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le Breast Cancer:10-Year Experience at Mansour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Egypt 被引量:2
1
作者 Wafaa El-Beshbeshi Engy M Abo-Elnaga 《Clinical oncology and cancer resexreh》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Objective Male breast cancer(MBC) is a rare disease representing less than 1%of all malignancies.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o report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 patterns,and outcomes of MBC in Ma... Objective Male breast cancer(MBC) is a rare disease representing less than 1%of all malignancies.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o report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 patterns,and outcomes of MBC in Mansoura University Hospital,Egypt.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focused on 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during 10 years(2000-2009).The studied variables were data regarding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treatment modalities and survival. Results The series included 37 patients(0.8%of all breast cancer).The median age was 57.7 years(range:26-86 years).The main clinical complaint was a mass beneath the areola in 94.5%of the cases.Most patients had a locally advanced disease.94.5%of tumors were invasive duct carcinomas.The treatment was essentially surgery in 91.8%,followed by adjuvant radiotherapy(in 89.2%), hormonal therapy(in 56.7%) and chemotherapy(in 91.8%).Follow-up period ranged from 6-115 months.Local recurrence occurred in 4 cases and metastasis in 11 cases.The 2-year and 5-year overall survival(OS) rates were 81.6%and 60.5%,respectively.The 2-year and 5-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DFS) rates were 68.4%,and 52.6%,respectively.OS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any of the studied parameters.Factors influencing DFS were:T stage(P=0.05),positive lymph nodes(P=0.043),metastasis(P=0.004),and chemotherapy (P=0.046). Conclusions MBC is a rare disease and often diagnosed at a locally advanced stage.The management of male and female breast carcinoma is identical.Future research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disease is neede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prognosis of 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医院 乳腺癌 男性 埃及 手术治疗 恶性肿瘤 MBC 病理特点
下载PDF
Male metaplastic breast cancer with poor prognosis:A case report
2
作者 Hyun Yul Kim Seungju Lee +5 位作者 Dong-il Kim Chang Shin Jung Jee Yeon Kim Kyung Jin Nam Ki Seok Choo Youn Joo Ju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15期4964-4970,共7页
BACKGROUND Metaplastic breast cancer(MBC)is a rare subtype of breast cancer.They constitute less than 1%of breast cancer cases and are much rarer in males.There are few reports of MBC because of its rarity.MBC,an aggr... BACKGROUND Metaplastic breast cancer(MBC)is a rare subtype of breast cancer.They constitute less than 1%of breast cancer cases and are much rarer in males.There are few reports of MBC because of its rarity.MBC,an aggressive type of cancer,is refractory to common treatment modalities of breast cancer and has a poor prognosis.CASE SUMMARY We report a case of MBC in a 78-year-old man.He visited our clinic with a palpable mass on the left breast with no masses in the axillary areas.He had previously undergone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for prostate cancer,but there was no family history of malignancy.The breast mass was visible on ultrasonography,mammography,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nd chest computed tomography revealed a lung mass in the posterior basal segment of the right lower lobe.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metaplastic carcinoma on core needle biopsy with lung metastasis.Total mastectomy with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and video-assisted segmentectomy of the right lung was performed.However,multiple metastases appeared 3 mo after surgery in the brain,chest,and abdomen,and the patient died 5 mo after the initial diagnosis.CONCLUSION MBC is an aggressive and extremely rare breast cancer type.Further case report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neoplasm mal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Metaplastic breast cancer Adjuvant treatment Case report
