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Large Hiatal Hernias: Expanding the Indications for Robotic Surgical Anatomic and Physiologic Repair: A Review
1
作者 Farid Gharagozloo Mark Meyer Robert Poston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22年第3期39-69,共31页
Background: Historically, the pathophysiology of Hiatal Hernias (HH)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As a result, the surgical therapy of HH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 Background: Historically, the pathophysiology of Hiatal Hernias (HH)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As a result, the surgical therapy of HH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GERD). This treatment strateg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poor relief of symptoms and poor long-term outcomes. In fact, until recently, most patients with HH have been watched and referred for surgery as a last resort. Recent experience has shown that a large (giant) Hiatal Hernia (GHH) is a common problem known to impact adjacent organs such as the hearts and lungs. Those referred for surgical repair often complain of dyspnea, which is erroneously attributed to pulmonary compression or aspiration, but has been shown to be from tamponade caused from compression of the heart by herniated abdominal content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esent understanding of GHH, the cardiac complications which result from GHH, and the most advanced robot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anatomic and physiologic repair of GHH. Methods: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e evaluated patients undergoing RRHH with at least a 2-year follow-up. All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RRHH) were identified preoperatively and enrolled prospectively in this study. Preoperative characteristics, medical comorbidities, and clinical information were all recorded prospectively and recorded into a secure surgical outcomes database. All patients received the previously validate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GERD-HRQL) questionnaire preoperatively and at postoperative time points of 1 month, 1 year, and 2 years. Patients routinely had a barium swallow postoperatively before discharge but did not undergo a barium swallow, an endoscopy, or a CT scan study at the 1-month time point unless indicated by symptoms. At 6 months, 1 year, and yearly intervals thereafter, all patients received an endoscopy study to ascertain the presence of a recurrence, regardless of symptoms. Recurrence was defined as over 2 cm or 10% of the stomach above the diaphragm detected by CT, esophagogram or endoscopy. In addition, an extensive search was conducted using Pub Med in order to extract references to the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HH. Results: 423 patients underwent RRHH. With a long-term follow-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Median Symptom Severity Score from 42.0 preoperatively, to 3.0 postoperatively. Recurrence was seen in 5 patients (5/423) for a recurrence rate of 1.1%. Conclusion: This experience has been the basis of two important realizations: 1) all patients with GHH have at least some degrees of clinically relevant compression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 and the left atrium which causes tamponade and cardiogenic dyspnea which completely resolves after successful surgical repair;and 2) primary care providers and gastroenterologists who usually treat patients for GHH repair rarely recognize cardiac compression and tamponade as the cause of the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gradual increase in dyspnea on exertion and progressive fatigability in these patient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esent understanding of GHH, the cardiac complications which result from GHH and the most advanced robot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anatomic and physiologic repair of GH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atal Hernia GERD Paraesophageal Hernia robotic Surgery Laparoscopic repair NISSEN Belsey Gastroesophageal Valvuloplasty
