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殖民视域下《翻译》的译者主体性透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满玲 祁亚平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50-254,共5页
在后殖民语境下,翻译是一种解殖民化的策略,具有抵制文化霸权,重塑文化身份的功能.文中基于后殖民翻译理论,采用个案分析方法,从译者文化身份、翻译选材及翻译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后殖民剧本《翻译》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及其对爱尔兰语言... 在后殖民语境下,翻译是一种解殖民化的策略,具有抵制文化霸权,重塑文化身份的功能.文中基于后殖民翻译理论,采用个案分析方法,从译者文化身份、翻译选材及翻译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后殖民剧本《翻译》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及其对爱尔兰语言和文化身份的重构作用.拓宽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范畴,为解读其他后殖民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域.同时,有助于在译介中国文学作品时,凸显其语言、文化差异和元素,更好地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 译者主体性 布莱恩·弗里尔 文化身份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论弗里尔历史剧的叙事伦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成坚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125,共6页
从当代爱尔兰剧作家弗里尔的两部历史剧《翻译》和《创造历史》来看,弗里尔历史剧具有历史叙述的想象性特征,剧作家的历史观与20世纪80年代"户外日戏剧公司"的文化政治诗学之间存在深层通约,弗里尔历史剧中"共融"... 从当代爱尔兰剧作家弗里尔的两部历史剧《翻译》和《创造历史》来看,弗里尔历史剧具有历史叙述的想象性特征,剧作家的历史观与20世纪80年代"户外日戏剧公司"的文化政治诗学之间存在深层通约,弗里尔历史剧中"共融"的叙述伦理,对于反思历史剧中历史叙述之伦理尺度构建具有很大的人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里尔 历史剧 《翻译》 《创造历史》 叙述伦理
下载PDF
布赖恩·弗里埃尔及其剧作《家乡》评析
3
作者 祁亚平 方慧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9-40,共2页
爱尔兰剧作家弗里埃尔在"巴里贝格系列戏剧"中从历史文化层面深刻地呈现了爱尔兰人民的生存困境及其寻求民族文化身份的艰辛历程。在《家乡》中,剧作家通过"家"这一意象再次揭示了英国殖民历史的沉重罪恶感,并拓展... 爱尔兰剧作家弗里埃尔在"巴里贝格系列戏剧"中从历史文化层面深刻地呈现了爱尔兰人民的生存困境及其寻求民族文化身份的艰辛历程。在《家乡》中,剧作家通过"家"这一意象再次揭示了英国殖民历史的沉重罪恶感,并拓展和升华了民族文化身份探寻这一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里埃尔 《家乡》 爱尔兰 民族文化
下载PDF
论布莱恩·弗里尔戏剧《卢纳莎之舞》中舞蹈的仪式功能
4
作者 王晶 《大连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26-31,共6页
《卢纳莎之舞》是当代爱尔兰著名剧作家布莱恩·弗里尔的代表作。本文从人类学仪式的角度审视戏剧中舞蹈这一核心意象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剧中描写的三种舞蹈具有典型的仪式性:五姐妹的厨房踢踏舞是对日常生活的暂时脱离... 《卢纳莎之舞》是当代爱尔兰著名剧作家布莱恩·弗里尔的代表作。本文从人类学仪式的角度审视戏剧中舞蹈这一核心意象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剧中描写的三种舞蹈具有典型的仪式性:五姐妹的厨房踢踏舞是对日常生活的暂时脱离和狂欢化释放,迈克尔父母的婚礼华尔兹舞是其不伦之恋的仪式性告示,归国侨民杰克神父的非洲之舞折射出他对土著文化的包容、接受和融入,分别发挥着心理调节、情感治愈和群体疗伤的功能,反映出弗里尔对当今爱尔兰跨民族共通性的思考和多元文化融合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恩·弗里尔 《卢纳莎之舞》 舞蹈 仪式 阈限
下载PDF
“后契诃夫”时代的经典之作——论弗里埃尔《后戏》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3
5
作者 岳文侠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5,共11页
布莱恩·弗里埃尔是当代世界级戏剧大师之一。他在戏剧创作上深受契诃夫的影响,素有"爱尔兰的契诃夫"之称。弗里埃尔不但在其独创剧中汲取契诃夫戏剧艺术精华,而且还创作了多部基于契诃夫戏剧的改编剧。《后戏》是弗里埃... 布莱恩·弗里埃尔是当代世界级戏剧大师之一。他在戏剧创作上深受契诃夫的影响,素有"爱尔兰的契诃夫"之称。弗里埃尔不但在其独创剧中汲取契诃夫戏剧艺术精华,而且还创作了多部基于契诃夫戏剧的改编剧。《后戏》是弗里埃尔戏剧遗产中最为别致的一部。该剧介于独创与改编之间,通过大胆想象演绎了一段契诃夫戏剧人物后传。作为一部艺术上的精致仿作,该剧无论在艺术风格、审美形态还是人物塑造上,均可谓"后契诃夫"时代"最具契诃夫意味"的经典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恩·弗里埃尔 契诃夫 改编剧《后戏》仿作
