养 生长
下载PDF
茎瘤芥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管锋 杨连勇 +1 位作者 姜守全 王莉 《长江蔬菜》 2009年第11X期5-9,共5页
从茎瘤芥的起源、种质资源、遗传育种、良种繁育以及栽培技术、品质安全等方面,综述了近20a我国茎瘤芥研究的主要成果,以期为我国茎瘤芥育种科研、种子生产和鲜菜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茎瘤芥 种质资源 遗传育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茎瘤芥一次性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仕伟 林合清 +5 位作者 蔡敏 肖丽 杨泽惠 蔡小蓉 任正芳 胡代文 《耕作与栽培》 2017年第5期25-29,共5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肥料不同施肥水平对茎瘤芥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芭田复合肥料和沃夫特控释掺混肥两种肥料增产幅度较大。其中,芭田复合肥料平均产量2096.7 kg/667m2,比常规施肥增产7.0%;沃夫特控释掺混肥平均产...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肥料不同施肥水平对茎瘤芥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芭田复合肥料和沃夫特控释掺混肥两种肥料增产幅度较大。其中,芭田复合肥料平均产量2096.7 kg/667m2,比常规施肥增产7.0%;沃夫特控释掺混肥平均产量为2040.0 kg/667m2,比CK1增产4.1%。采用芭田复合肥料芭田复合肥料B2组合增产增收效果最好,A3B2组合效果其次;芭田复合肥料芭田复合肥料B2和沃夫特控释掺混肥B2组合每667m2茎瘤芥产量分别增加181.1kg、163.3kg,收入分别增加93.0元、35.3元。用芭田复合肥料、沃夫特控释掺混肥一次性施肥,可比常规施肥显著减少化肥施用量,其中芭田复合肥料总养分比常规施肥减少35.47%,纯N施用量减少57.77%,P_2O_5施用量减少17.5%;沃夫特控释掺混肥总养分比常规施肥减少36.9%,纯N施用量减少43.7%,P_2O_5施用量减少40.0%。采用一次性施肥方式,每667m2比常规施肥节省用工0.5个,节省人工成本30元。生产上可使用芭田复合肥(21-11-13)或沃夫特控释掺混肥(28-8-8)作为茎瘤芥一次性施肥品种,施肥时间为茎瘤芥定植后7d左右,肥料用量为45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一次性施肥 化肥施用量 经济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茎瘤芥根和茎组织转录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全 蔡应繁 +3 位作者 何晓红 曾鑫 江怀仲 王微娜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0-1096,共7页
茎瘤芥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的变种.本研究在前期的转录组测序和数字基因表达谱(DGE)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榨菜的根组织进行了测序和分析.通过高通量RNA-Seq测序我们获得了高质量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数据超过一千万条,其中有约71%能比对到... 茎瘤芥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的变种.本研究在前期的转录组测序和数字基因表达谱(DGE)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榨菜的根组织进行了测序和分析.通过高通量RNA-Seq测序我们获得了高质量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数据超过一千万条,其中有约71%能比对到参考基因序列上.我们将根组织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数据与榨菜瘤茎膨大过程中的3个时期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了比较,获得了共有的(3组差异表达基因的交集)差异表达基因共3594个,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趋势可以分为8个簇.同时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代谢途径的功能注释,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除了在光合作用相关的途径外,主要分布在细胞壁的合成、降解以及二级代谢如类黄酮代谢等途径方面.通过对榨菜根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我们筛选得到了部分榨菜根与茎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与榨菜的瘤茎膨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转录组测序 数字基因表达谱 根组织 茎组织 差异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8种药用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茎瘤芥黑斑病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红芳 刘欣 陈立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3,共4页
以茎瘤芥黑斑病菌为供试病原菌,对香樟等8种植物样品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香樟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62.50%,其次为蒿子、野酥麻、柳蒿、夜来香、楝树、臭草根和大叶桉,抑制率依次为55.68%、47.73%、47.73%、44.... 以茎瘤芥黑斑病菌为供试病原菌,对香樟等8种植物样品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香樟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62.50%,其次为蒿子、野酥麻、柳蒿、夜来香、楝树、臭草根和大叶桉,抑制率依次为55.68%、47.73%、47.73%、44.32%、44.32%、43.18%和42.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供试8种植物对茎瘤芥黑斑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香樟与其他7种植物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黑斑病 植物乙醇提取物 抑制活性
