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及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8
1
作者 贾巍 张红真 +3 位作者 王文娟 赵光远 姜玉荣 尹长恒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CNB)在乳腺癌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142例疑诊乳腺癌患者均术前于超声引导下行CNB。47例患者CNB病理确诊后可直接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未经免疫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CNB)在乳腺癌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142例疑诊乳腺癌患者均术前于超声引导下行CNB。47例患者CNB病理确诊后可直接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未经免疫组化检测,将其CNB的病理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余95例患者经CNB病理确诊及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增殖抗原Ki-67等分子生物学指标后,采用TE方案(表柔吡星+紫杉醇)行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再行手术治疗,比较化疗前后ER、PR、Her-2、Ki-67表达情况。结果 47例直接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CNB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1.48%(43/47),假阴性率为0;95例术前行TE方案化疗的患者中,化疗后ER、PR、Her-2、Ki-67表达不同程度减弱,其中化疗后Ki-67的阳性转阴性比例及表达减弱比例均高于其他3个指标。结论超声引导下CNB可于术前明确乳腺癌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经TE方案新辅助化疗后,Ki-67表达阳性转阴性率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粗针穿刺活检 新辅助化疗 细胞增殖抗原Ki-67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缓释氟尿嘧啶局部植入在乳腺癌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聂秀青 王本忠 +1 位作者 朱立新 万圣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缓释氟尿嘧啶局部植入在乳腺癌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指数、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 目的探讨缓释氟尿嘧啶局部植入在乳腺癌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指数、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及微血管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治疗组无明显的化疗不良反应。结论缓释氟尿嘧啶的局部化疗能诱导乳腺癌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并能抑制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增殖及微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氟尿嘧啶/治疗应用 增殖细胞核抗原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缓释型抗肿瘤药物局部化疗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细胞和血管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深明 张国淳 +2 位作者 吴惠茜 黄雪玲 朱彩霞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3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 研究采用TEF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细胞增殖、微血管密度和组织学分级的影响。方法 24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接受TEF新辅助化疗二个疗程后进行手术切除,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检测24例行新辅助化疗... 目的 研究采用TEF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细胞增殖、微血管密度和组织学分级的影响。方法 24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接受TEF新辅助化疗二个疗程后进行手术切除,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检测24例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和24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 antigen,PCNA标记指数以及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对两组患者的HE染色标本进行组织学分级,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中临床CR2例,PR21例,NR 1例,病理CR 1例,PR 22例,NR1例。两组比较PCNA标记指数有显著差异(P<0.01),MVD和组织学分级也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TEF新辅助化疗方案近期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显著地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降低组织学的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疗效 增殖细胞核原 新生血管形成
下载PDF
吡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Ki-67、MMP-9、VEGF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韩晓军 苏梅 +2 位作者 杨巧 徐国强 甘继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9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72例,根据...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72例,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吡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照组采用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比较2组化疗前后Ki-67阳性情况、MMP-9相对表达量和VEGF水平,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及术后随访生存情况。结果化疗后,Ki-67阳性率、MMP-9相对表达量和VEGF-a、VEGF-b 2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化疗过程中,2组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和3年,观察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吡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Ki-67阳性率、MMP-9相对表达量及VEGF水平,提高术后总生存率,且未增加化疗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吡柔比星 环磷酰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新辅助化疗 细胞增殖核抗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Survivin、Bcl-2和PC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青国 周士福 +2 位作者 胡会华 吴玉玉 高炜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Survivin、Bcl-2和PCNA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标本中Survivin、Bcl-2和PCNA表达。结果:化疗前后Survivin、PC-NA指数变化显著,分别由化疗前的63.41%和64.1... 目的:探讨Survivin、Bcl-2和PCNA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标本中Survivin、Bcl-2和PCNA表达。结果:化疗前后Survivin、PC-NA指数变化显著,分别由化疗前的63.41%和64.15%±16.04%,降到化疗后的34.15%和46.40%±12.44%,P<0.05。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Survivin表达与PCNA正相关,(P<0.05),与Bcl-2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PCNA指数变化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Survivin和PCNA在新辅助化疗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SURVIVIN BCL-2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组织学分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奇 周士福 +1 位作者 费伯健 金留根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9-621,共3页
