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unhes极性期以来地球磁场相对强度变化研究
1
作者 杨小强 李华梅 张澄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8-82,共5页
从沉积物中提取连续、高分辨的地球磁场相对强度记录 ,是地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它不仅对探索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也是校正一些宇宙成因核素输入量的参考标准。近几年来 ,“相对强度地层学”或“相对强度年代学”... 从沉积物中提取连续、高分辨的地球磁场相对强度记录 ,是地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它不仅对探索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也是校正一些宇宙成因核素输入量的参考标准。近几年来 ,“相对强度地层学”或“相对强度年代学”的概念逐渐兴起 ,地球磁场相对强度在全球对比方面的意义日益受到重视 ,尤其是对缺乏氧同位素年代学控制的沉积物。在介绍相对强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主要较系统的回顾了Brunhes极性期以来相对强度研究的一些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磁场强度 相对强度年代学 全球对比 brunhes极性期
下载PDF
“中布容事件”时南极底层流在马里亚纳海沟南部的沉积记录
2
作者 陈亮 刘紫荆 +1 位作者 殷征欣 唐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2-1010,共9页
对马里亚纳海沟南部的柱状样品进行了涂片粒度、岩心扫描(XRF)、古地磁及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古地磁分析结果表明,该柱底部507 cm处发生了倒转事件(B/M界限),表明该柱至少记录了78万年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通过对古地磁相对强度及倾角... 对马里亚纳海沟南部的柱状样品进行了涂片粒度、岩心扫描(XRF)、古地磁及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古地磁分析结果表明,该柱底部507 cm处发生了倒转事件(B/M界限),表明该柱至少记录了78万年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通过对古地磁相对强度及倾角长期变化分析建立了该柱布容时期以来年代框架。涂片粒度分析及XRF扫描结果均显示,该柱样沉积物类型自底部到顶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底部以代表陆源输入的远洋黏土为主,上部以代表生源作用的硅质软泥为主,分析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布容事件(MBE)时南极底层水(AABW)对该区域的影响。结合沉积物类型、磁化率各向异性及古地磁年代学分析,认为中布容事件对该柱样所在区域的影响始于约553 ka,南极底层流开始影响该区域,沉积物类型由陆源向生源转变;到约417 ka时,沉积物类型主要成分已完成由陆源向生源转变,之后,南极底层流进一步增强;到约336 ka时,沉积物类型几乎全由硅质软泥主导,且之后不再发生较大变化,表明MBE对该区域影响的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布容事件 南极底层流 马里亚纳海沟南部 深海沉积
下载PDF
松山-布容地磁极性倒转在黄土高原东南缘记录的可靠性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喜生 杨振宇 +2 位作者 R.Lφvlie 裴军令 孙知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3-971,共9页
中国黄土的剩磁获得机理和Lock-in深度问题是目前黄土古地磁研究的焦点和核心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黄土时间标尺的精确度和海陆古气候对比的可靠性。文章以黄土高原东南缘三门峡曹村剖面获得的高分辨率古地磁极性界线作为年代控制点,... 中国黄土的剩磁获得机理和Lock-in深度问题是目前黄土古地磁研究的焦点和核心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黄土时间标尺的精确度和海陆古气候对比的可靠性。文章以黄土高原东南缘三门峡曹村剖面获得的高分辨率古地磁极性界线作为年代控制点,通过黄土-古土壤序列1.1Ma以来的磁气候记录与近年来中、高纬度大西洋ODP/DSDP钻孔中获得的具有高分辨率古地磁年代约束的深海氧同位素记录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提出与传统的海陆对比不同的基于古地磁界线的海陆对比方案:松山/布容地磁极性转换界线记录在曹村剖面S8的顶部,可对应深海沉积的MIS19,而不是前人认为的MIS21。黄土高原不同地区记录东亚冬、夏季风的差异性和变化性可能是全球具同时性的松山/布容地磁极性转换在黄土高原不同地区产出层位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而基于Lock-in模型的天文年代标尺则可能高估了黄土/古土壤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极性转换 海陆对比 Lock—in效应 古气候替代性指标
下载PDF
我国极端干旱区边缘阿羌砂尘堆积剖面的地质时代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保生 李森 +5 位作者 王跃 董光荣 靳鹤龄 阎满存 高全洲 王贵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3-92,共10页