下载PDF
A biomarker study in Peruvian males with breast cancer
3
作者 Carlos A Castaneda Miluska Castillo +11 位作者 Luis A Bernabe Joselyn Sanchez Ebert Torres Nancy Suarez Katherine Tello Hugo Fuentes Jorge Dunstan Miguel De La Cruz Jose Manuel Cotrina Julio Abugattas Henry Guerra Henry L Gomez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21年第10期926-934,共9页
BACKGROUND Breast cancer(BC)frequency in males is extremely low and tumor features vary from its female counterpart.Breast cancer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differ by race in women.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 BACKGROUND Breast cancer(BC)frequency in males is extremely low and tumor features vary from its female counterpart.Breast cancer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differ by race in women.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levels,mismatch repair(MMR)protein loss,androgen receptor(AR)expression,and PIK3CA gene mutations are predictive biomarkers of response to biological therapy in female BC.There is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as well as predictive biomarkers in males of non-Caucasian races with BC.AIM To investigat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biomarkers of BC tumors in males and their prognostic value in Peruvian population.METHODS This study looked at a single-institution series of 54 Peruvian males with invasive BC who were diagnosed from Jan 2004 to June 2018.Standard pathological features,TIL levels,MMR proteins,AR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and PIK3CA gene mutations were prospectively evaluated in cases with available paraffin material.Percentage of AR and estrogen receptor(ER)positive cells was additionally calculated by software after slide scanning.Statistical analyses included association tests,intraclass correlation test and Kaplan Meier overall survival curves.RESULTS The median age was 63 years and most cases were ER-positive(85.7%),HER2 negative(87.2%),Luminal-A phenotype(60%)and clinical stage II(41.5%)among our male breast tumors.Median TIL was 10%and higher levels tend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Luminal-B phenotype and higher grade.AR-positive was found in 85.3%and was correlated with ER(intraclass index of 0.835,P<0.001).Loss of MMR proteins was found in 15.4%and PIK3CA mutation(H1047R)in 14.3%(belonged to the Luminal-A phenotype).Loss of MMR proteins was associated with AR-negative(P=0.018)but not with ER(P=0.43)or TIL(P=0.84).Early stages(P<0.001)and lower grade(P=0.006)were associated with longer overall survival.ER status,phenotype,AR status,TIL level,MMR protein loss nor PIK3CA mutation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P>0.05).CONCLUSION Male BC is usually ER and AR positive,and Luminal-A.MMR loss and PIK3CA mutations are infrequent.Stage and grade predicted overall survival in our South American country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e breast neoplasm Androgen receptor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Mismatch repair protein PIK3CA mutation
下载PDF
男性右侧腋窝副乳腺癌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永峰 李红瑜 +1 位作者 杜杰 赵丽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8-318,共1页
