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tokine responses in infants infected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被引量:1
1
作者 Morten Breindahl Klaus Rieneck +3 位作者 Claus Nielsen Tage Justesen Klaus Bendtzen Klaus Müller 《Open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2年第1期40-48,共9页
Introduction: Variability in severity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infection is reportedly due to differences in inflammatory response. Objective: To characterize the cytokine response in RSV+ infants aged 0 -... Introduction: Variability in severity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infection is reportedly due to differences in inflammatory response. Objective: To characterize the cytokine response in RSV+ infants aged 0 - 36 months and to relate their responses to disease severity. Methods: Nasopharyngeal aspirations (NPAs) were analyzed for RSV and IL-1β, IL-2, IL-4, IL-5, IL-6, IL-10, IL-12, IL-1RA, IL-4R, IFN-γ, sTNFR1, sTNFR2, and TNF-α.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medical records. Results: We included 331 infants of whom 214 were RSV+. In comparison to RSV- infants, they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TNF-α, IL-6, IL-1β, and IFN-γ (p α, IL-6, and IL-1β. sTNFR1/2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RSV+ infants. Hospitalized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TNF-α, sTNFR2, and IL-10 (p < 0.05) than non-hospitalized patients. The cytokine response could not be related to disease severity. We found no evidence of a skewed Th1/Th2 immune profile. Conclusion: In acute RSV disease, infected infants’ NPAs contain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Whether this response is beneficial or deleterious remains unanswered. Interpersonal variations in cytokine responses might be linked to an inherited tendency to variations in disease seve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onchiolitis INFLAMMATION cytokines Infants Aged 0-3 Years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免疫机理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符州 杨锡强 +4 位作者 王莉佳 高武红 张儒谊 陈坤华 李成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9-280,共2页
为了解毛细支气管炎(毛支)后反复喘息患儿的细胞因子分泌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35例毛支随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及血清IgE含量。结果表明:(1)反复喘息组中特应症阳性率(73.3%)明显高于非喘息组(25.0%,P<0... 为了解毛细支气管炎(毛支)后反复喘息患儿的细胞因子分泌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35例毛支随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及血清IgE含量。结果表明:(1)反复喘息组中特应症阳性率(73.3%)明显高于非喘息组(25.0%,P<0.05);(2)与非喘息组比较,喘息组IFN-γ水平降低,而IL-4、IL-10、IgE水平增高(P均<0.05);(3)喘息组IL-4/IFN-γ比值及IL-10分别与血清IgE含量呈高度相关。提示毛支后反复喘息者与遗传特应体质有关;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如T_H2类因子及IgE生成增多,可能是反复喘息的免疫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哮喘 特应症 儿童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细胞因子与发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5
3
作者 符州 李成荣 杨锡强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40,共3页
为了解毛支发病机理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探讨环境与遗传因素对发病的影响,对30例不同病毒感染的毛支患儿取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及血清IgE浓度。结果表明:①毛支... 为了解毛支发病机理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探讨环境与遗传因素对发病的影响,对30例不同病毒感染的毛支患儿取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及血清IgE浓度。结果表明:①毛支急性期IFN-γ水平降低,IL-4、IL-10及血清IgE水平增高。②毛支IL-4、IL-10、IgE水平增高与感染病毒的种类关系不明显,与机体遗传特应质有关。提示:毛支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表现在细胞因子分泌紊乱。遗传因素在细胞因子分泌异常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细胞因子 发症机理 儿童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特应性与血清IL-10及病情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16
4
作者 董琳 陈小芳 +1 位作者 李昌崇 黄达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4-286,共3页
为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特应性与血清白介素10(IL_10)水平及病情恢复的关系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17例年龄50天~12月 ,特应性体质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L_10水平 ,并以24例非特应性患儿... 为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特应性与血清白介素10(IL_10)水平及病情恢复的关系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17例年龄50天~12月 ,特应性体质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L_10水平 ,并以24例非特应性患儿及37例正常儿为对照组。结果显示 ,急性期特应性组IL_10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但明显低于无特应性组(P<0.001);特应性组喘憋和肺部体征消失均较非特应性组慢 ,住院时间延长(P<0.05) ;恢复期两组IL_10差异无显著意义。提示特应性体质患儿RSV感染后不能上调IL_10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特应性 血清 IL-10 病情恢复
下载PDF
特应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吸出物IL-4和IL-12及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姚欢银 王伟 +2 位作者 王小仙 刘淑梅 陈啸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3-915,共3页
