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eatment patterns for adjuvant docetaxel-based chemotherapy in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in China:A poole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four observational studies 被引量:5
1
作者 Binghe Xu Zhimin Shao +7 位作者 Shui Wang Zefei Jiang Xichun Hu Xiaohua Zhang Xiru Li Jinping Liu Mengquan Li Shu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27-339,共13页
Objective:Adjuvant docetaxel-based chemotherapy is frequently used for operable early breast cancer(EBC).This study investigated patterns of use of docetaxel(T)in real-life clinical practice in China.Methods:Thi... Objective:Adjuvant docetaxel-based chemotherapy is frequently used for operable early breast cancer(EBC).This study investigated patterns of use of docetaxel(T)in real-life clinical practice in China.Methods: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pooled analysis of the Asia-Pacific Breast Initiatives(APBI)Ⅰ(2006–2008)and Ⅱ(2009–2011)registries,and two Chinese observational studies;BC STATE(2011–2014)and BC Local Registry(2007–2010).Female Chinese adults(≥18 years)with operable breast cancer treated with docetaxel-based adjuvant chemotherapy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disease were excluded.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assessment of treatment patterns and patient profiles.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oice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regimen.Results:Data from 3,020 patients were included.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adjuvant regimen was docetaxel/anthracycline combination[n=1,421(47.1%);of whom 52.0%received T/epirubicin(E)/cyclophosphamide(C)],followed by docetaxel/other[n=705(23.3%);of whom 72.8%received TC],docetaxel/anthracycline sequential[n=447(14.8%);of whom 40.9%and 39.6%received 5-Fu/EC-T and EC-T,respectively],and"other"[n=447(14.8%);of whom 91.5%received T].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adjuvant therapy with docetaxel/anthracycline combination and patient weight,menopausal status and estrogen receptor status.Conclusions:Real-world data revealed that docetaxel/anthracycline combination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ategory of docetaxel-based adjuvan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operable breast cancer in China;of which TEC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regi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juvant chemotherapy docetaxel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下载PDF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in anthracyclines-resistant advanced breast cancer 被引量:2
2
作者 Hailin Xiong Zhujun Liu Xin Cheng Kai Li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7年第1期55-58,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and toxicity of docetaxel with cisplatin in anthracyclines-resistant advanced breast cancer. Methods: Forty-five female patients received docetaxel 60 mg/m^2 on dl and cisplatin 30 m...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and toxicity of docetaxel with cisplatin in anthracyclines-resistant advanced breast cancer. Methods: Forty-five female patients received docetaxel 60 mg/m^2 on dl and cisplatin 30 mg/m^2 on d1-d3 of every 28 days. Every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at least 2 cycles and a median of 3 cycles (2-6 cycles ). Results: Five patients achieved complete response (11.1%) and 18 partial response (40.0%), 10 stable disease (22.2%).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51.1%. The clinical disease control rate was 73.3%, median time to tumor progression (TTP) was 7.8 months (1.0-34.5 months),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17.6 months (range 1.9-48.0 months), and one year survival rate was 65.2%. The main side effect was marrow suppression. The treatment was well tolerated with grades Ⅲ and Ⅳ leukopenia in nine (20%) and ten (22.2%) patients. Conclusion: Combinative chemotherapy of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has a good anti-tumor activity on refractor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with manageable tox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docetaxel CISPLATIN combinative chemotherapy
下载PDF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Treated with Epirubicin and Docetaxel 被引量:1
3
作者 Jaana Korpela Pekka Mali +1 位作者 Anne Kaljonen Eeva Salmin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1年第3期346-351,共6页
This phase II study assessed the clinical response and short-term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receiving first-line chemotherapy with epirubicin-docetaxel combination f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Thirty-one breast can... This phase II study assessed the clinical response and short-term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receiving first-line chemotherapy with epirubicin-docetaxel combination f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Thirty-on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epirubicin (75 mg/m2 for 15 minutes) followed one hour later by a one-hour infusion of docetaxel (75 mg/m2) q3w. EORTC QLQ-C30 and EORTC QLQ-BR23 forms were filled in at baseline, and at the second and eighth cycle of chemotherapy. The combination of epirubicin and docetaxel provided a high degree of clinical benefit. Clinical response was observed in 17 patients (55%), including five (16%) complete responses and 12 (39%) partial responses. Of responding and stable patients 23 (74%) maintained the same status for at least six months (clinical benefit). The mean survival time was 40.8 months. During the treatment the emotional functioning improved and the concerns about the future were relieved. Some aspects of quality of life were impaired, with slightly decreased physical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 distress related to body image and hair loss, and advers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Overall, the global quality of life was main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EPIRUBICIN docetaxel Quality of Life