患者男,61岁,5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腋窝黄豆大小肿物,不伴疼痛及压痛,之后进行性增大并逐渐出现压痛;既往体健,无长期服用药物史。查体:右侧腋窝扪及3 cm×2 cm肿物,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尚可,伴压痛。超声:右侧腋窝皮下软组织内见2.5 ... 患者男,61岁,5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腋窝黄豆大小肿物,不伴疼痛及压痛,之后进行性增大并逐渐出现压痛;既往体健,无长期服用药物史。查体:右侧腋窝扪及3 cm×2 cm肿物,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尚可,伴压痛。超声:右侧腋窝皮下软组织内见2.5 cm×1.5 cm实性混合回声,边界尚清晰,形态尚规整,包块后方回声增强,侧方回声失落(图1A);CDFI于其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图1B);提示右侧腋窝皮下软组织内肿物,恶性可能性大。行全麻下右侧腋窝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侧腋窝肿物与皮肤边界不清,周围未见确切腺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附37例报告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斌 周业江 +3 位作者 时德 魏仁志 王元正 徐亮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 (MBC )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7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经典根治术 (10例 ) ,改良根治术 (19例 ) ,单纯乳房切除术 +同侧腋窝淋巴结摘除术 (4例 ) ,单纯乳房切除术 (4例 )等。结果...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 (MBC )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7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经典根治术 (10例 ) ,改良根治术 (19例 ) ,单纯乳房切除术 +同侧腋窝淋巴结摘除术 (4例 ) ,单纯乳房切除术 (4例 )等。结果 上述手术方式的患者 5年生存率依次为 80 .0 %,78.9%,2 5 .0 %,2 5 .0 %;腋窝淋巴结有转移和无转移的患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0 .0 %和 93 .3 %;雌激素受体 (ER)阳性和阴性的患者 5年生存率分别是 80 .0 %和 42 .8%(P <0 .0 5 ) ;结论 改良根治术是MBC的首选术式 ,术后可根据情况辅以其他治疗 ;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等因素影响预后 ,其中手术方式和腋窝淋巴结状况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学 诊断 预后 男性
下载PDF
乳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宏江 赵扬冰 +4 位作者 吕青 敬静 李志宇 徐卫云 袁家天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 探讨乳癌外科治疗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 8例乳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13 6例Ⅰ~Ⅱ期患者行改良根治术 ,总生存率为 10 0 % ,无复发生存率为 92 .6%。 (2 )保留乳房的乳癌手术 2例 ,1例 (5 0 % )术后 5个月局部复发。 (... 目的 探讨乳癌外科治疗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 8例乳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13 6例Ⅰ~Ⅱ期患者行改良根治术 ,总生存率为 10 0 % ,无复发生存率为 92 .6%。 (2 )保留乳房的乳癌手术 2例 ,1例 (5 0 % )术后 5个月局部复发。 (3 )Ⅲ期乳癌行改良根治术 88例 ,行根治术 2 0例 ,两者的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4 )Ⅳ期患者有 5例行根治性手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采用特制乳腺刀游离皮瓣和电刀切除 ,并合理清扫腋窝 ,手术输血率为 3 .5 %。局部并发症有术后皮下积血 2 .7% ,皮瓣坏死 7.4% ,皮下积液 18.6% ,患侧肢体水肿 4.3 %。结论 改良根治术是治疗Ⅰ~Ⅲ期乳癌的主要术式 ,乳腺刀和电刀的使用 ,可以减少手术输血 ,缩短手术时间 ;合理的腋窝清扫可以减少患侧肢体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 外科治疗 乳腺刀 电刀 改良极治术 腋窝清扫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探讨 被引量:20
7
作者 黄海林 王为民 +1 位作者 蔡清萍 王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疗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近6年7 6例保乳术后加放疗的乳腺癌病人临床资料。结果7 6例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 6.0 5%,9 4.8%;3,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3%,6.6%;术后3,5年乳房保留率分别为9 6.0 5%,9 3.3%;仅...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疗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近6年7 6例保乳术后加放疗的乳腺癌病人临床资料。结果7 6例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 6.0 5%,9 4.8%;3,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3%,6.6%;术后3,5年乳房保留率分别为9 6.0 5%,9 3.3%;仅1例胸壁复发,无死亡病例。该复发病例2 5岁,未婚,保乳愿望强烈,复发后再次行乳房切除及化疗,现健在。术后形体美容效果满意度8 0.5%。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及放射治疗可取得满意结果,规范化的切除和术后放疗、全身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学 保乳手术
下载PDF
保留乳房的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21例报告 被引量:35
8
作者 朱立元 龙光辉 +2 位作者 于志强 吕国庆 郑思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 探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的适应证、手术和术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经过良好 ,乳房外形正常 ,随访 3~ 2 0个月 ,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 目的 探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的适应证、手术和术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经过良好 ,乳房外形正常 ,随访 3~ 2 0个月 ,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 ,可行保留乳房的根治术 ,术后乳房外形正常 ,患者生存质量高。但术后应定期随访 ,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新丽 刘芳芳 +2 位作者 郑屹 沈蓓蓓 付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521-1526,共6页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子亚型特征及预后的特点。