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公盘的铸造工艺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忠明 苏荣誉 《文物季刊》 2023年第1期97-110,共14页
晋公盘是一件失去考古背景的春秋中期的晋国珍奇青铜器,具有双附耳,三人形足,内底有五类共十九只可旋转的圆雕动物附件,其中鸟喙能启闭,鳖头上半部能伸缩。本研究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ray CT)分析盘的内部结构,揭示出圆雕动物内的... 晋公盘是一件失去考古背景的春秋中期的晋国珍奇青铜器,具有双附耳,三人形足,内底有五类共十九只可旋转的圆雕动物附件,其中鸟喙能启闭,鳖头上半部能伸缩。本研究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ray CT)分析盘的内部结构,揭示出圆雕动物内的立柱结构分两种,动物体内均设有对应的卯与之配合,构成间隙连接;据CT图像,可以判断人形足与盘体铸焊,附耳铸接,而立柱铸焊连接。这一研究揭示了高级贵族对以特殊工艺铸造玩好器具的偏爱,并在结构和形式及工艺技术上均有所创新。将晋公盘与子仲姜盘的铸造工艺进行比较,不仅反映出二者在设计、制作中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春秋中期铸造技术发生的重要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公盘 X-CT 技术 铸焊 铸接 春秋青铜器
下载PDF
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2015M1发掘简报
2
作者 王京燕 崔俊俊 +4 位作者 郭彪 夏宏茹 李夏廷(绘图) 权美丽(绘图) 秦娟(绘图) 《文物季刊》 2023年第4期3-4,I0001,5-40,共39页
陶寺北墓地位于襄汾县陶寺村北,因盗墓发现,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2015年3~11月,在墓地中部偏西北处发掘春秋中晚期墓葬5座,2座大中型墓葬出土青铜器。本次简报其中的1座大型墓葬2015M1,墓葬资料丰富了晋系青铜器的内容,对研究晋... 陶寺北墓地位于襄汾县陶寺村北,因盗墓发现,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2015年3~11月,在墓地中部偏西北处发掘春秋中晚期墓葬5座,2座大中型墓葬出土青铜器。本次简报其中的1座大型墓葬2015M1,墓葬资料丰富了晋系青铜器的内容,对研究晋楚两国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北墓地 春秋晚期 青铜器
下载PDF
2022年山西闻喜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M4、M5发掘简报
3
作者 荆泽健 田建文 +4 位作者 王金平 陈海波 刘泽鹏(绘图) 王涛(摄影) 解宙鹏(摄影) 《文物季刊》 2023年第4期41-68,共28页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位于山西省闻喜县桐城镇,2022年对上郭古城北城墙及城内开展考古工作,发掘了6座墓葬,其中M4和M5两墓并列,间距2米,为夫妻异穴合葬墓。两墓出土器物丰富,有铜礼器、玉石器、陶器等,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为研究这一时...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位于山西省闻喜县桐城镇,2022年对上郭古城北城墙及城内开展考古工作,发掘了6座墓葬,其中M4和M5两墓并列,间距2米,为夫妻异穴合葬墓。两墓出土器物丰富,有铜礼器、玉石器、陶器等,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为研究这一时期晋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 铜器墓 春秋晚期
下载PDF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Chinese Ancient Bronzes
4
作者 LIAO Lingmin PAN Chunxu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13年第3期226-232,共7页
The typical morphology of alloy lead(Pb) in ancient bronzes made in the Spring-Autumn Warring States Period(770 B.C.-221 B.C.),China,was examined by us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techniques.We propose that the main p... The typical morphology of alloy lead(Pb) in ancient bronzes made in the Spring-Autumn Warring States Period(770 B.C.-221 B.C.),China,was examined by us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techniques.We propose that the main purposes for adding metallic Pb in a large quantity into ancient bronzes,such as arrows and ritual vessel-Ding,were for increasing weight and economical reasons.In order to promote adding efficiency and improve casting quality for getting homogenously distributed Pb particles in the bronzes,a process through inserting Pb rod into the mold is supposed to be used during casting,which provided a process for preventing Pb sinkage.