目的研究艾素+吡柔比星(THP)联合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组织学分级的影响。方法检测15个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化疗前粗针穿刺标本和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PCNAindex,PI)及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 目的研究艾素+吡柔比星(THP)联合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组织学分级的影响。方法检测15个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化疗前粗针穿刺标本和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PCNAindex,PI)及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并对化疗前后患者的HE染色标本进行组织学分级比较。结果该化疗方案的总体有效率达93.3%(14/15)。化疗前后的PI(P<0.001)、AI(P<0.001)和组织学分级(P<0.01)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且化疗前后的PI和AI均成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9和-0.581,P<0.05)。结论采用艾素+THP新辅助化疗方案近期疗效明显,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和降低其组织学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增殖细胞核抗原 凋亡 组织学分级
下载PDF
口腔鳞癌对CPM新辅助化疗方案敏感性的预测研究
7
作者 杨凯 陈睿 +1 位作者 吴明军 李雅冬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856-859,共4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卡铂联合平阳霉素和甲氨蝶呤化疗方案(CPM方案)敏感性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56例T2-T4口腔鳞癌患者用CPM方案行两疗程新辅助化疗前后PCNA...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卡铂联合平阳霉素和甲氨蝶呤化疗方案(CPM方案)敏感性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56例T2-T4口腔鳞癌患者用CPM方案行两疗程新辅助化疗前后PCNA和p53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①化疗前口腔鳞癌PCNA高表达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PCNA低表达患者(P<0.05)、p53表达阴性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p53表达阳性患者(P<0.05);②化疗前PCNA高表达同时P53表达阴性患者行CPM方案化疗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其他表达类型(P<0.05),化疗前PCNA低表达同时p53表达阳性的患者,CPM方案化疗的有效率为14.29%,显著低于其他表达类型(P<0.05)。结论化疗前PCNA和p53的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CPM方案对口腔鳞癌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标记物,但用PCNA和p53两项指标的表达水平来联合预测显著高于单项指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辅助疗法 药物疗法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 口腔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微血管密度和组织学分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国淳 王深明 吴惠茜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17-619,共3页
目的 研究采用TEF +CF联合化疗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的细胞增殖、微血管密度和组织学分级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染色法分别检测 13例行新辅助化疗的病人和 13例对照组病人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的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标... 目的 研究采用TEF +CF联合化疗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的细胞增殖、微血管密度和组织学分级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染色法分别检测 13例行新辅助化疗的病人和 13例对照组病人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的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标记指数以及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MVD) ,并且对两组病人的HE染色标本进行组织学分级。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对化疗的总反应率为 92 9%。两组病例的PCNA标记指数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MVD和组织学分级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采用TEF +CF新辅助化疗方案近期疗效明显 ,可以显著地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 ,降低组织学的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化疗 乳腺癌 细胞增殖 微血管密度 组织学分级 泰素帝 表阿霉素 四氢叶酸
原文传递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及PC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赵迎春 李勇 +1 位作者 朱永云 罗传瑜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8期1172-1173,1240,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提高保乳及可手术率,评价化疗敏感性,消除全身微转移灶等方面的优越性;肿瘤组织中ER、P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状态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预测的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8例Ⅱ/Ⅲ期的...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提高保乳及可手术率,评价化疗敏感性,消除全身微转移灶等方面的优越性;肿瘤组织中ER、P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状态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预测的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8例Ⅱ/Ⅲ期的乳腺癌病例在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PCNA的表达。术前采用空心针穿刺活检予以病理确诊并行ER、PR、PCNA的测定。化疗方法统一采用CEF方案[氟尿嘧啶(5-FU)500mg/m2,表柔比星(Epi-ADM)75mg/m2,环磷酰胺(CTX)500mg/m2],经过3个疗程的化疗,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比较化疗前后以上各指标表达的变化。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通过体检和乳腺B超测量肿瘤的最大直径,按WHO判定的统一标准来评价。结果 78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经3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后,65例(83.3%)获得了临床部分缓解,无完全缓解病例,无进展病例。化疗前后ER、PR的表达均无显著变化(P>0.05);78例患者中ER发生变化为22例,PR为24例;化疗后29例PCNA由高表达变为低表达(P<0.01),化疗前后表达强度显著变化(P<0.05),且化疗疗效提高PCNA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NAC)可能部分通过抑制PCNA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的增值,但对ER、PR的表达化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ER PR PCNA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细胞周期和增殖变化对化疗敏感性预测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红文 陈忠东 +2 位作者 周波 秦永喜 赵强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3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细胞周期、增殖的影响及宫颈癌各时期细胞比率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指数作为新辅助化疗敏感性评价及近期疗效判定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将49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依据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分为...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细胞周期、增殖的影响及宫颈癌各时期细胞比率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指数作为新辅助化疗敏感性评价及近期疗效判定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将49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依据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宫颈癌各时期细胞比率和PCNA增殖指数。新辅助化疗第2个疗程后4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49例患者中临床有效39例(有效组),无效10例(无效组)。有效组化疗前后s期细胞比率[(Z1.47±5.21)%、(18.32±5.07)%]均明显高于无效组[(9.63±2.58)%、(10.14±2.32)%](P〈0.05),有效组化疗前宫颈癌组织中PCNA增殖指数[(81.674±7.14)%]明显高于无效组[(66.99±2.29)%](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前s期细胞比率和PCNA增殖指数可作为判定局部晚期宫颈癌化疗敏感性及近期疗效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细胞周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