下载PDF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with DX regimen
4
作者 Miao Zhang Jianing Qiu +3 位作者 Shuxian Qu Yaling Han Zhaozhe Liu Xiaodong Xie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4年第11期515-517,共3页
The rece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events of docetaxel and capecitabine (DX) of neo-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was discussed. Methods: The data of 72 cases o... The rece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events of docetaxel and capecitabine (DX) of neo-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was discussed. Methods: The data of 72 cases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DX) in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fter 4 cycl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Docetaxel 75 mg/m^2 by infusion 1 h on dl, capecitabine 2000 mg/m^2 by oral for twice daily on d1-14, 21 days was a cycle. Results: All 72 patients were assessed for efficacy and adverse even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5% (58/72), including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 was 7 (9.7%), 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 (cCR) was 15(20.8%), clinical partial response (PR) was 43 (59.7%), stable disease (SD) was 8 (11.1%) and progressive disease (PD) was 6 (8.3%). The main adverse events were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and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The 3 to 4 degrees of adverse reactions including granulocytopenia in 7 patients (20.6%), hand-foot syndrome in 6 patients (15.2%). Conclusion: The DX regimen provide a favorable efficacy and safety profile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fo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docetaxel CAPECITABINE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多西紫杉醇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5
作者 周永安 阮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236-1239,1244,共5页
目的:分析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分别联合不同类型紫杉醇应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纳入90例拟行新辅助化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分别联合不同类型紫杉醇,将患者分为两组,44... 目的:分析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分别联合不同类型紫杉醇应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纳入90例拟行新辅助化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分别联合不同类型紫杉醇,将患者分为两组,44例采用多西紫杉醇方案化疗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化疗分为观察组。以21 d为1个周期,治疗6个周期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Ki-67阳性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对表达量、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生存情况、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体病理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周期后,两组Ki-67阳性率、MMP-9相对表达量、TPS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可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总体病理完全缓解率,降低Ki-67阳性率、MMP-9相对表达量和TPS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曲妥珠单抗 帕妥珠单抗 多西紫杉醇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白蛋白紫杉醇术后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樊婷 许彬 +4 位作者 贺萍 田廷伦 罗婷 鄢希 钟晓蓉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目的基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乳腺癌临床队列,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紫杉类药物的选择和预后。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癌信息管理系统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1537例经组织学确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包... 目的基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乳腺癌临床队列,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紫杉类药物的选择和预后。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癌信息管理系统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1537例经组织学确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包括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保乳手术,术后接受含紫杉类药物辅助化疗。按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即白蛋白紫杉醇组(260 mg/m^(2)每3周1次或125 mg/m^(2)每周1次)147例,多西他赛组(100 mg/m^(2)每3周1次)1285例,紫杉醇组(80 mg/m^(2)每周1次)105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根据年龄、临床分期和激素受体状态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结果年龄≤40岁患者的比例白蛋白紫杉醇组、多西他赛组、紫杉醇组分别为25.17%,20.39%,17.14%,且白蛋白紫杉醇组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P=0.046)和紫杉醇组(P=0.003);肿瘤直径≥2 cm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4.63%,56.96%,65.71%,白蛋白紫杉醇组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P=0.042);淋巴结阳性比例分别为58.50%,46.77%,60.00%,组间差异显著(P<0.001),且白蛋白紫杉醇组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P=0.026)。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白蛋白紫杉醇组、多西他赛组、紫杉醇组的2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96.00%,97.80%,94.8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95)。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多西他赛组相比,紫杉醇组的复发风险显著升高[HR=2.3,95%CI(1.1,4.9),P=0.04],而白蛋白紫杉醇组的复发风险无显著差异[HR=1.3,95%CI(0.4,3.5),P=0.66]。多西他赛组和白蛋白紫杉醇组按1∶4匹配,多西他赛组和紫杉醇组按1∶4匹配,白蛋白紫杉醇组和紫杉醇组按1∶1匹配,当校正T分期、N分期、雌激素受体状态、Ki67混杂因素后,仍未发现不同治疗组间DFS的差异(P=0.70,0.35,0.53)。