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西千佛洞回鹘时期石窟造像题材新考
1
作者 张先堂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3,共14页
本文重点考察敦煌西千佛洞回鹘时期洞窟造像题材,指出西千佛洞与莫高窟出现的一批“行化药师佛像”反映了当时敦煌民众佛教信仰进一步非经典化、世俗化的倾向。考证西千佛洞第9窟中心柱北向面回鹘时期画并坐三尊佛像是以阿弥陀佛为中心... 本文重点考察敦煌西千佛洞回鹘时期洞窟造像题材,指出西千佛洞与莫高窟出现的一批“行化药师佛像”反映了当时敦煌民众佛教信仰进一步非经典化、世俗化的倾向。考证西千佛洞第9窟中心柱北向面回鹘时期画并坐三尊佛像是以阿弥陀佛为中心与释迦佛、弥勒佛组合的三佛造像,反映出当时敦煌人们流行着混融的净土信仰,特别是西方净土信仰特别盛行,成为人们信仰的主流,深刻地影响着佛教石窟艺术造像题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千佛洞 回鹘时期 造像题材 佛教信仰 世俗化
下载PDF
从“婇女”到“度母”——论佛教信仰中女性角色嬗变之现实逻辑
2
作者 王耘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5-22,共8页
女性角色在佛教信仰中常是一种带有不确定性而被他者不断预设的被动客体和边缘立场。从文化哲学视角切入,可考察佛教信仰中女性角色嬗变的现实逻辑。起初,就个体体验而言,性欲之“主体”身份的“凸显”使女性成为化导男性性欲必要而不... 女性角色在佛教信仰中常是一种带有不确定性而被他者不断预设的被动客体和边缘立场。从文化哲学视角切入,可考察佛教信仰中女性角色嬗变的现实逻辑。起初,就个体体验而言,性欲之“主体”身份的“凸显”使女性成为化导男性性欲必要而不充分的“有效选项”——在印度佛教信仰中,女性所要实现的觉悟,践行的既是对性欲本身的反省,又是对自身性别劣势的批判。继而,随着佛教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西域佛教将佛教信仰的基础奠定在“圣像”系统上,各种地方文化基因渗透于“西方佛国”想象的同时,佛陀的性别取向实现了对男性与女性的同时超越抑或双向糅合,而更接近于女性。最终,以家庭身份来看,在一个以宗法制度为组织结构的中国佛教信仰世界里,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母亲”,推动佛教信仰回到有情世界的“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信仰 女性角色 婇女 度母 圣像
下载PDF
普陀山观音信仰的空间叙事与圣地实践
3
作者 潘逸炜 闫爱宾 《建筑遗产》 2023年第3期62-72,共11页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的圣地空间及其意义构建从宋元持续至今,以明清为关键时期。文章采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自然地形与佛经中的圣迹空间融通而形成观音朝圣中心的历史过程。普陀山景观格局经历...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的圣地空间及其意义构建从宋元持续至今,以明清为关键时期。文章采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自然地形与佛经中的圣迹空间融通而形成观音朝圣中心的历史过程。普陀山景观格局经历了从宝陀观音寺的单一中心,到普陀禅寺与镇海禅寺构成前后双中心,再到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共同构成空间叙事的发展脉络,以进香路线代表修行次第。民国时期民间主导的景观创制使空间叙事更加完善,也使洛迦山作为圣地的微缩被纳入朝山系统。当代旅游和交通方式的出现促使伏龙山兴建宝陀讲寺,成为圣地实践的新方向。文章从空间层面为中国传统圣地实践、佛教本土化等领域提供个案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陀山 佛教圣地 观音信仰 空间叙事 圣地实践
下载PDF
唐宋长寿王菩萨像及相关问题
4
作者 王丽君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5,共11页
长寿王菩萨像最早出现于晚唐,流行至北宋,是唐宋时期新出现的题材,以四川安岳石窟发现数量最多。该菩萨具有愿民长寿的本质,晚唐五代时期,受延寿信仰的影响被直接附加“延寿命”的功能。宋初《佛说受生经》出现后,被赋予更多新功能,图... 长寿王菩萨像最早出现于晚唐,流行至北宋,是唐宋时期新出现的题材,以四川安岳石窟发现数量最多。该菩萨具有愿民长寿的本质,晚唐五代时期,受延寿信仰的影响被直接附加“延寿命”的功能。宋初《佛说受生经》出现后,被赋予更多新功能,图像粉本源于成都。长寿王菩萨最初的图像创作具有观音的特征,反映出观音信仰对佛教中国化、世俗化进程影响之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王菩萨 佛典依据 粉本来源 图像特征 观音信仰
下载PDF
清建国前女真人之佛教信仰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毅 刘庆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9-35,共7页
从明初到清建国以前,女真人一直处在明帝国之辽东、朝鲜、蒙古三方合围形成的佛教文化圈中,对佛教文化并不陌生;在明代的女真族中,存在着以高僧道圆为代表的僧人群体;女真贵族佩戴的金佛冠和念珠等已经蕴含有一定的佛教意味。由此可以推... 从明初到清建国以前,女真人一直处在明帝国之辽东、朝鲜、蒙古三方合围形成的佛教文化圈中,对佛教文化并不陌生;在明代的女真族中,存在着以高僧道圆为代表的僧人群体;女真贵族佩戴的金佛冠和念珠等已经蕴含有一定的佛教意味。由此可以推断,女真建国以前,佛教已对女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正是女真建立清国后确立佛教政策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女真 佛教信仰 辽东地区
下载PDF
莫高窟第431窟初唐观无量寿经变与善导之法门在敦煌的流传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景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3,126-127,共12页
