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勃鲁盖尔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2
1
作者 曹生龙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8-52,共5页
勃鲁盖尔一生以农民为描绘对象 ,故以“农民勃鲁盖尔”而知名 ,他是油画家、版画家 ,画师辈出的勃鲁盖尔家族奠基人。其画构图独特 ,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多数作品源于《圣经》和尼德兰谚语 ,以一个悲观主义者对人类进行讽刺和揭露 ;其... 勃鲁盖尔一生以农民为描绘对象 ,故以“农民勃鲁盖尔”而知名 ,他是油画家、版画家 ,画师辈出的勃鲁盖尔家族奠基人。其画构图独特 ,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多数作品源于《圣经》和尼德兰谚语 ,以一个悲观主义者对人类进行讽刺和揭露 ;其作品在传统题材表层之下 ,既有表面意义 ,又有其深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鲁盖尔 农民 艺术 讽刺
下载PDF
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游戏的特点及启示——以勃鲁盖尔的《儿童之戏》为样本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学而 《美育学刊》 2019年第6期98-105,共8页
勃鲁盖尔在《儿童之戏》中对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社会形态下的儿童游戏进行了敏锐观察和细致刻画,预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将成为欧洲社会儿童关怀的起点。通过对《儿童之戏》进行图像研究,识别并分析其中的儿童游戏和玩具,总结出文艺复兴时期... 勃鲁盖尔在《儿童之戏》中对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社会形态下的儿童游戏进行了敏锐观察和细致刻画,预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将成为欧洲社会儿童关怀的起点。通过对《儿童之戏》进行图像研究,识别并分析其中的儿童游戏和玩具,总结出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游戏具有四个特征:其一,儿童在自由、自主的状态下开展游戏,不受成人干预;其二,游戏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运动类游戏、非运动类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其三,儿童玩具自然、拙朴,取材大多来自自然物或日常生活用品,如木桶、铁箍、树枝等;其四,性别分化的游戏类型渗透了儿童早期性别教育。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游戏为现代儿童教育带来四点启示:第一,降低成人对儿童游戏的干预,还儿童以游戏的自由;第二,丰富儿童游戏的内容,促进儿童综合发展;第三,以自然天成的低结构儿童玩具代替过度设计的高结构儿童玩具,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在儿童游戏中注入适宜的性别教育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儿童游戏 老彼得·勃鲁盖尔 《儿童之戏》
下载PDF
勃鲁盖尔《儿童游戏》中的儿童观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陆石彦 方明生 《现代教育论丛》 2023年第3期55-63,共9页
16世纪中期尼德兰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的风俗画《儿童游戏》描绘了世俗“儿童”游戏的场面,蕴藏着那个时代的儿童观。通过图像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画家对儿童活泼好动特质的发掘,对儿童活动自主性的肯定,以及将儿童从成人... 16世纪中期尼德兰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的风俗画《儿童游戏》描绘了世俗“儿童”游戏的场面,蕴藏着那个时代的儿童观。通过图像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画家对儿童活泼好动特质的发掘,对儿童活动自主性的肯定,以及将儿童从成人生活中分离出来并给予人文关怀的思想。画家的创作主要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与尼德兰艺术现实主义传统的影响。《儿童游戏》中的儿童观对当今儿童学和教育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是否定了阿利埃斯提出的17世纪前的欧洲没有“儿童”概念的观点,为揭示现代儿童观的起点提供证据;二是儿童游戏体现的文化精神有助于发现儿童观演变的一般趋势;三是在传统游戏逐渐消亡的今天,画家洞察世俗生活世界的人文精神和对人类世界走向的思索与忧虑,给教育者发出了警示,对认识当今儿童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彼得·勃鲁盖尔 《儿童游戏》 儿童 文艺复兴
下载PDF
三重空间的对话——贝艾特·福瑞歌剧《紫色的雪》创作研究
4
作者 刘思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64,共15页
贝艾特·福瑞(Beat Furrer,1954-)是奥地利当代著名作曲家,其创作取得了瞩目成就,歌剧《法玛》(Fama)2006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2014年获“奥地利国家大奖”,2018年获“恩斯特·冯·西门子音乐大奖”,2019年他的第... 贝艾特·福瑞(Beat Furrer,1954-)是奥地利当代著名作曲家,其创作取得了瞩目成就,歌剧《法玛》(Fama)2006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2014年获“奥地利国家大奖”,2018年获“恩斯特·冯·西门子音乐大奖”,2019年他的第八部歌剧《紫色的雪》(Violetter Schnee)在德国柏林国家歌剧院一经首演,即获得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对这部歌剧中的三重空间观念、三重空间的对话进行详细分析,展现作曲家的创作路径,以及在这部歌剧创作过程中对自我的创新与突破,以期对欧洲现代歌剧研究和国内歌剧的创作带来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艾特·福瑞 《紫色的雪》 三重空间 哀伤的七个阶段 彼得·勃鲁盖尔 《雪中猎人》 卢克莱修 《物性论》
原文传递
马克斯·德沃夏克对勃鲁盖尔绘画中的“风俗”与“精神”的分析
5
作者 毕聪正 《理论界》 2021年第2期83-89,共7页
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一直被视为是风俗画和乡村题材的大师,但德沃夏克认为勃鲁盖尔的作品中蕴含着更加深刻的意味,它与同时代意大利艺术之间的区别,不仅在于不同绘画体裁在形式与技巧上的差异,而且在于作品中深层精神意... 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一直被视为是风俗画和乡村题材的大师,但德沃夏克认为勃鲁盖尔的作品中蕴含着更加深刻的意味,它与同时代意大利艺术之间的区别,不仅在于不同绘画体裁在形式与技巧上的差异,而且在于作品中深层精神意蕴的根本性不同。本文以德沃夏克对勃鲁盖尔阐释为线索,专注于德沃夏克对勃鲁盖尔绘画中"风俗"及其深层精神向度的发掘,并试图指出德沃夏克对勃鲁盖尔的阐释,本身表明了他们二人都置身于一个不断发展而又一以贯之的精神传统之下,并且都面对着逐渐严峻却又一脉相承的现代境况与现代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勃鲁盖尔 风俗 精神 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