下载PDF
Robotic versus open transversus abdominis release and incisional hernia repair: A case-control study
2
作者 Jenna Reeves Shreya Mehta +2 位作者 Ramesh Damodaran Prabha Yasser Salama Anubhav Mittal 《Laparoscopic, Endoscopic and Robotic Surgery》 2020年第3期59-62,共4页
Objective:Transversus abdominus release(TAR)is often required to achieve apposition of the rectus muscles and achieve wide mesh reinforcement of the abdominal wall.Traditionally,TAR has been done with an open techniqu... Objective:Transversus abdominus release(TAR)is often required to achieve apposition of the rectus muscles and achieve wide mesh reinforcement of the abdominal wall.Traditionally,TAR has been done with an open technique(oTAR),and the benefits of the newer robotic approach(rTAR)has not been well established in the Australian setting.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oTAR with rTAR to demonstrate its safety and efficacy.Methods: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TAR and oTAR at two tertiary hospitals was conducted between January 2018 and January 2020 in New South Wales,Australia.Patient demographics,peri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outcomes were compared in both groups.Results:There were 26 patients identified to have undergone TAR(13 rTAR,13 oTAR).Both groups were comparable in regards to age,sex and defect size.oTAR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American Society of Anaesthesiologist score.rTAR wa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longer average operative time(260.0±78.9 min vs.185.7±64.5 min,p=0.017)but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ly shorter length of stay(3.6±2.1 d vs.6.9±3.6 d,p=0.007)with a comparable complication rate.Conclusions:rTAR is associated with shorter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ith comparable postoperative outcomes when compared to oTAR.We are seeing increasing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safety and benefits of robotics,however larger scale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is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tral hernia Incisional hernia Transversus abdominis release robotic hernia repair
下载PDF
面向航天器自主维护的空间机器人发展战略研究
3
作者 赵亮亮 李雪皑 +1 位作者 赵京东 刘宏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9,共11页
空间机器人能够适应空间极端环境,突破人类太空探索的极限,极大地提高空间操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提升空间科学技术水平的核心装备,可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本文详细阐述了发展航天器自主维护空间机器人技术对于推动... 空间机器人能够适应空间极端环境,突破人类太空探索的极限,极大地提高空间操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提升空间科学技术水平的核心装备,可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本文详细阐述了发展航天器自主维护空间机器人技术对于推动我国航天强国建设、促进国防科技发展以及引领变革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大价值;从政策、技术、市场等角度,分析了国内外空间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剖析了目前我国航天器自主维护空间机器人的技术挑战与面临问题;基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究基础及发展方向,论证了面向航天器自主维护空间机器人的发展体系和突破路径。研究建议:加快科技创新2030—在轨服务重大专项实施,加大空间机器人智能操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加速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发展创新机制,加强空间机器人国际合作、引进国际高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器人 航天器自主维护 智能操控 太空作业 太空经济
下载PDF
Robot焊接过程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鑫 周欣荣 牛滨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21-23,共3页
