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林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1期28-41,共14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先进性和文明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符合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共同价值和科学理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当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对有关国家和地区对中华...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先进性和文明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符合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共同价值和科学理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当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对有关国家和地区对中华法系以及域外法律文化转化融合经验的比较研究,走出一条“借鉴”与“双创”相结合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构建之路;应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基本原理同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推进“中医法学”与“西医法学”有机融合,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法治文明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法治文明 中华法系 “中医法学” “西医法学”
下载PDF
唐律的突出亮点: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于一体
2
作者 王立民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45-63,共19页
唐律举世闻名,具有许多特色亮点,其中十分突出的一点是较为完美地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于一体。唐律较为完美地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于一体的主要特点包括法律思想要素、法律制度要素和法律技术要素的全面性,法律思想、法律制度和... 唐律举世闻名,具有许多特色亮点,其中十分突出的一点是较为完美地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于一体。唐律较为完美地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于一体的主要特点包括法律思想要素、法律制度要素和法律技术要素的全面性,法律思想、法律制度和法律技术的成熟性,以及唐律文本、唐律实施和社会治理层面的成熟性。唐朝前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唐朝前期以人为本、礼法并用和慎刑恤刑等法律思想,以及唐律的制定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掌握与运用,是唐律较为完美地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于一体的成就条件。唐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主要是刑法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可以跨越朝代和时代的界限,持久展现其特有的魄力,为后世所借鉴和传承。唐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往往具有一般性特征,文明程度高,适宜在当代弘扬,经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拥有长久的生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注入活力并助力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法律史 法治文化
下载PDF
论中华法系之元素的创新与路径选择
3
作者 李婧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52,共17页
中华法系是中华法律文化发展至鼎盛阶段(即隋唐时期)形成的以中国为母法国,以日本、朝鲜等为子法国的法律体系。近代以来,中华法系经历了母法国和子法国法律近代化中与原先法律体系的分离,这种分离背后的母法国和子法国法律却延续了诸... 中华法系是中华法律文化发展至鼎盛阶段(即隋唐时期)形成的以中国为母法国,以日本、朝鲜等为子法国的法律体系。近代以来,中华法系经历了母法国和子法国法律近代化中与原先法律体系的分离,这种分离背后的母法国和子法国法律却延续了诸多原先法律体系中的理念或制度元素,反映出中华法系作为中国古代法的传统与象征,以及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法律文明重要组成的重要价值。及至当下,中华法系之优秀元素的传承、创新,在文化、学科、学术及教育层面,可以分别通过中华法系之元素融入中华法律文化之转型、法学学科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中西方法治现代化之对比研究、中华法系之元素的课程化与普及化、民众化等路径,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资源和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元素创新 路径选择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下载PDF
推进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4
作者 宋才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最大法宝”,是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中华传统...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最大法宝”,是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契机。“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未来需要以“第二个结合”为科学指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第二个结合”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提升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方法,增强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推进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创新性发展,应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文明对外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 两个结合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构建现代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契机与路径
5
作者 宋才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23-135,共13页
中华法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既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实现5000年连续发展未曾中断过的文明体。中华法系是世界公认的五大法系之一,是法治文明具有标识意义的重要概念。中华法系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 中华法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既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实现5000年连续发展未曾中断过的文明体。中华法系是世界公认的五大法系之一,是法治文明具有标识意义的重要概念。中华法系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要素化复兴是新时代中华法系复兴嬗变的方向,中华法系孕育了良法善治的多维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肇始于中华法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新时代的新中华法系。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具有强大韧性和适应性。改革开放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关键是破除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迷信,既不能用西方现代化的模式来套解中国式现代化,也不能用中国过去的经验来束缚今天的现代化实践,要努力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达到一个更新的境界。构建现代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的路径是:强化当代人复兴中华法系的文化使命与担当,建构新时代中国独立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进程,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中华法治文明 中华法系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6
作者 宋才发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3期70-78,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开放包容著...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开放包容著称于世。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和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改革和转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良法善治彰显了中华民族建构法治秩序的理性态度。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司法审判中具有价值引导功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行为规范作用,建成法治国家则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价值目标。这就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在“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谱写中华文明新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法律文化 创造性转化 中国式现代化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问题及其传承路径
7
