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vey on physicians' opinions of 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1
作者 Xiaobo Huang Ge Wen +4 位作者 Nianji Cui Yujin Zhang Taixiang Lu Xunxing Guan Mengzhong Liu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1年第4期202-207,共6页
Objective: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comprehensively access current status of radiotherapy physicians' opinions in 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PMRT) for breast cancer in Guangdong province.Methods:From June 2007... Objective: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comprehensively access current status of radiotherapy physicians' opinions in 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PMRT) for breast cancer in Guangdong province.Methods:From June 2007 to June 2008,questionnaires on the clinical value,sequencing with chemotherapy and endocrine therapy,indications and irradiated targets for PMRT were sent to physicians of all radiotherapy departments registering at Radiotherap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Guangdong Anti-cancer Association.Results:There were 126 physicians joining this investigation.Proportions of physicians who accepted the views that PMRT could merely improve local control or can improve both local control and overall survival were 100% and 25.2%.The most common sequences of PMRT and chemotherapy or endocrine therapy were "sandwich" and sequential modes,performed 46.9% and 59.5% respectively.The median interval of surgery and PMRT was 8 weeks.Proportions of physicians who accepted T3-4 diseases,or four or more axillary lymph nodes metastasis,or T1-2 with 1-3 positive lymph nodes,or T1-2N0 with primary tumor located in the center or inner quadrant as the indications of PMRT were 97.6%,100%,46.8%,13.5%,respectively.Proportions of physicians who accepted chest wall,supraclavicular region,internal mammary chain or axilla as irradiated targets were 86.5%,100%,49.2% and 38.9% respectively.Conclusion:For Radiotherapy physicians of Guangdong Province,there is still lacking of consensus in the opinions of whether PMRT can improve survival,and optimal sequencing with chemotherapy or endocrine therapy,and how to make decision for patients with T1-2 with 1-3 positive lymph nodes,and rational irradiated targets,which requires advanc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physicians and further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evidences to guide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neoplasm/radiotherapy SURVIVAL treatment sequence INDICATIONS target questionnaires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3D技术填充瘤腔进行适形放疗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李晓军 王和煦 +3 位作者 张佳 王绩钊 朱财林 崔晓海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3D技术填充瘤腔进行适形放疗的靶区剂量、不良反应及美容度。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不同分为3D技术填充瘤腔组(24例)及对照组(24例)。全部患... 目的探究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3D技术填充瘤腔进行适形放疗的靶区剂量、不良反应及美容度。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不同分为3D技术填充瘤腔组(24例)及对照组(24例)。全部患者均开展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仅保乳方式不同,术后实施强度调控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下的加速部分乳腺照射。结果应用3D技术填充瘤腔保乳术后放疗的适形度指数及均匀性指数均明显高于常规保乳术后放疗(P<0.05)。3D技术填充瘤腔保乳术后放疗的肺及心脏危及器官剂量(平均剂量),肺的V 5、V 10、V 20、V 30、V 40及V 50均显著低于常规保乳术后放疗组(P<0.05)。2组患者的皮肤损伤、心律失常、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技术填充瘤腔保乳术后组患者的美容度要显著优于常规保乳术后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3D技术填充瘤腔显著增强乳腺的美容度,且不影响放疗的安全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区段 放射疗法 适形 乳房植入 化放疗
下载PDF
不同组织学分级乳腺癌放疗患者生理特征参数差异及5年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雅兰 马红霞 +4 位作者 姜静 钱文婷 沈月 陶玲玲 吴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22-726,共5页
