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诺·鲍威尔: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同路人”
1
作者 张毕晓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8-92,共5页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是马克思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之间的关系及演变发展是对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研究的一个重点。布鲁诺·鲍威尔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青年马克...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是马克思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之间的关系及演变发展是对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研究的一个重点。布鲁诺·鲍威尔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虽然被学界认同,却有所低估。原因有二:一是研究者对鲍威尔著作缺乏直接的了解,而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大多体现的是他对鲍威尔的批判;二是研究者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早期哲学的影响上。事实上,1837—1841年是马克思与鲍威尔的亲密期。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就布鲁诺·鲍威尔对马克思的影响进行深度分析,可以看出,这期间,鲍威尔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在当时他有着进步性质的自我意识的哲学思想为马克思最终超出黑格尔思辨哲学、建构新世界观的全新境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马克思 布鲁诺·鲍威尔 宗教批判 自我意识哲学
下载PDF
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异化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2
作者 牛小侠 徐尧健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123,159,共7页
布鲁诺·鲍威尔以抽象的“自我意识”异化为起点,阐发了异化史观、宗教异化及“批判家”扬弃异化思想,是典型的思辨异化观,没有超出黑格尔“绝对精神”异化的唯心主义范式。对此,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异化、异... 布鲁诺·鲍威尔以抽象的“自我意识”异化为起点,阐发了异化史观、宗教异化及“批判家”扬弃异化思想,是典型的思辨异化观,没有超出黑格尔“绝对精神”异化的唯心主义范式。对此,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异化、异化史观、宗教异化理论以及“批判家”扬弃异化理论进行批判与超越,克服了后者异化理论的抽象性与片面性,立足社会现实与经济规律揭示人的异化根源并非“自我意识”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异化理论的批判与超越,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深刻内涵的理解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异化 布鲁诺·鲍威尔
下载PDF
在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前夜——《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再考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16-20,共5页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真实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前提是与鲍威尔的决裂,这种决裂的实质是两者在哲学的使命这个元问题上的本质差异;在正式加入《莱茵报》之前,马克思实际因循黑格尔的国家...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真实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前提是与鲍威尔的决裂,这种决裂的实质是两者在哲学的使命这个元问题上的本质差异;在正式加入《莱茵报》之前,马克思实际因循黑格尔的国家观,存在一个建立超阶级的、代表一切人利益的、保障全民自由的理性国家的幻想;之后,关于共产主义的政治争论以及对物质利益问题的反思,极大地动摇了马克思的信念,使之开始怀疑、反思黑格尔的国家观,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向由此获得了真实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主义 共产主义 《莱茵报》 鲍威尔
下载PDF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超越——对布鲁诺·鲍威尔哲学悖论的再反思
4
作者 崔琳菲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3年第11期38-47,共10页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和超越并非突然和断裂式完成的。布鲁诺·鲍威尔也同样感知到德国哲学在近代现实历史面前的困境,他主张充分发扬个体自我意识的能动性,拒绝接受先验设定的外在客观理性对自我意识的统摄性影响。遗憾的是...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和超越并非突然和断裂式完成的。布鲁诺·鲍威尔也同样感知到德国哲学在近代现实历史面前的困境,他主张充分发扬个体自我意识的能动性,拒绝接受先验设定的外在客观理性对自我意识的统摄性影响。遗憾的是,鲍威尔的理论由于悬置了“普遍的自我意识”而陷入自相矛盾。而马克思紧随其后,接续了鲍威尔的问题意识,通过改变主体确证自身的方式超越了自我意识哲学的唯主体论。马克思对主体意识的地位进行了降格,并由此开启唯物史观的序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诺·鲍威尔 自我意识 德国观念论 唯物史观
原文传递
启示与革命——恩格斯和末日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影(译) 《基督教文化学刊》 CSSCI 2014年第2期109-137,共29页
同样地,伊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在晚年也埋头于解释约翰《启示录》。——恩格斯~①不言而喻,这时千年王国是用世俗色彩来描绘的。就连《启示录》也不能满足于这样的天堂:人们都光着屁股坐在潮湿的云端上,用多少带血的手弹拔着竖... 同样地,伊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在晚年也埋头于解释约翰《启示录》。——恩格斯~①不言而喻,这时千年王国是用世俗色彩来描绘的。就连《启示录》也不能满足于这样的天堂:人们都光着屁股坐在潮湿的云端上,用多少带血的手弹拔着竖琴,永无休止地高唱着众赞歌。——恩格斯~②恩格斯对新约最后一本'书'《启示录》态度的转变,标志着他转换了自身与基督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EDRICH ENGELS REVOLUTION CHRISTIANITY REVELATION bruno bau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