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a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NEA in Brassica napus L.and Its Genetic Studies 被引量:10
1
作者 JIANG Liang-cai, PU Xiao-bin, ZHANG Qi-xing, CHEN Fang and ZHANG Jin-fang( The Crop Institute of th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Chengdu 610066 , P.R. China Sichuan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 P.R.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1-387,共7页
Male sterile NEA plants were identified in progenies of the radiated 92P x Aggregate-silique in Brassica napus L. in 1993. Their progeny plants from test crossing and open pollination were 100% male sterile. The doubl... Male sterile NEA plants were identified in progenies of the radiated 92P x Aggregate-silique in Brassica napus L. in 1993. Their progeny plants from test crossing and open pollination were 100% male sterile. The double-low male sterile lines JL-4 and JL-18 were bred through successive backcrossing of the double -low variety No.4 and No. 18 in Brassica napus L.to NEA. Restorer lines 6720 and 6722 with significant heterosis in F1 were developed. The results from investigating the restoring-ntaintaining relationship and inheritance of the restorer gene indicated that JL-4 and JL-18 were different from both PolCMS and Shan 2A type, and their restorer gene was controlled by a pair of dominant genie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napus l. male sterile line restorer line heredity
下载PDF
Analysis on Combining Ability for Characters of Male Sterile Lines in Rapeseed(Brassica napus L.)
2
作者 Huang Ze-su Laosuwan Paisan +4 位作者 Machikowa Thitipom Chen Ze-hui Dai Wen-dong Tang Rong Li De-zhe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2年第3期28-37,共10页
The male sterile lin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hybrid breeding program of rapesee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combining ability of many characters of male sterile lines in Brassica napus L. Ten recessiv... The male sterile lin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hybrid breeding program of rapesee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combining ability of many characters of male sterile lines in Brassica napus L. Ten recessive genetic male sterile (RGMS) lines were used as parents to produce 45 single cross hybrids by using a half diallel cross method. These 45 crosses and their 10 parents were evaluated at Guiyang during 2007-200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 and specific combiing ability (SCA) effects were important for all characters, but additive gene effects were more predominant than non-additive gene effects. Qianyou 8AB and You 2894AB gave respective highly significant GCA effects of 230.94 and 127.65 kg-hm-2 for seed yield. Lines You 2894AB, QH303-4AB, You 157AB and You 2341AB gave highly significant GCA effects for oil content of 0.99, 1.62, 1.20 and 1.53%, respectively. The crosses among lines Qianyou 3AxQianyou 8B, Qianyou 8AxYou 2894B, You 2894AxQianyou 6B, Qianyou 8AxQH303-4B and Qianyou 8Ax Qianyou 6B gave high SCA effects of 616.29, 398.71,356.48, 394.24 and 303.79 kg hm-2 for seed yield, respectively. All these crosses also gave high seed yield indicating that these crosses could be used in the breeding pro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napus l. male sterile line combining ability CHARACTER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的基因型分析及利用途径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孙超才 方光华 +3 位作者 赵华 王伟荣 钱小芳 李延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1-15,共5页