本文对莫高窟第431窟初唐绘制的南、西、北三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及供养人画像和东壁的四大天王像、中心塔柱四面的说法图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此铺观无量寿经变体现了唐代净土大师善导的"凡夫论"思想,说法图、四大天王等也与往... 本文对莫高窟第431窟初唐绘制的南、西、北三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及供养人画像和东壁的四大天王像、中心塔柱四面的说法图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此铺观无量寿经变体现了唐代净土大师善导的"凡夫论"思想,说法图、四大天王等也与往生西方净土有关,进而指出第431窟初唐的这次重修,建立了敦煌莫高窟最早的一个往生西方净土法事活动的道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431窟 佛教信仰 净土法门
下载PDF
佛性与人性:宋代民间佛教信仰的真实状态 被引量:3
7
作者 游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100,共8页
《碛砂藏》是宋、元时期平江府延圣院僧人主持刊刻的一部大藏经,要完成中国古代历史上这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除了延圣院的出家人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之外,宋元时期民间人士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该版大藏经刊刻记中出现了宋代平江府及... 《碛砂藏》是宋、元时期平江府延圣院僧人主持刊刻的一部大藏经,要完成中国古代历史上这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除了延圣院的出家人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之外,宋元时期民间人士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该版大藏经刊刻记中出现了宋代平江府及其周边地区各色人等的身影,既有地位崇高的官员,也有普通的乡村民众、城市市民,还有不少是出家人。他们之所以捐资雕刻佛教经典,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虔诚的佛教信仰。然而,《碛砂藏》的宋人题记除了追荐祖先这一主题之外,实际上更重要的涉及捐助者的现实利益,绝大多数题记都在祈求神灵庇佑自身及家庭成员,即便是为亲属的亡灵祈祷,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在世者的安宁吉祥。由此可知宋人的佛教信仰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色彩。不可否认,这种题记的内涵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高度吻合的,是宋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宋代基层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碛砂藏》 宋人题记 佛教信仰
下载PDF
西安城市佛教女性信仰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周玉茹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9-42,共4页
近年来,佛教信仰者人数激增,其中妇女信仰者的构成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中老年妇女和具有一定知识文化的青年妇女的信仰活动的选择具有各自的特点。佛教信仰丰富了女性信仰者的生活和内心,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关键词 妇女 佛教信仰 皈依 信教妇女
下载PDF
攀附与逃遁:民族信仰和谐共生——以藏传佛教与纳西族民族信仰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志合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92,共7页
异民族信仰之间除了冲突和融合之外,还存在一种二者之间以攀附与逃遁且又和谐共生的状态,其存在从纵向看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横向考察则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文章以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藏传佛教与... 异民族信仰之间除了冲突和融合之外,还存在一种二者之间以攀附与逃遁且又和谐共生的状态,其存在从纵向看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横向考察则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文章以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藏传佛教与纳西族信仰为例探讨异民族信仰相互在攀附与逃遁之间的信仰和谐共生状态,研究这种状态的存在对民族团结、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的深层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信仰 藏传佛教 纳西族信仰 攀附与逃遁 和谐共生
下载PDF
佛钵信仰与传法思想及其图像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静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52,128-131,共12页