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observations from the fracture surface of the bronzes revealed that the Pb particle possessed a "hollow-cored bubble" structure,which was formed due to absorbing casting gases during solidification and therefore indirectly eliminated the casting porosity and loos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ient bronze spring-autumn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China casting microstructur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原文传递
春秋时期秦青铜器微量元素的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 被引量:9
5
作者 凌雪 贾腊江 +4 位作者 柳小明 金普军 杨小刚 袁洪林 赵丛苍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4,共7页
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甘肃礼县、陕西陇县、宝鸡、凤翔出土的春秋时期秦青铜器中微量元素.研究发现:青铜器物不同组成部分所用原料是相同的,同一器物本体和补块使用了同样的原料.因子分析显示礼县、陇县、宝鸡和凤翔四个地区秦... 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甘肃礼县、陕西陇县、宝鸡、凤翔出土的春秋时期秦青铜器中微量元素.研究发现:青铜器物不同组成部分所用原料是相同的,同一器物本体和补块使用了同样的原料.因子分析显示礼县、陇县、宝鸡和凤翔四个地区秦青铜器中的微量元素组成无显著差异,说明秦人可能已经拥有独立的矿冶和青铜制造业,而且有着比较稳定的矿料来源.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具有的特点,为测试青铜器残存基体中的微量元素提供了非常好的测试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春秋时期秦人历史文化研究的内容,也为研究文物微区的微量元素组成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秦青铜器 微量元素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美金”与“恶金”的考古学阐释 被引量:7
6
作者 白云翔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美金"、"恶金"二词,出自《国语》等先秦古籍。不少历史学家认为,用以铸造兵器的"美金"是指青铜,用以制造农耕具的"恶金"是指铁,并以此论证春秋时期的冶铁和铁器发展水平。然而,考古发现和研... "美金"、"恶金"二词,出自《国语》等先秦古籍。不少历史学家认为,用以铸造兵器的"美金"是指青铜,用以制造农耕具的"恶金"是指铁,并以此论证春秋时期的冶铁和铁器发展水平。然而,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春秋时期,兵器不仅用青铜铸造,而且同样用铁制作;铁被用于农耕具的制作,青铜同样也用于农耕具的铸造;春秋铁器中大量是贵族用品或发现于贵族墓葬,当时的人们对青铜和铁并不存在美与恶的认识和区分。鉴于当时人工冶铁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社会生活中大量使用的金属仍然主要是青铜,可以认为,"美金"和"恶金"都是指青铜,"美金"是优质青铜,"恶金"是劣质粗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美金 恶金 青铜
下载PDF
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发掘出土铜铁器的分析及其年代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晓岑 闵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8,F0002,共10页
为研究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铜铁器的制作技术及其年代,本文对第3次发掘出土的17件铜器和3件铁器进行了成分分析,部分器物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海门口遗址出土铜器的合金元素有铜、锡、铅、锑、砷等多种成分,当时已有较多的... 为研究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铜铁器的制作技术及其年代,本文对第3次发掘出土的17件铜器和3件铁器进行了成分分析,部分器物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海门口遗址出土铜器的合金元素有铜、锡、铅、锑、砷等多种成分,当时已有较多的合金配比知识,加工方式多样化,处于较为成熟的青铜时代。2件铁器出土于第6层,1件铁器出土于第5层,出土于第6层的1件铁器进行了金相观察,为人工冶炼的块炼铁,是铁器时代的产物。剑川海门口出土的铜器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出土的铜器也有密切的联系,结合碳十四数据,本文初步推断剑川海门口第3次发掘出土铜铁器的年代应处于春秋到战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川海门口 铜器 铁器 春秋到战国时期
下载PDF
齐金文考释二则 被引量:2
8
作者 袁金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6,共4页
一、国差(缶詹)铭“造” 春秋时齐器国差(缶詹)(《集成》10361)铭云:“工师 铸西 (墉)宝(缶詹)四秉,用实旨酒。”
关键词 春秋 齐金文 造庄
下载PDF
“子孙永宝用”:商周青铜铭文不朽之思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彦辉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共3页
