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次级生产力初探 被引量:11
1
作者 纪莹璐 赵宁 +5 位作者 杨传平 季相星 王振钟 隋吉星 曲方圆 于子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58,共6页
为了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情况,于2009年5、8、10和12月分4个航次在辽东湾西部海域15个站位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并用2种Brey的经验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进行了研究计算。该调查海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88... 为了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情况,于2009年5、8、10和12月分4个航次在辽东湾西部海域15个站位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并用2种Brey的经验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进行了研究计算。该调查海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88种,其中多毛类81种,甲壳类70种,软体动物29种,棘皮动物4种,其他动物4种。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丰度为1 943.28ind/m2,年平均生物量(去灰分干重,AFDW)为2.95g/m2。Brey模型估算研究海域年平均次级生产力(AFDW)为3.82g/(m2·a),P/B值为1.30;Brey模型估算研究海域年平均次级生产力(AFDW)为4.17g/(m2·a),P/B值为1.41。结果表明,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次级生产力呈由西部近岸区域向东部远岸区域逐级递增的趋势,通过与其他海域次级生产力比较,发现辽东湾西部次级生产力高于东海和长江口而低于渤海和厦门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Brey模型
下载PDF
近岸典型生态系统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以瓯江口、洞头列岛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贾胜华 廖一波 +4 位作者 曾江宁 寿鹿 黄伟 高爱根 汤雁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140-7151,共12页
为更好了解和估算河口及岛屿生态系统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情况,以近岸两个典型生态系统河口-瓯江口、岛屿-洞头列岛为例,于2015年4月和10月在该海域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采用3种Brey经验模型对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进行估算,并... 为更好了解和估算河口及岛屿生态系统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情况,以近岸两个典型生态系统河口-瓯江口、岛屿-洞头列岛为例,于2015年4月和10月在该海域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采用3种Brey经验模型对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进行估算,并分析次级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以去灰干重(ash-free dry weight,AFDW)计,Brey经验公式估算瓯江口和洞头列岛海域年均次级生产力分别为0.48 g(AFDW)m^(-2)a^(-1)和0.70 g(AFDW)m^(-2)a^(-1),Brey模型估算瓯江口和洞头列岛海域年均次级生产力分别为0.51 g(AFDW)m^(-2)a^(-1)和1.55 g(AFDW)m^(-2)a^(-1),Brey模型估算瓯江口和洞头列岛海域年均次级生产力分别为0.25 g(AFDW)m^(-2)a^(-1)和0.99 g(AFDW)m^(-2)a^(-1)。(2)3种经验模型反映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次级生产力空间分布趋势一致:瓯江口海域有1高值区,位于瓯江口南部;洞头列岛海域有2高值区,分别位于洞头本岛东北部的三盘岛与花岗岛之间和东黄岛东南部的岛屿之间。(3)瓯江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次级生产力主要贡献种为双鳃内卷齿蚕Aglaophamus dibranchis、长吻沙蚕Glycera chirori、异蚓虫Heteromastus filiforms、焦河篮蛤Potamocorbula ustulata、薄云母蛤Yoldia similis、圆筒原盒螺Eocylichna braunsi,它们对次级生产力的贡献率超54.2%;洞头列岛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次级生产力主要贡献种为双鳃内卷齿蚕、异蚓虫、薄云母蛤、绒毛细足蟹Raphidopus ciliatus、隆线强蟹Eucrate crenata、脑纽虫Cerebratulina sp.、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它们对次级生产力的贡献率超57.1%。(4)次级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和表层沉积物中值粒径是影响瓯江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次级生产力的重要环境因子,而环境因子与洞头列岛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次级生产力相关关系不显著。(5)瓯江口海域Brey经验公式与Brey模型估算结果基本一致,洞头列岛海域Brey经验公式与Brey模型估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生产力 大型底栖动物 洞头列岛 瓯江口 Brey经验模型
下载PDF
酶法制备低盐虾酱的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刘树青 林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7-60,共4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自然发酵工艺制备虾酱带来的种种弊端 ,本文选用小型毛虾经蛋白酶水解 ,采用甲醛滴定法对不同加酶量、酶解时间、温度和用盐量对FAN值的影响进行了测定 ,确定了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均为加酶量0.5% ,酶... 为了解决传统的自然发酵工艺制备虾酱带来的种种弊端 ,本文选用小型毛虾经蛋白酶水解 ,采用甲醛滴定法对不同加酶量、酶解时间、温度和用盐量对FAN值的影响进行了测定 ,确定了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均为加酶量0.5% ,酶解温度55℃ ,加盐量18 % ,而最适酶解时间分别为2h和1h,最适 pH为7.0。酶法制备低盐虾酱使产品低盐 ,适合大众消费 ;高温酶解 ,风味品质更好 ;生产周期短 ,降低所需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酶解 虾酱
下载PDF
涠洲油田油基钻井液黏稠物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昌军 艾俊哲 +1 位作者 王正良 罗觉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5期25-27,共3页
针对涠洲油田部分采用油基钻井液所钻的井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黏稠返出物、影响产能的情况,研究了黏稠物形成的机理及解除措施。结果表明,油基钻井液与水基完井液、原油之间的配伍性差,相关井原油的重质成分、沥青质含量高是导致黏稠返出... 针对涠洲油田部分采用油基钻井液所钻的井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黏稠返出物、影响产能的情况,研究了黏稠物形成的机理及解除措施。结果表明,油基钻井液与水基完井液、原油之间的配伍性差,相关井原油的重质成分、沥青质含量高是导致黏稠返出物形成的重要原因。实验优选出了破乳剂PF-Demul,当其加量为2%时的降黏效率高达70%以上,采用破乳型水基完井液技术可预防和消除黏稠物,提高储层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防止地层损害 黏稠物 机理 降黏 涠洲油田
下载PDF
乳山湾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次级生产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淑慧 王振钟 +2 位作者 季相星 赵宁 于子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4-141,共8页
