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禅宗美学思想下佛寺空间规划提升策略研究——以武汉市归元禅寺为例
1
作者 祝笋 刘倩格 《华中建筑》 2024年第7期99-104,共6页
现代社会中,佛寺面临着如何吸引更多的信徒和游客,以及如何在传统信仰与现代文化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对佛寺空间的规划提升策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禅宗美学思想与佛教文化的紧密相关使其成为佛寺空间规划提升的重要指导思... 现代社会中,佛寺面临着如何吸引更多的信徒和游客,以及如何在传统信仰与现代文化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对佛寺空间的规划提升策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禅宗美学思想与佛教文化的紧密相关使其成为佛寺空间规划提升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武汉市归元禅寺为例,将禅宗美学思想与佛寺空间的规划和设计相结合,从功能空间、资源利用、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出佛寺空间规划提升的策略,以创造出更具内涵和吸引力的佛寺空间,有助于传播佛教文化和提供精神寄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禅宗美学 佛寺空间 规划提升 归元禅寺
下载PDF
唐宋审美转型中佛禅“空”境的文学书写新变——以王维和苏轼为中心
2
作者 杨吉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1,共9页
在唐宋审美转型背景下,王维与苏轼诗词中对于佛禅“空”境书写的新变,从写作手法、审美意蕴和内在精神追求三个层面,折射出佛禅“空”境文化气质的唐宋变化。王维通过以画入诗方式形成的“空”境,自我与宇宙万象浑然天成,圆融无碍,蕴含... 在唐宋审美转型背景下,王维与苏轼诗词中对于佛禅“空”境书写的新变,从写作手法、审美意蕴和内在精神追求三个层面,折射出佛禅“空”境文化气质的唐宋变化。王维通过以画入诗方式形成的“空”境,自我与宇宙万象浑然天成,圆融无碍,蕴含着一种空灵蕴藉的灵动之美,充满对宇宙自然世界美的发现的一往情深,是王维诗歌禅意盎然的重要体现。苏轼采用以禅入诗方式形成的“空”境,则大多于世事沧桑的自我人生经历中,伴随着对宇宙人生空幻寂灭的持久体验,始终关注对自我个体生命的内在超越,从而使其诗词中的“空”境,在具有形而上意义的空幻寂灭之悲剧色彩的同时,也蕴含着性命自得的内在精神追求,具有较强的禅理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境 佛禅文化 唐宋审美转型 王维 苏轼
下载PDF
佛教寺院中禅堂建筑空间的设计模式探讨——以宁波天童寺禅堂为例
3
作者 陈怡冉 赖平平 《华中建筑》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禅堂是禅宗寺院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所设施,有其独特的设计要求和标准的建筑制式。宁波天童寺为禅宗四大丛林之一,禅堂布置遵循古制,极具特色。通过分析宁波天童寺禅堂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从禅堂功能组成、路径序列组织、空间氛围营造等方... 禅堂是禅宗寺院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所设施,有其独特的设计要求和标准的建筑制式。宁波天童寺为禅宗四大丛林之一,禅堂布置遵循古制,极具特色。通过分析宁波天童寺禅堂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从禅堂功能组成、路径序列组织、空间氛围营造等方面,归纳出禅堂建筑的空间形态与基本特征,进而构建出佛教寺院中禅堂建筑空间的设计模式。最后结合温州实际寺禅堂改造设计实践,进一步验证禅堂空间的设计手法,并为探究佛教建筑空间布局提供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堂 宁波天童寺 禅堂建筑空间 佛教建筑 空间布局
下载PDF
Writing and Criticism on the Zen Buddhism in Zen Not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4
作者 Huang Jing-Ji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0年第11期1016-1024,共9页
Zennotes in the Song Dynasty are based on the use of scattered essays to record trivial fragments of Zen Buddhistmonks’ daily life, including Hui Hong’s Lin Jian Lu, Da Hui Pu Jue Chan Shi Zong Men Wu Ku edited by D... Zennotes in the Song Dynasty are based on the use of scattered essays to record trivial fragments of Zen Buddhistmonks’ daily life, including Hui Hong’s Lin Jian Lu, Da Hui Pu Jue Chan Shi Zong Men Wu Ku edited by DaoQian, Xiao Ying’s Luo Hu Ye Lu and Yun Wo