目的 分析不同组织学分级乳腺癌放疗患者生理特征参数差异及5年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Bloom Richardson标准将患者进行组织学分级,并将其分为0~... 目的 分析不同组织学分级乳腺癌放疗患者生理特征参数差异及5年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Bloom Richardson标准将患者进行组织学分级,并将其分为0~Ⅰ级组(n=30)和Ⅱ~Ⅲ级组(n=50)。分析0~Ⅰ级和Ⅱ~Ⅲ级患者生理特征参数(年龄、肿瘤位置、体重指数、胸围和患侧乳腺体积)的差异;经随访记录5年后0~Ⅰ级和Ⅱ~Ⅲ级患者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总生存率;分析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生理特征参数差异;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不同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Ⅱ~Ⅲ级组体重指数>24 kg/m^(2)、胸围≥90 cm、患侧乳腺体积≥350 cm^(3)的患者比率分别为64.00%、80.00%、76.00%,均明显高于0~Ⅰ级组(33.33%、30.00%、3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级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2.00%、40.00%,均高于0~Ⅰ级组(10.00%、16.67%),5年总生存率为64.00%,低于0~Ⅰ级组(8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乳腺癌患者5年后的预后良好58例,预后良好率为72.50%,预后不良22例,预后不良率为27.50%。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60岁、体重指数>24 kg/m^(2)、胸围≥90 cm、患侧乳腺体积≥350 cm^(3)、组织学Ⅱ~Ⅲ级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胸围、患侧乳腺体积、组织学分级均是影响乳腺癌5年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重指数>24 kg/m^(2)、胸围≥90 cm、患侧乳腺体积≥350 cm^(3)、组织学Ⅱ~Ⅲ级均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放疗5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体重指数、胸围和患侧乳腺体积等生理特征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同时也是威胁乳腺癌放疗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组织学分级 乳腺肿瘤 放射治疗 生理特征参数差异 预后
下载PDF
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对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4
作者 格桑卓嘎 韩丽飞 +2 位作者 王宝偲 张亚男 胡浩霖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目的:荟萃文献,对比分析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全乳切除术后行与未行放射治疗的预后。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 目的:荟萃文献,对比分析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全乳切除术后行与未行放射治疗的预后。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由2名研究者各自独立对入选研究的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特征、研究结果等进行摘录,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7.0及Review Manager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9篇相关文献,均为回顾性研究。中位随访30~98个月。术后放射治疗组与非放射治疗组乳腺癌特异性生存期(breast cancer-specific survival,BC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18,95%CI:0.94~1.48,Z=1.43,P=0.15);两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HR=0.51,95%CI:0.07~3.62,Z=-0.668,P=0.50);两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HR=1.02,95%CI:0.93~1.12,Z=0.39,P=0.70)。结论: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T0、T1~2NmiM0)全乳切除术后予以放射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的BCSS、DFS、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全乳切除术 放射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右乳腺癌术后内乳放疗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
5
作者 李娜 王晓红 +3 位作者 王建廷 王雨薇 邵瑞雨 周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81-686,共6页
目的 探讨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患者行内乳电子线放射照射的近期疗效及放射性肺炎的风险因素研究。方法 选择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患者100例,其中N2期66例,N3期34例。所有患者接受规范的... 目的 探讨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患者行内乳电子线放射照射的近期疗效及放射性肺炎的风险因素研究。方法 选择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患者100例,其中N2期66例,N3期34例。所有患者接受规范的新辅助或术后辅助化疗、靶向及内分泌治疗。放疗方案右侧锁骨上下区采用调强X线放疗,右侧胸壁野及右侧内乳区采用电子线,放疗剂量均为50 Gy/25次。观察患者近期疗效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探索放射性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患者清扫腋窝淋巴结的中位数为22枚,而淋巴结阳性的中位数为7枚。中位随访39.5个月,区域淋巴结复发1例,胸壁复发2例,远处转移4例,死亡1例。1级放射性肺炎38例(38%),2级放射性肺炎2例(2%)。Logistic分析显示,放疗后2级淋巴细胞降低是导致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因素。结论 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内乳区电子线放疗安全可行,并未额外增加不良反应。放疗后发生2级及以上淋巴细胞降低是发生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乳腺肿瘤 内乳 放射疗法
下载PDF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质子与光子放疗剂量学对比研究
6
作者 龙腾飞 闻妹 +4 位作者 马涛 刘鹤飞 柳璐 李骁扬 张红雁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81-386,共6页
