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the Main Commercial Varieties of Brassica napus in Guizhou Province
1
作者 张敏琴 王仙萍 +2 位作者 韩宏仕 李敏 雷绍林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1期6-8,12,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main commercial varieties of Brassica napus in Guizhou Province at the molecular level. [Method] Nine main commercial rapeseed cultivars in Guizhou w...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main commercial varieties of Brassica napus in Guizhou Province at the molecular level. [Method] Nine main commercial rapeseed cultivars in Guizhou were detected by 40 pairs of SSR primers used in the national regional trial of B. napus, and then clus-tering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Result] A total of 191 bands were amplified, and 143 (accounting for 75%) of them showed polymorphism among the nine rapeseed cultivars. By cluster analysis, the nine cultivar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included seven varieties, and group B consisted of two cultivars from Guizhou In-stitute of Oil Crops. The cultivars in group A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sub-groups A1 and A2 at th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of 0.643 4. Sub-group A1 included three culti-vars from Guizhou Rapeseed Institute, and sub-group A2 included the other four cultivars from Guizhou Institute of Oil Crops. [Conclusion] The cultivars bred by the same institute had similar genetic background. The cultivars from Guizhou Institute of Oil Crops showed wider genetic basis. However, the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 between Qianyou 17 and Qianyou 29 was up to 0.87, suggesting that they shared closer genetic b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napus Main commercial cultivars SSR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下载PDF
用RFLP标记分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7
2
作者 孟金陵 A.Sharpe +4 位作者 C.Bowman 田志宏 傅廷栋 钱秀珍 D.Lydiate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93-306,共14页
以甘蓝型油菜的28个基因组探针和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包括46个中国品种、9个欧洲品种在内的5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RFLP标记进行了分析。在放射自显影胶片上,共检测到410条具多态性的分子杂交带,表明甘蓝型油菜中存... 以甘蓝型油菜的28个基因组探针和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包括46个中国品种、9个欧洲品种在内的5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RFLP标记进行了分析。在放射自显影胶片上,共检测到410条具多态性的分子杂交带,表明甘蓝型油菜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遗传变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性为45%的水平上,可把中国甘蓝型油菜划分为6组:胜利油菜组、跃进油菜组、中油821组、远缘种质组、优质油菜组和变异不详组。欧洲冬油菜与以上6组存在着较显著的遗传距离。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与上述分组较为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对于扩大中国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欧洲冬油菜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种质资源。另一方面,用典型的中国甘蓝型油菜与欧洲冬油菜配制的杂交种,较易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从对已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的61条放射自显影带的分析看,无论是上述分组内,还是分组间,RFLP的相对差异均主要表现在A基因组中。讨论了致使A基因组遗传变异较大的可能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rflp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RAPDs和RFLPs分析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朝芝 Sakai Takako +3 位作者 傅廷栋 孟金陵 杨光圣 涂金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1-707,共7页
利用RAPD和R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 :(1) 2 0个亲本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4 0个引物扩增出 2 77条多态性带 ,其中 2 1条带为 10个亲本所特有 ,12个探针得到了 117条多态性杂交带 ,其中 7条带... 利用RAPD和R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 :(1) 2 0个亲本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4 0个引物扩增出 2 77条多态性带 ,其中 2 1条带为 10个亲本所特有 ,12个探针得到了 117条多态性杂交带 ,其中 7条带为 5个亲本所特有 ;(2 )不育系与恢复系之间的遗传差异大于不育系内和恢复系内的遗传差异 ;(3)依RAPDs与RFLPs估计的亲本遗传多样性存在有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由估计时所用多态性带的数目不同而引起 ;(4)NJT聚类方法将 2 0份亲本分为 3组 :不育系组、恢复系组和混合组。杂交种“秦油 2号”和“华杂 3号”的双亲都被聚在不同的组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s分析 rflps分析 甘蓝型 杂交油菜 亲本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用RAPD标记分析中国和捷克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胜武 赵惠贤 +4 位作者 于澄宇 J.Ovesna V.Kucera M.Vyvadilova L.Kucera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中国和捷克等 5 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 (系 )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 ,1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 79条多态带 ,Hamman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结果与材料的地理起源和系谱关系一致。根据遗传差异将参试材料分为三大组 ,即中国材料组、捷克材料组和中捷... 中国和捷克等 5 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 (系 )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 ,1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 79条多态带 ,Hamman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结果与材料的地理起源和系谱关系一致。根据遗传差异将参试材料分为三大组 ,即中国材料组、捷克材料组和中捷材料组。中国材料与捷克材料之间遗传差异最大 ,以中国和捷克交换甘蓝型材料为育种亲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中国材料 捷克材料 RAPD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2009-2010年候选品种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许鲲 谷铁城 +4 位作者 刘凤兰 李浩 陈碧云 高桂珍 伍晓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利用45对SSR(简单序列重复)和5对EST(表达序列标签)-STS(序列标签位点)标记对2009-2010年度165份新育成甘蓝型冬油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50个标记检测到131个多态性片段,每个标记等位变异数由1至7不等,平均为2.62,多态... 利用45对SSR(简单序列重复)和5对EST(表达序列标签)-STS(序列标签位点)标记对2009-2010年度165份新育成甘蓝型冬油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50个标记检测到131个多态性片段,每个标记等位变异数由1至7不等,平均为2.62,多态性比率为95.83%,PIC均值0.519 8。165份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0.519 0~0.938 0范围内聚类,平均为0.721 4。全部品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H)0.314 4,Simpson(I)0.470 3。杂交种整体多样性水平要高于常规种,细胞质不育杂交种略高于细胞核不育杂交种。4个生态区域中华东地区所育品种的两种指数最高,分别为0.314 0(H)和0.466 3(I),西北地区最低,为0.271 1(H)和0.405 9(I)。主成分(PCA)以及群体结构分析均显示细胞核不育杂交种与细胞质不育杂交种两种类型间以及中南与西北区域细胞质不育杂交种间存在遗传差异。165份材料群体结构分为8个组。组Ⅰ中质不育杂交种占50%,核不育杂交种和常规种各占近25%;组Ⅱ、Ⅳ、Ⅵ、Ⅶ基本为细胞质不育杂交种;Ⅲ、Ⅴ、Ⅷ三个组以细胞核不育杂交种为主。在细胞质不育杂交种为主的组中,西北区域与中南区域育成品种存在较明显的遗传差异。细胞核不育类型品种为主的3个组显示出更为复杂的遗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候选品种 简单序列重复(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