Ji Tan, Dao Rong’s Cong Lin Sheng Shi, and Huan Wu’s Ku YaMan Lu. Through Zennotes, it is possible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life of Zen Buddhist masters in the SongDynasty and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Zen Buddhism, which were seldom investigated in past studies. Firstly,this study explains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generated by Zennotes and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Zennotes inthe Song Dynast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 of Zennotes. Zennotes highlight the characters through thedescription of specific events and make the images and characters of Zen Buddhist monks become vivid on paper.They are the most direct historical material for mastering Zen Buddhist monks in the Song Dynasty. Secondly,Zennotes in the Song Dynasty record anecdotes about Zen Buddhist monks and the literati talking about Zen atthat time, demonstrating the lively and witty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wo. Lastly, the authors of Zennotes oftenrevealed their personal concerns about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temples in the narrative. Based on the above,Zennotes have the value of historical recordings of trivia, and they are first-h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of Zen in the So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nnotes essays of the zen Song Dynasty zen buddhist historical materials Interactions between literati and monks zen buddhist monks
下载PDF
王安石集句词与佛禅词的创新意识
5
作者 黄佳妍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36-140,共5页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因其诗文创作备受称赞,然而其词作数量并不多,以往研究者们也无过多关注其词作。王安石的大部分作品都因艺术价值不高而备受争议,其中以集句词和佛禅词尤甚,而这两类词作在其词作中占比最高,对全面把握...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因其诗文创作备受称赞,然而其词作数量并不多,以往研究者们也无过多关注其词作。王安石的大部分作品都因艺术价值不高而备受争议,其中以集句词和佛禅词尤甚,而这两类词作在其词作中占比最高,对全面把握王安石词作面貌是不可或缺的。这两类词作从体制上、内容上以及艺术手法上都有所创新,能一洗当时词的软媚之风,提升词的境界,为此后苏黄一派“以诗为词”开风气之先,对展现王安石的文学创新意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词 集句词 佛禅词
下载PDF
浅析中日寺院之异同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先友 李若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34-136,共3页
地理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中日佛教建筑艺术的差异,表现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形式与意蕴。中国佛寺讲究严整,追求清修寂静的精神世界,日本佛寺注重禅趣与内心的自省。文章通过佛教寺院选址、形式格局与空间氛围的剖析,揭示中日佛教建筑的若干差异。
关键词 佛教寺院 骈-散 奥-达 梵-禅
下载PDF
禅宗语境下的少林武术表现形式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旭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83,100,共4页