结论相对于多西他赛,年龄≤40岁、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阳性患者更倾向于在辅助化疗中选择白蛋白紫杉醇。整体人群未发现白蛋白紫杉醇、多西他赛和紫杉醇辅助化疗对DFS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紫杉醇 多西他赛 紫杉醇 乳腺癌 辅助化疗 预后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对≤4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涂松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1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对≤4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麻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48例≤4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对≤4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麻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48例≤4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注射液化疗,观察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化疗。两组化疗结束后均接受进一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化疗前后肿瘤增殖相关因子表达情况、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nuclear associated antigen Ki-67,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4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吡柔比星 化疗 年轻女性 乳腺癌 疗效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多西他赛用于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8
作者 叶洪珊 赵民学 +1 位作者 司丛敏 刘姝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6期72-75,共4页
目的探究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多西他赛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甲乳二科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乳... 目的探究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多西他赛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甲乳二科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乳腺癌化疗方案,对照组增用多西他赛,研究组改用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乳腺癌疾病控制率(75.00%)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5)。研究组化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减少率均高于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类抗原125、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癌胚抗原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EC效果优于多西他赛,化疗后肿标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多西他赛 乳腺癌 辅助化疗 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蒽环类失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6
9
作者 杨亮 李涌涛 +1 位作者 艾斯卡 张明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0-392,共3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蒽环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对蒽环类耐药患者日渐增多,如何治疗蒽环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已成为临床难题。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背景与目的:随着蒽环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对蒽环类耐药患者日渐增多,如何治疗蒽环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已成为临床难题。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方案的治疗情况。其中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希罗达1250mg/m2,口服,每日2次,第1~14天,每21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对64例患者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33例,有效率(CR+PR)60.9%(39/64)。64例患者可评价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事件导致死亡的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黏膜炎等,其中粒细胞减少Ⅲ~Ⅳ度为45.8%。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是治疗蒽环类失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其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卡培他滨 乳腺癌 化疗疗法
下载PDF
甲钴胺预防乳腺癌患者多西紫杉醇化疗导致外周神经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赵艳霞 程晶 +2 位作者 朱芳 吴红革 陈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87-1490,共4页
目的观察甲钴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患者多西紫杉醇化疗导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将88例行多西紫杉醇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甲钴胺治疗组和对照组。甲钴胺治疗组化疗每周期同时给予甲钴胺500μg/d,1次/天,共7天;在治疗前、化疗每... 目的观察甲钴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患者多西紫杉醇化疗导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将88例行多西紫杉醇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甲钴胺治疗组和对照组。甲钴胺治疗组化疗每周期同时给予甲钴胺500μg/d,1次/天,共7天;在治疗前、化疗每周期后分别记录临床感觉神经系统症状,并记录周围神经毒性级别。有神经毒性症状的患者化疗结束后每2月随访1次,共随访6月。结果 (1)治疗组周围神经毒性总发生人数为14人,Ⅰ度、Ⅱ度、Ⅲ度毒性反应分别10、4、0人;对照组周围神经毒性总发生人数为23人,Ⅰ度、Ⅱ度、Ⅲ度毒性反应分别13、8、2人。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毒性总发生率(23人)和神经毒性严重程度明显降低。(2)治疗组发生外周神经毒性反应时间平均为(16.4±5.2)周,多西紫杉醇用量为(315.8±38.2)mg,较对照组发生时间(9.8±3.2)周明显滞后,并且发生最初神经毒性症状时的多西紫杉醇用量(210.8±29.2)mg明显增加。(3)甲钴胺组外周神经毒性完全恢复时间为6周期化疗后4月,对照组为结束后6月。两者平均神经毒性恢复时间没有差异。结论化疗同时联合甲钴胺使用能有效预防和减低乳腺癌患者多西紫杉醇导致的外周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导致外周神经毒性 多西紫杉醇 甲钴胺
下载PDF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1
11
作者 杨俊娥 陆苏 刘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5-408,共4页
目的:本研究对比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加/不加环磷酰胺(TE/TEC)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74例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依据患者术前接受新... 目的:本研究对比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加/不加环磷酰胺(TE/TEC)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74例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依据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方案将其分为TE组及TEC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前接受2~4个周期化疗,并在术后完成剩余化疗周期。TE方案:多西他赛(DOC)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表柔比星(EPI)6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TEC方案:多西他赛(DOC)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表柔比星(EPl)6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TX)6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以上方案均21天一个周期。结果:全组总有效率80.5%,其中TE组有效率77.4%,低于TEC组(8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TE组pCR为6.5%,低于TEC组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4)。TE组和TEC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脱发、恶心呕吐、贫血、肝功能异常、心脏毒性。TEC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TE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在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TE与TEC的3周方案近期疗效相近。但两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TEC方案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E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多西他赛 表阿霉素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22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孙清 巢琳 +5 位作者 赵伟 杭晓声 常树建 王琦 徐伟 毛永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9-231,共3页