目的探讨特应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鼻咽吸出物(NPS)IL-4、IL-12和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09年2月住院的毛支患儿49例,其中RSV阳性组30例、RSV阴性组19例和对照组23例;RSV阳性组患... 目的探讨特应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鼻咽吸出物(NPS)IL-4、IL-12和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09年2月住院的毛支患儿49例,其中RSV阳性组30例、RSV阴性组19例和对照组23例;RSV阳性组患儿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特应质组(18例)和非特应质组(12例)。应用固相夹心ELISA法测定各组NPS中IL-4、IL-12及IFN-γ水平。结果 RSV毛支组患儿急性期NPS中IL-4水平〔(7.0±4.2)ng/L〕明显高于RSV阴性毛支组〔(4.9±2.1)ng/L〕及对照组〔(3.7±2.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N-γ水平〔(135.3±80.7)ng/L〕明显低于其他两组〔RSV阴性毛支组(277.9±100.8)ng/L,对照组(252.7±80.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V阴性毛支组IL-12水平(〔1214.5±871.3)ng/L〕较RSV毛支组(〔475.1±254.0)ng/L〕和对照组(〔522.7±166.6)n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应质RSV毛支患儿NPS中IL-4水平〔(9.6±3.1)ng/L〕明显高于非特应质组患儿〔(3.1±1.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应质组RSV毛支患儿IL-12水平〔(341.7±132.9)ng/L〕则明显低于非特应质患儿〔(675.2±264.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FN-γ水平在特应质组〔(153.9±95.9)ng/L〕和非特应质组〔(107.4±39.2)ng/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毛支急性期NPS中IL-4产生明显增加,IFN-γ水平则明显下降,IL-4/IFN-γ比值明显升高,局部表现为TH2优势应答反应,特应质患儿感染RSV后,其局部TH2优势应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炎 特应质 儿童 白介素-4 白介素-12 干扰素-Γ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及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董琳 黄达枢 +1 位作者 陈小芳 李昌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1,共2页
为评估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RSV毛支)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机理,比较26例IVIG治疗组和30例常规治疗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 为评估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RSV毛支)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机理,比较26例IVIG治疗组和30例常规治疗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IVIG治疗组喘憋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缩短(4.0天±1.1天比5.2天±1.4天,5.4天±1.5天比6.5天±1.8天,P分别<0.001和<0.05),而住院天数则无显著差异(9.0天±2.2天比10.3天±3.1天,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IVIG治疗后3种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但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细胞因子参与了RSV毛支的发病过程。IVIG治疗有较确切的临床疗效,但单剂(0.25g/kg)对血清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胞因子 儿童 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状态评价的意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雅丽 杨锡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25例毛支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产生IL-12、18、10、4,IFN-γ及血浆IgE的水平及膜表面蛋白分子淋巴细胞...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25例毛支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产生IL-12、18、10、4,IFN-γ及血浆IgE的水平及膜表面蛋白分子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mRNA的表达。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1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毛支患儿急性期IL-12 (390.94±95.88)ng/L及II-18(146.23±55 81)ng/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52.44±195.07)、(246.69±121.29)ng/L] (P<0.05),IL-10(302.40±100.04)ng/L、IL-4(30.52±17.65)ng/L及IgE(82.90±51.4)ng/L水平明显升高(P分别<0.05, 0.01,0.05),IFN-γ(103.25±82.15)ng/L水平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IFN-γ/IL-4比率(3.6±0.9:1.0) 较对照组(9.7±2.1:1.0)降低约3倍(P<0.05)。TH1细胞表面标记LAG-3 mRNA的表达明显低(P<0.05)。结论毛支患儿存在TH1/TH2失衡、TH1功能下降、TH2功能占优势的状态,与APC的功能状态及其所分泌的上游调控细胞因子(IL-12、18、 10)的平衡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细胞因子 TH1细胞 TH2细胞 小儿
下载PDF
伊曲康唑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施若非 李卫平 +3 位作者 潘萌 罗邦国 李霞 郑捷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23例AD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8例),分别给予伊曲康唑和氯雷他定,疗程为15 d。检测治疗前、后白介素(IL)-4、IL-5、IL-13、IL-2、IL-12、γ干扰素(INF-γ)、血清总IgE、...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23例AD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8例),分别给予伊曲康唑和氯雷他定,疗程为15 d。检测治疗前、后白介素(IL)-4、IL-5、IL-13、IL-2、IL-12、γ干扰素(INF-γ)、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细胞绝对计数(EOS)并进行临床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细胞内和血清IL-5、IL-4、IL-13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0.05),而细胞内IL-12、IFN-γ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治疗后总IgE、EOS、临床症状评分也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0.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细胞内IL-4、IL-5、IL-13、IL-2、IL-12、IFN-γ及血清IL-4、IL-5、IL-13、EO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总IgE、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值均<0.05)。结论伊曲康唑治疗AD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辅助性T细胞(Th)2型细胞因子、提高Th1型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细胞因子 伊曲康唑
下载PDF
特应性与非特应性鼻息肉中黏膜炎症模式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黄远 余文兴 +3 位作者 巴罗 杨奉玲 张静 杜进涛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0期1365-1369,1373,共6页