对少林武术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特殊的佛教文化环境使少林武术与中国武术其他流派有很大区别,在表现形式上充分体现出禅宗智慧与传统佛教文化体系的特性,其魅力在于禅武结合、自成体系,其活力在于传统的封闭性与广博的兼容性,其定力源... 对少林武术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特殊的佛教文化环境使少林武术与中国武术其他流派有很大区别,在表现形式上充分体现出禅宗智慧与传统佛教文化体系的特性,其魅力在于禅武结合、自成体系,其活力在于传统的封闭性与广博的兼容性,其定力源于佛学渗透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武术 佛教文化 禅宗 拳理 戒律约束
下载PDF
基于汉传佛教衲衣拼布文化的禅榻设计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彦可 刘宗明 姜夏旺 《湖南包装》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汉传佛教博大精深,佛教衲衣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修行的象征,蕴含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禅机。田相纹和禅系色彩也成为了中国设计表现佛系文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从设计学的角度研究了佛教衲衣中的拼布艺术,对"中国禅"与"... 汉传佛教博大精深,佛教衲衣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修行的象征,蕴含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禅机。田相纹和禅系色彩也成为了中国设计表现佛系文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从设计学的角度研究了佛教衲衣中的拼布艺术,对"中国禅"与"榻"进行了文化探析,并运用产品语意学的设计方法对禅榻进行了设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传佛教 拼布 衲衣 禅榻 叙事性设计
下载PDF
“心王”与“禅定”: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彭彦琴 张志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131,共5页
佛教心理学有着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构架。佛教以"心"为要,佛教心理学研究凸显心理背后的隐微心理,对深层心理作系统剖析,认为心法由深至浅可分为心、意、识三个层次;禅定及体证是佛教心理学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是对传... 佛教心理学有着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构架。佛教以"心"为要,佛教心理学研究凸显心理背后的隐微心理,对深层心理作系统剖析,认为心法由深至浅可分为心、意、识三个层次;禅定及体证是佛教心理学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是对传统思辨与实证方法的双重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心理学 心王 阿赖耶识 禅定 体证
下载PDF
本质与诠释——论禅宗对“本质”的解释进路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凤鸣 李永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5,共6页
为了让人认识到对"自性"的发现就是存在的本质发现,禅宗用了种种说教方法,让人相信这个本质,以破除心灵的遮蔽。禅宗将直说、直显、机锋等说明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种种语言修辞形式,都在于开启自性或本质。其中"机锋"... 为了让人认识到对"自性"的发现就是存在的本质发现,禅宗用了种种说教方法,让人相信这个本质,以破除心灵的遮蔽。禅宗将直说、直显、机锋等说明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种种语言修辞形式,都在于开启自性或本质。其中"机锋"是解剖心灵症结的手术刀,"公案"是启人开悟的好教材,棒、喝、动作、形象等具体方法更以"别传"的形式打开了通向本质认识的方便门。从现代哲学的眼光看来,禅门的一切手段都在于消解主体的习惯性思维,消解语言的障碍,以期来到心灵自在状态而让"本质"自动呈现,在生存现实中直接实现真相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本质 机锋 公案 直指
下载PDF
黄庭坚艳情词的佛禅观照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国忠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113,共5页
黄庭坚出于佛禅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有意创制艳情词。这首先与他的佛学经历、佛学修为,禅宗特别是黄龙派的刚猛禅风有关;其次,与佛禅的女性态度,以及黄庭坚本人所受到的佛禅无差别对待"中道观"的思想有关;再次,与他的词学观有... 黄庭坚出于佛禅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有意创制艳情词。这首先与他的佛学经历、佛学修为,禅宗特别是黄龙派的刚猛禅风有关;其次,与佛禅的女性态度,以及黄庭坚本人所受到的佛禅无差别对待"中道观"的思想有关;再次,与他的词学观有关,他所秉持的词学观,也深受佛禅思想影响。南宋陈善、朱熹等人,对黄庭坚创作艳情词的良苦用心和慈悲用意,做了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艳情词 救世情怀 佛学经历与修为 女性态度 佛禅思想 词学观