目的比较在深吸气屏气呼吸模式(DIBH)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光子调强放疗(IMRT)、质子调强放疗(IMPT)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离子医学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在DIBH模式下接受左侧乳腺... 目的比较在深吸气屏气呼吸模式(DIBH)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光子调强放疗(IMRT)、质子调强放疗(IMPT)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离子医学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在DIBH模式下接受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7例女性患者病历资料,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均为50 Gy(5周,25次),对于影像学(包括功能性影像)上高度怀疑有残留或复发病灶的区域局部加量至PTV_(boost):60 Gy。分别在瓦里安Eclipse 15.5计划系统上设计IMRT计划和Eclipse 16.1计划系统上设计IMPT计划。对2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两侧肺、健侧乳腺(右乳)、心脏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照射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质子与光子放疗计划相比,PTV最大剂量(D_(max))(P=0.389)和平均剂量(D_(mean))(P=0.044)、PTV_(boost) D_(max)(P=0.226)和D_(mean)(P=0.018)、CI(P=0.035)和HI(P=0.419)、患侧肺部(左侧)D_(max)(P=0.153)、健侧肺(右肺)D_(max)(P=0.318)和D_(mean)(P=0.046)、心脏D_(max)(P=0.014)、LAD D_(max)(P=0.025)、健侧乳腺(右乳)D_(max)(P=0.097)均和光子计划无差异。但质子计划左侧肺D_(mean)(P<0.01)、V_(5)(P<0.001)、V_(20)(P<0.001)及心脏D_(mean)(P<0.001)、LAD D_(mean)(P<0.001)、健侧乳腺(右乳)D_(mean)(P=0.010)均明显低于光子计划。结论DIBH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质子和光子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但采用质子放疗可显著降低对心脏及其亚单位、患侧肺和健侧乳腺的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质子疗法 光子疗法 放射治疗剂量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淋巴细胞减少对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倪文婕 宋丽楠 +5 位作者 杨慧 刘骁蕾 张楠 孙保锦 李东搏 穆晓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3241-3247,共7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淋巴细胞减少与生存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淋巴细胞减少的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01月至2022年08月我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患者,有完整放疗前、放疗期间以及放疗结束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对淋...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淋巴细胞减少与生存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淋巴细胞减少的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01月至2022年08月我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患者,有完整放疗前、放疗期间以及放疗结束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对淋巴细胞减少程度进行分级,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0-2级淋巴细胞减少(G0-2)和3级淋巴细胞减少(G3)之间的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与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并用log-rank法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级淋巴细胞减少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132例患者,全组患者年龄(53.3±10.8)岁,中位放疗时间为5.0周。放疗过程中淋巴细胞减少程度为G0者27例(20.5%),G1者28例(21.2%),G2者56例(42.4%),G3者21例(15.9%),淋巴细胞数量随着放疗时间的进行持续下降,直至放疗第5周达到最低值。中位随访时间37.2个月,G0-2组中位DFS未达到,G3组中位DFS为40.6个月,G0-2组1年、3年、5年DFS分别为97.2%、90.7%、90.7%,G3组的1年、3年、5年DFS分别为81.0%、62.2%、41.5%(P<0.001)。术后放疗方式、肿瘤位置、BMI是影响放疗中淋巴细胞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G3级淋巴细胞减少的DFS率更低,术后放疗方式、肿瘤位置、BMI是影响放疗中淋巴细胞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淋巴细胞减少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切线野治疗的三维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62
8
作者 黄晓波 蒋国樑 +2 位作者 陈佳艺 陈兰飞 胡伟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5-860,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房保留治疗已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逐渐推广应用,其中全乳根治性放疗的标准技术通常采用常规切线野技术。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技术有望在保障相同疗效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放疗并发症,提高生活... 背景与目的:乳房保留治疗已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逐渐推广应用,其中全乳根治性放疗的标准技术通常采用常规切线野技术。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技术有望在保障相同疗效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放疗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利用三维计划系统评价全乳IMRT的剂量学优势与适应证。方法:选择1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Tis~2N0M0早期乳腺癌病例,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两种全乳放射治疗计划,切线野常规计划与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00cGy。