商周青铜铭文是研究商周社会思想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蕴含着时人对不朽观念的认识和理解。铭文中经常出现的固定用语"子孙永宝用",表明商周社会不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春秋时代出现的"三不朽"思... 商周青铜铭文是研究商周社会思想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蕴含着时人对不朽观念的认识和理解。铭文中经常出现的固定用语"子孙永宝用",表明商周社会不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春秋时代出现的"三不朽"思想为不朽的含义做了明确的界定,商周社会人们用自己的行为实践着不朽,把不朽作为个体超越生命的永恒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铭文 不朽 春秋时代
下载PDF
西周金文字频特点成因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志基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90,共11页
文章立足于西周金文字频研究的既有成果,分别统计了西周、春秋金文的字频,并完成了对其分布状况的断代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西周字频高低端集中的原因分析:字频高端集中与铭文程式、嘏辞、义项数量及是否记录基本词等因素相关,而其中... 文章立足于西周金文字频研究的既有成果,分别统计了西周、春秋金文的字频,并完成了对其分布状况的断代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西周字频高低端集中的原因分析:字频高端集中与铭文程式、嘏辞、义项数量及是否记录基本词等因素相关,而其中以涉及青铜器铭文文献特点者为主导因素;低端集中首先与专名类用法字相联系,此外,又与文献用字数量的限制和文献内容对文字单位的选择性限制,乃至相关字的特定断代用法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金文 春秋金文 字频
下载PDF
青铜文物研究中CT成像的几个作用
11
作者 万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143,共5页
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测与成像分析后发现:陈璋圆壶的组成构件有26个,而非最初考古报告表述的19个,分三个部分合成;吴王僚剑的剑体腐蚀严重,剑上铭文为铸造而并非后刻;春秋青铜盘修复前的状态清晰可见。由此说明,CT技术在研究古代... 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测与成像分析后发现:陈璋圆壶的组成构件有26个,而非最初考古报告表述的19个,分三个部分合成;吴王僚剑的剑体腐蚀严重,剑上铭文为铸造而并非后刻;春秋青铜盘修复前的状态清晰可见。由此说明,CT技术在研究古代青铜器铸造工艺、鉴定青铜器真伪、检验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等三个方面能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文物 CT成像 陈璋圆壶 吴王僚剑 春秋青铜盘
下载PDF
春秋金文用字研究
12
作者 杨秀恩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9-21,26,共4页
对春秋金文用字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集中反映已有的用字资料和用字规律,对全面认识春秋金文的阶段性特征,进而理清汉字字形字用的发展轨迹,为正确描写汉字发展史提供依据有重要意义。春秋金文用字问题表现为字形与表义功能的关系问题... 对春秋金文用字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集中反映已有的用字资料和用字规律,对全面认识春秋金文的阶段性特征,进而理清汉字字形字用的发展轨迹,为正确描写汉字发展史提供依据有重要意义。春秋金文用字问题表现为字形与表义功能的关系问题,就现有认识,有异写字、异构字、据音借用字、同源通用字和同形字五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金文 用字
下载PDF
湖北郧县新出唐国铜器铭文考释 被引量:27
13
作者 黄旭初 黄凤春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5,共7页
本文对2001年湖北省郧县五峰乡肖家河村出土的一批春秋青铜器上的铭文进行了考释。文中讨论了器名并提出御器说,同时兼及楚唐和楚麇关系。
关键词 湖北 郧县 唐国铜器 铭文考释 春秋时期
下载PDF
孙家南头秦国春秋铜器墓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亚岐 刘爽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91,共11页
孙家南头秦墓从布局上看不在秦都雍城国人墓葬之列,而可能隶属于秦国早期城邑——"汧渭之会"时期的族属墓地。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关系,以及随葬铜器墓中有陶器共出的现象,为多年一直沿用传统且各自独立的铜器与陶器分期标尺... 孙家南头秦墓从布局上看不在秦都雍城国人墓葬之列,而可能隶属于秦国早期城邑——"汧渭之会"时期的族属墓地。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关系,以及随葬铜器墓中有陶器共出的现象,为多年一直沿用传统且各自独立的铜器与陶器分期标尺提供了相互比照的实物资料。若将该墓地与其周边同类、同期墓葬比较,二者虽有共性,但自身特征也较为明显,体现早期秦国多元文化特征及其复杂群体之间相互融合的历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家南头 凤翔春秋秦墓 铜器 铜陶共出 汧渭之会
下载PDF
春秋时期采邑炼铜业和铸铜业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大鸣 《大连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9-21,共3页