针对水轮机修复专用机器人工作环境恶劣,焊接过程干扰大、非线性、强耦合等特点,采用了自适应理论和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焊接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软件仿真表明,该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好、阶跃响应的超调小、调整时间短.
关键词 水轮机修复 机器人 焊接 自适应模糊控制
下载PDF
基于Unity3D的草坪毯修补机器人半物理仿真系统
5
作者 吴昊 邹鲲 +1 位作者 唐龙 闵康尧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机电一体化纺织机械的研发普遍存在现场调试工作量大、周期长及成本高等问题,针对目前主流仿真软件存在的三维展示效果差,或实时性不足,或无法连接机械电子软件进行综合仿真等缺点,研究设计了一套半物理仿真系统。基于Unity3D虚拟现实... 机电一体化纺织机械的研发普遍存在现场调试工作量大、周期长及成本高等问题,针对目前主流仿真软件存在的三维展示效果差,或实时性不足,或无法连接机械电子软件进行综合仿真等缺点,研究设计了一套半物理仿真系统。基于Unity3D虚拟现实引擎搭建了仿真平台,以仿真电路板为载体,实现了虚拟机械与控制系统间数据的实时交互;以草坪毯自动修补机器人为仿真对象,证明该半物理仿真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及三维展示效果;通过输出修补机器人关键结构的运动时序图、空间轨迹图,验证了修补机器人机电系统的工艺仿真可行性,可替代部分现场调试工作,减少工作量、缩短研发周期、节约成本,提高设备的研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物理仿真系统 草坪毯修补 仿真电路板 工艺仿真 UNITY3D 机器人
下载PDF
公路路面裂缝处治及小修保养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
6
作者 马亮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1期142-144,共3页
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公路路面裂缝维修和保养问题,本文对公路路面裂缝的修补与小修保养技术创新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当前公路维修技术的深度解析,探讨并引入新的技术创新方法,包括高效的裂缝检测技术、自修复混凝土以及机器人维... 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公路路面裂缝维修和保养问题,本文对公路路面裂缝的修补与小修保养技术创新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当前公路维修技术的深度解析,探讨并引入新的技术创新方法,包括高效的裂缝检测技术、自修复混凝土以及机器人维修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技术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修补效率,而且大大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此外,还讨论了技术创新在公路修补和保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推广这些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裂缝修补 技术创新 自修复混凝土 机器人维修技术 公路维修
下载PDF
阑尾补片联合Boari膀胱肌瓣代输尿管一期修复双侧输尿管狭窄(“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7
作者 肖行远 余秋璇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近年来输尿管修复重建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例如采用阑尾补片、口腔黏膜补片修复中上段输尿管狭窄,Boari膀胱肌瓣修复下段输尿管狭窄等手术技术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并得到广泛应用。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筛选合适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准... 近年来输尿管修复重建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例如采用阑尾补片、口腔黏膜补片修复中上段输尿管狭窄,Boari膀胱肌瓣修复下段输尿管狭窄等手术技术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并得到广泛应用。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筛选合适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左右侧重建顺序的规划,从而达到理想的输尿管修复效果。本文将结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经验及国内外文献,详细介绍机器人辅助下阑尾补片输尿管成形术联合Boari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一期修复双侧输尿管狭窄的操作经验,并探讨其目前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输尿管狭窄 修复重建手术 机器人手术 阑尾补片输尿管成形术 Boari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 一期修复
下载PDF
大负荷抢修作业机械臂误差拆分补偿控制方法设计
8
作者 张伟 张景明 +1 位作者 窦金龙 白永刚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机械臂抢修作业中,受到大负荷的影响存在不可控柔性变形、空间约束参数不确定和滑模扰动等问题。为此,设计一种针对大负荷抢修作业机械臂的误差拆分补偿控制方法。将机械臂结构投影到二维平面,确定了机械臂大负荷下最大作业空间约束,引... 机械臂抢修作业中,受到大负荷的影响存在不可控柔性变形、空间约束参数不确定和滑模扰动等问题。为此,设计一种针对大负荷抢修作业机械臂的误差拆分补偿控制方法。将机械臂结构投影到二维平面,确定了机械臂大负荷下最大作业空间约束,引入拉格朗日方程,从机械臂动能、势能、广义力3个角度,对机械臂作业空间内的大负荷作业过程轨迹误差实施拆分。在笛卡尔空间内,设定前馈+PD控制器控制律,利用+PD控制器的误差补偿输出,实现抢修机械臂的误差差分补偿控制。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高稳定性前提下,实现抢修机械臂的精准补偿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机械臂 扰动问题 时延误差 法向同步误差 前馈+PD控制器 抢修作业
下载PDF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9
作者 赵振铎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2期185-187,共3页