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核不育系22118A的育性是由两对隐性基因所控制.不育株的基因型为双隐性纯合体aabb(为了便于分析.作者把这两对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下同).两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为显性.植株全部表现为可育;只要有... 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核不育系22118A的育性是由两对隐性基因所控制.不育株的基因型为双隐性纯合体aabb(为了便于分析.作者把这两对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下同).两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为显性.植株全部表现为可育;只要有一对为显性纯合体AA或BB的材料都可作为恢复系,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中的可有株基因型为Aabb或aaBb,采用兄妹交配aabb×Aabb或aabb×aaBb,其后代育性分离稳定为1:1.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可以采用二系法制种.用两型系中的可育株作父本进行测文,有望找到核质工作的保持系,从而实现三系配套,生产杂交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甘蓝型油菜 核不育两型系 隐性核不育
下载PDF
甘蓝型(Brassica napus L.)显性核不育双低油菜杂交新品种核杂3号的选育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熙荣 李树林 +2 位作者 周志疆 庄静 顾龙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04-308,共5页
以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杂合型不育株204A与恢复系83248为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兄妹交和测交等育种方法,成功地转育成双低纯合两型系48AB。然后在显性核不育三系技术基础上,用纯合两型系48AB与临保系C1按核不育二系法生产全不育系(48A&... 以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杂合型不育株204A与恢复系83248为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兄妹交和测交等育种方法,成功地转育成双低纯合两型系48AB。然后在显性核不育三系技术基础上,用纯合两型系48AB与临保系C1按核不育二系法生产全不育系(48A×C1)CA,再用该系与恢复系RH-5杂交选育成显性核不育双低油菜杂交品种核杂3号。该杂交品种不仅产量优势显著,而且双低品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显性核不育 纯合两型系 临保系 恢复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隐性核不育花叶两型系的选育 被引量:7
5
作者 庄静 周熙荣 +1 位作者 李树林 顾龙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7-19,共3页
用隐性核不育两型系内不育株和花叶自交系杂交 ,F1全部表现为雄性可育 ,叶型为半花叶。F2 群体出现分离 ,花叶、半花叶、圆叶三种类型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 1∶2∶1,可育植株与不育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 15∶1。在F2 群体中选花叶可育株自... 用隐性核不育两型系内不育株和花叶自交系杂交 ,F1全部表现为雄性可育 ,叶型为半花叶。F2 群体出现分离 ,花叶、半花叶、圆叶三种类型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 1∶2∶1,可育植株与不育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 15∶1。在F2 群体中选花叶可育株自交 ,同时与花叶不育株兄妹交 ,F3群体内所有单株均为花叶。这些可育株自交育性分离比例为 3∶1、相应兄妹交育性分离比例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brassica napusl. 隐性核不育 花叶 两型系 选育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3213A的遗传性
6
作者 周熙荣 李树林 +1 位作者 顾龙弟 庄静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2-36,共5页
以新发现的天然不育株 32 13A为材料 ,采用正反交、自交和测交等方法 ,分析研究其后代的育性分离表现。结果表明 ,32 13A的育性不但受一对细胞核基因控制 ,还受细胞质属性影响 ,属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不育株花粉虽然微量 ,但能被稳定... 以新发现的天然不育株 32 13A为材料 ,采用正反交、自交和测交等方法 ,分析研究其后代的育性分离表现。结果表明 ,32 13A的育性不但受一对细胞核基因控制 ,还受细胞质属性影响 ,属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不育株花粉虽然微量 ,但能被稳定、彻底恢复可育。 32 13A的遗传性表明 ,该不育性可用于三系配套 ,生产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 不育系 3213A 遗传特性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 L.)无蜡粉隐性核不育两型系的选育 被引量:7
7