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35例的男性乳腺癌患者和377例同期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预后差异,对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子亚型特征及预后的特点。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35例的男性乳腺癌患者和377例同期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预后差异,对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女性乳腺癌相比,男性乳腺癌好发于乳晕区(P=0.001),具有较高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P<0.05);男性乳腺癌以Luminal A和Luminal B1型为主,其所占比例高于女性乳腺癌(P<0.05);男性乳腺癌5和10年总生存率为81.3%和68.1%、无病生存率为72.3%和50.5%,显著低于同期诊断的女性乳腺癌5、10年总生存率(91.8%、79.2%)(P=0.001)、无病生存率(82.6%、60.9%)(P=0.003)。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HER-2状态、分子分型是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和无病生存预后的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与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男性乳腺癌较女性乳腺癌预后差,分子亚型以LuminalA和Luminal B1型为主,其所占比例高于女性乳腺癌,表明两者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男性 分子亚型 预后 总生存 无病生存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毛杰 海健 +4 位作者 申正堂 唐利立 邬玉辉 欧慧英 刘少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04-807,共4页
目的 评价I ,IIa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 14 1例I ,IIa期乳腺癌 (肿块距乳头≥ 3cm )前瞻性非随机分为两组 :(1)保乳治疗组 68例 ,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局部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2 )对照组 46例 ,行乳癌改良根治术... 目的 评价I ,IIa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 14 1例I ,IIa期乳腺癌 (肿块距乳头≥ 3cm )前瞻性非随机分为两组 :(1)保乳治疗组 68例 ,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局部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2 )对照组 46例 ,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均给予化疗、放疗和 /或内分泌治疗。结果 中位随访 46个月 ,两组病例均无局部复发。保乳治疗组 3a生存率为 98.0 % ,5年生存率为93 .3 % ,远隔脏器转移率为 7.4% ;改良根治组 3年生存率为 97.1% ,5年生存率为 91.3 % ,远隔脏器转移率为 8.7 ,两组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癌肿距乳头≥ 3cm的I ,IIa期乳腺癌采用保乳综合疗法 ,可以达到与根治术相似的治疗效果 ,可能逐渐成为治疗I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保留乳房
下载PDF
腔镜在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贵龙 郭美琴 +6 位作者 姚榛祥 尤捷 杨凯 周素梅 王鸥晨 潘贻飞 张筱骅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腔镜行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E-ALND)的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内采用吸脂法进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2l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传统手术进行比较。结果21例E-ALND手术中无l例中转开放手术。与传... 目的探讨应用腔镜行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E-ALND)的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内采用吸脂法进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2l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传统手术进行比较。结果21例E-ALND手术中无l例中转开放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清除淋巴结的数量无明显差异[(18.26±4.62)枚VS.(17.15±3,83)枚];手术时间明显延长[(82.2l±28.12)minVS,(138.42±36.06)min];腋窝出血量显著减少[(192.16±60.27)mLVS,(1l5,3l±32.18)mL];拔除腋窝引流管时间明显缩短[(10.1±3.2)dVS.(6.8±2,8)d]。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相比,腔镜组上肢感觉异常发生率明显减少(32.2%VS.4.78%),但上肢疼痛、水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腔镜组术后出现局部皮肤水疱2例,胸壁蜂窝组织炎1例,皮下积液2例,均治愈。随访2-21个月,未见trocar处种植转移。结论腔镜行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切口小、隐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符合美学要求,较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淋巴结清扫 吸脂术 内窥镜
下载PDF
非加压包扎双管引流法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余之刚 张强 +1 位作者 王建新 付勤烨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 探讨减少乳癌手术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 1997年 4月~1999年 6月间 72例乳癌根治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病人采用双管引流不加压包扎 (双管组 ) ,30例病人采用传统的加压包扎单管引流 (单管... 目的 探讨减少乳癌手术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 1997年 4月~1999年 6月间 72例乳癌根治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病人采用双管引流不加压包扎 (双管组 ) ,30例病人采用传统的加压包扎单管引流 (单管组 )。观察发现 :手术后前 3d的引流量双管组 (30 2 .9± 12 9.9)ml明显大于单管组 (15 3 .8± 91.0 )ml(P<0 .0 1) ,手术后 4~ 6d的引流量双管组 (73 .4± 89.4)ml与单管组 (6 2 .1± 39.2 )ml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手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双管组 (2 / 42 ,4.8% ) ,明显少于单管组 (9/30 ,30 0 % ) (P <0 .0 1)。单管组有 3例病人手术后出现皮瓣坏死或切口延迟愈合 ,而双管组未发生这种情况。结论 我们认为在乳癌手术后的创面处理中 ,非加压包扎双管引流要比加压包扎单管引流更为充分 ,并且应用双管引流可明显降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房切除术 根治性 引流