鉴于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现状,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缺乏层次性逻辑性、平台无保障、教学质量不高、评价不科学等问题,本文中构建并实施了“三核并修”实训教学体系... 鉴于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现状,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缺乏层次性逻辑性、平台无保障、教学质量不高、评价不科学等问题,本文中构建并实施了“三核并修”实训教学体系,提出了核心素养、核心技能、核心创造“三核并修”的实训教学理念,确定了“诚信敬业、技术精湛、勇于创新”实训教学目标;构建了“四层进阶”实训教学体系,完善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专业实训教学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建立“素养教育”“技能提升”“创新创业”三个基地,搭建了“三基协同”实训教学平台;创建了“五步贯通”实训教学模式,将虚拟仿真实训、实操实训、生产实训有机结合;创新了“四径融通”实训教学评价机制,对“岗-课、赛-课、证-课、创-课”进行了有机融合,加强了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教学考核评价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三核并修 实践教学体系
下载PDF
Probabilistic Analysis of a Robot System with Redundant Safety Units and Common-Cause Failures
10
作者 B. S. DHILLON Zhijian LI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9年第3期150-158,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rel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analyses of a model representing a system having one robot and n-redundant safety units with common-cause failures. At least k safety units must function successfully f... This paper presents rel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analyses of a model representing a system having one robot and n-redundant safety units with common-cause failures. At least k safety units must function successfully for the robot system success. The robot and other failure rates and the partially failed system repair rates are assumed constant and the failed robot-safety system repair time is assumed arbitrarily distributed. Markov and supplementary variable methods were used to perform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is model. Generalized expressions for state probabilities, system availabilities, reliability, mean time to failure, and variance of time to failure are developed. Plots of some resulting expressions are sh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 safety AVAILABILITY reliability common-cause FAILURES failure repair REDUNDANCY
下载PDF
超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损伤修复术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安全性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艾青 王野 +12 位作者 程强 王保军 黄庆波 史涛坪 张鹏 范阳 江彬 卢崯 高帆 艾星 张旭 马鑫 李宏召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超远程机器人手术的实验动物模型,验证超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损伤修复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民用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MP1000,其主从系统分别放置在北京和三亚(两地间距约3000公里并跨越琼州海峡),建立下段输尿... 目的:通过构建超远程机器人手术的实验动物模型,验证超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损伤修复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民用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MP1000,其主从系统分别放置在北京和三亚(两地间距约3000公里并跨越琼州海峡),建立下段输尿管完全离断的动物模型,采用超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修复损伤。记录单次手术操作时间(分钟)、单次手术出血量(毫升)、网络环境指标如带宽、延迟、丢帧等。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动态将带宽限制在不同区间内进行手术,并采用问卷调查反馈操作感受。结果:所有8台超远程机器人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均顺利完成。单次手术操作时间30~45分钟,平均(37.5±4.5 min);单次手术出血量1~5毫升,平均(2.8±1.2 ml)。实验动物生命体征平稳。在手术过程中,未发生机器和器械故障。在正常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稳定;人为动态限制带宽后,手术视野清晰度有所降低,但术者在精细操作上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但不会损失关键信息,能够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结论:本研究证实超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损伤修复术在动物模型中是安全可行的,为后续人体超远程手术的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外科手术 机器人 输尿管损伤修复动物模型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儿童食管裂孔疝手术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海金 黄海金 +4 位作者 俞柯阳 彭威 陈枫 曾林山 曾勇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食管裂孔疝单中心病例治疗经验。