目的对致敏因素相关特应性鼻息肉与非特应性鼻息肉间进行黏膜免疫表型及炎症模式的临床比较研究。方法在进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中获取85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其中特应性息肉40例、非特应性息肉45例。另选非变应性鼻中... 目的对致敏因素相关特应性鼻息肉与非特应性鼻息肉间进行黏膜免疫表型及炎症模式的临床比较研究。方法在进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中获取85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其中特应性息肉40例、非特应性息肉45例。另选非变应性鼻中隔偏曲患者36例的下鼻甲粘膜组织作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各种炎症相关免疫细胞因子。通过皮肤点刺及血清检测特异性IgE将鼻息肉划分特应性与非特应性息肉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通过体外刺激实验和PCR检测Th细胞相关转录因子mRNA进行验证。结果特应性鼻息肉中主要以IL-5、ECP和总IgE等嗜酸性炎症反应性免疫指标增高为主,同时Th2转录因子GATA-3mRNA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息肉中均表现为FOXP3mRNA显著降低(P<0.05)。体外实验抗-IgE刺激后IL-5,IL-2和IL-17等在特应性息肉中释放显著增加(P<0.05),而IFN-γ,IL-6及IL-8在两组息肉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特应性与非特应性鼻息肉患者在息肉组织及全身层面表现为各自独特的免疫表型及炎症模式特征,可为临床有效的靶向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特应性 细胞因子 T辅助细胞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斯奇康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萍 赵源 +3 位作者 宋玫 徐进 郑瑞丰 丛林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6-477,共2页
目的:观察4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斯奇康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2002年4月收治的4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斯奇康注射,3个月后复查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并选定30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目的:观察4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斯奇康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2002年4月收治的4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斯奇康注射,3个月后复查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并选定30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做为对照.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后CD 4下降,CD 4/CD 8比值下降,IL-4减少,γ-IFN/IL-4比值下降,未经斯奇康治疗的患儿上述指标改变不明显.结论:斯奇康能抑制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体内过度活化的CD 4,协调CD 4/CD 8的动态平衡,能抑制Th2,减少IL-4生成,有可能减少和控制毛细支气管炎转为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斯奇康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哮喘
下载PDF
免疫治疗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的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雅丽 杨锡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探讨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 Guerin,BCG)或联用干扰素γ(IFNγ-)/维生素A(VitA)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44例,25例患儿给予单独BCG或合并IFNγ-/VitA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纯... 目的:探讨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 Guerin,BCG)或联用干扰素γ(IFNγ-)/维生素A(VitA)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44例,25例患儿给予单独BCG或合并IFNγ-/VitA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纯结核蛋白衍生物(PPD)皮试,采用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体外产生IL-12、IL-18、IL-10、IL-4、IFNγ-的水平及膜表面蛋白质分子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mRNA的表达,并随访平均1年时间,临床观察喘息发作的情况。19例未接受BCG接种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疾病对照组。结果:干预后IL-12、IL-18、及IFNγ-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LAG-3 mRNA的表达增强,IL-4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意义,IL-10水平略下降。BCG接种后PPD平均硬结直径大于干预前及毛细支气管炎对照组恢复期。BCG单用或联用IFNγ-/(VitA)组1年内喘息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恢复期,单用或联用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产生在合并IFNγ-/VitA治疗组未显示出优势。结论:BCG可促进毛细支气管炎患儿PPD皮试阳转、增强TH1细胞功能的作用,推测IL-10水平未显著降低可能与BCG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卡介苗 PPD反应 辅助性 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珏 梅爱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3年第5期296-298,共3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感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免疫系统在其发病中可能占重要地位。现就免疫细胞。
关键词 婴幼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免疫机制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Treg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艳丽 李万乐 +2 位作者 熊升华 黄从付 伍根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8、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本院儿科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初次发作喘息患儿为轻症组(A组),合...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8、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本院儿科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初次发作喘息患儿为轻症组(A组),合并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患儿为重症组(B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C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8、IL-4和IL-10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4、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Treg细胞呈现增高趋势,A组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血清TNF-α、IL-8水平较前明显下降,IL-4、IL-10水平较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Th1/Th2平衡的紊乱程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婴幼儿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3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艳 许秀娟 +1 位作者 王伟 邹丽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2-705,共4页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ig)的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3(CXCR3)的表达。