近年来在今山东曲阜、湖北钟祥等地相继发现了春秋时期的炼铜、铸铜遗址。根据古代文献以及前人的研究,可初步认定在春秋时,某些卿大夫的采邑与这些遗址的所在地可能位于同一区域内,那么由此可推断春秋时期这些采邑中可能存在着炼铜业... 近年来在今山东曲阜、湖北钟祥等地相继发现了春秋时期的炼铜、铸铜遗址。根据古代文献以及前人的研究,可初步认定在春秋时,某些卿大夫的采邑与这些遗址的所在地可能位于同一区域内,那么由此可推断春秋时期这些采邑中可能存在着炼铜业或铸铜业。这有助于扩大对春秋时期采邑经济的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采邑 炼铜 铸铜
下载PDF
春秋金文量词考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2期39-42,共4页
在对出土古文字的研究中,历来都是文字字形的研究重于相应词汇的研究。基于《春秋金文语料数据库》,在对现有春秋金文(可识部分)进行穷尽性的调查之后,离析出其中的量词,就其使用状况加以全面观照,并进行分类分析,归纳出其语法功能与语... 在对出土古文字的研究中,历来都是文字字形的研究重于相应词汇的研究。基于《春秋金文语料数据库》,在对现有春秋金文(可识部分)进行穷尽性的调查之后,离析出其中的量词,就其使用状况加以全面观照,并进行分类分析,归纳出其语法功能与语义特征,以显示量词这一词类在春秋时期的发展脉络,以及在先秦出土文字词汇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金文 量词 语法功能 语义特征
下载PDF
再议夏饷铺鄂国族姓、时代问题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芬甜 《出土文献》 CSSCI 2022年第2期59-72,155,共15页
夏饷铺鄂国过去被认为是西周晚期叛乱的姞姓鄂国后裔。本文首先从“媵器返回作器者墓地”这一独特现象出发,论证夏饷铺鄂国是重新分封的姬姓诸侯。其次,通过回顾三门峡虢国墓地的断代争议这一学术史问题,并细致检讨夏饷铺鄂国墓地M5、M... 夏饷铺鄂国过去被认为是西周晚期叛乱的姞姓鄂国后裔。本文首先从“媵器返回作器者墓地”这一独特现象出发,论证夏饷铺鄂国是重新分封的姬姓诸侯。其次,通过回顾三门峡虢国墓地的断代争议这一学术史问题,并细致检讨夏饷铺鄂国墓地M5、M6及相关墓葬出土材料,论证夏饷铺鄂国分封于春秋早期而非西周晚期。总之,夏饷铺鄂国是一个分封在春秋早期的姬姓鄂国,从始封到亡国前后延续了不到一个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饷铺鄂国 媵器 春秋早期 三门峡虢国
下载PDF
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2016M1发掘简报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京燕 崔俊俊 +4 位作者 郭彪 曹喜平 夏宏茹 李夏廷(绘图) 权美丽(绘图) 《文物季刊》 2022年第1期31-32,I0002,33-59,共30页
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陶寺村北,2014年因盗墓发现。初步探明墓葬1283座,墓地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14~2018年共发掘春秋时期墓葬254座,2016M1是一座大型贵族墓葬,出土青铜礼乐器3... 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陶寺村北,2014年因盗墓发现。初步探明墓葬1283座,墓地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14~2018年共发掘春秋时期墓葬254座,2016M1是一座大型贵族墓葬,出土青铜礼乐器33件,墓主人是位孕妇。陶寺北两周墓地的发现为探讨晋国两周之际北部疆域提供了有益线索,是填充构筑晋国史的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北两周墓地 春秋晚期 孕妇 青铜器
下载PDF
寿县西圈发现的墓葬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钟云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1,共6页
寿春城遗址西部清理的3座墓葬,从建造规模及随葬的铜饰件、车马器、铜剑来看,均为中型墓葬,年代可能为春秋晚期,该墓地很可能是历史上的蔡国故地。
关键词 寿县 西圈 铜剑 春秋晚期
下载PDF
中国甘肃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镀锡青铜板带錾刻纹饰制作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敏 李延祥 马清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74,共10页
在传统意义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西方文明其实已经接触和交流,这从大量出土文物中得到了印证。中国西北地区是传统丝绸之路的早期孕育之地,因此,研究此地区出土文物以及他们所携带和涵盖的文化因素,对在"一带一路&qu... 在传统意义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西方文明其实已经接触和交流,这从大量出土文物中得到了印证。中国西北地区是传统丝绸之路的早期孕育之地,因此,研究此地区出土文物以及他们所携带和涵盖的文化因素,对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促进文物保护与当代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在中国西北地区出土一批春秋战国时期刻纹镀锡青铜板带,其板体轻薄,在变化丰富的几何形纹饰之上施以镀锡层,形成银白色表面。为探讨出土镀锡青铜板带纹饰制作技术,本工作利用三维视频显微镜观察三件甘肃天水地区采集镀锡青铜板带表面纹饰后发现,板带表面纹饰由四种饰线组合而成。其中一件具有典型性纹饰板带样品的金相组织显示,板带基体主要为铸态组织,在靠近短直线、长直线、曲线三种饰线下方金相组织显示有明显的加工退火痕迹,而宽凹槽饰线下方的基体为铸态组织。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宽凹槽纹饰表面微痕观察测试后,判定镀锡青铜板带表面短直线、长直线、曲线三种饰线为錾制,錾制工具为V形刃口錾刀,而宽凹槽饰线为刻制,刻制工具则为砣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镀锡青铜器 錾刻 砣轮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