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折中艰难前行——辛亥后社会长期动乱的困惑与思考
1
作者 陈奇 陈瑜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3期6-10,共5页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长期军阀割据、国家分裂、战争频仍、社会动乱的现实,让人们对革命的成果和意义感到困惑。然而纵观英、法、美、日诸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无一例外都经历过曲折与反复。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进程亦然。政治近代化是一个...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长期军阀割据、国家分裂、战争频仍、社会动乱的现实,让人们对革命的成果和意义感到困惑。然而纵观英、法、美、日诸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无一例外都经历过曲折与反复。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进程亦然。政治近代化是一个不断进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须有一个起点、开端,然后才有可能继续前进。中国的民主革命,从辛亥算起,到1949年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时近40年,这较之英、法、美、日政治近代化所经历的反复与曲折、所经历的时间,并不为过。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过程的起点和开端,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政治近代化 起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曲折漫长
下载PDF
论马克思恩格斯解读英国内战的四个维度
2
作者 李勇 陈艳艳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2-68,共7页
对英国内战的阐释历经民众暴乱论和清教革命论,最终在20世纪中叶确定为资产阶级革命论。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关于英国内战的专文,但是他们却对之颇有关注。概括来说,马克斯和恩格斯从四个维度对英国内战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式的解读... 对英国内战的阐释历经民众暴乱论和清教革命论,最终在20世纪中叶确定为资产阶级革命论。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关于英国内战的专文,但是他们却对之颇有关注。概括来说,马克斯和恩格斯从四个维度对英国内战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式的解读。马恩认为英国内战不仅是人类资本主义革命的重要开端,也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典范;内战使英国的底层大众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民主力量站上了历史舞台。此外,新教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对英国内战的影响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内战 资产阶级革命 底层大众 新教主义
下载PDF
英国史学界以不列颠背景研究英国内战的现状
3
作者 徐东亮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从20世纪末开始,英国史学界出现从不列颠背景分析英国内战的新观点。一是内战牵扯的范围包括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下的英格兰(包括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等三个王国。二是关于三个王国之间的关系,代表性的成果有三个,分别是三个王国之间... 从20世纪末开始,英国史学界出现从不列颠背景分析英国内战的新观点。一是内战牵扯的范围包括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下的英格兰(包括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等三个王国。二是关于三个王国之间的关系,代表性的成果有三个,分别是三个王国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三个王国之间财政、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关系,三个王国内部以及三个王国之间的军事冲突。三是不列颠背景分析英国内战挑起了关于英格兰中心论的争论,在从不列颠背景研究英国内战的史学家中,有的认为应该同等重视三个王国,也有的强调苏格兰的重要作用而不是英格兰,但是仍有学者坚持英格兰处在中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内战 不列颠问题 英格兰中心论
下载PDF
约翰·弥尔顿的第8首十四行诗与诗歌的力量
4
作者 斯蒂芬·B.多布兰斯基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3年第2期97-110,共14页
1642年秋天,英国深陷内战中,国王的军队正准备对伦敦发动进攻。对于即将到来的军事冲突,约翰·弥尔顿赋诗一首,并将诗钉在自家门上,以此表明他对语言的力量抱有的信念。本文考察弥尔顿的诗歌与其切身环境的关系,并讨论诗人对诗歌话... 1642年秋天,英国深陷内战中,国王的军队正准备对伦敦发动进攻。对于即将到来的军事冲突,约翰·弥尔顿赋诗一首,并将诗钉在自家门上,以此表明他对语言的力量抱有的信念。本文考察弥尔顿的诗歌与其切身环境的关系,并讨论诗人对诗歌话语、民族语言,以及对正义表达克服巨大困难的保护能力的坚定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十四行诗 诗歌 英国内战 民族语言
下载PDF
在祖国与“宗主国”之间:1945-1949年的香港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扬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0-156,共7页
香港问题的本质是主权问题,战后国民政府曾设想收回香港,却未真正付诸行动,主要原因是受制于国际格局和自身实力。中国内战背景之下,国、共、英三方在香港展开博弈,英国实现了继续维持殖民统治的目标,而国民政府对英交涉挫折连连,导致... 香港问题的本质是主权问题,战后国民政府曾设想收回香港,却未真正付诸行动,主要原因是受制于国际格局和自身实力。中国内战背景之下,国、共、英三方在香港展开博弈,英国实现了继续维持殖民统治的目标,而国民政府对英交涉挫折连连,导致自身合法性不断流失。在战后香港社会发展方面,由于港府纾解民生困境不力,激化社会矛盾,而中国政府介入又导致香港社会问题异变为政治问题,最终需要通过中英外交谈判解决。战后香港特有的政治格局由此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问题 中英关系 中国内战 冷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