根据对昆仑山北麓阿羌地区第四纪风成砂尘沉积物的调查、地层对比和107组古地磁标本(321块样品)的测定结果认为,阿羌地层剖面记录了Brunhes时以来我国极端干旱区最完整的风成砂尘堆积序列;剖面中间冰期形成的生草层1PE和细粒风尘堆积29... 根据对昆仑山北麓阿羌地区第四纪风成砂尘沉积物的调查、地层对比和107组古地磁标本(321块样品)的测定结果认为,阿羌地层剖面记录了Brunhes时以来我国极端干旱区最完整的风成砂尘堆积序列;剖面中间冰期形成的生草层1PE和细粒风尘堆积29FGL、31FGL、33FGL、35FGL、37FGL、39FGL、42FGL在形成的地质时代上可依次与黄土高原古土壤S_0、S_1、S_2、S_3、S_4、S_5、S_6、S_7进行对比,而与1PE和细粒风尘堆积29FGL、……、42FGL互为叠覆的冰期气候形成的风成极细砂和粗粒风尘堆积则可与黄土高原黄土L_1、……、L_8进行对比。此外,在阿羌剖面砂尘堆积底部42FGL层中发现有0.7 Ma B P前的宇宙尘埃物质,这对于该地风成砂尘下限年代的确定、研究极端干旱区气候的发展历史和晚新生代地外灾变事件的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风成砂尘 沉积物 地层 地质时代 干旱区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井儿洼剖面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邱维理 刘椿 李容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7-142,共6页
泥河湾盆地井儿洼剖面古地磁测年结果全部为正向极性 ,剖面顶面下 3.0 8m处白垩质粘土层铀系不平衡法测年结果为 (50 6 0 0± 6 70 0 )aBP ,据此确定其磁性地层学时代为布容正向极性时 .剖面底部未出露B/M界限 ,说明地层时代晚于 78... 泥河湾盆地井儿洼剖面古地磁测年结果全部为正向极性 ,剖面顶面下 3.0 8m处白垩质粘土层铀系不平衡法测年结果为 (50 6 0 0± 6 70 0 )aBP ,据此确定其磁性地层学时代为布容正向极性时 .剖面底部未出露B/M界限 ,说明地层时代晚于 78万aBP .依据磁性地层学特征 ,井儿洼剖面可与虎头梁剖面对比 ,并能与红崖南沟、大道坡、郝家台等剖面的上部或顶部对比 ,属泥河湾组Ⅲ段 .井儿洼、虎头梁剖面下部的石膏沉积晚于红崖、铺路等剖面下部的石膏沉积 ,它们分属不同的石膏沉积旋回 .井儿洼剖面出露的湖相地层记录了古湖的消亡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井儿洼剖面 磁性地层学 布容正向极性时 古地磁极性 正向磁化
下载PDF
西菲律宾海780ka以来气候变化的岩石磁学记录:基于地磁场相对强度指示的年龄框架 被引量:14
6
作者 葛淑兰 石学法 +1 位作者 杨刚 吴永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0-1052,共13页
文章对取自西菲律宾海本哈姆高原东部的两个钻孔岩芯进行了岩石磁学和古地磁研究,两个岩芯长度近4m,水深均超过5000m。在岩芯146底部出现了磁倾角倒转和相对磁偏角偏移,被认为是布容-松山极性转换(780ka);而岩芯89中没有发现磁倾角倒转... 文章对取自西菲律宾海本哈姆高原东部的两个钻孔岩芯进行了岩石磁学和古地磁研究,两个岩芯长度近4m,水深均超过5000m。在岩芯146底部出现了磁倾角倒转和相对磁偏角偏移,被认为是布容-松山极性转换(780ka);而岩芯89中没有发现磁倾角倒转和磁偏角偏移,表明其底部年龄比780ka年轻。岩石磁学结果表明沉积物的磁学特征符合磁性"均一性"条件:即主要载磁矿物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磁性矿物粒度在假单畴-单畴范围内,并且磁性矿物含量变化不超过10倍;据此构建了地磁场相对强度(RPI)的3个指标NRM/κ,NRM/ARM和NRM/SIRM。综合古地磁和地磁场相对强度与Sint800的对比结果,我们得到了两个岩芯的深度-年龄对比,在此基础上获得的岩石磁学记录表明,岩芯记录了Brunhes期以来的气候演化:冰期时,磁性矿物的粒度变粗,细粒磁性矿物含量降低;反之,间冰期时磁性矿物的粒度变细,细粒磁性矿物含量增加,与南海ODP1143孔记录的氧同位素具有一致的变化,这反映了间冰期时加强的化学风化对源区物质的影响而不是海面升降造成的沉积分选。而且,在间冰期时磁学参数反映的粒度大小亚峰谷值与氧同位素的亚峰谷值一一对应,表明间冰期沉积过程能反映气候的细微变化。这种磁学参数对气候的响应也出现在南海钻孔中,表明该特征至少是东亚海域沉积物的共同规律。对细粒磁性矿物比较敏感的ARM显示了与磁学粒度参数相似的变化,在间冰期为高值,冰期为低值,而对粗颗粒更敏感的κ和SIRM则缺乏这种与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对应关系。与此同时,S-ratio变化不大并且缺乏与亚洲风尘记录的对应关系,表明自从780ka以来沉积区的低矫顽力磁性矿物一直是主要磁性载体,并且暗示物质来源应以来自陆地的悬浮体为主,而非风尘。研究区内自西向东降低的沉积速率表明了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是西部的吕宋岛和东亚大陆。400kaB.P.前后,磁学参数出现转折,粒度由逐渐变粗到稳定,磁性矿物含量降低以及变化幅度增加;同时,碳酸盐含量的变化也相应降低,反映了全球海区出现的碳酸盐溶解加剧即中布容事件。磁性矿物含量和粒度与冰期-间冰期的同步变化反证了地磁场相对强度指示年龄的正确性,同时岩石磁学参数对稳定氧同位素和碳酸盐含量的响应也揭示了岩石磁学方法是进行古气候和古海洋研究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菲律宾海 岩石磁学 地磁场相对强度指示的年龄 气候演变 中布容事件
下载PDF
安比拉事件在中国存在的证据 被引量:4
7
作者 葛同明 樊利民 刘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81-389,共9页
黄土地层、珠江口盆地第四纪地层以及雷州半岛英利火山岩的古地磁学研究表明,布容极性时出现有反极性地磁场。英利火山岩的K—Ar同位素年代测定值为0.58±0.13Ma。据气候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资料确定,黄土地层和珠江口盆地第四纪地... 黄土地层、珠江口盆地第四纪地层以及雷州半岛英利火山岩的古地磁学研究表明,布容极性时出现有反极性地磁场。英利火山岩的K—Ar同位素年代测定值为0.58±0.13Ma。据气候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资料确定,黄土地层和珠江口盆地第四纪地层的反极性层段的年代分别为0.45Ma和0.47—0.48Ma。这些反极性层段的年代相当于安比拉事件的年代。从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地层揭示的这一事件证实了安比拉事件为全球性极性倒转,并非极性漂移。安比拉事件的确定将为中、晚更新世地层的划分提供磁极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容极性时 安比拉事件 地磁学
