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花山竹子组培初代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肇锋 黄碧华 +2 位作者 周俊新 余荣卓 黄华明 《农学学报》 2017年第12期92-96,共5页
旨在为多花山竹子组培快繁体系建立提供参考。通过观察对比试验法、完全随机化法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LSD多重比较,探讨多花山竹子组培的外植体最佳消毒时间控制和最适初代培养基类型与激素浓度配方。试验表明:多花山... 旨在为多花山竹子组培快繁体系建立提供参考。通过观察对比试验法、完全随机化法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LSD多重比较,探讨多花山竹子组培的外植体最佳消毒时间控制和最适初代培养基类型与激素浓度配方。试验表明:多花山竹子组培的外植体消毒时间为2 min时其污染率最高、死亡率与存活率较低。消毒时间为6 min时其污染率和死亡率居中、存活率最高。消毒时间为10 min时其污染率与存活率最低、死亡率最高。以MS和B5作为多花山竹子组培的初代培养基培养效果较好,若对MS和B5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对其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促进作用不同,MS的最佳配比为6-BA 1.6 mg/L+NAA 0.9 mg/L,B5的最佳配比为6-BA 1.6 mg/L+NAA 0.6 mg/L。综上,外植体消毒时间为6 min、MS+6-BA 1.6 mg/L+NAA 0.9 mg/L的培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山竹子 组织培养 繁殖技术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优质抗病型甘薯新品种‘福薯14号'的选育 被引量:1
2
作者 邱永祥 罗文彬 +5 位作者 许泳清 刘中华 李华伟 纪荣昌 汤浩 蔡南通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1,共4页
‘福薯14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根据优质、高产、广适型甘薯新品种的育种目标进行定向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具有优质、中高产、抗病性好及适应性强等特点。该品种于2008年提供国家甘薯南方组区试,2011年通过国家甘... ‘福薯14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根据优质、高产、广适型甘薯新品种的育种目标进行定向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具有优质、中高产、抗病性好及适应性强等特点。该品种于2008年提供国家甘薯南方组区试,2011年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该品种鲜薯食用品质优于‘金山57',对南方薯区主要病害蔓割病和薯瘟病抗性分别达到高抗和中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新品种 抗病育种 品种比较试验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湖南耐寒赤桉工厂化育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饶红欣 蒋利媛 +2 位作者 陈灵 罗先权 刘先芳 《湖南林业科技》 2002年第2期4-7,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 :MS +BA0 2 +IBA1 0为最佳继代培养基 ;MS +BA0 1+IBA0 5为最佳壮苗培养基 ;MS +IBA1 0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组培过程中 ,应以MS为基本培养基 ,且激素BA用量不宜超过 1 0mg/L ;以自然光为辅助光源可提高耐寒赤桉试管苗的... 研究结果表明 :MS +BA0 2 +IBA1 0为最佳继代培养基 ;MS +BA0 1+IBA0 5为最佳壮苗培养基 ;MS +IBA1 0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组培过程中 ,应以MS为基本培养基 ,且激素BA用量不宜超过 1 0mg/L ;以自然光为辅助光源可提高耐寒赤桉试管苗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 ;半固体培养基由于会引起组培材料褐变而不宜使用 ,液体培养基对芽增殖、高生长与生根均有促进 ;季节的选择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影响很大 ,选择 5月份移栽 ,成活率可达 9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育苗 快繁技术 赤桉 耐寒性 试管苗 组织培养
下载PDF
410例细菌性腹泻住院患儿粪便病原体培养
4
作者 谢振华 胡联儒 +1 位作者 邵顺金 龚仁秀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3期145-148,共4页
报道1989年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410例细菌性腹泻住院患儿粪便培养结果。共检出各种细菌性病原112株,检出率27.32%,其中以志贺氏菌属最高,然后依次为沙门氏菌属及大肠杆菌。3岁以上38例以志贺氏菌为主,常伴发热、Ⅰ°~Ⅱ°脱水,... 报道1989年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410例细菌性腹泻住院患儿粪便培养结果。共检出各种细菌性病原112株,检出率27.32%,其中以志贺氏菌属最高,然后依次为沙门氏菌属及大肠杆菌。3岁以上38例以志贺氏菌为主,常伴发热、Ⅰ°~Ⅱ°脱水,粪便性状主要是粘液便及脓血便;3岁以下372例,以沙门氏菌属为主,常有高热、Ⅱ°~Ⅲ°脱水,粪便性状多变为其特点。检出的几种主要致病菌对氟哌酸、先锋霉素、丁胺卡那及新霉素耐药率相对地较低;但是,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复方新诺明则几乎完全耐药,可能与该医院所在地区病患儿近年来常用这些药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儿童 诊断 培养基 肠杆菌属
下载PDF
玉米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9
5
作者 彭长俊 崔士友 《农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粮饲兼用。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玉米育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玉米育种技术体系的理论依据和技术组成,构建该体系的技术原理包括二群论、杂交种产量增益与自交系改良同步、高密度抗逆育种等3个方面,技术...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粮饲兼用。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玉米育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玉米育种技术体系的理论依据和技术组成,构建该体系的技术原理包括二群论、杂交种产量增益与自交系改良同步、高密度抗逆育种等3个方面,技术组成包括群内杂交构建选系群体,群间杂交配制优势组合,人为创造高密度等逆境选系,以及多点测试等4个主要方面。同时,基于笔者的育种体会和有关文献,对育种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株型、叶片、早熟、抗倒、籽粒脱水、抗病、选系群体的大小和测配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针对中国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从4个方面对中国玉米育种工作提出了展望:(1)构建具有中国特点的玉米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2)明确不同玉米区的育种目标,(3)重视欧美种质的利用,(4)转变玉米育种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二群论 高密度育种 多点测试 育种技术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