作者 周熙荣 李树林 +1 位作者 庄静 顾龙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0-24,共5页
用隐性核不育两型系内不育株和无蜡粉自交系杂交 ,F1代全部表现为雄性可育 ,且茎叶表面被有蜡粉 ;F2 代群体出现有蜡粉可育、无蜡粉可育和有蜡粉不育三种类型的植株 ;在F2代群体中选无蜡粉可育株自交 ,F3代群体内所有单株都无蜡粉 ,并出... 用隐性核不育两型系内不育株和无蜡粉自交系杂交 ,F1代全部表现为雄性可育 ,且茎叶表面被有蜡粉 ;F2 代群体出现有蜡粉可育、无蜡粉可育和有蜡粉不育三种类型的植株 ;在F2代群体中选无蜡粉可育株自交 ,F3代群体内所有单株都无蜡粉 ,并出现 15∶1、3∶1和 10 0 %可育等三种育性表现 ;从育性分离比例为 3∶1的二个F3代群体内选株自交和兄妹交 ,一部分F4代群体的育性表现为 10 0 %可育 ,相应的F3代兄妹交群体的育性也表现为 10 0 %可育 ;另一部分F4 代群体的育性表现为 3∶1,相应的F3代兄妹交群体的育性表现为 1∶1。这些可育株自交育性分离比例为 3∶1、相应兄妹交育性分离比例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无蜡粉 两型系 隐性核不育 选育
下载PDF
基于3个甘蓝型春油菜Pol CMS的优良恢复系选育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绪涛 柳海东 +2 位作者 李开祥 徐亮 杜德志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1-970,共10页
为选育出优良的恢复系父本,能够与春油菜区优良的春性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 CMS)配制出强优势杂交组合,先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开发3个不育系和118个恢复系的SNP标记,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父母本花期相... 为选育出优良的恢复系父本,能够与春油菜区优良的春性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 CMS)配制出强优势杂交组合,先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开发3个不育系和118个恢复系的SNP标记,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父母本花期相遇原则,从每一类选取数量不等的恢复系,共40个恢复系,分别与3个不育系采用NCⅡ设计配制120个杂交组合,分别进行配合力效应、杂种优势及双亲遗传距离与杂种表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聚类将121份甘蓝型油菜资源分为5大类,大多数相同类型的品系被聚在了同一类,3份不育系均被聚在了第Ⅴ类;43份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combiningability,GCA)的变化范围为-20.78~30.42,恢复系R83、R107和R13的GCA较大,不育系GCA较大的为S3(105A),特殊配合力较大的组合有S3×R13、S1×R48、S3×R11、S2×R89;组合S3×R13的产量超标优势和超亲优势最大,分别为37.12%和42.52%。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0。与3个不育系组配的杂交组合中,产量排名前20位的亲本恢复系大部分来自和不育系遗传距离较大的Ⅰ类,并且在春油菜区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如青杂2号、青杂7号、青杂9号、青杂12号,均为被聚在Ⅰ类的恢复系与不育系S3(105A)组配的杂交种。因此认为,(S×Ⅰ类恢复系)组配模式可以获得强优势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组合。该研究不仅为后续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选育提供了亲本选择的分子依据,也将促进春油菜区的杂交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恢复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杂优模式
下载PDF
高产双低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31号的选育
9
作者 唐容 代文东 +2 位作者 张超 王少铭 黄泽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选育适宜长江上游种植的产量高、含油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的双低油菜杂交种,满足长江上游复杂生态条件对双低油菜品种的需求。【方法】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利用自育隐性核不育两型系黔油6AB为母本、自育优良双低高含油量恢复系11-... 【目的】选育适宜长江上游种植的产量高、含油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的双低油菜杂交种,满足长江上游复杂生态条件对双低油菜品种的需求。【方法】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利用自育隐性核不育两型系黔油6AB为母本、自育优良双低高含油量恢复系11-4490为父本,围绕高产高油优质多抗的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的育种目标进行选育。【结果】在2014—2016年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上游区)中,2015年和2016年黔油31号油菜籽产量分别为194.36 kg/667m^(2)和178.17 kg/667m^(2),分别较对照(南油12)增产11.78%和15.65%,达极显著水平;综合2年试验结果,22个点次中17个点增产,油菜籽平均产量186.26 kg/667m^(2),比对照增产13.72%。生育期205.9 d,比对照早熟0.2 d;株高193.00 cm,有效分枝数7.0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99.25个,角粒数18.78粒,千粒重4.10 g。黔油31号芥酸、硫甙和含油量分别为0.2%、25.59μmol/g和44.33%。【结论】黔油31号于2019年6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已在贵州大面积推广种植,其苗期生长势较强,成熟一致性好,分枝性较强,抗倒性较强,抗病性中等,丰产性好,品质达双低标准。适宜在贵州、四川、重庆、云南、陕西勉县等长江上游冬油菜主产区或相似区域秋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交油菜 新品种 黔油31号 选育 恢复系 隐性核不育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NEA的发现与遗传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蒋梁材 蒲晓斌 +1 位作者 张启行 陈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8,共7页