下载PDF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晚第四纪颗石藻属种变化及对环境演化的响应 被引量:2
8
作者 梁丹 刘传联 苏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5-121,共7页
对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KX97321-2站位380ka以来的颗石藻化石进行了属种鉴定及百分含量分析。结果显示,380ka以来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升高,对应营养跃层加深,初级生产力降低,Gephyrocapsa spp.的百分含量降低;在中布容期,Gephyr... 对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KX97321-2站位380ka以来的颗石藻化石进行了属种鉴定及百分含量分析。结果显示,380ka以来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升高,对应营养跃层加深,初级生产力降低,Gephyrocapsa spp.的百分含量降低;在中布容期,Gephyrocapsa caribbeanica是优势种,是对中布容期特殊的环境条件适应演化的结果;对380ka以来F.profunda换算的初级生产力进行频谱分析,发现有100ka周期和30ka周期,而分段分析发现,0~80ka和320~380ka 2万年周期明显,中间80~320ka 4万年周期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石藻 晚第四纪 中布容期 西太平洋暖池
下载PDF
南海南部中布容期颗石藻化石记录及其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俞文晔 刘传联 苏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90,共6页
对南海南部ODP1143站750ka以来的颗石藻化石进行了属种鉴定及百分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在480~260ka的中布容期,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降低,而Gephyrocapsa caribbeanica等桥石类繁盛。同时,这一时期的海水结构发生改变,营养跃层... 对南海南部ODP1143站750ka以来的颗石藻化石进行了属种鉴定及百分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在480~260ka的中布容期,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降低,而Gephyrocapsa caribbeanica等桥石类繁盛。同时,这一时期的海水结构发生改变,营养跃层变浅,海水表层生产力增加。研究发现,中布容时期为地球偏心率低值时期;而偏心率值最小时,最适宜颗石藻生长。因此,可以推测这一时期颗石藻群落发生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球偏心率的影响。同时,中布容期大洋碳储库发生重大变化,也可能与偏心率引起的大洋浮游植物群落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石藻 中布容期 南海南部
下载PDF
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石霞 裴树文 邓成龙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6-453,共18页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研究的发展,我们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材料和数据。尽管个别遗址的年代、文化性质和化石人类分析及鉴定仍有争议,但如此长时间的积累依然为构建序列性认识和思考提供了基础。目前的研究多集...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研究的发展,我们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材料和数据。尽管个别遗址的年代、文化性质和化石人类分析及鉴定仍有争议,但如此长时间的积累依然为构建序列性认识和思考提供了基础。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遗址或者区域的古人类化石、石器打制技术和气候环境背景的个案分析,对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尚缺乏系统探讨。本文选取过去百万年里地球气候冰期-间冰期旋回经历的两次显著转型事件: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和中布容事件作为时间节点,讨论伴随气候转型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秦岭及周边地区和中国南方地区出现的早期古人类演化特征的变化。具体从遗址分布、石器技术变化、早期人类化石特征等方面入手,尝试构建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 中布容事件 人类化石 石器技术
下载PDF
许家窑泥河湾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苏朴 Lovlie Reidar +1 位作者 樊行昭 赵增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3-231,共9页