下载PDF
汉唐之际佛教寺院经济与政权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小明 刘林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寺院经济是佛教发展的经济基础,中国寺院经济形成于南北朝时期。政权对汉唐之际的寺院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政权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对寺院认可是寺院经济产生的前提,政权、信众的赠赐施舍是寺院经济财富积累的基础,寺院所从事宗教... 寺院经济是佛教发展的经济基础,中国寺院经济形成于南北朝时期。政权对汉唐之际的寺院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政权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对寺院认可是寺院经济产生的前提,政权、信众的赠赐施舍是寺院经济财富积累的基础,寺院所从事宗教文化活动承担着社会教化和慈善事务。寺院经济的发展壮大与世俗地主经济矛盾加剧,产生了种种限制寺院经济的措施,其极端就是"三武一宗"灭佛。至唐代中叶后,寺院、僧尼的免税特权逐渐消失,寺院经济的经营模式也向禅林制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院经济 政权 禅林制度
下载PDF
论王维的佛教诗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辉斌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4-49,共6页
从文学品鉴的角度讲,山水诗与佛教诗,是王维奉献给时人与后人的两道文学盛宴。王维现存佛教诗40余首,大致可分为佛理诗、佛语诗、禅趣诗三类。佛理诗以宣扬佛学理念、言谈佛理为主,佛语诗是"佛家语"与"文学语"互为... 从文学品鉴的角度讲,山水诗与佛教诗,是王维奉献给时人与后人的两道文学盛宴。王维现存佛教诗40余首,大致可分为佛理诗、佛语诗、禅趣诗三类。佛理诗以宣扬佛学理念、言谈佛理为主,佛语诗是"佛家语"与"文学语"互为结合的产物,禅趣诗在艺术与审美上则是佛教诗的最高境界。王维的佛教诗不仅对于佛教文学的的开拓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于唐诗内容的丰富,典故艺术的创新,以及将山水诗推向艺术的巅峰等,都是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与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诗 佛理诗 佛意诗 禅趣诗
下载PDF
“栖心大乘,每以笔墨而作佛事”——“禅宗书学思想的现代诠释”之一 被引量:2
14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9,共10页
中国佛教禅宗书法艺术,风采独特,其书学著述,丰富多彩。综观禅宗书学著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写经"是禅家所从事的书法艺术创作活动,是禅家特别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僧人通过写经,宏扬教义、传播佛法、善行佛事、参禅悟道... 中国佛教禅宗书法艺术,风采独特,其书学著述,丰富多彩。综观禅宗书学著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写经"是禅家所从事的书法艺术创作活动,是禅家特别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僧人通过写经,宏扬教义、传播佛法、善行佛事、参禅悟道,乃是"栖身大乘","游戏翰墨,作大佛事"。禅宗书学著述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论述了写经的重要意义、巨大功德、书写宗旨、价值取向、艺术特点、特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书学 写经 佛事 游戏翰墨
下载PDF
“儒释融摄”视野下的宋僧“上梁文”书写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雪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8,共8页
上梁文是专门应用于上梁仪式的颂赞文体,唐五代流行于敦煌建筑民俗之中,北宋前期,经过王禹偁、杨亿等人改造,趋于定型,成为一种重要的祝文祷辞,由江湖登上庙堂,撰写上梁文成为"学士之职"。现存宋人文集中保留了十篇由南宋禅... 上梁文是专门应用于上梁仪式的颂赞文体,唐五代流行于敦煌建筑民俗之中,北宋前期,经过王禹偁、杨亿等人改造,趋于定型,成为一种重要的祝文祷辞,由江湖登上庙堂,撰写上梁文成为"学士之职"。现存宋人文集中保留了十篇由南宋禅僧居简、道璨所创作的上梁文,文法创作上追慕古风,引经据典,内容上反映社会现实,形式上呈现个性化趋势。其中蕴含的仁孝之道,儒释二教互依互存、不可偏废的观点成为禅僧上梁文的一大特色。以上梁文为代表的南宋禅僧诗文创作,"禅味"淡薄,世俗化倾向更加明显,更多关注社会民生的细微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梁文 禅僧 儒释融摄 居简 道璨
下载PDF
庄禅文化意味在汪曾祺小说中的体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81-83,共3页