1993年在甘蓝型油菜92P×甘蓝型聚生角果油菜辐照后代中发现的不育材料NEA,其天然种或测交后代不育株的不育度均为100%。用性状优良的双低甘蓝型油菜自交系连续回交,育成了JL-14、JL-18两份双低不育系。研制出能恢复JL-4、JL-18不... 1993年在甘蓝型油菜92P×甘蓝型聚生角果油菜辐照后代中发现的不育材料NEA,其天然种或测交后代不育株的不育度均为100%。用性状优良的双低甘蓝型油菜自交系连续回交,育成了JL-14、JL-18两份双低不育系。研制出能恢复JL-4、JL-18不育性且F1优势强的材料6720和6722两份。经过JL-4、JL-18恢保关系测定和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表明,它们是不同于Polcms和陕2A的不育胞质类型,恢复基因为一对显性核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恢复系 遗传 选育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系533S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董军刚 董振生 +2 位作者 刘绚霞 刘创社 李红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1-66,共6页
 对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系533S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533S的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时期,其主要特点是不能形成正常的孢原细胞进而分化出花粉囊,属无花粉囊型不育系。在败育过程中,花药的大小一直在增加...  对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系533S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533S的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时期,其主要特点是不能形成正常的孢原细胞进而分化出花粉囊,属无花粉囊型不育系。在败育过程中,花药的大小一直在增加,但始终无花粉囊的分化。随着生态条件的变化,533S的部分花药可分化出1~2个花粉囊,产生少量可育花粉粒。最终,随着生态条件的进一步变化,花药的发育完全正常,产生大量正常可育花粉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生态不育系 花药发育 细胞学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研究Ⅰ.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遗传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1 位作者 杨小牛 马朝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9-135,共7页
AB_1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系84-1与84-2杂交F_3群体中分离出的雄性不育两用系。AB_1在昆明或西宁夏播时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武昌秋播时则表现为雄性可育。AB_1雄性育性的变化是细胞质、细胞核基因(环境条件敏感基因)与环境条件(可能是温度... AB_1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系84-1与84-2杂交F_3群体中分离出的雄性不育两用系。AB_1在昆明或西宁夏播时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武昌秋播时则表现为雄性可育。AB_1雄性育性的变化是细胞质、细胞核基因(环境条件敏感基因)与环境条件(可能是温度)互作的结果。AB_1的雄性育性恢复基因为一对主效基因,当细胞核内有一个显性基因时,环境条件敏感基因的作用被掩盖。环境条件敏感基因可能是微效多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油菜 雄性不育两用系 遗传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和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文雁成 张书芬 +3 位作者 王建平 朱家成 赵磊 曹金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为了选育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并将该雄性不育系统杂交种投入生产应用,通过10多年自交和测交,从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掺合型杂交种Corrida中筛选出了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R2008。R2008在不同年份均能使萝卜质雄性不育系... 为了选育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并将该雄性不育系统杂交种投入生产应用,通过10多年自交和测交,从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掺合型杂交种Corrida中筛选出了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R2008。R2008在不同年份均能使萝卜质雄性不育系完全恢复育性,从而实现了萝卜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遗传分析表明,R2008的恢复性状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其中萝卜质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S(rr),恢复系的基因型为(RR),现有的甘蓝型油菜均为萝卜质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基因型均为N(rr)。与当地甘蓝型油菜相比,R2008生育期长(240d)、芥酸和硫甙含量高(分别为12.93%和78.63μmol/g)、结角率低(74.89%)、角粒数少(10.69粒),冻害重(冻害率100%,冻害指数73.50)。要选育合格的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应用于生产,必须对R2008的上述性状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萝卜质雄性不育系 恢复系 遗传