对许家窑泥河湾组两个平行剖面的高分辨率古地磁研究结果发现,在剖面的中下 部存在厚度约 10m(未见底)的巨厚负向极性带.根据正负极性带的相对位置及组合关系并 结合剖面附近相关层位火山豆的K-Ar绝对年龄值进行分析认为,... 对许家窑泥河湾组两个平行剖面的高分辨率古地磁研究结果发现,在剖面的中下 部存在厚度约 10m(未见底)的巨厚负向极性带.根据正负极性带的相对位置及组合关系并 结合剖面附近相关层位火山豆的K-Ar绝对年龄值进行分析认为,该负向极性带应为松山反 向极性时带.此结果否认了作者关于在遗址剖面底部存在Blake反向极性偏移的结论.由此 推断,分布在许家窑一带的泥河湾组年代应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组 高分辨率 古地磁 磁性地层学
下载PDF
Ge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Presence of the Emperor Event in China 被引量:2
12
作者 Ge Tongming, Fan Limin and Liu Jian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Ministry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a, Guangzho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The presence of the reversals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within the Brunhes is indicated by paleomagnetic stuides on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Leizhou Peninsula, loess strata and Quaternary marine sediments in the ... The presence of the reversals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within the Brunhes is indicated by paleomagnetic stuides on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Leizhou Peninsula, loess strata and Quaternary marine sediments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in China. These regional reversals occured at 0.58±0.13 Ma, 0.45 Ma and 0.47—0.48 Ma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K-Ar isotopic dating and climatostratigraphic and biostratigraphic analyses. The reversals equivalent to the Emperor Event is suggested.The reversals revealed in different regions with various lithologic characters in China prove that the Emperor Event is a global reversal event rather than a geomagnetic excursion, and its confirmation will permit a precise definition of the Middle/Late Pleistocene bound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nhes polarity reversal Emperor Event
下载PDF
Spratlies Archipelago as the Australasian Tektite Impact Crater, Details of Formation &Richard Muller’s Dust Cloud Explanation for the Mid-Pleistocene Ice Age Cycle Transition 被引量:2
13
作者 Hermann G. W. Burchard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Several significant events of a geological nature occurred approximately 800 ka before the present: (1) Australasian tektite fall (AA), (2) Brunhes-Matuyama geomagnetic reversal (BMR), (3) mid-Pleistocene changes in i... Several significant events of a geological nature occurred approximately 800 ka before the present: (1) Australasian tektite fall (AA), (2) Brunhes-Matuyama geomagnetic reversal (BMR), (3) mid-Pleistocene changes in ice age cycles. Add to these the undated fault system (4) in the South-West (SW)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Here we offer a unified cause for all four of these in (5), an impact in the SCS of a large, massive cosmic object, likely a comet, obliquely coming from the SW at an extremely shallow angle, striking the Sunda shelf yet unexploded with the shock of its compressed air bow wave, and causing the continual shelf and slope to collapse, resulting in the fault system (4), then traveling almost tangentially to the surface, exploding at impact with the sea surface, ejecting the tektites (1), creating the formation underlying the later atolls of Spratlies Archipelago (6), Nansha Islands in Chinese, & causing the BMR (2). An explanation of event (3) was Richard Muller’s hypothesis of planet Earth passing through an interplanetary dust cloud periodically due to ecliptic precession. Here we hypothesize this cloud actually is a belt of Australasian tektites ejected into space at super-orbital velocities that Earth encounters about every 100 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atlies ARCHIPELAGO Cosmic Object Impact Crater Australasian TEKTITES brunhes-matuyama Geomagnetic Reversal RICHARD Muller Dust Cloud Hypothesis Mid-Pleistocene Ice Age CYCLE TRANSITION Google Earth High Resolution Update
下载PDF
High-frequency polarity swings during the Gauss-Matuyama reversal from Baoji loess sediment 被引量:1
14
作者 YANG TianShui Masayuki HYODO +8 位作者 YANG ZhenYu ZHANG ShiHong Toshiaki MISHIMA WU HuaiChun LI HaiYan LI Yi SHI XingAn WANG Kan MA YiM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1929-1943,共15页
Paleomagnetic records of the Gauss-Matuyama reversal were obtained from two loess sections at Baoji on the Chinese Loes Plateau. Stepwise thermal demagnetization shows two obvious magnetization components. A low-tempe... Paleomagnetic records of the Gauss-Matuyama reversal were obtained from two loess sections at Baoji on the Chinese Loes Plateau. Stepwise thermal demagnetization shows two obvious magnetization components. A low-temperature component iso lated between 100 and 200–250℃ is close to the present geomagnetic field direction, and a high-temperature component iso lated above 200–250℃ reveals clearly normal, reversed, and transitional polarities. Magnetostratigraphic results of both sec 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Gauss-Matuyama reversal consists of a high-frequency polarity fluctuation zone, but the characteris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directions during the reversal are clearly inconsistent. Rock magnetic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 for all the specimens with normal, reversed, and transitional polarities magnetite and hematite are the main magnetic carriers Anisotropy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ndicates that the studied loess sediments have a primary sedimentary fabric. Based on virtual geomagnetic pole latitudes, the Gauss-Matuyama reversal records in the two sections are accompanied by 14 short-lived geomagnetic episodes(15 rapid polarity swings) and 12 short-lived geomagnetic episodes(13 rapid polarity swings), respec tively. Our new records, together with previous ones from lacustrine, marine, and aeolian deposits, suggest that high-frequency polarity swings coexist with the Gauss-Matuyama reversal, and that the Gauss-Matuyama reversal may have taken more than11 kyr to complete. However, we need more