原文传递
重庆地区侵染抱子芥和茎瘤芥的病毒及其株系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翠玲 叶思涵 +8 位作者 李珊蓉 陈雪 罗可 向顺雨 王丽 谢中玉 董鹏 青玲 孙现超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8-748,共11页
为了明确当前重庆地区抱子芥和茎瘤芥病毒病的病原种类和株系,在重庆13个区县的18个乡镇采集疑似病毒感染的样品进行病毒RT-PCR检测和株系分析。结果表明:在57份抱子芥样品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芜菁花叶病毒(Tu... 为了明确当前重庆地区抱子芥和茎瘤芥病毒病的病原种类和株系,在重庆13个区县的18个乡镇采集疑似病毒感染的样品进行病毒RT-PCR检测和株系分析。结果表明:在57份抱子芥样品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和芸薹黄化病毒(Brassica yellows virus,BrYV)的检出率分别为31.58%、85.86%、49.12%、59.65%和77.19%,其中87.72%的样品受两种及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45.61%的样品受3种病毒的复合侵染;在41份茎瘤芥样品中,CMV、TuMV、PVX和BrYV的检出率分别为36.59%、73.17%、75.61%和70.73%,其中80.49%的样品受两种及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51.22%的样品受3种病毒的复合侵染。对各检出病毒分离物CP基因进行扩增、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明确抱子芥和茎瘤芥中TuMV分离物归属于TuMV的World-B组;CMV分离物归属于CMV亚组Ⅰ;PVX分离物归属于PVX的X3株系;BrYV和TMV与已报道的病毒株系CP基因核苷酸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存在一定的地域相关性,BrYV为重庆地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子芥 茎瘤芥 病毒病 RT-PCR 检测 鉴定
原文传递
茎用芥菜芥子苷酶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伟丽 赵国华 +3 位作者 李洪军 陈宗道 余帮兵 向瑞玺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1-45,共5页
以黑芥子苷为底物,用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法对茎用芥菜芥子苷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用芥菜芥子苷酶的Km为5.22mmol/L,Vmax为0.036mmol/(L·min),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8.0。抗坏血酸具有激活芥子苷酶的作用,在抗坏... 以黑芥子苷为底物,用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法对茎用芥菜芥子苷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用芥菜芥子苷酶的Km为5.22mmol/L,Vmax为0.036mmol/(L·min),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8.0。抗坏血酸具有激活芥子苷酶的作用,在抗坏血酸浓度为10mmol/L时,酶活力最大。NaCl对该酶有抑制作用,10%NaCl可完全抑制该酶的活性。Al3+、Ca2+、Mg2+、Fe3+对芥子苷酶的影响作用因离子类型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芥菜 芥子苷酶 酶学特性
原文传递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of tuber mustard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lternative spliced mitochondrial T gene transcripts 被引量:5
19
作者 PEIYanxi CHENZhujun +2 位作者 CAOJiashu CHENXueiun LIUXiaohu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23期2481-2486,共6页
Two transcripts of T gene, T1170 and T1243, were obtained from the mitochondrial cDNA of tuber mus- tard CMS line. T1243 was a transcript with an intron unspliced, which h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ype Ⅱ intron... Two transcripts of T gene, T1170 and T1243, were obtained from the mitochondrial cDNA of tuber mus- tard CMS line. T1243 was a transcript with an intron unspliced, which h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ype Ⅱ intron. The expressions of the two transcripts were analyz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seedling stage, the expression of T gene was mainly in the form of T1170 but decreased with the development gradually, while the expression abundance of another tran- script, T1243,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T1243 was prevalent at the profuse flowering stage. The expression pattern was confirmed by Northern blot analysi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alternative spliced mitochondrial T gene transcripts were related to CMS of tuber must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基因 细胞质 芥末 块茎 基因 D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