下载PDF
2个油菜CMS系统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彦涛 张新 +2 位作者 刘湛 李殿荣 郭蔼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1-716,共6页
以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Polima A及其保持系Polima B、陕2A及其保持系陕2B 4个材料初花期的叶片、叶柄以及花蕾组织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比较它们在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 以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Polima A及其保持系Polima B、陕2A及其保持系陕2B 4个材料初花期的叶片、叶柄以及花蕾组织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比较它们在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不育系与其对应保持系的叶片、叶柄的EST同工酶谱均无明显差异,但两系花蕾的EST同工酶谱有一定的差异;Polima A与陕2A对应器官的EST同工酶谱均表现出明显差异。不育系与其对应保持系的叶片、叶柄的POD同工酶谱差异不明显,而两系花蕾的POD同工酶谱有明显的差异;两个不育系之间的POD同工酶谱明显不同。花蕾的EST和POD同工酶的条带数目明显多于相应材料的叶片和叶柄,且EST同工酶的条带数目明显多于相应的POD同工酶。因此,甘蓝型油菜CMS系统Polima A和陕2A有着不同的遗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保持系 酯酶 过氧化物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ZWA的遗传利用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军 张太平 +1 位作者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1,共4页
通过遗传测交试验表明 :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 ZWA的不育性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和一对上位抑制基因共同控制。当两对重叠隐性基因呈双隐性纯合体 (m1 m1 m2 m2 ) ,而另一对抑制基因的基因型为 Rf Rf或 Rfrf时 ,植株表现为不育(m1 m1 m2 m2 ... 通过遗传测交试验表明 :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 ZWA的不育性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和一对上位抑制基因共同控制。当两对重叠隐性基因呈双隐性纯合体 (m1 m1 m2 m2 ) ,而另一对抑制基因的基因型为 Rf Rf或 Rfrf时 ,植株表现为不育(m1 m1 m2 m2 Rf Rf或 m1 m1 m2 m2 Rfrf) ,其相应临保系的基因型为三对隐性纯合体 (m1 m1 m2 m2 rfrf)。纯合两型系不育株(m1 m1 m2 m2 Rf Rf)与可育株 (M1 m1 m2 m2 Rf Rf或 m1 m1 M2 m2 Rf Rf)兄妹交 ,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为 1∶ 1;可育株自交 ,其可育株与不育株比例为 3∶ 1。利用纯合两型系中 m1 m1 m2 m2 Rf Rf不育株与临保系 (m1 m1 m2 m2 rfrf)测交可获得基因型为 (m1 m1 m2 m2 Rfrf)全不育系 ,全不育系与相应恢复系 (M1 M1   或 M2 M2    )杂交可获得全可育杂交种 ,从而将隐型核不育系 ZWA的三系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材料ZWA 遗传机制 纯合两型系 互作上位基因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NEA胞质不育双低恢复系选育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蒲晓斌 张锦芳 +2 位作者 李浩杰 张启行 蒋梁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238-241,258,共5页
NEA是笔者所在课题组在远缘杂交的辐射诱变后代中发现的一类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新材料,叶色深绿,营养体旺,不育性稳定彻底,群体不育株率和单株不育度均达100%,完全不同于核不育、Pol-cms和陕2A。恢复源的寻找是NEA育种利用的关键。利用... NEA是笔者所在课题组在远缘杂交的辐射诱变后代中发现的一类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新材料,叶色深绿,营养体旺,不育性稳定彻底,群体不育株率和单株不育度均达100%,完全不同于核不育、Pol-cms和陕2A。恢复源的寻找是NEA育种利用的关键。利用丰富的油菜地方种质资源、创新资源及引进资源,采取辐射诱变和广泛测交方式,发现了能恢复NEA育性的基础材料,进一步的遗传研究表明,恢复NEA育性的是细胞核内一对显性基因。利用含恢复基因的基础材料,进行广泛转育,正反杂交、连续回交、复合杂交、聚敛杂交、测交、连续自交、配合力测定、单株品质测试,选育出一系列稳定纯合的NEA胞质双低恢复系,如NR67、NR722、NR403、NR1917、NR94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NEA胞质不育 恢复系 双低 选育 甘蓝型油菜 胞质不育 NEA 恢复系 选育 双低 地方种质资源 辐射诱变 远缘杂交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遗传学研究和白花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被引量:13
17
作者 文雁成 张书芬 +2 位作者 王建平 朱家成 赵磊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7,共3页