detailed analyses of sections across polarity swings during reversals as well a more high-resolution reversal records to understand geomagnetic behavior and inconsistent characteristic remanent magnetiza tion directions during polarity revers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反转 黄土沉积物 高斯 松山 波动 高频 逆转 宝鸡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黄土序列松山-布容地磁极性倒转界线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强小科 徐新文 +2 位作者 陈艇 赵辉 郑浩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25-1138,共14页
松山-布容(M/B)地磁极性倒转是第四纪发生的最近一次地磁极性倒转事件,其确切位置是黄土-古土壤序列磁性地层学的关键。然而,松山-布容地磁极性倒转界线(MBB)在黄土中记录的位置在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制约了高分辨率黄土磁性... 松山-布容(M/B)地磁极性倒转是第四纪发生的最近一次地磁极性倒转事件,其确切位置是黄土-古土壤序列磁性地层学的关键。然而,松山-布容地磁极性倒转界线(MBB)在黄土中记录的位置在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制约了高分辨率黄土磁性地层学和黄土古气候学的区域格局分析以及海陆气候对比研究。本文对黄土高原不同黄土序列MBB的记录位置进行总结,分析了MBB在黄土高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MBB的记录位置及厚度与L8黄土厚度的相关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比黄土高原不同黄土-古土壤序列研究结果发现,MBB的记录位置差异较大,黄土高原西北部多位于L8黄土顶部甚至S7古土壤,而东南部则位于L8黄土底部或L8/S8过渡带附近。代表性剖面中MBB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MBB的记录位置与L8黄土受成壤作用影响强度以及沉积速率之间关系密切。黄土高原西北部沉积速率高,L8黄土受成壤作用影响较弱,MBB的记录位置基本不受成壤作用影响;黄土高原中部和东南部沉积速率相对较低,L8黄土受成壤作用影响显著,并呈现一定的穿时性特征。MBB记录位置对成壤作用影响较为敏感,L8厚度的微小变化都可能会引起MBB记录位置的显著移动。因此在黄土高原不同区域MBB的记录位置受成壤作用强度的影响,并影响到黄土与古土壤的地层划分而使MBB的记录位置产生区域差异;除此之外还受Lock-in效应、地磁场信息记录等在不同区域差异性响应,使MBB的位置呈现多因素影响,相互叠加放大造成了显著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黄土-古土壤序列 磁性地层学 松山-布容地磁极性倒转界限
原文传递
Age estimation of the mid-Pleistocene microtektite ev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 case show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sea-land correlation 被引量:4
16
作者 Jiliang Wang Quanhong Zhao +2 位作者 Xinrong Cheng Rujian Wang Pinxian W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0年第24期2277-2280,共4页
The present study confirms the stratigraphical position of microtektite layer being clearly located below the Brunhes/Matuyama (B/M) boundary. Based on the sedimentation rate derived from the stable isotopic and magne... The present study confirms the stratigraphical position of microtektite layer being clearly located below the Brunhes/Matuyama (B/M) boundary. Based on the sedimentation rate derived from the stable isotopic and magnetic data of ODP Site 772A, cores 17957 and 17959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age of the mid-Pleistocene impact event was estimated at 10-12 ka earlier than the Brunhes-Matuyama polarity reversal. However, the microtektites were found above the measured B/M boundary in the loess profile due to the downward deviation of the measured B/M boundary from its true position. This demonstrates the complexity of paleo-magnetic records in the loess profiles which, in turn, causes the confusion in the sea-land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EKTITES brunhes/matuyama (B/M) boundary mid-Pleistocene sea-land correlation.
