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Bt基因水稻对稻飞虱及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崔旭红 焦晓国 +2 位作者 张国安 涂巨民 徐才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bt基因水稻 稻飞虱 蜘蛛 种群数量
下载PDF
Bt水稻对飞虱和叶蝉及其卵寄生蜂扩散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陈茂 叶恭银 +2 位作者 胡萃 Tu J Datta S K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3,共5页
研究了Bt水稻两个纯合品系TT9-3和TT9-4在田间对飞虱、叶蝉及其卵寄生蜂扩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t稻区与对照(IR72)区间相互扩散的飞虱有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a)、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叶蝉有黑尾叶蝉(Nephotetixcincti... 研究了Bt水稻两个纯合品系TT9-3和TT9-4在田间对飞虱、叶蝉及其卵寄生蜂扩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t稻区与对照(IR72)区间相互扩散的飞虱有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a)、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叶蝉有黑尾叶蝉(Nephotetixcincticeps)、白翅叶蝉(Erythroneurasubrufa)和电光叶蝉(Deltpcephalusdorsalis);其中以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为主。扩散数量叶蝉多于飞虱;扩散方向以Bt稻区向对照区扩散为主,其中TT9-3与IR72、TT9-4与IR72间白背飞虱与黑尾叶蝉的扩散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在Bt稻区与对照区间相互扩散的飞虱和叶蝉的卵寄生蜂有稻虱缨小蜂(Anagrusspp.)和叶蝉柄翅小蜂(Lynaenonlongicrus),数量上后者多于前者,扩散方向也以Bt稻区向对照区扩散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规律 bt水稻 飞虱 叶蝉 卵寄生蜂 转基因作物 生态安全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晓娟 何树林 +1 位作者 程开禄 任光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85-186,共2页
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调查研究了转Bt抗虫基因水稻田间蜘蛛和水生生物的数量及种类,结果表明:水稻整个生育期内稻田蜘蛛的种类和数量在转基因水稻抗虫1号、抗虫2号和华恢1号的田间和对照汕优63田间无显著差异,同时转基因水稻对田间水生... 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调查研究了转Bt抗虫基因水稻田间蜘蛛和水生生物的数量及种类,结果表明:水稻整个生育期内稻田蜘蛛的种类和数量在转基因水稻抗虫1号、抗虫2号和华恢1号的田间和对照汕优63田间无显著差异,同时转基因水稻对田间水生生物的组成及其数量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水稻 稻田蜘蛛 水生生物
下载PDF
Bt水稻对蜘蛛优势类群及其与猎物相关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343-8344,8346,共3页
以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汕优63(以下简称Bt水稻)为供试材料,亲本汕优63(非Bt水稻)为对照,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Bt水稻对稻田蜘蛛优势类群消长动态及其与猎物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t和非Bt稻田中蜘蛛优势类群发生数量相对大小依... 以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汕优63(以下简称Bt水稻)为供试材料,亲本汕优63(非Bt水稻)为对照,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Bt水稻对稻田蜘蛛优势类群消长动态及其与猎物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t和非Bt稻田中蜘蛛优势类群发生数量相对大小依次为:皿蛛>狼蛛>园蛛>肖蛸。2种类型稻田中蜘蛛优势类群消长动态基本一致,早期狼蛛和肖蛸占优势,随后园蛛和皿蛛成为田间优势蜘蛛类群,但Bt水稻田各类优势蜘蛛数量都显著高于相应非Bt水稻田。2种类型稻田中蜘蛛优势类群与2类主要害虫稻飞虱和叶蝉消长动态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狼蛛与2类主要害虫消长动态相关性在非Bt水稻上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在Bt水稻上相关性不显著;肖蛸与2类主要害虫消长动态相关性在2类型稻田中都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水稻 消长动态 相关性 优势蜘蛛
下载PDF
Bt水稻对青翅蚁形隐翅虫和非靶标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启佳 崔旭红 +2 位作者 张国安 梁宏合 焦晓国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445-448,460,共5页
以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汕优63(以下简称Bt水稻)为实验材料,亲本汕优63(非Bt水稻)为对照,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Bt水稻对稻田捕食性天敌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和非靶标刺吸式害虫稻飞虱及叶蝉混合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 以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汕优63(以下简称Bt水稻)为实验材料,亲本汕优63(非Bt水稻)为对照,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Bt水稻对稻田捕食性天敌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和非靶标刺吸式害虫稻飞虱及叶蝉混合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同时,进行青翅蚁形隐翅虫与稻飞虱和叶蝉混合种群的相关性分析,以期为Bt水稻的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捕食性天敌青翅蚁形隐翅虫和非靶标害虫稻飞虱及叶蝉在Bt和非Bt稻田中种群动态基本一致,但Bt稻田青翅蚁形隐翅虫和稻飞虱及叶蝉数量显著高于非Bt稻田.青翅蚁形隐翅虫与稻飞虱相关性在两类型稻田中都不显著,而青翅蚁形隐翅虫与叶蝉相关性在两类型稻田中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水稻 青翅蚁形隐翅虫 稻飞虱 叶蝉 种群动态 相关性
下载PDF
Bt水稻对主要非靶标害虫和蜘蛛优势种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46
6
作者 刘志诚 叶恭银 +1 位作者 胡萃 Swapan Kumar Datta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研究了2个转cry1Ab+cry1Ac杂合基因籼稻品系TT9-3和T19-4对主要非靶标害虫飞虱、叶蝉以及捕食性蜘蛛优势种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Bt稻与亲本对照(IR72)田间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成虫的虫口密度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间无显著差异,而若... 研究了2个转cry1Ab+cry1Ac杂合基因籼稻品系TT9-3和T19-4对主要非靶标害虫飞虱、叶蝉以及捕食性蜘蛛优势种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Bt稻与亲本对照(IR72)田间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成虫的虫口密度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间无显著差异,而若虫密度有一定的不同。TT9-3稻田中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若虫密度分别于移栽后早中期和中后期显著高于对照;TT9-4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Bt水稻与亲本对照间锥腹肖蛸、四斑锯螯蛛、食虫沟瘤蛛、拟环纹豹蛛及拟水狼蛛种群数量动态趋势相似,数量上大多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Bt水稻对稻田优势蜘蛛基本上无明显的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靶标害虫 优势种 bt水稻 白背飞虱 黑尾叶蝉 蜘蛛 种群动态 天敌
原文传递
Bt水稻对褐飞虱及其二种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梁玉勇 程正新 +4 位作者 程森弟 秦厚国 熊焕保 陈南萍 胡水秀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63-1172,共10页
【目的】评价转cry1Ab/Ac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HH1)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及其2种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方法】试验分HH1处理组、亲本明恢63(MH63)组2个处理,每... 【目的】评价转cry1Ab/Ac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HH1)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及其2种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方法】试验分HH1处理组、亲本明恢63(MH63)组2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块试验田,定期调查不同处理田块内的褐飞虱及其2种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数量。【结果】转基因水稻HH1对褐飞虱、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种群动态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整个水稻生育期的试验结果显示,与亲本对照水稻MH63相比,转基因抗虫水稻HH1对上述3种非靶标昆虫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转cry1Ab/Ac基因水稻HH1的种植不会对褐飞虱及蜘蛛、黑肩绿盲蝽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bt水稻 蜘蛛 黑肩绿盲蝽 种群动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