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s,DVH)来比较各种计划中计划靶体积(planningtargetvolume,PTV)、危及器官(organsatrisks,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靶区覆盖率在两种计划中相似,分别为98.3%和97.7%。与常规计划比较,IMRT计划的PTV接受<95%处方剂量与>103%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之和(inhomogeneityindex,IHI)从29.9%减少到2.9%,PTV接受至少105%处方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105%)从28.2%减少到0.6%;IMRT计划改善IHI和减少V105%的平均值在PTV较大的患者中优势更明显。左侧患者中冠状动脉的最大剂量(Dmax)以及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分别从5057.1cGy减少到4832.9cGy和从629.8cGy到450.7cGy;右侧患者肝脏的Dmean从283.9cGy减少到172.0cGy;所有患者中同侧肺的Dmean、至少接受20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分别从925.2cGy减少到765.9cGy,从16.0%到15.3%,Dmean与V20的平均值在IMRT计划中减少的百分比在不同射野中心肺厚度(centrallungdistance,CLD)亚组中分别是14.7%与20.9%,7.0%与12.9%;对侧乳腺和对侧肺的Dmean也分别从75.4cGy减少到20.3cGy和从30.9cGy到16.1cGy。结论:全乳IMRT的剂量学优势主要在于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显著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均匀性并一定程度上降低OARs的受照剂量与容积。乳房体积和CLD较大的病例可以通过IMRT技术获得更好的剂量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剂量体积直方图 乳房保留治疗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玉军 毕利萍 +3 位作者 张洪岩 于晓彬 宋臻 乔宏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6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两野切线全乳照射,全乳腺照射40.5 Gy/15 f,单次剂量2.7 Gy/f,同步瘤床推量至48Gy/15 f,单次剂量3.2 Gy/f,总疗程3周,...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6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两野切线全乳照射,全乳腺照射40.5 Gy/15 f,单次剂量2.7 Gy/f,同步瘤床推量至48Gy/15 f,单次剂量3.2 Gy/f,总疗程3周,观察分析患者局部复发情况、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月,随访率为100%,无局部复发情况发生。3例患者表现乳腺中度胀痛;Ⅰ、Ⅱ、Ⅲ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4.7%、1.6%;Ⅰ级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与Ⅰ~Ⅱ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6%、4.7%;放疗完成后4、7月美容优良率分别为90.6%、87.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以往常规放疗方式相似,缩短放疗时间,不会增加皮肤不良反应及降低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乳房切除术 区段 乳腺肿瘤/外科学 放射疗法/方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陆颖 黄海欣 +1 位作者 杨慧 陈达桂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38-441,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疗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评估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模式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55例女性乳腺癌病例,患者均行乳... 目的:对比观察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疗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评估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模式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55例女性乳腺癌病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NM分期为pT3~4pNl~3cM0或P任意rrpN2~3cM0。采用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FEC)化疗方案后,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同步组(多西他赛化疗时同步放疗)78例、序贯组(多西他赛化疗完成后放疗)77例,观察两组放射性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中位随访39(16~62)个月。同步组和序贯组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轻微,均无3~4级放射性皮肤反应、症状性心肺放射损伤。1~2级放射性皮肤反应同步组的发生率为89.7%(70/78)、序贯组为88.3%(68,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年无复发生存率同步组为92.3%(72/78),序贯组为81.8%(63/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轻微,与序贯治疗比较提高了患者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安全可行,可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辅助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体位固定技术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葛琴 蔡晶 +7 位作者 谢国栋 杨百霞 俞岑明 钱霞 赵季忠 吴建亭 崔娟娟 曹飞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疗重复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 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行辅助放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翼形板+真空垫组(25例)和头颈肩热塑体膜组(25例)采取相应固定体位。在治疗过程中每例... 目的探讨2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疗重复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 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行辅助放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翼形板+真空垫组(25例)和头颈肩热塑体膜组(25例)采取相应固定体位。