背景与目的:对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卡培他滨和紫杉醇类药物均有确切肯定的疗效,由于紫杉醇类药物能增强肿瘤组织的TP活性,因而与卡培他滨有协同作用。本研究观察及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 背景与目的:对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卡培他滨和紫杉醇类药物均有确切肯定的疗效,由于紫杉醇类药物能增强肿瘤组织的TP活性,因而与卡培他滨有协同作用。本研究观察及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给予多西紫杉醇75 mg/m2,第1天;卡培他滨口服每日2次,餐后服用,1 000 mg/m2/次,连续服用14天,治疗周期为21天,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2例,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1例,总有效率68.2%,中位TTP 6.5个月。不同转移部位或器官的有效率分别为:胸壁85.7%(6/7);淋巴结80.0%(8/10);肺脏75.0%(6/8);骨骼40.0%(2/5);肝脏30.0%(3/10)。Ⅰ/Ⅱ级不良反应为皮肤色素沉着16例,手足综合征14例,恶心呕吐12例,腹泻10例,白细胞下降16例。Ⅲ/Ⅳ级不良反应白细胞下降3例,恶心呕吐1例,贫血1例。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患者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多西紫杉醇 卡培他滨 联合化疗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陆海林 李燕 +2 位作者 宁志强 曹婷华 陈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38例复发转移乳腺癌女性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具体方案为:多西他赛60mg/m2静滴,d1;卡培他滨950mg/m2口服,每日...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38例复发转移乳腺癌女性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具体方案为:多西他赛60mg/m2静滴,d1;卡培他滨950mg/m2口服,每日2次,d1~d14;21天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并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选取PS评分、绝经状态、ER、HER-2、转移数目、既往化疗共6个指标分别建立两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上述指标对疗效的预测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均接受2~6个周期化疗,获CR 3例,PR 18例,SD 10例,PD 7例,有效率(RR)为55.3%(21/38);中位PFS为7.1个月(95%CI:4.8~9.6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乏力、白细胞减少和手足综合征等,其中3~4级白细胞减少为15.8%。6个指标中PS评分(P=0.003)、绝经状态(P=0.043)和转移数目(P=0.021)均与RR有关,仅PS评分为RR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PS评分是PF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低剂量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好,安全性高;PS评分可以作为该方案疗效预测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学治疗 多西他赛 卡培他滨 预后
下载PDF
多西他赛、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松 薛文华 +4 位作者 赵晓玉 梁艳 齐跃东 康健 高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212-3216,共5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为新辅助化疗(NAC)方案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局部晚期乳腺癌女性患者88例,依据分子分型分为Luminal A型(23例)、Lumina...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为新辅助化疗(NAC)方案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局部晚期乳腺癌女性患者88例,依据分子分型分为Luminal A型(23例)、Luminal B型(21例)、基底细胞型(11例)、HER2过表达型(18例)和正常乳腺样型(15例)。所有患者均予多西他赛注射液+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注射用环磷酰胺连续治疗6个周期(每21 d为1个周期),比较各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病理完全缓解(p CR)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蛋白(CA)125、CA153]的表达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8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3.64%,其中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73%,显著高于其他分子分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分子分型患者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8例患者的p CR率为27.27%,以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的p CR率最高(45.45%);除HER2过表达型与正常乳腺样型患者p CR率无明显差异(P>0.05)外,其余各分子分型患者p CR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153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分子分型患者CEA、CA125、CA153的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分子分型患者上述标志物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的NAC方案可降低乳腺癌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对各分子分型乳腺癌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的总有效率和p CR率优于其他各分子分型患者,该NAC方案可作为基底细胞型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表柔比星 环磷酰胺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分子分型 病理完全缓解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 被引量:18
15
作者 湛永滋 黄昌杰 +2 位作者 黄剑峰 王湘萍 李冬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9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22例既往使用蒽环类治疗失败,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希罗达治疗;27例既往未曾采用蒽环类治疗,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9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22例既往使用蒽环类治疗失败,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希罗达治疗;27例既往未曾采用蒽环类治疗,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疗。21天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化疗4周期以上。结果:49例患者中,治疗后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23例,稳定(SD)8例,进展(PD)7例,有效率为69.3%(34/4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8.3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其中Ⅲ~Ⅳ度占51.0%。结论: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毒性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转移性乳腺癌 化疗
下载PDF
表柔比星联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在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 被引量:20
16
作者 尹子毅 王丕琳 +1 位作者 张铁 宋茂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59-462,共4页