为了解乳山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合理利用乳山湾生物资源,于2011年5和10月分别对乳山湾内外21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取样,用2种Brey模型估算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次级生产力、P/B值和各类群次级生产力所占百分比... 为了解乳山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合理利用乳山湾生物资源,于2011年5和10月分别对乳山湾内外21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取样,用2种Brey模型估算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次级生产力、P/B值和各类群次级生产力所占百分比,并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该海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61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2 607.14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266.37g AFDW·m^(-2);运用Brey(1990)经验模型估算的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26.43g AFDW·m^(-2)·a^(-1),P/B值为1.81;运用Brey(1990)改进模型估算的大型底栖动物年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11.06g AFDW·m^(-2)·a^(-1),其中湾内东流区最高为42.34g AFDW·m^(-2)·a^(-1);湾内西流区较低,为3.17g AFDW·m^(-2)·a^(-1),湾外区域最低,为1.33g AFDW·m^(-2)·a^(-1),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P/B值为1.55;通过对2个模型的对比,建议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次级生产力估算时选用Brey(1990)改进模型;通过与其他海域次级生产力比较,发现乳山湾内外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低于胶州湾西部海域,高于桑沟湾和深沪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Brey模型 乳山湾
下载PDF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旭东 于建钊 +5 位作者 张晓红 崔文连 汪进生 孙立娥 王艳玲 贾胜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61,共15页
基于国外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评估方法,结合国内研究现状,选取了3种Brey模型对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进行估算,通过2015—2017年连续3个季度对胶州湾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最终结果表明: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 基于国外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评估方法,结合国内研究现状,选取了3种Brey模型对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进行估算,通过2015—2017年连续3个季度对胶州湾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最终结果表明: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与其他海域相比具备较高的水平,次级生产力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其中夏季为最高;湾内高值区位于湾顶中部红岛以南到向西偏移至大沽河口和红石崖附近。分析发现历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基本保持稳定,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资源的变化是造成次级生产力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研究推荐使用Brey(2012)模型来估算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春、夏、秋季的估算结果分别为880.17、1 537.64、458.33 kJ/(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Brey模型 胶州湾
下载PDF
半夏软腐病生防菌株筛选和田间应用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桂颖 蒋春号 +6 位作者 程旭 王超 周冬梅 王沫 郑颖 郭坚华 牛冬冬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10期1952-1961,共10页
目的:开展生物防治试验,探究半夏软腐病绿色防控技术,为半夏软腐病绿色防控提供有效途径。方法:通过16S rRNA扩增鉴定病原菌,利用赋值法和温室、田间试验筛选生防菌剂。结果:2011—2012年诊断了半夏软腐病症状,鉴定其病原物为胡萝卜软... 目的:开展生物防治试验,探究半夏软腐病绿色防控技术,为半夏软腐病绿色防控提供有效途径。方法:通过16S rRNA扩增鉴定病原菌,利用赋值法和温室、田间试验筛选生防菌剂。结果:2011—2012年诊断了半夏软腐病症状,鉴定其病原物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carotovorum。2013—2014年从15种生防菌剂和产品中筛选获得有效防治该病的三菌混合生防菌剂BBS,并登记为微生物肥“宁盾”。2015—2018年,在不同地区开展“宁盾”的用法用量试验及田间示范试验。2019年,利用“宁盾”在全程绿色种植体系中开展的推广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宁盾”对半夏具有明显的防病促生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对软腐病的防治效果达88.7%,出苗率、珠芽分化率可提高52.8%、65.7%,产量提高21.43%。结论:半夏软腐病由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引起,“宁盾”对半夏软腐病具有显著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生防菌剂“宁盾” 珠芽分化率 软腐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年次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晨 杨湘君 +2 位作者 崔雯瑶 张蒙生 于子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5-56,共12页
根据2018年胶州湾20个站位4个季节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利用Brey(2001)模型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次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并对影响群落次级生产力的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丰度为1904.80 ind.·m-2,年... 根据2018年胶州湾20个站位4个季节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利用Brey(2001)模型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次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并对影响群落次级生产力的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丰度为1904.80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87.0188 g·m-2,群落年次级生产力为45.2843 g·m-2·a-1。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次级生产力呈现出由胶州湾中部向南北两侧增大的趋势。养殖种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次级生产力占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89.12%。沉积物中叶绿素a含量和底盐是影响群落次级生产力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生产力 大型底栖动物 环境因子 Brey(2001)模型 胶州湾
下载PDF
柏瑞预知性技术伦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顾世春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4,共6页
新出技术的引入和使用是社会运行的常态。新出技术在应用于社会后总是或好或坏地影响着我们。为了使新出技术所带来的影响是我们所期望的,柏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处理新出技术的路径,即预知性技术伦理(ATE)。在阐明出场背景和研... 新出技术的引入和使用是社会运行的常态。新出技术在应用于社会后总是或好或坏地影响着我们。为了使新出技术所带来的影响是我们所期望的,柏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处理新出技术的路径,即预知性技术伦理(ATE)。在阐明出场背景和研究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柏瑞预知性技术伦理的预测方法和伦理分析方法,揭示了它的三个特质:前瞻性、预测性和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瑞 预知性技术伦理 新出技术 新出技术伦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