方法选取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5例,按有无特异性体质分为特应性组和非特应性组,以同年龄门诊健康体检儿童26例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ig)的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3(CXCR3)的表达。方法选取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5例,按有无特异性体质分为特应性组和非特应性组,以同年龄门诊健康体检儿童26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CXCR3(CD183)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中CXCR3配体Mig的水平。结果特应性组、非特应性组及对照组的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CD183+的表达分别为(16.39±4.13)%、(14.39±3.74)%和(11.17±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CD183+的表达分别为(67.18±10.57)%、(61.44±11.46)%和(51.19±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g水平分别为(99.67±35.77)ng/L、(120.28±32.28)ng/L和(63.90±15.8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g和CXCR3均参与了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过程;CXCR3可能与特应性体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3 特应性体质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剑珲 毕文术 +2 位作者 戴吉成 关秀茹 高强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7期483-484,共2页
目的 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 (简称RSV毛支 )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对 12例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患儿 (毛支组 )和 1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婴幼儿 (对照组 )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单核细胞 (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IFN ... 目的 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 (简称RSV毛支 )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对 12例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患儿 (毛支组 )和 1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婴幼儿 (对照组 )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单核细胞 (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IFN -γ和IL - 4进行检测。结果 毛支组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2 ,0 0 1) ,CD3+T、CD4 +T、CD4 +T/CD8+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毛支组IFN -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IL - 4,IL - 4/IFN -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0 0 1) ,且IFN -γ与IL - 4呈负相关 (r =- 0 81,P <0 0 5 ) ;毛支组中特应征 +患儿与特应征 -比较 ,前者IFN -γ明显降低 (P <0 0 1) ,IL - 4和IL - 4/IFN -γ明显增高 (P <0 0 1,0 0 5 )。结论 RSV毛支急性期存在Th1/Th2 平衡紊乱 ,表现Th2 优势应答 ,与遗传特应征与细胞因子分泌异常有一定关系 ,同时NK和CD8+T细胞在RSV毛支免疫发病机制中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机制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婴幼儿
下载PDF
IL-35及Th2细胞因子水平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廖廷彦 刘柳 王力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2858-2861,2866,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Th2细胞因子水平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9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168例RSV毛支患儿纳入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57例体检健康儿童纳入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肺功能...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Th2细胞因子水平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9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168例RSV毛支患儿纳入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57例体检健康儿童纳入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肺功能、IL-35水平、Th2细胞因子(IL-4、IL-5、IL-13)水平及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Pearson相关法分析CD4+、IL-35与Th2细胞因子水平间的相关性,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RSV毛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每千克体质量功能残气量、CD4+较对照组升高,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呼出的气量/潮气量、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IL-35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4、IL-5、IL-13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CD4+与IL-4、IL-5、IL-13水平呈正相关(P<0.05);IL-35水平与IL-4、IL-5、IL-13水平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35、IL-4、IL-5及IL-13水平均为影响RSV毛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SV毛支患儿IL-35水平异常降低,而IL-4、IL-5及IL-13等Th2细胞因子水平上升,两者呈负相关,均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白细胞介素-35 TH2细胞因子
下载PDF
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与毛细支气管炎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燕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6期2427-2430,共4页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炎症,但其临床表现及转归与一般感染性炎症不同,而是与哮喘有许多相似之处,且病后哮喘发生率高,国内外许多实验证据也显示其与哮喘有内在联系,如在哮喘发作期出现的许多细胞因子...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炎症,但其临床表现及转归与一般感染性炎症不同,而是与哮喘有许多相似之处,且病后哮喘发生率高,国内外许多实验证据也显示其与哮喘有内在联系,如在哮喘发作期出现的许多细胞因子及炎性物质都能在毛支中找到,本文正是以Th1/Th2细胞因子网络为主要切入点,对近年有关毛细支气管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进行综述,并从这一角度揭示毛支与哮喘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伴特应质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点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楼梦颖 于清 +2 位作者 李亚琴 李小燕 卢燕鸣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9期1325-1330,共6页
