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盐酸溴己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刘伟 荆书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4期102-105,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溴己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11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一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使用盐酸溴己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 目的研究盐酸溴己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11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一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使用盐酸溴己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用力呼出25%肺活量位气体的瞬间流量(MEF25%)、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EF、MEF25%、FVC、FEV1分别为(2.95±0.67)L/s、(2.14±0.68)L/s、(2.98±0.45)L、(2.65±0.43)L,均高于对照组的(2.59±0.37)L/s、(1.53±0.35)L/s、(2.47±0.41)L、(2.28±0.41)L(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IL-17、PCT分别为(17.85±1.51)pg/ml、(6.72±0.18)pg/ml、(0.19±0.05)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8.63±2.13)pg/ml、(12.43±0.27)pg/ml、(0.33±0.08)ng/ml(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选用盐酸溴己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值得进一步的运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溴己新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肺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近红外和拉曼光谱法对溴己新注射剂处方工艺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耿颖 刘毅 +4 位作者 王雪蕾 朱容蝶 金滢 陈华 郑丽娥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300-306,共7页
目的建立溴己新注射剂的近红外光谱法一致性检验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考察制剂处方和工艺的差别并对溴己新含量进行测定;分别采用拉曼光谱法和近红外光谱法对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包括输液和水针2种剂型)进行制剂处方工艺一致性研究。方法... 目的建立溴己新注射剂的近红外光谱法一致性检验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考察制剂处方和工艺的差别并对溴己新含量进行测定;分别采用拉曼光谱法和近红外光谱法对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包括输液和水针2种剂型)进行制剂处方工艺一致性研究。方法对评价性抽验选取的盐酸溴己新注射剂(冻干粉针、输液剂和水针剂)进行近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建立2个厂家的注射用盐酸溴己新冻干粉针近红外一致性定性模型;建立盐酸溴己新注射用粉针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采用拉曼光谱主成分分析法对2种盐酸溴己新注射液(输液和水针)进行研究,对制剂处方工艺的相似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2个厂家注射用盐酸溴己新冻干粉针的近红外一致性模型,可100%鉴别本厂家和其他厂家的冻干粉针制剂;盐酸溴己新粉针定量模型稳健且准确,能够用于盐酸溴己新含量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冻干粉针、水针及输液制剂处方工艺的相似程度,结果与一致性模型相对应,较好地反映了处方工艺的相似程度。结论近红外光谱法与拉曼光谱法相结合,可对质量工艺稳定的药物制剂进行鉴别,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用药进行监控和警戒;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可对未知冻干粉针样品的溴己新含量进行预测、快速检测筛查、过程控制和放行;拉曼光谱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反映出盐酸溴己新注射液(输液及水针)处方工艺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己新 注射剂 一致性模型 定量模型 近红外光谱法 拉曼光谱法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溴己新对煤工尘肺合并感染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叶建文 魏尤良 +1 位作者 黄芩 李鹰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 探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溴己新对煤工尘肺合并感染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被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煤工尘肺合并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用溴... 目的 探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溴己新对煤工尘肺合并感染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被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煤工尘肺合并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用溴己新治疗,观察组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溴己新治疗,治疗10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5.00%,与对照组的8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5.36±2.79)%、动脉血氧分压(83.13±4.14)mmHg,高于对照组的(92.24±2.13)%、(77.56±3.25)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36.85±2.11)mmHg,低于对照组的(40.56±2.65)mmHg;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2.15±0.31)L、用力肺活量(FVC)(2.65±0.20)L、一秒率(FEV_(1)/FVC)指标为(81.13±7.19)%,高于对照组的(1.69±0.23)L、(2.34±0.14)L、(72.22±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17.5%,与对照组的15.0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溴己新治疗煤工尘肺合并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工尘肺合并感染 溴己新 复方异丙托溴铵 血气指标 肺功能
下载PDF
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甘瀛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8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9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维生素C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使用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9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维生素C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使用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17、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皮疹、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症状的快速改善,缩短治疗时间,且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溴己新 头孢呋辛钠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盐酸溴己新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诚山 林荣繁 苏园园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分析盐酸溴己新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C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溴己新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白介... 目的:分析盐酸溴己新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C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溴己新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FVC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溴己新联合多索茶碱治疗CB效果显著,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加快肺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盐酸溴己新 多索茶碱 肺功能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溴己新在MRSA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肖光荣 毛宜虎 +2 位作者 方树青 唐晓磊 石宝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7期1634-1638,共5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MARS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MARS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调节电解质平衡、补充液体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溴己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6、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观察组总清除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MRSA重症VAP可降低患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提高细菌清除率,总体疗效较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更好,且不增加用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盐酸溴己新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疗效
下载PDF
盐酸溴己新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素屏 《药品评价》 CAS 2019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探究盐酸溴己新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等(25人),对照组采用盐酸溴己新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 目的:探究盐酸溴己新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等(25人),对照组采用盐酸溴己新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肺喘鸣音消失所需时间、肺啰音消失所需时间、总依从性率、住院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临床治疗效果均大于对照组(92.00%>64.00%;100.00%>80.00%);肺喘鸣音消失所需时间、肺啰音消失所需时间、住院所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3.32±0.54<5.98±0.11;3.01±0.19<4.28±0.57;6.41±2.67<9.81±1.23)天,P<0.05。结论:给予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盐酸溴己新联合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依从性以及减少疾病恢复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溴己新 个性化护理 呼吸道感染疾病 依从性
下载PDF
溴己新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项延锉 潘国权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051-1054,1066,共5页
目的:分析溴己新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炎症反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支气管肺炎治疗的患儿13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扰素组44例、溴己新组45例、联合组4... 目的:分析溴己新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炎症反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支气管肺炎治疗的患儿13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扰素组44例、溴己新组45例、联合组45例。干扰素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溴己新组给予溴己新注射液治疗;联合组给予溴己新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CD4^(+)、CD8^(+)、CD4^(+)/CD8^(+))、炎症因子(CRP、PCT、IL-4)、肺功能(MV、VT、PEF、FEV1)。结果:联合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溴己新组和干扰素组(P<0.05);联合组CD4^(+)、CD4^(+)/CD8^(+)、MV、VT、PEF、FEV1高于溴己新组和干扰素组,CD8^(+)、CRP、PCT、IL-4低于溴己新组和干扰素组(P<0.05)。结论:溴己新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可有效缓解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机体内炎症反应,提升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溴己新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炎症反应 肺功能
原文传递
茚达特罗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炎性反应缓解作用的影响
9
作者 张皓 《医学信息》 2023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目的研究茚达特罗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炎性反应缓解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 目的研究茚达特罗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炎性反应缓解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溴己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茚达特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痰液炎性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咳嗽、湿啰音、胸痛、口干、发热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BC、CRP、中性粒细胞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茚达特罗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具有理想的效果,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气道炎性反应,促进肺功能指标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茚达特罗 盐酸溴己新 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气道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