原文传递
解读《翻译》中的三种“认知暴力”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振娇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7,共12页
《翻译》讲述了一个关于地名翻译的故事。英国制图官员在把盖尔语地名译成英语地名的过程中,对盖尔语地名进行残酷归化。地图在民族身份建构中能起到巨大的符号性意义和战略意义,而且,地图的抽象性还能掩盖其间的差异性权力关系,从而&qu... 《翻译》讲述了一个关于地名翻译的故事。英国制图官员在把盖尔语地名译成英语地名的过程中,对盖尔语地名进行残酷归化。地图在民族身份建构中能起到巨大的符号性意义和战略意义,而且,地图的抽象性还能掩盖其间的差异性权力关系,从而"地图暴力"一直是既隐蔽又有效的殖民手段。本文试图从后殖民翻译的角度来揭示包括"翻译暴力"和"地图暴力"在内的"认知暴力"是如何对爱尔兰民族身份造成破坏,以及戏剧家布莱恩.费里尔如何基于文本对此进行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恩·费里尔《翻译》认知暴力
原文传递
跨越边界,实现共容--论布莱恩·弗里尔的戏剧《翻译》对爱尔兰现实的关照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婧 李成坚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8,共9页
布莱恩·弗里尔(Brian Friel)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爱尔兰剧作家。作为北爱尔兰"户外日"戏剧社的创始人之一,他为戏剧社创作的《翻译》一剧在欧美巡演,并受到广泛好评。本文对此剧进行分析,并进而展现长年困扰着当代爱尔兰... 布莱恩·弗里尔(Brian Friel)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爱尔兰剧作家。作为北爱尔兰"户外日"戏剧社的创始人之一,他为戏剧社创作的《翻译》一剧在欧美巡演,并受到广泛好评。本文对此剧进行分析,并进而展现长年困扰着当代爱尔兰人民的文化焦虑与语言消逝的问题,再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历史渊源,并探讨弗里尔剧作所隐含的文化政治意图。弗里尔借发生在过去的故事,对当代北爱尔兰的文化政治风波进行了生动的影射,并为北爱尔兰旷日持久的纷争提供了可以参照的解决方案:跨越边界与实现共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尔兰戏剧 布莱恩·弗里尔 《翻译》 跨越 共容
原文传递
“明天他会很难过”:“美国丧礼”与傅利耦的《费城,我来也!》 被引量:2
8
作者 林玉珍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67,共8页
本文融合美学、历史与精神分析观点探讨北爱尔兰剧作家柏来恩·傅利耦的《费城,我来也!》(1964)中主人公的故事和移民论述之间的关系。文中指出主人公的叙事和角色分裂都可视为操演,而这种非写实的表现方式虽有个人心理成因,却也不... 本文融合美学、历史与精神分析观点探讨北爱尔兰剧作家柏来恩·傅利耦的《费城,我来也!》(1964)中主人公的故事和移民论述之间的关系。文中指出主人公的叙事和角色分裂都可视为操演,而这种非写实的表现方式虽有个人心理成因,却也不无文化因素,尤其是操演色彩浓厚的爱尔兰送别移民仪式。根据这个观点,本文先描述这仪式独特的时间观,进而分析这仪式和主人公的叙述之间的关系,藉此检视这部作品的个人故事在爱尔兰文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来恩·傅利耦 《费城 我来也!》 “美国丧礼”
原文传递
布赖恩·弗里尔与契诃夫的“对话”--契氏经典剧目在当代爱尔兰舞台上的改编 被引量:1
9
作者 祁亚平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6,共12页
爱尔兰"后契诃夫"时代剧作家当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戏剧大师布赖恩·弗里尔—"爱尔兰的契诃夫"。弗里尔基于契诃夫经典剧目的改编剧构成其戏剧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他与契诃夫进行"对话"的重... 爱尔兰"后契诃夫"时代剧作家当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戏剧大师布赖恩·弗里尔—"爱尔兰的契诃夫"。弗里尔基于契诃夫经典剧目的改编剧构成其戏剧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他与契诃夫进行"对话"的重要媒介。由此,本文针对这种独特的改编现象,聚焦于弗版《三姊妹》《万尼亚舅舅》和介于原创与改编之间的《后戏》,试图阐释弗里尔对契诃夫"情有独钟"的缘起,同时,参照改编理论,将弗氏改编剧视为独立的再创作文本,表明弗里尔在改编过程中始终承载着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而非简单地模仿、复制契氏戏剧风格;最终,揭示弗里尔改编契氏经典剧目的跨文化意义:为两种文化进行"对话"搭建平台,促使爱尔兰戏剧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赖恩·弗里尔 契诃夫 改编“对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