叙述了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遗传研究和白花胞质不育系的选育。采用白花突变体与黄花品系杂交和回交研究白花性状的遗传,利用白花品系G95150与白花不育突变体测交,选育白花胞质不育系7600A。结果表明,白花对黄花由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 叙述了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遗传研究和白花胞质不育系的选育。采用白花突变体与黄花品系杂交和回交研究白花性状的遗传,利用白花品系G95150与白花不育突变体测交,选育白花胞质不育系7600A。结果表明,白花对黄花由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7600A在农艺性状上与其保持系G95150完全一致:叶色浓绿,植株较矮(163.5cm)、生育期较长(243天)、抗寒能力较差(冻害率100%,冻害指数33.8)。7600A花色纯白、花瓣皱缩、花药小、低温存在微量花粉。G95150和7600A的芥酸含量为0.8854%,硫甙含量70.5461μmol/g。7600A与1141A胞质不育系的恢保关系不完全一致,是一种新型甘蓝型白花胞质不育系。因此,白花性状受一对共显性基因控制,可用于选育白花品种和白花胞质不育系和鉴别真假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花 胞质不育系 遗传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NCa雄性不育系不育类型及育性遗传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贵华 王汉中 +2 位作者 郑元本 王新发 杨庆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9,共4页
7个不同的NCa雄性不育系套袋自交,平均结角率为0.68%,平均亲和指数为0.008;在开放授粉条件下平均结角率86.29%,平均亲和指数11.69。用50个来源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同时测定Pol雄性不育系、NCa雄性不育系、nap雄性不育系,结果表明NCa雄性... 7个不同的NCa雄性不育系套袋自交,平均结角率为0.68%,平均亲和指数为0.008;在开放授粉条件下平均结角率86.29%,平均亲和指数11.69。用50个来源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同时测定Pol雄性不育系、NCa雄性不育系、nap雄性不育系,结果表明NCa雄性不育系与Pol雄性不育系和nap雄性不育系之间的恢保关系差异明显。根据NCa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初步认为NCa雄性不育的恢复基因为1对恢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雄性不育系 不育类型 育性遗传 恢复基因 恢保关系 亲和指数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3种类型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聂明建 王国槐 朱卫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43-1549,共7页
【目的】了解甘蓝型油菜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时期与细胞学特征。【方法】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92A、隐性核不育系86A与显性核不育系629A为材料,保持系392B作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 【目的】了解甘蓝型油菜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时期与细胞学特征。【方法】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92A、隐性核不育系86A与显性核不育系629A为材料,保持系392B作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86A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629A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分裂后解体、不能完成减数分裂;而392A是否败育,则受温度的影响,在高温下(日均温≥10℃)不产生花粉囊,花药败育,低温条件下则发育正常,雄蕊可育。【结论】86A和629A同属花粉母细胞败育型,392A属无花粉囊败育型,392A的温度敏感时期是在孢原细胞期前。392A、86A和629A的花药败育与绒毡层发育异常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雄性不育系 花药败育 细胞解剖学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ZWAB的选育及其临时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筛选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太平 王军 +1 位作者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15,共3页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组合川油 1 4中发现的不育株作母本、引进英国品种 Bristal作父本杂交 ,F1 代与中油 82 1进行复合杂交 ,于后代中连续选择不育株与可育株兄妹交 ,获得稳定的两型系 ZWAB。通过对其广泛测交 ,筛选出能完全...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组合川油 1 4中发现的不育株作母本、引进英国品种 Bristal作父本杂交 ,F1 代与中油 82 1进行复合杂交 ,于后代中连续选择不育株与可育株兄妹交 ,获得稳定的两型系 ZWAB。通过对其广泛测交 ,筛选出能完全保持其不育性的临时保持系和完全恢复的恢复系。临保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种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有着良好的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系 ZWAB 选育 临时保持系 恢复系 筛选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