在治疗过程中每例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测量5次摆位误差,共获取250组CT数据,利用X线容积成像(X-ray volume image,XVI)软件将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骨性配准,比较两组三维平移方向(X轴、Y轴、Z轴)和旋转方向(ROLL、PITCH、YAW)的摆位误差值。结果翼形板+真空垫组射野中心点在X轴(左右)、Y轴(头足)和Z轴(前后)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2.20±1.65)mm、(2.95±2.10)mm和(2.37±2.14)mm;在ROLL、PITCH和YAW方向上摆位误差值分别为(1.25±0.96)°、(0.45±0.53)°和(0.61±0.52)°。头颈肩热塑体膜组射野中心点在X轴(左右)、Y轴(头足)和Z轴(前后)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2.29±1.89)mm、(2.49±1.79)mm和(1.67±0.95)mm;在ROLL、PITCH和YAW方向上摆位误差值分别为(0.81±0.92)°、(0.43±0.51)°和(0.53±0.64)°。两组在Z轴及ROLL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放疗时采用热塑头颈肩体膜固定技术可以改善摆位的重复性,有助于体位的固定,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患者治疗定摆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乳腺肿瘤/外科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手术后期间 体位
下载PDF
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生存预后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玉晶 孙冠青 +7 位作者 陈娟 陈静 黄晓波 林焕新 胡永红 刘孟忠 杨名添 管迅行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5-401,共7页
背景与目的:腋窝淋巴结1~3个阳性的早期乳腺癌进行辅助放射治疗的指征尚未明确,本研究探讨这部分患者根治术后的局部/区域复发以及生存的危险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02年3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标准或改良根治... 背景与目的:腋窝淋巴结1~3个阳性的早期乳腺癌进行辅助放射治疗的指征尚未明确,本研究探讨这部分患者根治术后的局部/区域复发以及生存的危险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02年3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标准或改良根治手术的217例乳腺癌病例的资料,原发肿瘤病理分期pT1期71例,pT2期146例,其中202例接受辅助化疗,51例接受辅助放疗,116例接受术后内分泌治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9个月,全组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5.2%、81.8%和90.2%。44例出现肿瘤复发,其中21例局部/区域复发。生存分析表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局部/区域控制的患者(61.9%vs93.6%,P<0.0001),患者年龄≤35岁、原发肿瘤pT2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比例≥30%是影响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不良预后因素。根据这3项预后影响因素设立评分系统,发现不同分值病例的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2)。在辅助化疗≥5疗程的159例患者中,接受辅助放疗的35例患者的各项生存率指标均优于未作放射治疗的患者。结论:对于腋窝淋巴结1~3个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pT2期原发肿瘤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比例≥30%提示术后局部/区域复发危险较高,应考虑辅助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辅助放射治疗 疗效 预后因素
下载PDF
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不同时段皮肤损伤的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晓叶 郎静芳 +1 位作者 付英秀 郝丽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不同时段皮肤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7月入住我院放疗科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皮肤护理措施,治疗组针对不同时段的皮肤损伤给予针对性护...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不同时段皮肤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7月入住我院放疗科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皮肤护理措施,治疗组针对不同时段的皮肤损伤给予针对性护理: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第一时段给予预防性指导;第二时段给予局部皮肤抗感染处理,增加局部皮肤营养;第三时段给予局部皮肤喷氧、蜂蜜纱布外敷,解除局部皮肤缺氧状态,同时增加局部皮肤营养,促进创面愈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反应发生的时间、程度,并记录其反应发生时的照射剂量。结果放疗结束时,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765,P=0.000)。两组患者在<20 Gy照射剂量时皮肤损伤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但在20~40 Gy和>40 Gy照射剂量时皮肤损伤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在不同放射治疗时段给予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皮肤损伤程度,推迟损伤出现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炎 放射疗法 乳腺肿瘤 皮肤表现 护理研究
下载PDF
锥形束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及配准方式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吴志勤 余建义 +6 位作者 阎华伟 杨桂强 林立 黄包记 王志玮 潘涵慧 金献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903-1905,1910,共4页