佛钵信仰与传法思想,是中古时期印度、中亚、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思想意识,形成两条相互关联的发展轨迹。其一,基于有关佛钵的释迦佛教化事迹,西北印度约2—5世纪上半叶形成以礼拜、供养为特征的佛钵信仰中心地,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 佛钵信仰与传法思想,是中古时期印度、中亚、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思想意识,形成两条相互关联的发展轨迹。其一,基于有关佛钵的释迦佛教化事迹,西北印度约2—5世纪上半叶形成以礼拜、供养为特征的佛钵信仰中心地,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印度、东南印度及西域。中亚4世纪前后佛钵供养与兜率天上弥勒菩萨组合表述传法思想,佛钵已然成为佛法象征。中原6世纪末叶作为潜流存在的佛钵信仰,演化为传法思想发展的依托形式。其二,发端于西北印度的传法思想,与兜率天上弥勒菩萨信仰联系起来。中亚、西域6、7世纪弥勒菩萨信仰与末法及传法图像浑然一体表现,突出了传法的紧要性。中原6世纪末叶佛教图像呈现末法、护法、传法思想集结现象,作为核心的传法思想成为一股强劲的佛教思潮。佛钵信仰与传法思想以兜率天上弥勒菩萨为纽带互为表里、并行发展,直观地反映了人们的信仰热情和密切文化交流的情况,佛教发展的曲折经历亦同时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钵信仰 传法思想 弥勒
下载PDF
从清代湖南佛教造像记看民众的信仰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彬彬 李方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3期28-35,共8页
本文以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所藏的清代湖南佛教造像记为研究对象和论述依据,分别从民众信仰对象、发愿内容与造像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试图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清代湖南民众信仰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佛、道不分;二是功利性... 本文以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所藏的清代湖南佛教造像记为研究对象和论述依据,分别从民众信仰对象、发愿内容与造像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试图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清代湖南民众信仰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佛、道不分;二是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湖南 佛教造像记 民众信仰
下载PDF
北朝石刻文献中的佛教活动及信仰动机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鹏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2-45,50,共5页
北朝石刻文献记述的佛教活动包括了造像、供养、举行法会和参与公益慈善等内容。这些内容,体现出北朝佛教重视功德的特征。石刻文献反映出不同阶层、性别信众不同的信仰动机。僧侣、居士和士大夫阶层更多是通过对教理的体悟而信仰。武... 北朝石刻文献记述的佛教活动包括了造像、供养、举行法会和参与公益慈善等内容。这些内容,体现出北朝佛教重视功德的特征。石刻文献反映出不同阶层、性别信众不同的信仰动机。僧侣、居士和士大夫阶层更多是通过对教理的体悟而信仰。武人阶层中,更多是追求果报的动机。对女性佛教信仰记述,大多与其人生际遇和修行行为结合在一起,是对人生归宿的一种选择。这些材料,展示出北朝佛教重实践、重果报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文献 北朝 佛教 信仰动机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梵净山佛教信仰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群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8-43 138,138,共7页
梵净山佛教信仰从信仰层面看,女性参与的程度较男性为高,尤其是产生了观音信仰的"地域化"形式,即九皇娘、李皇后和观音菩萨三个原本不相干的形象叠合在一起,成为跨越圣俗世界的兼具原始自然崇拜之远古性、历史之真实性、佛教... 梵净山佛教信仰从信仰层面看,女性参与的程度较男性为高,尤其是产生了观音信仰的"地域化"形式,即九皇娘、李皇后和观音菩萨三个原本不相干的形象叠合在一起,成为跨越圣俗世界的兼具原始自然崇拜之远古性、历史之真实性、佛教之普世性与救赎性的复合性女神。以性别为视角透视和分析梵净山地区这一佛教信仰现象,可揭示隐含在象征指符体系下的宗教本质及妇女在宗教信仰中的真正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梵净山 佛教信仰
下载PDF
鲁迅关于宗教的模型信念与佛学知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祖华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11,共11页
鲁迅关于宗教的信念,在知识学的意义上属于模型信念。鲁迅关于宗教的模型信念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参与新文化及新文学建设前,鲁迅是总体认可宗教的积极价值;之后,则既认可其积极价值,也否定其消极价值。在鲁迅所积累的宗教知识中,有案可稽... 鲁迅关于宗教的信念,在知识学的意义上属于模型信念。鲁迅关于宗教的模型信念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参与新文化及新文学建设前,鲁迅是总体认可宗教的积极价值;之后,则既认可其积极价值,也否定其消极价值。在鲁迅所积累的宗教知识中,有案可稽的,也最为明显的是佛教知识。鲁迅之所以能积累这些佛教知识,当然与其和佛教的缘分有直接的关系。鲁迅不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佛教知识,而且他还十分有效地使用了这些知识,从而赋予自己的文学创作特有的风采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宗教 佛教 模型信念 知识
下载PDF
李提摩太以耶释佛英译《大乘起信论》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班柏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28-132,共5页