作者 周东平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99-113,共15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思想、法律制度的静态规范及动态实践。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构成逻辑,可围绕核心问题并从以下五个论题分别探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路径和具体转换方式:中国传统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交织问题;中...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思想、法律制度的静态规范及动态实践。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构成逻辑,可围绕核心问题并从以下五个论题分别探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路径和具体转换方式:中国传统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交织问题;中国传统法政关系的交互影响模式;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模式选择、原理;中国传统法律发展历程中的文化冲突、融合方式;中国具体法律实践中的传统智慧,并阐明各论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理想性与现实性交织 法律体系 文化冲突与融合 法律实践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化与发展——以“五对关系”为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闫竑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3,175,共1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法治领域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在立足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法文化智慧重新焕发蓬勃生命力。...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法治领域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在立足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法文化智慧重新焕发蓬勃生命力。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元素,可以通过政治和法治(政法)、人和法治(人法)、此法和彼法(法法)、道德和法律(德法)、自然和法治(道法)五对关系的视角进行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五对关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司法裁判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傅信平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特征与法律品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和组成内容,对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构筑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凝聚最广泛司法认同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司法...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特征与法律品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和组成内容,对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构筑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凝聚最广泛司法认同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司法实践中,做实“如我在诉”、坚持能动履职、追求德法并举、推进诉源治理、锻造法院铁军均是对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法院要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弘扬“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公正司法”的价值追求、“以和为贵”的司法理念和“法理情融合”的裁判方法,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司法裁判、夯实法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司法裁判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依法治藏背景下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路径探析
10
作者 张兆沛 巴桑旺堆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期5-9,共5页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很长一段时期在维系西藏社会秩序稳定、解决民众纠纷、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藏传佛教的深刻影响、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以及部分传统法律文化缺乏理性的法律观念阻碍了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很长一段时期在维系西藏社会秩序稳定、解决民众纠纷、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藏传佛教的深刻影响、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以及部分传统法律文化缺乏理性的法律观念阻碍了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在依法治藏背景下,如果能对影响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藏传佛教文化进行合理引导,对具有深厚民意基础的习惯法进行调处,对西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进行吸收和利用,让古老的传统法律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则能够促进西藏传统法律文化为西藏社会发展服务,有利于依法治藏的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藏 传统法律文化 习惯法
下载PDF
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路径新探
11
作者 谭志鹏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将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提高各族学生的法治素养,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教育的讲话精神和要求,落实党的... 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将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提高各族学生的法治素养,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教育的讲话精神和要求,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青少年成长与加强青少年法治思想教育的重要路径。要使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需要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结合起来。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仍然能在当今时代发挥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其加以继承和借鉴。应当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契合现代法治精神的部分,探索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青少年法治思想教育的对策和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青少年法治思想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与传承 被引量:5
12
作者 廖佩伶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强调以德治国、礼法并举、义利兼顾等理念,注重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维护,它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和包容性的特性。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的现代价值,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有效的传承路径,包括寻求传统法...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强调以德治国、礼法并举、义利兼顾等理念,注重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维护,它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和包容性的特性。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的现代价值,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有效的传承路径,包括寻求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价值的对接、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纳入法治宣传教育规划、以新媒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营造传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社会氛围等,旨在为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文明特性 现代价值 传承路径
下载PDF
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研究——以隆昌市石牌坊文化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美芳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5期90-94,共5页
隆昌市石牌坊是一座充满着法治方法和社会治理智慧的思想宝库,其中所蕴含的“民为邦本”“以和为贵”“德法结合”等思想,对于隆昌市法治建设以及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对石牌坊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 隆昌市石牌坊是一座充满着法治方法和社会治理智慧的思想宝库,其中所蕴含的“民为邦本”“以和为贵”“德法结合”等思想,对于隆昌市法治建设以及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对石牌坊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容进行梳理研究,并就其中具有规律性的元素进行归纳总结,探索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践与运用,以期为隆昌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法治化提供理论资源和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民为邦本 基层治理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向度
14