目的探讨机载锥形束CT(CB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不同乳腺厚度时摆位误差及配准方式的差异。方法 2016年3—10月,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化疗科接受IMRT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85例,在医科达Synergy加速器上的机载... 目的探讨机载锥形束CT(CB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不同乳腺厚度时摆位误差及配准方式的差异。方法 2016年3—10月,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化疗科接受IMRT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85例,在医科达Synergy加速器上的机载CBCT引导下,对IMRT治疗前摆位进行验证。把CBCT重建图像和计划图像进行匹配。计算六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在线自动校准上述误差。线下分别测量每例患者乳腺厚度(乳腺组织最大径,即乳腺组织最凸点至最近胸壁肌外缘的距离)并分组,对比分析自动骨性配准下和自动灰度配准下X轴(左右)、Y轴(上下)、Z轴(前后)及矢轴位(GX)、冠状位(GY)、横状位(GZ)的摆位误差。结果自动骨性配准下和自动灰度配准下,85例患者X轴和GY的摆位误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骨性配准下A组(乳腺厚度≤30 mm)、B组(乳腺厚度>30~45 mm)、C组(乳腺厚度>45 mm)患者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灰度配准下3组患者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不同乳腺厚度患者摆位误差间无明显差异,两种配准方式建议首先使用灰度配准。放疗前进行CBCT引导下摆位误差校准,可以提高乳腺癌放疗的精度,从而实现精确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锥形束CT 配准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区域性复发的放射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佳艺 马学军 +2 位作者 周卫兵 冯炎 蒋国梁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77-1082,共6页
背景与目的:局部和区域复发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原则和预后因素仍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结复发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和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0-2005年收治的255例乳... 背景与目的:局部和区域复发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原则和预后因素仍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结复发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和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0-2005年收治的255例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结复发患者放射治疗后的生存和复发情况,并对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9个月~15.5年,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首次治疗至复发的无病间期为2~260个月,中位时间为22个月,其中激素受体阳性者的中位无病间期时间为37个月,未知与阴性者为17个月。2年、5年和8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4%、56.5%和35.0%,中位生存时间为79个月。2年、5年和8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6.1%,36.3%和27.6%。单因素检验分析发现、无病间期、复发部位、复发灶数目、激素受体状态、复发灶近期疗效是否达到完全缓解、原发灶T分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对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病间期、复发部位和数目及激素受体状态是独立的影响预后的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后指数,将全组患者划分为预后好、中等和差3个亚组,预后好组的2年、5年、8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1.6%、56.4%,预后中等组和预后差组分别为88.1%、59.1%、36.8%和68.0%、8.5%、0(P<0.001)。结论: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和区域性复发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指数可以合理预测预后好、预后中等和预后差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胸壁复发 区域淋巴结复发 放射治疗
下载PDF
西洋参叶三醇组皂苷对乳腺癌放疗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及淋巴细胞CD4、CD8和CD2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春刚 贾晓晶 +4 位作者 董丽华 吴镇凤 龚守良 马兴元 陈燕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7-289,共3页
目的 :探讨西洋参叶三醇组皂苷 (PQL )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 PQL观察组 (17例 )和对照组 (13例 ) ;两组在进行放射治疗的同时 ,PQL观察组口服 PQL ,对照组不给该药 ;放疗 4 0 Gy后取... 目的 :探讨西洋参叶三醇组皂苷 (PQL )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 PQL观察组 (17例 )和对照组 (13例 ) ;两组在进行放射治疗的同时 ,PQL观察组口服 PQL ,对照组不给该药 ;放疗 4 0 Gy后取外周血测定白细胞计数 ,免疫球蛋白 Ig G、 Ig A、 Ig M及补体 C3、 C4、 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淋巴细胞 CD4、CD8、CD2 5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在对照组中 ,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 (4.0 2±0 .6 7)× 10 9· L- 1 ,淋巴细胞转化率为 796 6± 15 6 2 ,而 PQL实验组中分别为 (6 .17± 1.2 0 )× 10 9· L- 1 ,180 35±15 77,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0 1)。在 PQL观察组中 ,CD8及 CD2 5阳性细胞的百分率 (% )分别为 2 0 .9± 5 .0 8和4 1.3± 6 .1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P<0 .0 0 1)。两试验组中免疫球蛋白 Ig G、 Ig A、 Ig M及补体 C3、 C4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QL增强乳腺癌放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药理学 皂苷类/药理学 人参皂甙类/药理学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乳腺癌脑转移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静 冯奉仪 +2 位作者 邢镨元 王兴元 张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27-1530,共4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乳腺癌全身治疗疗效的提高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乳腺癌脑转移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本研究通过分析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方法:67例患者出现脑转移距离确诊乳腺癌的时间为0~15年,中位时间为... 