下载PDF
青年乳癌59例报告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唯 唐中华 吕新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探讨青年乳癌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湘雅二医院院 1990年 1月~ 1998年 12月 5 9例青年女性乳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5 9例病人中 ,乳癌根治术 3 1例 ,改良根治术 2 5例 ,乳腺单纯切除术 ... 目的 探讨青年乳癌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湘雅二医院院 1990年 1月~ 1998年 12月 5 9例青年女性乳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5 9例病人中 ,乳癌根治术 3 1例 ,改良根治术 2 5例 ,乳腺单纯切除术 3例。腋窝淋巴结转移者 3 4例 (60 .8% ,3 4/ 5 6)。全组病人 3年、5年和 7年生存率分别为 67.2 % ,61.0 %和 5 7.1%。腋窝淋巴结转移组 3年、5年生存率 (61.8%和 45 .5 % )明显低于腋窝淋巴结阴性组 (86.4%和 83 .3 % ) ;C erbB 2表达阴性组 3 ,5年生存率 (84.6%和 82 .4% )明显高于阳性表达组 (5 4.6%和 45 .8% )。 (均为P <0 .0 5 )。结论 青年乳癌多为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 ,预后差为其特点 ;腋窝淋巴结状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C erbB 2表达是影响青年乳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浸润性 发病特点 乳癌 诊断 预后 青年人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附17例报告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洁琼 周恩相 康安定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6岁。其中I期3例,Ⅱ期5例,Ⅲ期7例,Ⅳ期2例。以典型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乳腺癌的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分别为82.4%...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6岁。其中I期3例,Ⅱ期5例,Ⅲ期7例,Ⅳ期2例。以典型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乳腺癌的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分别为82.4%和72.5%。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内分泌治疗和(或)化疗。其中1例失访,2例术后8个月~3年死于其它疾病,余14例术后已生存1~12年。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发病年龄偏大,易误诊;内分泌治疗首选他莫昔芬;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诊断时肿瘤的分期和淋巴结受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男性/外科学 乳腺肿瘤 男性/诊断 预后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勇 白玲 +4 位作者 毛京宁 陈伟 范雪 张彦 陈翠京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5期382-385,364,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男性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分析脂肪层厚度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患乳腺癌的男性患者进行详细超声检查,检查部位包括双乳、腺体周围淋巴引流区及胸壁(范围为双侧腋中线间锁骨上区至肋弓),记录其声像特征,测量乳腺癌患者的... 目的总结分析男性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分析脂肪层厚度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患乳腺癌的男性患者进行详细超声检查,检查部位包括双乳、腺体周围淋巴引流区及胸壁(范围为双侧腋中线间锁骨上区至肋弓),记录其声像特征,测量乳腺癌患者的胸壁及脂肪层厚度并与正常体质量[(身高cm-100)×0.9为标准体质量(kg),正负10%为正常体质量]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①男性乳腺癌超声影像特征多见:边缘毛刺、内部回声不均、钙化、后方声衰、彩色多普勒血流丰富等。②肿块最大径、血流分级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肿块越大、血流分级越高,转移癌的发生率越高。肿块的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后方声衰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乳腺癌组的胸壁及胸壁脂肪层厚度与健康对照组不同,胸壁厚度分别为(1.37±0.12)cm vs(1.31±0.08)cm(P<0.05),胸壁脂肪层厚度为(0.89±0.09)cm vs(0.86±0.06)cm(P<0.05)。结论男性乳腺癌超声特征典型,发生淋巴结转移较早,乳腺癌发生与脂肪密切相关,有必要进一步总结乳腺癌发生概率与脂肪层厚度的关系,为男性乳腺癌的发生提供预警和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男性 雌激素类 脂肪体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 被引量:13
16