作者 周欢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制度、规则、法律之争。“第二个结合”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向度,主要阐述了在具象化实践中,要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智慧,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制度、规则、法律之争。“第二个结合”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向度,主要阐述了在具象化实践中,要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智慧,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通过凝聚以人为本的共同价值,发挥法治文化的文化力、发展力和信仰力,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推进立体化的动态论、教育论及传播论协同发展的前纵之路,以守正创新为导向,强调法治宣传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数智媒介,促进法治文化思想的文明交流互鉴。守正与创新是共生互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守正是为了法治更好地发展,创新是法治发展的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对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挖掘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之精华,汲取与时俱进的现代法治理念,将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内化为现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持久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建设 传统法律文化 守正创新 依法治国 传承
下载PDF
寻根问祖: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中的族权问题
15
作者 侯欣一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64-83,共20页
在传统中国,宗族是兼具地缘属性的血缘组织,是介于个体家庭与国家形态之间的过渡组织。宗族组织发达、功能多样,是传统中国法制与社会的重要特征。宗族问题可以划分为宗族与族权这两个既有联系,又可以分开讨论的话题。苏维埃根据地政权... 在传统中国,宗族是兼具地缘属性的血缘组织,是介于个体家庭与国家形态之间的过渡组织。宗族组织发达、功能多样,是传统中国法制与社会的重要特征。宗族问题可以划分为宗族与族权这两个既有联系,又可以分开讨论的话题。苏维埃根据地政权在人格平等、财富平均等理想的感召下,出于彻底革命和改造社会的需要,通过将族权纳入阶级话语、限制地主等剥削者参与政权,缩小村级行政单位管辖面积,组建各种社会组织,没收祠堂、族田,废除包办婚姻,打击土豪劣绅插手乡村事务等法律手段,动摇宗族存在的经济社会基础。抗日根据地政权则修正了苏维埃根据地政权的做法,采取正视宗族并改造宗族的策略,即承认宗族的存在,团结开明绅士,动员他们参与革命政权和公共生活,尊重家庭,保护人权、财权等,同时打击族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对待族权问题的阶段性认知与行动及其中变与不变的家国情怀,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提供了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法制建设 宗族 族权 家国情怀 传统法律文化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思维: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心
16
作者 彭巍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29-41,共13页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思维的重要方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根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思维,是一种面向当下、独立自主、兼容并包的方法和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思维的重要方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根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思维,是一种面向当下、独立自主、兼容并包的方法和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联结点,并发展出“法治文化”这一重要学理范畴;是在法治领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套指向清晰、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实践方法;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历史主义路径,有助于形成以实践为标准、通过实践的历史过程予以检视和评价的自主知识;是发掘并激活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根本方法,也是发展中华法治文明、复兴中华法系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 历史思维 历史主义 传统法律文化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17
作者 孙颖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9-43,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孕育出的“以人为本”“执法原情”“无讼”等理念,对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大有裨益,将其融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更是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孕育出的“以人为本”“执法原情”“无讼”等理念,对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大有裨益,将其融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更是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应有之义。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教师文化素养有待提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入、融入路径单一、融入成效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应从提升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素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发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政法文化创新的传统资源、实践向度与发展方向——以湖南省为例
18
作者 谢时研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93-99,共7页
政法文化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法律文化,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党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委积极领导有关部门开展政法文化工作,有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包容和谐。湖南政法文化建设具有深厚的传统资源优势,其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全... 政法文化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法律文化,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党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委积极领导有关部门开展政法文化工作,有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包容和谐。湖南政法文化建设具有深厚的传统资源优势,其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全面依法治省、刑事和解制度、行政程序立法和行政审判庭等方面。新时代湖南政法文化的发展方向,需要创建具有鲜明湖湘特色的、多元包容的、符合“双创”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法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湖南 政法文化 传统资源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价值论——基于传统法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角
19
作者 张珂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48-156,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厚植法治精神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建构一套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在提出具体的建构策略之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厚植法治精神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建构一套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在提出具体的建构策略之前,有必要先结合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究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价值:一是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确立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价值取向;二是重塑传统法律文化在当代法治建设中的意义,明确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价值内涵;三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传统法律文化 自主知识体系 法治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当代中国司法公平正义的理论表达和实现机制
20
作者 杜宴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8,共12页
司法公平正义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体来看,它经历了从实质正义到形式正义、再到最终确立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发展演变历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公平正义的中国语境诘问,并不断进行纠偏、试错和总... 司法公平正义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体来看,它经历了从实质正义到形式正义、再到最终确立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发展演变历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公平正义的中国语境诘问,并不断进行纠偏、试错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因而这个过程也是坚守公平正义、先立后破,立足实践不断从“薄”到“厚”蜕变的过程,更是推动“两个结合”“两创”互融共进、重塑中国语境的过程。要实现这种从每个案件中感受到的公平正义,离不开完善的司法基本制度、司法改革的动态调试、以移情感受力与领悟能力为核心的审判能力现代化、指导性案例的指导,以及法律监督对个案正义的推动。只有这些制度联动耦合起来,形成该当的制度合力,期待中的司法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新时期中国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篇章正在被重新书写,情感叙事应当是公正司法以及中国法律话语该当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公平正义 制度合力 “两个结合” “两个转化” 审判能力现代化 法律监督 德性正义 移情裁判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