原文传递
许家窑组及许家窑文化层年代问题的磁性地层学证据 被引量:24
17
作者 樊行昭 苏朴 Reidar Lovlie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8-252,共5页
许家窑文化遗址的发现将传统上被认为是早更新世前后的泥河湾层的年代范围推至晚更新世 ,由此建立的许家窑组被确认为我国北方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的标准地层。近几年对包含许家窑文化层在内的泥河湾层用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方法研究结果表... 许家窑文化遗址的发现将传统上被认为是早更新世前后的泥河湾层的年代范围推至晚更新世 ,由此建立的许家窑组被确认为我国北方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的标准地层。近几年对包含许家窑文化层在内的泥河湾层用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在文化层以下 3m处发现了厚度达 6 m以上且分布连续的反向极性带 (未见底 ) ,综合分析认为 ,该反向极性带为松山反向极性带。这一发现否定了在文化层以下 4— 5 m处存在布莱克反向极性偏移的报道。根据松山反向极性时的结束时间为距今 78万年及泥河湾层的沉积速率推算 ,许家窑泥河湾层的年代范围应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 ,而许家窑文化层应为中更新世早期。由此可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地层学 许家窑组 泥河湾层 早更新世 第四纪 文化层 山西 河北
原文传递
布容期以来中国黄土沉积地磁极性漂移事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新文 强小科 赵庆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11-2019,共9页
黄土高原风尘沉积序列厚度大、地层连续,是高分辨率古地磁研究和古气候研究的理想材料.然而,缺少精确年龄控制点制约了黄土古气候信息的区域对比和海陆对比研究.地磁极性漂移是地球磁场长期变化过程中的基本行为之一,全球同步性使其成... 黄土高原风尘沉积序列厚度大、地层连续,是高分辨率古地磁研究和古气候研究的理想材料.然而,缺少精确年龄控制点制约了黄土古气候信息的区域对比和海陆对比研究.地磁极性漂移是地球磁场长期变化过程中的基本行为之一,全球同步性使其成为古气候研究可靠的年龄控制点.布容正极性时记录了多次极性漂移事件,为高分辨率黄土古气候学提供的新的途径.通过回顾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可知,黄土沉积物广泛记录了Laschamp和Blake地磁极性漂移事件,且部分剖面中存在Mono Lake事件的报道.此外尚未明确限定的倾角变负波动不断提出,极大地拓展了黄土沉积物极性漂移事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然而,部分高沉积速率黄土剖面存在极性事件缺失现象对黄土沉积物可以稳定记录地磁极性漂移事件提出了质疑.目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有剩磁获得机制、Lock-in效应、沉积间断和气候响应等.然而,热退磁可有效去除化学剩磁(CRM)的影响,与CRM密切相关的剩磁获得机制无法解释相近区域内极性事件记录的差异.黄土沉积物较浅的Lock-in效应否定了其会普遍引起极性事件记录的缺失.黄土高原内部低沉积速率(小于10 cm/Ka)地区千年尺度极性事件和地磁场长期变化的记录否定了黄土沉积存在千年尺度的沉积间断.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成果,认为极性漂移期间地磁场稳定性较差,导致磁性颗粒记录的磁场信息存在差异,可能是极性事件记录缺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布容期 地磁极性漂移
原文传递
中-晚更新世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结构的轨道尺度变化:IODP U1501站浮游有孔虫氧碳稳定同位素记录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娜 党皓文 翦知湣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5-615,共11页