为了深入研究庄禅文化在新时期文学中的体现这一问题,细致解读了汪曾祺新时期的主要小说,庄禅文化意味在其中通过超脱世俗的市井众生、随缘任运的逍遥人士、清风明月的真情之人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现,体现了庄禅文化以平常心在不离世俗中... 为了深入研究庄禅文化在新时期文学中的体现这一问题,细致解读了汪曾祺新时期的主要小说,庄禅文化意味在其中通过超脱世俗的市井众生、随缘任运的逍遥人士、清风明月的真情之人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现,体现了庄禅文化以平常心在不离世俗中超越世俗的生存方式、以随缘的人生态度追求自由无碍的人生境界以及重情惜缘的精神意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小说 庄禅文化意味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与宗教文化异质性保留——评《禅宗语录》与《道德经》之英译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煜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109-114,共6页
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翻译应该保留所译文化的异质性,保留其异域文化色彩,并还原该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所流失部分的真实面目。《禅宗语录》与《道德经》作为中国经典的宗教典籍,均已被翻译成英语。通过探讨其代表... 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翻译应该保留所译文化的异质性,保留其异域文化色彩,并还原该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所流失部分的真实面目。《禅宗语录》与《道德经》作为中国经典的宗教典籍,均已被翻译成英语。通过探讨其代表性内容的英语译文,可以剖析翻译过程中宗教文化的异质性保留问题,从而挖掘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宗教文化异质性 《禅宗语录》英译 《道德经》英译
下载PDF
由唐宋禅籍看佛教行香礼的世俗化变革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00-104,共5页
行香礼自佛教传入后,成为了中国佛教的重要礼仪。在唐宋禅院中,行香礼经历了去神佛化和世俗化演变的过程。借香谈禅之风盛行于禅林,行香礼被禅师们用来启悟僧徒、接待宾客,甚至被作为禅僧间斗机锋比禅法的赌注。佛教行香礼在唐宋禅院中... 行香礼自佛教传入后,成为了中国佛教的重要礼仪。在唐宋禅院中,行香礼经历了去神佛化和世俗化演变的过程。借香谈禅之风盛行于禅林,行香礼被禅师们用来启悟僧徒、接待宾客,甚至被作为禅僧间斗机锋比禅法的赌注。佛教行香礼在唐宋禅院中被赋予了更多世俗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行香礼 唐宋禅籍 世俗化
下载PDF
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审美寓意 被引量:1
19
作者 殷晓燕 《殷都学刊》 2007年第3期88-92,共5页
严羽《沧浪诗话》出现后,几百年来对此书的争议一直未曾停止,可谓毁誉参半。不仅有对此书观点的不同意见,连他使用的"以禅喻诗"的方法也遭人批判。严羽之所以"以禅喻诗"来说明他的诗学理论,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诗学... 严羽《沧浪诗话》出现后,几百年来对此书的争议一直未曾停止,可谓毁誉参半。不仅有对此书观点的不同意见,连他使用的"以禅喻诗"的方法也遭人批判。严羽之所以"以禅喻诗"来说明他的诗学理论,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诗学风气有很大关系。"以禅喻诗"只是他采用的一种方法与手段,目的是为了说明诗歌的主旨即是"吟咏情性",这重新开创了中国诗学理论的审美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禅喻诗 理学 禅宗 吟咏情性
下载PDF
吃茶与禅机——古代高僧勘验悟道与否的方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金华 《哲学分析》 2011年第1期109-116,199,共8页
在古代丛林里,吃茶与禅机有着不解之缘,所谓"禅茶一味",就是最好的表示。不过严格说来,吃茶只是引发禅机的媒介或工具,而非禅机本身。由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引出杨岐方会禅师"且坐吃茶"的机缘,并借... 在古代丛林里,吃茶与禅机有着不解之缘,所谓"禅茶一味",就是最好的表示。不过严格说来,吃茶只是引发禅机的媒介或工具,而非禅机本身。由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引出杨岐方会禅师"且坐吃茶"的机缘,并借用南泉普愿"泼残茶"的机锋,说明佛法的体悟之道,在于生活日用,要善于把握其中的"火候",届时灵光一闪,打破漆桶,进入圣流,否则,就会错失机缘。借辨析"文殊与无著吃茶"的典故指出吃茶的作用,只在提起一个话头,倘若行者毫不犹豫,直下承担,即为法门龙象。要不然,只会在佛法的外围兜圈子,一无所获。这是宗门里常见的现象,古来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吃茶 禅机 杨岐 普愿 洞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