方法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食管裂孔疝患儿6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6例患儿均采取裂孔修补+Nissen胃底折叠抗反流手术。观察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食管裂孔疝单中心病例治疗经验。方法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食管裂孔疝患儿6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6例患儿均采取裂孔修补+Nissen胃底折叠抗反流手术。观察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如呕吐、吞咽困难、反流复发等。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进行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10±5)ml,手术时间(150±30)分钟,肠胃功能恢复时间(12±4)小时,术后住院时间(5±2)天。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随访2~13个月,术后并发食管狭窄致吞咽困难1例,造影发现术后出现了食管下段狭窄,于术后5天进行球囊扩张1次,吞咽恢复正常,现术后随访12个月,患儿食管狭窄症状明显消失。1例术后胃食管反流,使用了止酸药物治疗,反流症状在2周内消失,停止用药。无复发疝、气胀综合征和二次手术患儿。无食管穿孔、迷走神经损伤、气胸、感染等并发症,无入住ICU,无死亡。结论儿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效果相似,但对需要精细解剖及减少复杂病例复发可能更具优势;掌握手术技巧,可能会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利;机器人手术学习曲线可更短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Nissen胃底折叠 学习曲线
下载PDF
基于三维扫描和激光熔覆的型面零件修复技术研究
13
作者 刘殿海 周波 +1 位作者 李论 赵吉宾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2,118,共5页
现代工业中,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应用的零件要求较高且大多造价高昂、备件少,对其进行缺陷检测和快速修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提出一种三维扫描和激光熔覆相结合的方法,对型面零件进行修复研究。首先,通过三维扫描获取型面零件的... 现代工业中,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应用的零件要求较高且大多造价高昂、备件少,对其进行缺陷检测和快速修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提出一种三维扫描和激光熔覆相结合的方法,对型面零件进行修复研究。首先,通过三维扫描获取型面零件的缺陷区域点云,然后进行数字化处理求取缺陷部分的数学模型,最后使用工业机器人结合激光熔覆技术进行区域缺陷修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复杂型面的精密修复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快速修复 三维扫描 激光熔覆 工业机器人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网箱网衣破损识别方法
14
作者 俞国燕 苏锦萍 +3 位作者 陈泽佳 陈帅兴 陈其菠 吴振陆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4期126-136,共11页
网箱网衣极易破损,一旦破损未及时修补,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实现智能化网箱网衣破损检测,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的网箱网衣破损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在Backbone网络使用gnConv结构、Neck网络引入SimAM模块来提升模... 网箱网衣极易破损,一旦破损未及时修补,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实现智能化网箱网衣破损检测,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的网箱网衣破损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在Backbone网络使用gnConv结构、Neck网络引入SimAM模块来提升模型表达能力更好聚焦网衣破损处的特征,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Backbone网络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并减少激活函数和改变卷积步长,同时在Neck网络利用Bottleneck模块使用1×1卷积核的特点和使用性能更佳的Mish激活函数重构模型,以减少参数量和运算成本,实现模型检测速度的提升及尺寸的压缩。通过消融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YOLOv7-C3NeHX比原YOLOv7算法的平均精度提高了3.1个百分点,精确率、召回率与F 1值分别提升了0.5、4.2与3个百分点,检测速度达到了232.56FPS,GFLOPs和模型尺寸分别占原YOLOv7的38.2%和94.3%。研究表明,改进模型能有效提高识别效率和部署的灵活性,为智能网衣修补机器人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衣破损 精准实时识别 目标检测 视觉系统 智能网衣修补机器人
下载PDF
阳极钢爪自动焊接维修系统设计与应用
15
作者 肖述兵 文忠 樊钊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16期156-159,共4页
针对阳极钢爪焊接维修,分析了维修诱因及维修现状,以及传统人工焊接维修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机器人自动化产线的设计理念,开发了阳极钢爪自动焊接维修系统,具体包括钢爪头及钢梁切割、钢爪头焊接、爆炸块焊接、铝导杆焊接等工位,建立了... 针对阳极钢爪焊接维修,分析了维修诱因及维修现状,以及传统人工焊接维修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机器人自动化产线的设计理念,开发了阳极钢爪自动焊接维修系统,具体包括钢爪头及钢梁切割、钢爪头焊接、爆炸块焊接、铝导杆焊接等工位,建立了具备自动上料、定位、夹紧、切割、焊接、视觉识别、激光检测等功能的综合维修产线;进行了各工位维修工艺的试验测试,获得了最优的焊接工艺参数组合,形成了焊接维修工艺规程;能够实现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阳极钢爪焊接维修作业,降低人工作业劳动强度,改善人工作业环境,提升焊接维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钢爪 自动焊接 焊接维修 机器人
下载PDF
高压导线断股修补机器人构型设计及作业仿真
16
作者 蔡相男 吴功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4-257,共4页