作者 董立国 蒲永东 +1 位作者 何建苗 秦荣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对15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皮瓣厚度、皮瓣张力和皮瓣坏死之间的关系。结果15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中,3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对15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皮瓣厚度、皮瓣张力和皮瓣坏死之间的关系。结果15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中,32例(20.25%)发生皮瓣坏死。高张力皮瓣组皮瓣坏死率明显高于低张力皮瓣组(30.0%∶10.26%)(P<0.05);薄皮瓣组的坏死率高于厚皮瓣组(28.95%∶10.87%,P<0.05);在厚皮瓣组中,高张力皮瓣坏死率高于低张力皮瓣(21.43%∶2.00%,P<0.05);在薄皮瓣组,不同张力组之间,皮瓣坏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皮瓣薄、皮瓣张力高是导致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重要原因,合理的皮瓣厚度、无张力皮瓣缝合、防止淋巴管漏及术后单管多孔引流是预防皮瓣坏死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皮瓣 坏死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与防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宏江 汪静 +3 位作者 吕青 敬静 赵扬冰 陈佩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亚甲蓝标记切除蓝染导管及腺体的方法治疗 13 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4例伴有癌变 ) ,评价其疗效。结果 导管内乳头状瘤 91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 41例 ,其中 ,癌变 4例。 119... 目的 探讨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亚甲蓝标记切除蓝染导管及腺体的方法治疗 13 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4例伴有癌变 ) ,评价其疗效。结果 导管内乳头状瘤 91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 41例 ,其中 ,癌变 4例。 119例 (90 .1%)随访 3~ 46个月 ,术后原导管溢液治愈 ,无复发。结论 采用亚甲蓝标记切除蓝染导管及其腺体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头状瘤/外科学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多模式超声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佳琦 何金 章建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7-920,共4页
目的:观察男性乳腺癌多种模式超声影像学特征表现,探讨其诊断意义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和(或)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男性患者病例资料,总结其二维成像、三维重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造影(C... 目的:观察男性乳腺癌多种模式超声影像学特征表现,探讨其诊断意义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和(或)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男性患者病例资料,总结其二维成像、三维重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造影(CEUS)等多种模式下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并与同期确诊的7例男性乳腺增生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对照研究,探讨诊断意义,总结诊断要点。结果:(1)二维声像图:7例乳腺增生表现为弥漫性包块者,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7;8例均单发的单侧局灶性包块者,超声诊断均为乳腺癌,表现为肿块回声低、形态不规则、伴同侧腋窝淋巴结异常肿大(3例),可见明显的沙砾样钙化(3例),与病理完全符合(8/8)。(2)CDFI及CEUS:腺体增生者血流信号多不丰富,乳腺癌则全部显示丰富的血流信号;高频CEUS仅显示3例显著增强,而低频CEUS显示全部显著增强。(3)三维重建:局灶性乳腺癌中2例(2/8)可见三维冠状切面汇聚征。结论:多模式超声影像有助于全面把握男性乳腺疾病信息,对男性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汇聚征 男性乳腺肿瘤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36例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波 唐中华 +1 位作者 易文君 胡春宏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PBL患者中,Ⅰa期16例,Ⅱa期14例,Ⅱb期2例,IVb期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加化疗,其中20例加行放疗。33例(91.7%)随访3~193个月...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PBL患者中,Ⅰa期16例,Ⅱa期14例,Ⅱb期2例,IVb期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加化疗,其中20例加行放疗。33例(91.7%)随访3~193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2例,其中死于脑转移2例,骨髓转移5例,肝、肺广泛转移5例。存活21例中,最长者192个月,总生存时间3~19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3.5个月。全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1%和49.0%。结论PBL中以B细胞型NHL常见,诊断主要依据术后的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一般采用手术、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淋巴瘤 非霍奇金 预后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诊治:附22例报告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建国 仲雷 郭宝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s,IP)癌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多来收治的22例IP癌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22例IP癌变占同期收治IP患者的4.61%(22/477),占乳腺癌患者的5.96%(22/369)...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s,IP)癌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多来收治的22例IP癌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22例IP癌变占同期收治IP患者的4.61%(22/477),占乳腺癌患者的5.96%(22/369)。其中未曾行病理切片检查的20例患者术前均未确诊,术中冷冻切片确诊13例,7例未能确诊。22例中行区段切除2例,乳房单纯切除16例,改良根治术4例(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均无转移)。结论IP癌变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冷冻切片有助于确诊。治疗以选择性乳房单纯切除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头状瘤 管内 导管 乳腺/继发性 导管 乳腺/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