背景与目的:蒽环类表柔比星联合紫杉类药物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而不同的紫杉类药物在应用中显示有一定差异。本研究对照观察表柔比星(EPI)分别联合紫杉醇(PTX)与多西他赛(DOC)在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 背景与目的:蒽环类表柔比星联合紫杉类药物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而不同的紫杉类药物在应用中显示有一定差异。本研究对照观察表柔比星(EPI)分别联合紫杉醇(PTX)与多西他赛(DOC)在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4例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术前分别接受ET 3周方案(EPI静脉滴注60 mg/m^2,第1天,21 d为1个周期,PTX静脉滴注175 mg/m^2,第2天,21d为1个周期)和ED三周方案(EPI静脉滴注60 mg/m^2,第1天,21 d为1个周期,DOC静脉滴注75 mg/m^2,第2天,21 d为1个周期)新辅助化疗,2~4周期后,进行疗效与不良反应评价。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87.5%,其中ED组有效率为92.9%0,高于ET组的83.5%,但差异无显著性(P=0.253)。而达到pCR的病例,ED组(8例)明显高于ET组(3例),差异有显著性(P=0.033)。ED组(24例)化疗后病理评价达Ⅳ/Ⅴ级的患者高于ET组(21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7)。两组脱发、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相似,周围神经毒性在ET组发生率较高(P=0.002),白细胞下降、皮疹、静脉炎ED组发生率较高,其中白细胞下降显示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34)。结论:在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蒽环类表柔比星联合紫杉类有较好的疗效。ET与ED 3周方案疗效相近,但含DOC的ED方案pCR患者明显高于含ET组。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在周围神经毒性和白细胞下降方面显示出差异,所有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表柔比星 紫杉醇 多西他赛
下载PDF
泰索帝联合希罗达治疗蒽环类化疗失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9
17
作者 张少华 江泽飞 +4 位作者 宋三泰 申戈 王涛 曾敏 郭中宁 《癌症进展》 2004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 研究泰索帝联合希罗达治疗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8例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泰索帝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随机分为A组:泰索帝75mg/m2静滴,第1天;希罗达950mg/m2口服,每... 目的 研究泰索帝联合希罗达治疗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8例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泰索帝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随机分为A组:泰索帝75mg/m2静滴,第1天;希罗达950mg/m2口服,每日2次,第1-14天,每3周为1周期;B组:泰索帝37.5mg/m2静滴第1、8天;希罗达950mg/m2口服,每日2次,第1-14天,每3周为1周期。每周期评价疗效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1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无,部分缓解(PR)13例,有效率(CR+PR)72%(13/18)。A组有效率88.9%(8/9),B组有效率55.6%(5/9)。两组共56周期可评价:毒性反应,无严重不良事件导致死亡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主要不良反应,Ⅲ-Ⅳ度占58.9%,A组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30.9%,B组3.7%(P=0.012)。结论泰索帝联合希罗达是治疗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其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学治疗 泰索帝 希罗达
下载PDF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加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钊 张西园 +2 位作者 马骏卿 王琳 杨玉红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观察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加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病理确诊的晚期乳腺癌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治疗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小牛... 目的观察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加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病理确诊的晚期乳腺癌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治疗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完成2周期以上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床获益率、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百分率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P<0.05;P<0.01)。对照组患者化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百分率均显著性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可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 多西他赛 卡培他滨 化疗 乳腺癌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在新辅助化疗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中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淼 宋敏 +4 位作者 屈淑贤 章国晶 郭放 韩雅玲 谢晓冬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55-57,62,共4页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D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NBC 27例,非TNBC75例,均应...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D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NBC 27例,非TNBC75例,均应用DX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NBC患者总有效率与非TNBC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高于非TNBC患者(P<0.01,P<0.05)。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等,TNBC与非TNBC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患者较非TNBC患者对DX方案新辅助化疗更敏感,且未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卡培他滨 三阴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两种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20
作者 巢琳 徐玉瑞 陈力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26-929,共4页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不同化疗方案临床疗效有差异。本研究旨在比较XT方案(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和传统CEF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两种不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不同化疗方案临床疗效有差异。本研究旨在比较XT方案(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和传统CEF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两种不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收集采用XT或CE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Ⅲ期乳腺癌患者48例,根据化疗方案分组,其中XT组26例,CEF组22例,化疗周期为2~4个,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XT组的临床有效率(cRR)为88.46%,CEF组的临床有效率为63.6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XT组患者获病理完全缓解(pCR)1例(3.85%),CEF组pCR 1例(4.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1)。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脱发、乏力和手足综合征等,但均可耐受。CEF方案的毒性较明显,出现Ⅲ/Ⅳ度的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均明显高于XT方案。结论: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临床Ⅲ期乳腺癌均有良好的效果,XT组临床有效率优于CEF组,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CEF组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多西他赛 卡培他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