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周见春 陈宏平 谈彩琴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3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乳腺叶状肿瘤(PTB)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PT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病理结果分为交界/恶性组和良性组,每组40例。分...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乳腺叶状肿瘤(PTB)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PT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病理结果分为交界/恶性组和良性组,每组40例。分析患者术前超声BI-RADS检查资料,比较两组超声特征,计算超声BI-RADS诊断PTB良恶性的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交界/恶性组肿块形态不规则、无分叶改变、边界不清晰、有囊性变特征发生率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块钙化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诊断结果显示,超声BI-RADS诊断交界/恶性PTB的符合率为90.00%、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92.50%,超声BI-RADS诊断PTB良恶性的95%CI为0.877~0.929,ROC的AUC为0.882。结论超声BI-RADS对PTB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临床可通过良恶性PTB患者间肿块边界、囊性变、分叶改变等超声特征差异进行肿瘤性质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乳腺叶状肿瘤 定性诊断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下载PDF
小叶-导管复合型癌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发生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孟刚 王保太 杨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15,I00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小叶型癌、导管型癌及小叶-导管复合型癌的组织起源及与分化表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复习近5年档案中的乳腺癌276例,以其中21例小叶型癌、10例导管内癌及其癌旁组织作对照,重点观察19例小叶-导管复合型癌... 目的:探讨乳腺小叶型癌、导管型癌及小叶-导管复合型癌的组织起源及与分化表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复习近5年档案中的乳腺癌276例,以其中21例小叶型癌、10例导管内癌及其癌旁组织作对照,重点观察19例小叶-导管复合型癌的形态学变化。结果:(1)导管型癌旁可见小叶型不典型增生,小叶型癌旁亦可见“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同时,小叶不典型增生与“导管”不典型增生可同时存在;(2)导管型癌旁常见小叶癌化,小叶癌旁亦见“Pagetoid扩散”现象;(3)小叶型癌与导管型癌以4种方式混合存在构成小叶-导管复合型癌。结论:(1)小叶癌与导管癌均起源于TDLU,只是分化方向不同的两个形态学表型,故宜称小叶型癌与导管型癌;(2)小叶癌化可能为导管型癌早期原发癌变区;(3)“Pagetoid扩散”现象可能为小叶癌旁的不典型增生表现,(4)小叶-导管型癌的客观存在更进一步证实了小叶型癌及导管型癌系同一起源于TDLU,向不同方向分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病理学 小叶型癌 导管型癌 复合型癌
下载PDF
乳腺密度对浸润性小叶癌术前MRI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曲溪倩 郭丽丽 +2 位作者 赵明 程豫菲 付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MRI在浸润性小叶癌(ILC)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乳腺密度对其影响。方法:选取75例术前30天内行MRI检查的I-Ⅲ期ILC患者列入本项研究,根据腺体含量评估乳腺密度,在MRI下测量肿瘤大小,并对比其与病理大小的一致性。结果:75... 目的:探讨MRI在浸润性小叶癌(ILC)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乳腺密度对其影响。方法:选取75例术前30天内行MRI检查的I-Ⅲ期ILC患者列入本项研究,根据腺体含量评估乳腺密度,在MRI下测量肿瘤大小,并对比其与病理大小的一致性。结果:75例入组患者中26例(34.7%)患者经MRI评估发现新的可疑病灶,20例(26.7%)患者改变了手术方式。高密度乳腺型患者额外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密度乳腺型患者(51.6%vs 22.7%,P=0.010)。MRI评估肿瘤大小在低密度乳腺型患者中容易被低估(36.4%vs 12.9%,P=0.024),在高密度乳腺型患者中容易被高估(6.8%vs 29.0%,P=0.010),但两组患者与病理大小一致性的比例无明显差异。结论:ILC患者术前乳腺MRI检查能够提高额外恶性肿瘤的检出率,而乳腺密度是影响MRI评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小叶癌 乳腺密度 MRI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乳腺叶状肿瘤内的小叶瘤变及微小浸润癌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金华 郭红红 丁华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叶状肿瘤内出现癌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复习1例乳腺叶状肿瘤内出现小叶瘤变及浸润癌病例的临床病史和影像学资料,行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1岁。右侧乳腺肿物。穿刺活检:良性叶状肿瘤,间质假血... 目的探讨叶状肿瘤内出现癌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复习1例乳腺叶状肿瘤内出现小叶瘤变及浸润癌病例的临床病史和影像学资料,行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1岁。右侧乳腺肿物。穿刺活检:良性叶状肿瘤,间质假血管瘤样增生明显;局部区域见小叶瘤变,病灶约3个小叶区域,有微小浸润癌出现。免疫组化:小叶瘤变、浸润癌部分和叶状肿瘤间质成分均分别表达上皮系列及间叶系列标记。说明叶状肿瘤和其内出现的浸润癌是两种不同来源的肿瘤。结论叶状肿瘤内出现癌少见,如果出现此类情况提示碰撞瘤的存在,如果是恶性叶状肿瘤就有可能存在癌肉瘤。但良性叶状肿瘤中出现灶状浸润癌成分不应归类为癌肉瘤,应视为碰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叶状肿瘤 小叶瘤变 碰撞瘤 癌肉瘤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卫江 王莉 +1 位作者 袁丹军 王琴珠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5期2252-2253,共2页
目的:了解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不同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26个病灶)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X线、超声及MRI表现。结果:乳腺浸润性小叶癌X线表现不规则肿块7例... 目的:了解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不同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26个病灶)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X线、超声及MRI表现。结果:乳腺浸润性小叶癌X线表现不规则肿块7例,分叶形4例,圆形、卵圆形分别为5例和4例,肿块伴钙化6个,阴性1例。结论: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常以浸润性不规则肿块,不对称性致密影及结构扭曲等常见,在X线上导致诊断困难,临床、X线、B超和MRI结合能提高肿瘤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临床 影像学
下载PDF
高频彩超对乳腺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韩霞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22期47-49,共3页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PTB)与纤维腺瘤(BF)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治疗的58例PTB患者和60例BF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PTB患者作为PTB组,60例BF患者作为BF组。入选者均接受高频彩超...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PTB)与纤维腺瘤(BF)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治疗的58例PTB患者和60例BF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PTB患者作为PTB组,60例BF患者作为BF组。入选者均接受高频彩超检查,观察PTB组、BF组二维超声特征、血流信号分级等。结果PTB组、BF组边界清晰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TB组多可见无回声区、钙化、形态不规则或欠规则、后方回声增强、内部回声不均匀等二维超声特征,BF组则多可见形态规则、后方回声无改变、内部回声均匀或欠均匀等二维超声特征;两组钙化、无回声、形态、后方回声、内部回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F组比较,PTB组血流信号分级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用于BF和PTB的检查有利于提供清晰的超声图像,可通过观察声像图特征、血流特征鉴别诊断BF和PTB,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 纤维腺瘤 高频彩超 二维超声特征 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