目的探讨合并有特应质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点及自身的特应质对疾病严重程度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 目的探讨合并有特应质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点及自身的特应质对疾病严重程度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247例。根据有无特应质分为特应质组和非特应质组,同时根据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诊断标准分为RMPP组和普通型支原体肺炎(general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GMPP)组,总结并分析各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特点。结果(1)特应质组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时间、吸氧人数、住院天数高于非特应质组,特应质组中出现重症的人数及胸腔积液的比例高于非特应质组(8.6%v 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特应质组中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非特应质组;在RMPP中,伴特应质者药物治疗时间、氧需求及血清IL-6、IL-8水平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特应质的MPP患儿病情更重,氧需求及治疗时间更长,血清IL-6、IL-8在特应质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提示病情严重度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特应质 细胞因子 儿童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35、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汪廉 孙明月 彭万胜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20-24,共5页
目的 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35及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取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68例(观察组),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组及中重度组,选取同时期非感染患儿2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I... 目的 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35及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取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68例(观察组),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组及中重度组,选取同时期非感染患儿2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IL-35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IL-13、IL-33;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轻度组与中重度组上述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毛细支气管炎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ROC分析上述血清细胞因子对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L-35、IL-10、IL-33水平低,IL-4、IL-13水平高(P均<0.05);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组血清IL-35、IL-10、IL-33水平低,IL-4、IL-13水平高(P均<0.05)。观察组血清IL-35水平与IL-10呈正相关(P<0.05),与IL-4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血清IL-4、IL-10、IL-13、IL-33是毛细支气管炎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均<0.05)。当血清IL-35取10.53 pg/mL时,诊断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ROC下面积(AUC)为0.760,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70.6%;当血清IL-4取7.3 pg/mL时,诊断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AUC为0.827,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73.5%;当血清IL-10取115.38 pg/mL时,诊断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AUC为0.712,灵敏度为44.1%,特异度为97.1%;当血清IL-13取643 pg/mL时,诊断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AUC为0.739,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41.2%;当血清IL-33取22.61 pg/mL时,诊断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AUC为0.635,灵敏度为26.5%,特异度为100.0%。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35、IL-10、IL-33水平降低,IL-4、IL-13水平升高,且中重度患儿较轻度患儿更明显。血清IL-35水平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与IL-4水平呈负相关。Th2类细胞因子是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IL-35及Th2类细胞因子可用于辅助判断毛细支气管炎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5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2类细胞因子 呼吸系统疾病 毛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Nc/Nga小鼠特应性皮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斌 李静 +1 位作者 胡惠清 朱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确定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对小鼠特应性皮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建立Nc/Nga小鼠实验性特应性皮炎模型。30只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TGP治疗),每组10只。实验组连续灌胃... 目的:确定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对小鼠特应性皮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建立Nc/Nga小鼠实验性特应性皮炎模型。30只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TGP治疗),每组10只。实验组连续灌胃用药2周,分别于第8 d、15 d测量各组小鼠背部皮损厚度和皮肤质量,并利用ELISA法分别检测第8 d、15 d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5和IgE的表达。结果:白芍总苷治疗第8 d、15 d,皮损厚度变薄及皮损皮肤质量明显减小(P<0.05),血清细胞因子IL-4、IL-5和IgE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白芍总苷可能通过促进IFN-γ分泌,下调炎症因子IL-4、IL-5水平以及抑制IgE表达从而对小鼠特应性皮炎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特应性皮炎 细胞因子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