"佛学第一入门书"《大乘起信论》在20世纪最初十年两度英译,也引起了教、学两界的关注,其中,李提摩太以耶释佛的翻译方式更是引起了众多关注和争议。文章探讨了译本以耶释佛背后的价值取向以及李氏以耶释佛的表现形式,并尝试... "佛学第一入门书"《大乘起信论》在20世纪最初十年两度英译,也引起了教、学两界的关注,其中,李提摩太以耶释佛的翻译方式更是引起了众多关注和争议。文章探讨了译本以耶释佛背后的价值取向以及李氏以耶释佛的表现形式,并尝试以新历史主义的方法考察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与历史、文化语境,进而发掘和肯定了译本的文化建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起信论》 李提摩太 以耶释佛 文化建构
下载PDF
信仰论政治的历史建构及其意义——云南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与王权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向平 《地方文化研究》 2013年第4期1-8,共8页
所谓"信仰论政治"中的"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即通过权力对神人关系及其神圣性的垄断而展现出来的象征权力,它是经由宗教的、与非宗教的历史事件而逐步建构起来的。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来... 所谓"信仰论政治"中的"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即通过权力对神人关系及其神圣性的垄断而展现出来的象征权力,它是经由宗教的、与非宗教的历史事件而逐步建构起来的。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来看,佛教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发展与变迁,充分展现出了佛教信仰之神圣系统是如何进入王权的统治秩序,又如何通过王权的运作机制,成为了统治集团内部权力建构的神圣性基础,从而重新塑造了国家统治及其权力秩序的合法性,具有一种普遍性的公权力之合法性的超越特征。可见,佛教信仰的实践及其表达,一旦与国家权力及其制度紧密整合,便会具有了国家、民族的意识形态之信仰特征。就此而言,南诏大理国时期对于佛教信仰之推崇及其权力运作机制之中对佛教信仰的最大依赖,实际上就是这种"信仰论政治"之意义在佛教信仰中的具体历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论政治 佛教信仰 政教关系
下载PDF
彭绍升及其佛学诗文创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培锋 聂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2,共6页
清代著名居士彭绍升一生创作了为数巨多的佛教诗文,其代表著作《一行居集》《二林居集》《观河集》《测海集》等诗文集中的作品,显示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人生、世情的真切感受,常能从现实生活的某些实际问题入手,阐发佛理,构思巧妙,立... 清代著名居士彭绍升一生创作了为数巨多的佛教诗文,其代表著作《一行居集》《二林居集》《观河集》《测海集》等诗文集中的作品,显示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人生、世情的真切感受,常能从现实生活的某些实际问题入手,阐发佛理,构思巧妙,立论深刻,文辞典雅优美,是清代居士群体佛教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表现净土信仰思想的诗文作品则突破了以往题材单调、狭隘和模式化等问题,既有浓厚宗教性超脱性,也包含着人间的某种特殊情怀。彭绍升的思想与其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其作品足以反映其宗教信仰形成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绍升 佛教诗文 净土思想 《一行居集》
下载PDF
清代至民国前期新疆奇台县域的庙宇与民间信仰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鹏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45,共13页
奇台县域自清朝统一新疆以来逐渐聚居成邑,移民群体的定居生存活动形成土著社会。清末民初的奇台县域众多的佛寺道观庙宇伴随着边疆社会的形成,围绕佛寺道观庙宇广泛而多样的民间信仰活动构成当时城乡社区秩序的稳定结构,促进了边疆移... 奇台县域自清朝统一新疆以来逐渐聚居成邑,移民群体的定居生存活动形成土著社会。清末民初的奇台县域众多的佛寺道观庙宇伴随着边疆社会的形成,围绕佛寺道观庙宇广泛而多样的民间信仰活动构成当时城乡社区秩序的稳定结构,促进了边疆移民土著化社会的建构。佛寺道观及相应的民间信仰构成了奇台县域移民土著化的社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奇台县域 佛寺道观庙宇 民间信仰
下载PDF
沙僧形象溯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小荣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8-51,共4页
沙僧是《西游记》中重要的取经人物之一。从《大正新修大藏经》中的相关材料看 ,其原型当是出于密教中的深沙神 ,历经唐宋元明诸朝说部作者的结撰才定型。
关键词 沙僧形象 原型 《大正藏》 《西游记》 佛教文化
下载PDF
藏传佛教美术中多闻子图像及其信仰——以夏鲁寺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玉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2-96,2,共5页
藏传佛教美术中的多闻子图像是一个丰富的图像系统,其形成、演化复杂。夏鲁寺现存44个建筑空间中有多处出现多闻子图像,不同建筑空间的多闻子像特征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其他地区的多闻子图像为参考,分析此类图像特征之间的差异,对多闻子... 藏传佛教美术中的多闻子图像是一个丰富的图像系统,其形成、演化复杂。夏鲁寺现存44个建筑空间中有多处出现多闻子图像,不同建筑空间的多闻子像特征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其他地区的多闻子图像为参考,分析此类图像特征之间的差异,对多闻子图像的演变及其在不同佛教地区的传播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美术 夏鲁寺 多闻子 图像 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