背景与目的:随着乳腺癌全身治疗疗效的提高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乳腺癌脑转移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本研究通过分析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方法:67例患者出现脑转移距离确诊乳腺癌的时间为0~15年,中位时间为2.5年。治疗方式为手术加放疗3例,单纯放疗30例,单纯化疗3例,放疗加化疗26例,未治疗5例。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乳腺癌脑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脑实质为最常受累部位。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年,出现脑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月经状况、脑转移数目、合并全身转移情况及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乳腺癌脑转移预后差,目前治疗仍以全脑放疗为主,化疗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脑肿瘤/继发性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预后
下载PDF
62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疗效及局部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智刚 钱立庭 +1 位作者 张红雁 马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7-1269,共3页
回顾性分析62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年龄、激素受体情况、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病理类型、放疗方法等因素对局部一区域复发的影响。随访22~96个月,中位48个月。全组1、3、5年... 回顾性分析62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年龄、激素受体情况、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病理类型、放疗方法等因素对局部一区域复发的影响。随访22~96个月,中位48个月。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3.3%、89.6%。局部一区域复发率为6.5%,术后局部一区域复发的高峰时间为术后2—3年。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表达状态是影响局部一区域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乳治疗 危险因素 放射治疗
下载PDF
补气化瘀通络利水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或放疗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赵静 邓新娜 +3 位作者 王泽阳 苏晓华 张晶晶 支政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或放疗后上肢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给予患肢功能锻炼及按摩,观察组25例给予患肢功能锻炼及按摩加服补气化淤通络利水方煎剂。结果患肢周径比较...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或放疗后上肢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给予患肢功能锻炼及按摩,观察组25例给予患肢功能锻炼及按摩加服补气化淤通络利水方煎剂。结果患肢周径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肢周径均明显缩小(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肢周径缩小更明显(P=0.036);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比较: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乏力、麻木、疼痛等症状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更为明显,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观察组改善率96%,对照组改善率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术后或放疗后上肢水肿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上肢水肿 手术 放疗 中医药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保乳综合治疗的效果比较(197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斌梁 刘娟 +2 位作者 张宏伟 陈君雪 曾昭冲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保留乳房综合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98例改良根治术患者与99例保乳手术加放疗的患者进行比较。改良根治术患者中有49例接受术后放疗,其中8例行常规患侧锁骨上野及内乳野照射,另41例行患侧胸壁及锁骨上...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保留乳房综合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98例改良根治术患者与99例保乳手术加放疗的患者进行比较。改良根治术患者中有49例接受术后放疗,其中8例行常规患侧锁骨上野及内乳野照射,另41例行患侧胸壁及锁骨上野照射;保乳术后皆全乳切线照射50 Gy,瘤床追加电子束照射10Gy。患侧锁骨上X线30 Gy+电子束20 Gy。结果改良根治术组有3例因多发骨转移而死亡,另有6例出现胸壁复发,2例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腋下淋巴结转移,胸骨和肺转移各1例;保乳组有1例随访14月时因多发骨转移死亡,余患者均无复发。两组的总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但无瘤生存时间保乳组要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01)。保乳组患者的放疗不良反应中,84.6%为Ⅰ级反应,14.5%为Ⅱ级反应,仅1例出现Ⅲ级迟发性毒性反应。无皮肤、软组织坏死、乳房及上肢水肿等并发症。美容效果达到优83例(83.8%),良4例(4.0%),一般12例(12.1%)。满意率(优+良)87.9%。结论与改良根治术比较,保乳综合疗法安全、可靠,美容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保全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回顾性研究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综合疗法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随访研究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