文章以南海北部IODP U1501站(18°53.09'N,115°45.95'E,水深2846 m)上部46 m沉积物岩芯为研究材料,基于浮游有孔虫混合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氧同位素建立了本站位1.5 Ma以来的氧同位素地层年代框架,结合次表... 文章以南海北部IODP U1501站(18°53.09'N,115°45.95'E,水深2846 m)上部46 m沉积物岩芯为研究材料,基于浮游有孔虫混合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氧同位素建立了本站位1.5 Ma以来的氧同位素地层年代框架,结合次表层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了中-晚更新世以来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结构的轨道尺度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浮游有孔虫δ^18O冰期极盛期最重值在0.9 Ma和0.4 Ma之后发生阶段性变重;表层-次表层种之间的δ^18O差值(Δδ^18OP-G)反映的上层水体温度梯度在0.9 Ma和0.6 Ma阶段性减小,冰期-间冰期变化幅度在0.9 Ma和0.4 Ma后阶段性增大,反映了北半球冰盖扩张和东亚冬季风增强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中更新世转型(MPT)δ^18O的主要变化体现在冰期极正值的增加,同时次表层海水的降温可能更为显著;中布容事件(MBE)期间表层δ^18O变重,次表层δ^18O维持稳定;MBE之后表层δ^18O在间冰期显著负偏,而次表层δ^18O则在冰期明显变重。MBE前的MIS 13期,表层δ^18O显著正偏,可能反映南海北部偏冷,与中国黄土指示该期偏暖湿的特征相联系,可能指示东亚中-低纬度之间的差异减小。U1501站记录的约0.5 Ma的碳同位素重值事件(δ13Cmax-Ⅱ),表现出两种浮游有孔虫δ13C的同步正偏的特征,可能与陆地储存更多12C、或者营养盐输入增多改变了大洋有机/无机碳比例有关;同时表层-次表层种之间的δ13C梯度显著减小,可能反映上层水体混合增强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海水结构 氧碳同位素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中布容事件 南海北部
原文传递
辽东湾北部钻孔磁性地层年代框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忠蕾 郑洪波 +2 位作者 梅西 孟祥君 强小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632,共17页
辽东湾地属渤海,其沉积历史和特征,是揭示渤海海域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与地理格局形成过程的重要窗口。目前该区缺少精确年代学控制的长序列研究钻孔。文章基于磁性地层学方法,结合粒度分析、AMS 14C测年和光释光测年数据,建立了该区北... 辽东湾地属渤海,其沉积历史和特征,是揭示渤海海域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与地理格局形成过程的重要窗口。目前该区缺少精确年代学控制的长序列研究钻孔。文章基于磁性地层学方法,结合粒度分析、AMS 14C测年和光释光测年数据,建立了该区北部JXC-1孔和YKC-2孔的年代地层框架。JXC-1孔地理坐标为40°24'43.38″N,121°03'23.37″E,水深约22 m,进尺70.3 m,取芯率89.2%;YKC-2孔地理坐标为40°25'53.95″N,121°36'30.20″E,水深约14 m,进尺70.1 m,取芯率85.3%。研究结果显示:JXC-1孔底界年龄为1.2 Ma,YKC-2孔底界年龄为0.7 Ma。根据沉积速率特征,JXC-1孔可分为2个阶段:阶段Ⅰ年龄为0~0.78 Ma,埋深0~45.18 m,沉积物以粉砂、细砂为主,位于布容正极性时(Brunhes),记录了Mono Lake、Levantine-BiwaⅢ和Calabrian RidgeⅡ等极性事件;阶段Ⅱ年龄为0.78~1.20 Ma,埋深45.18~70.30 m,沉积物以粉砂为主,位于松山负极性时(Matuyama),贾拉米洛正极性亚时(Jaramillo)埋深为61.6~66.2 m。YKC-2孔主要位于布容正极性时(Brunhes)上部,包括Gothenburg、Blake等极性事件。JXC-1孔的布容松山倒转边界(MBB)位于45.18 m,与渤海及周边其他钻孔存在较大差别,YKC-2孔则未打穿MBB。通过不同构造单元沉积记录和新构造运动响应对比,发现辽东湾北部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厚度存在"东厚西薄"的模式。整个渤海及周边地区沉积相对连续,沉积厚度呈现以渤中坳陷为中心向四周减薄的特征。这表明,在新近纪构造基底控制的基础上,受郯庐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影响,叠加了区域新构造运动,二者共同控制了区域内沉积厚度差异。这一研究深化了该区构造及沉积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北部 磁性地层学 年龄框架 布容正极性时 沉积厚度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