针对架空高压输电线路导线产生断股或散股等故障,从而产生线路安全运行问题,以500kV四分裂线路为例,着重进行了断股修补作业装置的构型研究,提出一种利用预绞丝护线条修补导线的断股修补机器人机构构型方案。依据预绞丝护线条修补工艺... 针对架空高压输电线路导线产生断股或散股等故障,从而产生线路安全运行问题,以500kV四分裂线路为例,着重进行了断股修补作业装置的构型研究,提出一种利用预绞丝护线条修补导线的断股修补机器人机构构型方案。依据预绞丝护线条修补工艺制定机器人作业规划,主要包括断股预处理与护线条安装作业。针对护线条安装作业,建立由作业装置、弹性护线条和柔性导线构成的仿真模型,通过作业仿真分析,得到系统的作业动态性能,验证断股修补作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断股修补机器人 构型设计 作业规划 预绞丝护线条 作业仿真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修补膀胱阴道瘘的初步体会
17
作者 宋鑫 蒋晨 +1 位作者 薛蔚 黄翼然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仁济医院泌尿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对3例高位膀胱阴道瘘患者行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仁济医院泌尿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对3例高位膀胱阴道瘘患者行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其他手术方式。手术时间98、104、115 min;术中出血量15、20、22 mL;术后住院时间均为2 d。术后随访1月拔除导尿管,患者无出血、尿漏、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2月时均未见尿漏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修补膀胱阴道瘘损伤小、缝合精细,可以作为治疗简单高位膀胱阴道瘘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经阴道 单孔腹腔镜 膀胱阴道瘘 修补术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模块机器人故障自修复方法
18
作者 管恩广 王尧 +1 位作者 曹家彬 赵言正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3-57,64,共6页
针对晶格式模块机器人的鲁棒性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故障自修复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内以空位填充为目标的自修复过程转化为以包含空位的子群模块运动为手段的系统自重构过程。同时,基于强化学习算法提出一种离散方式下的... 针对晶格式模块机器人的鲁棒性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故障自修复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内以空位填充为目标的自修复过程转化为以包含空位的子群模块运动为手段的系统自重构过程。同时,基于强化学习算法提出一种离散方式下的空位移动路径规划,并按此引导空位在系统内穿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故障自修复方法的有效性在晶格式模块机器人系统上得到了验证,且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同构模块机器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机器人 自重构 强化学习算法 故障自修复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治疗高位膀胱阴道瘘效果分析
19
作者 符博 王军 +6 位作者 王成宇 周玉贺 王丛巍 刘晓彤 吴启哲 杨锦建 贾占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阴道瘘修补术(RALVR)与腹腔镜膀胱阴道瘘修补术(LVR)治疗高位膀胱阴道瘘(VVF)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高位VV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RALVR组(23例)和LVR...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阴道瘘修补术(RALVR)与腹腔镜膀胱阴道瘘修补术(LVR)治疗高位膀胱阴道瘘(VVF)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高位VV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RALVR组(23例)和LVR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术后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LVR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L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位VVF患者,RALVR与LVR有相同的安全性和良好效果。但RALVR具有更加灵活、高效,以及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的优势,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阴道瘘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机械手在修复云冈石窟石雕破损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舒玮 郭计云 盛彬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目的】目前现有的关于云冈石窟的修复技术均仅局限于在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对主要的大型石窟进行数字化仿真修复,无法覆盖全部的修复工作。还有很多高度较高、处于狭小空间中、风化较为严重、人工采集数据困难、无法... 【目的】目前现有的关于云冈石窟的修复技术均仅局限于在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对主要的大型石窟进行数字化仿真修复,无法覆盖全部的修复工作。还有很多高度较高、处于狭小空间中、风化较为严重、人工采集数据困难、无法通过人工操作实现修复的小型石窟石雕。必须寻求一种可靠的、精度较高的、操作简单的、成本较低的修复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方法】课题组提出了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机械手运用至修复工作中的建议。首先,设计可以在狭小空间使用的机械手臂和配套的微型三维激光扫描仪器;其次,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对石窟石雕破损部分的仿真,并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石雕进行三维建模;再次,根据仿真建模修复的石窟石雕判断该设计方案的实际可行性,并进一步修改完善设计方案;最后,将设计投入实际修复工作中。【结果】该设计具有选题新颖、创新性强等众多优势,设计的机械手通用性好,不仅可以填补人工无法完成对云冈石窟内某些小型石窟修复的空白,还可用于其他同类操作中;可降低修复成本,缩短修复周期,为整个云冈石窟的修复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破损修复 机械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